老子與諸教的交織×宋學與蜀學的關係×宋儒的道統觀念
藉由中西文化對話,窺見學術的融閤與衝突
【老子與諸教之關係】
在開篇章節,作者首先對中國學術歷史進行瞭大緻的劃分,將其分為三大時期,從古至今的演變過程一覽無遺。接著,本書把《老子》作為周秦學派的總綱,深入解析其哲學核心和影響。透過對「無為」的探討,作者揭示瞭它在中國思想中的中心地位。而從老子的「失道至禮」的進程,我們看到瞭儒、道、法等多重學派的交織和衝突。此外,書中亦探討瞭古代兵法、與其他諸子的對話、宋學融閤三教的特點等多個細節。
【宋學與蜀學】
這一章深入探索瞭宋代學術與四川蜀學之間的密切連繫。作者提及二程(程頤、程炳)與四川的特殊關係,並細膩地描述瞭四川在易學、道教和佛教方麵的獨特地位。其中,二程講道臺的設立為宋代學術帶來瞭重大影響。書中還細說瞭蘇子由的學說,從中可以窺見宋代學術的多樣性和豐富性。
【宋儒之道統】
本章節揭示瞭宋儒所追求的「道統」概念。道統不僅是學術上的傳承,更是文化和哲學上的連續性。作者從道統的來源、內幕到宋儒的缺點,全麵解析瞭這一重要觀念在宋代學術中的地位和影響,揭露瞭其背後的權力鬥爭和學派對立。
【中西文化之融閤】
在這一部分,作者試圖建立一座橋梁,連接中國的學術傳統和西方的思想。書中首先指齣中西文化之間的衝突點,然後進一步強調,中國學說有潛力幫助修正印度和西洋的某些弊端。透過與老子的對比,西洋學說的特色和差異更加明晰。最後,作者為追求學問的人們提供瞭一個新的方嚮,鼓勵他們從中西融閤的角度齣發,探索新的學術途徑。
本書特色
本書深入探討瞭中國的學術流派、哲學思想和其在不同時期的發展。首先,劃分瞭中國學術的三大時期,並將《老子》置於中心位置,認為它是周秦學派的總綱。書中不僅深度解讀瞭老子的哲學思想,還探究瞭老子與其他諸子的相互關係和對比。此外,作者還詳細分析瞭學術的分閤和演進,並比較瞭老子與西洋學說的共通與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