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提問AI的技巧與實例:ChatGPT、Bing Chat、AgentGPT、AI繪圖,一次滿足

聰明提問AI的技巧與實例:ChatGPT、Bing Chat、AgentGPT、AI繪圖,一次滿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吳燦銘
图书标签:
  • ChatGPT
  • AI工具
  • 人工智能
  • 提问技巧
  • AI绘画
  • AgentGPT
  • Bing Chat
  • 效率提升
  • 学习方法
  • 技术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聰明提問AI實例與技巧指南
  ☑ AI聊天工具深入解析:探索ChatGPT、Bing Chat、AgentGPT等AI工具。
  ☑ 實用基本功與秘技:15個基本功和22種私房秘技,提高AI工具的熟練度。
  ☑ 解答ChatGPT常見問題:針對15個常見狀況提供解決建議,確保無障礙使用。
  ☑ 多領域AI應用:生活、學習、職場等場合的實際案例,展示多用途應用。
  ☑ 網站資源推薦:最受歡迎的提示詞範本網站,提升提問和互動效率。
  ☑ AI繪圖探索創意:實踐AI繪圖藝術,發揮無限創意潛力。

  廣達董事長林百里在出席「2023高等教育改革論壇」,一直說自己是「AI迷」,並表示AI使學習行為不同了,因此教育模式也要跟著改變。他提到以前的教育模式下,好學生要很會「答」問題,但現在由於AI都能很快地回答問題,反而是很會「問」問題的人,才是好學生。而本書主題寫作的靈感,就是筆者看到了這則中央社的報導。

  筆者希望能夠為您提供一個全面而深入聰明提問AI的實例與技巧指南,幫助您更有效地利用AI技術來解決日常生活、學習、工作和娛樂中的各種問題。例如,在本書中,我分享了如何提高提示詞的精確度,以及如何避免常見的問題。這些原則和技巧可以幫助您更有效地與AI工具互動,獲得更好的結果。

  在本書第2章中,精心梳理了與ChatGPT互動時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從角色扮演以提高溝通精確度,到明確、具體地表達問題,避免開放式問題,選擇恰當的上下文和背景,並謹慎避免使用模糊不清或多義性的詞彙。這些基本功是有效提問的基石,也是避免誤解與提高互動品質的重要工具。

  第3章則是針對ChatGPT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常見狀況提供解決方案,無論是回答的正確性、回應速度,或是處理錯誤訊息和限制性問題,本章節都提供了實用的建議。

  而第4章則提供了一系列私房秘技,這些技巧從格式設定、利用標記符號、控制回答字數到提供範本給AI參考,都是提高交流效率的妙法。這些技巧不僅能讓AI的回答更緊貼需求,也能在提問時節省時間,優化整體的交流體驗。

  在第5章和第6章中,筆者則分享了如何利用ChatGPT來解決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問題。從美食推薦到程式語言學習,這些提問實例和技巧都是基於我自己的經驗和研究。第7章則介紹了許多職場與專業ChatGPT提問實例與技巧,這些實例也真實地幫助了筆者提昇工作效率及增加職場專業知識的含金量。

  此外,筆者還介紹了一些實用的與一些新興的AI繪圖或AI影片工具,如Midjourney、Playground、Bing Image Creator、HeyGen、PixAI.art等,及提示詞(Prompt)範本網站,最後,還列出了一些我認為非常有用的外掛擴充功能。希望這些工具可以幫助您更方便地使用ChatGPT和Bing Chat,以及其他AI工具。

  【本書精彩內容如下】
  💣認識ChatGPT、ChatGPT Plus 與GPT-4
  💣ChatGPT提示詞重要原則基本功
  💣ChatGPT常見狀況與解決建議
  💣ChatGPT聰明提示的私房秘技 
  💣生活上ChatGPT提問實例與技巧
  💣學習與教育ChatGPT提問實例與技巧
  💣職場與專業ChatGPT提問實例與技巧
  💣Bing Chat與AgentGPT提問實例與技巧
  💣提示詞(Prompt)範本網站大搜密
  💣AI繪圖藝術提問實例與技巧
  💣功能強大實用的外掛擴充功能
 
好的,以下是根据您的要求撰写的图书简介,聚焦于技术、策略与实践,避开了您提供的书名所涵盖的具体内容: --- 《数据驱动决策的艺术:从基础统计到高级预测建模的实战指南》 【内容聚焦:深度剖析现代商业环境中的数据智能与决策科学】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数据已不再仅仅是记录历史的工具,它已然成为驱动商业增长、优化运营效率和塑造未来战略的核心资产。本书并非探讨如何与生成式模型对话,也不是关于提示工程的技巧,而是深入剖析一个更为基础且关键的领域:如何系统地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洞察,并将其转化为可执行的、前瞻性的商业决策。 本书旨在为数据分析师、商业智能专家、产品经理以及渴望将数据思维融入日常工作的管理者,提供一套从理论基石到高级应用的全景式学习路径。 第一部分:数据思维的构建与数据素养的奠基 本部分致力于夯实读者构建“数据驱动思维”的基础。我们相信,高效的分析始于正确的问题定义和数据理解。 1. 数据素养的边界与核心素养: 探讨在没有复杂模型介入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基础的描述性统计(均值、中位数、标准差、偏态与峰度)迅速掌握数据集的概貌与潜在的偏见。重点讲解“数据质量”的实际衡量标准——准确性、完整性、一致性与及时性——以及如何设计数据收集流程以最小化输入错误。 2. 探索性数据分析(EDA)的精髓: 详述非参数化检验和可视化在EDA中的关键作用。我们不依赖于自动生成图表的工具,而是详细讲解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图表类型(如直方图、箱线图、散点图矩阵)来揭示变量间的关系、异常值(Outliers)与趋势,并着重于如何通过EDA发现模型可能忽略的业务逻辑。 3. 抽样理论与推断的严谨性: 深入探讨如何科学地进行数据抽样(如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并精确计算所需的样本量。重点讲解中心极限定理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以及如何理解并报告置信区间,确保推断结果的统计学可靠性,而非盲目地得出结论。 第二部分:统计推断与因果关系的探寻 本书的第二部分将视角从描述数据转向解释现象,聚焦于如何在复杂系统中区分相关性与因果性。 1. 假设检验的实战应用: 系统梳理T检验、方差分析(ANOVA)及其非参数对应物的应用场景。详细解析P值的真正含义,以及如何正确理解和应用I型和II型错误(Alpha与Beta风险),避免常见的统计学误读。 2. 线性与非线性回归的精细化建模: 聚焦于多元线性回归的构建、诊断与解释。内容涵盖多重共线性(Multicollinearity)的识别与处理、异方差性(Heteroscedasticity)的修正方法(如稳健标准误),以及如何进行残差分析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更进一步,探讨逻辑回归在二分类问题中的应用,重点在于模型系数(Odds Ratio)的业务解释。 3. 因果推断的进阶方法: 介绍如何设计准实验(Quasi-Experimental)来模拟随机对照试验(RCT)。详细阐述倾向得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 PSM)和双重差分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s, DiD)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局限,帮助读者在无法进行纯粹实验的商业环境中,尽可能严谨地量化干预措施的净效应。 第三部分:预测建模的构建与性能评估 本部分将分析方法提升至预测层面,重点在于模型选择、训练优化与性能的客观评估。 1. 模型的选择与特征工程的艺术: 深入剖析决策树、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s)和梯度提升机(Gradient Boosting Machines, GBM)等集成学习方法的核心机制。重点在于特征工程的“黑箱”操作:如何进行特征交叉、降维(PCA/t-SNE的业务解读),以及如何通过领域知识驱动地创建有效特征。 2. 模型验证与避免过度拟合: 详细对比交叉验证(K-Fold, Stratified K-Fold)与蒙特卡洛交叉验证的优劣。介绍过拟合(Overfitting)和欠拟合(Underfitting)的识别,以及正则化技术(Lasso, Ridge)在控制模型复杂度上的实际作用。 3. 性能指标的业务对齐: 不仅仅停留在准确率(Accuracy)上。本书深入探讨了针对不同业务场景的评估指标:如在欺诈检测中对召回率(Recall)和精确率(Precision)的权衡(PR曲线),在推荐系统中对排序质量的评估(NDCG),以及如何构建合理的业务损失函数来指导模型优化方向。 第四部分: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与报告的艺术 再好的模型,如果不能有效地转化为决策行动和沟通,价值便无从体现。 1. 从洞察到行动的桥梁: 讲解如何设计A/B测试的实验框架,确保测试的科学性和统计功效。重点在于如何设定恰当的提前停止(Early Stopping)规则,以及如何量化测试结果对关键业务指标(KPIs)的实际影响。 2. 可解释性(XAI)在商业决策中的必要性: 探讨LIME和SHAP值等技术如何帮助业务用户理解“黑箱”模型做出某一预测的底层逻辑,增强用户对模型的信任,这是驱动决策层采纳分析结果的关键。 3. 数据叙事与可视化策略: 本章专注于如何构建一个有说服力的分析报告。它涵盖了如何设计数据驱动的叙事结构(情境-冲突-解决方案),如何使用图表来强调关键发现而非展示所有数据,以及如何根据听众(技术团队或高层管理)的需求定制信息密度和技术深度。 目标读者: 希望从传统BI报表转向预测分析的商业分析师。 需要掌握严谨统计方法来验证产品假设的产品经理。 渴求建立规范化数据流程和决策框架的企业管理者。 本书承诺: 本书不提供任何一键生成的代码片段或预训练模型的快捷方式。我们致力于提供扎实的、可迁移的统计学和方法论框架,确保读者不仅能“使用”工具,更能“理解”工具背后的数学原理和业务逻辑,从而在任何数据环境中做出稳健、可信赖的驱动决策。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01 認識ChatGPT、ChatGPT Plus 與GPT-4
1-1 什麼是ChatGPT ?
1-2 ChatGPT 的原理
1-3 ChatGPT 的特點與局限性
1-3-1 依靠知識庫
1-3-2 潛在的危險
1-3-3 中立性
1-3-4 關於隱私
1-4 GPT-3.5 和GPT-4 差別
1-4-1 GPT-4 主要特色亮點
1-5 註冊免費ChatGPT 帳號
1-5-1 第一次與AI 機器人對話就上手
1-5-2 更換新的機器人
1-5-3 登出ChatGPT
1-6 了解ChatGPT Plus 付費帳號
1-6-1 ChatGPT Plus 與免費版ChatGPT 差別
1-6-2 升級為ChatGPT Plus 訂閱使用者
1-6-3 開啟ChatGPT 的Plugins

CHAPTER 02 提示詞重要原則基本功
2-1 基本功1:以專家角色扮演來提高提示精確度
2-1-1 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2-1-2 如何進行角色扮演
2-1-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2 基本功2:確定您的問題是明確的
2-2-1 為何明確的問題如此重要
2-2-2 如何確保問題的明確性
2-2-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3 基本功3:避免開放式或過寬的提示
2-3-1 開放式提示的挑戰
2-3-2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4 基本功4:適當的上下文和背景
2-4-1 上下文的重要性
2-4-2 如何提供上下文
2-4-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5 基本功5:避免使用模糊或歧義性的詞語
2-5-1 模糊詞語的問題
2-5-2 如何避免模糊或歧義性的詞語
2-5-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6 基本功6:避免使用模糊的形容詞和副詞
2-6-1 形容詞和副詞的重要性
2-6-2 如何避免模糊的形容詞和副詞
2-6-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7 基本功7:避免使用多義詞
2-7-1 多義詞的定義與挑戰
2-7-2 如何避免多義詞帶來的困擾
2-7-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8 基本功8:避免使用難以理解的縮寫和術語
2-8-1 縮寫和術語的挑戰
2-8-2 如何正確地與AI 溝通
2-8-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9 基本功9:適當使用同義詞
2-9-1 同義詞的重要性
2-9-2 如何適當地使用同義詞
2-9-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0 基本功10:適當的格式和語法
2-10-1 格式和語法的重要性
2-10-2 如何確保適當的格式和語法
2-10-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1 基本功11:協助整理大量資訊
2-11-1 如何有效地整理和提問
2-11-2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2 基本功12:拆解問題、追問
2-12-1 為何拆解問題是必要的?
2-12-2 追問的藝術
2-12-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3 基本功13:三層結構:目的、輸入資料及設定輸出
2-13-1 目的:明確知道您想要什麼
2-13-2 輸入資料:提供足夠的背景和上下文
2-13-3 設定輸出:明確指定您希望得到的答案格式
2-13-4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4 基本功14:三層結構:指派角色、輸入資料、設定輸出範本
2-14-1 指派角色
2-14-2 輸入資料
2-14-3 設定輸出範本
2-14-4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2-15 基本功15:適當區分不同角色對話串
2-15-1 為何需要區分角色對話串?
2-15-2 如何在ChatGPT 中區分不同角色?
2-15-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CHAPTER 03 ChatGPT 常見狀況與解決建議
3-1 狀況1:答案未必正確
3-1-1 AI 的來源與限制
3-1-2 如何批判性地看待AI 的答案
3-2 狀況2:流量超載
3-2-1 流量超載的成因與影響
3-2-2 如何應對流量超載
3-3 狀況3:以簡體字回答
3-3-1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4 狀況4:因網路流量造成回應速度慢
3-4-1 網路流量對ChatGPT 的影響
3-4-2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5 狀況5:同一問題不同解答
3-5-1 為何會有不同的解答?
3-5-2 如何更靈活地使用ChatGPT ?
3-6 狀況6:沒有回答完整
3-6-1 為何會出現不完整的答案?
3-6-2 如何應對不完整的答案?
3-7 狀況7:紅框錯誤訊息
3-7-1 紅框錯誤訊息的起因
3-8 狀況8:詢問有關未來的問題
3-8-1 ChatGPT 的知識範疇
3-8-2 如何與ChatGPT 討論未來相關的問題?
3-8-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9 狀況9:資料的時間受限2021
3-9-1 ChatGPT 的知識時間範疇
3-9-2 如何適當地與ChatGPT 互動
3-9-3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10 狀況10:無法或拒絕回答的問題
3-10-1 ChatGPT 的回答限制
3-10-2 常見的無法或拒絕回答的問題類型
3-10-3 如何與ChatGPT 有效互動?
3-10-4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11 狀況11:向ChatGPT 的提問次數受限
3-11-1 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有限的提問次數?
3-12 狀況12:問題模糊不清
3-12-1 問題的清晰性與答案的質量
3-12-2 如何避免模糊的問題?
3-12-3 當得到模糊的答案時該如何應對?
3-13 狀況13:用過於專業術語
3-13-1 專業術語的挑戰
3-13-2 如何避免過於專業的術語?
3-13-3 當遇到專業術語的答案時該如何應對?
3-14 狀況14:試圖得到具有主觀性的答案
3-14-1 AI 與主觀性
3-14-2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3-15 狀況15:詢問過於私人或敏感的問題
3-15-1 ChatGPT 的實際操作範例

CHAPTER 04 ChatGPT 聰明提示的私房秘技
4-1 秘技1:說明輸出內容格式
4-2 秘技2:利用標記或符號作為補充說明
4-2-1 標記與符號的重要性
4-2-2 實際應用:如何指示ChatGPT 使用標記和符號
4-3 秘技3:限制回答內容的字數
4-4 秘技4:下達不需要重複題目的指示
4-5 秘技5:結合引號功能來補強重點
4-6 秘技6:自行提供範本給ChatGPT 參考
4-7 秘技7:比較中文及英文的提示差異
4-7-1 中文和英文提示的實際差異
4-7-2 如何利用這些差異
4-8 秘技8:分段提問
4-8-1 為何需要分段提問
4-8-2 如何進行分段提問
4-9 秘技9:請繼續(continue)
4-10 秘技10:延伸詢問
4-11 秘技11:設定ChatGPT 快速鍵
4-12 秘技12:設定回應語言
4-12-1 多語言使用的注意事項
4-13 秘技13:ChatGPT prompt 產生器
4-14 秘技14:提供關於問題的細節
4-14-1 如何有效地提供細節?
4-15 秘技15:問題要有特殊性
4-15-1 如何提出具有特殊性的問題?
4-16 秘技16:由AI 引導你提問
4-16-1 如何使用AI 引導功能?
4-17 秘技17:讓它提出不足之處的反思
4-18 秘技18:請ChatGPT 一步一步分析並回答
4-18-1 如何要求ChatGPT 逐步分析?
4-19 秘技19:提示ChatGPT 要做事實確認
4-19-1 事實確認的重要性
4-19-2 如何提示ChatGPT 進行事實確認?
4-20 秘技20:重複第二次確認的提問
4-20-1 如何進行重複提問?
4-21 秘技21:用### 或 """ 分隔指令的技巧
4-21-1 為何需要分隔指令?
4-21-2 如何使用分隔符號?
4-22 秘技22:給予回答規則
4-22-1 為何需要給予回答規則?
4-22-2 如何給予ChatGPT 明確的回答規則
4-22-3 給予回答規則的好處

CHAPTER 05 生活上ChatGPT 提問技巧與實例
5-1 美食指南推薦
5-1-1 您的私人美食顧問
5-1-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獲得美食建議?
5-1-3 從家常菜到五星級料理,ChatGPT 都能幫忙
5-2 健康與運動
5-2-1 您的健康運動顧問
5-2-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獲得健康運動建議?
5-2-3 從日常運動到專業訓練,ChatGPT 都能幫忙
5-3 家居與家庭
5-3-1 您的家居生活顧問
5-3-2 從家居裝潢到家庭教育,ChatGPT 都能幫忙
5-4 汽車和交通
5-4-1 您的私人汽車顧問
5-4-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獲得汽車和交通建議?
5-5 天氣與自然
5-5-1 您的私人氣象站
5-6 旅遊與導航
5-6-1 您的私人旅遊顧問
5-6-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獲得旅遊和導航資訊?
5-6-3 從旅遊景點到當地文化,ChatGPT 都能幫忙
5-7 社交與交友
5-7-1 社交的重要性與挑戰
5-7-2 ChatGPT 在社交與交友的應用
5-7-3 提升人際互動的技巧
5-8 購物與比價
5-8-1 人際關係:生活中的甜與酸
5-8-2 有效的社交技巧:從自我認識到與人互動
5-8-3 從日常生活到專業場合,ChatGPT 都能幫忙

CHAPTER 06 學習與教育ChatGPT 提問技巧與實例
6-1 協助課業學習
6-1-1 ChatGPT:您的隨身數位導師
6-1-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進行學習?
6-1-3 ChatGPT:不只是答案,更是學習的夥伴
6-2 自動撰寫程式與說明文件
6-2-1 ChatGPT:您的程式設計助理
6-2-2 如何有效地使用ChatGPT 進行程式學習?
6-2-3 ChatGPT:不只是程式碼,更是學習的夥伴
6-3 國際語言翻譯
6-3-1 您的多國語言助手
6-3-2 深入了解語言的結構和文化背景
6-4 文案寫作幫手
6-4-1 您的寫作伙伴
6-4-2 從結構到風格:全方位的寫作指導
6-4-3 如何最大化利用ChatGPT 進行寫作?
6-5 程式語言學習
6-5-1 程式語言:現代時代的新語言
6-5-2 您的程式學習助手
6-6 運算思維與演算法
6-6-1 運算思維:解決問題的新方法
6-6-2 演算法:問題解決的具體步驟
6-6-3 如何利用ChatGPT 深入學習運算思維和演算法?
6-7 Office 軟體應用
6-7-1 Office 軟體:現代工作的必備工具
6-7-2 Excel:數據分析的神器
6-7-3 利用ChatGPT 深化Office 軟體的學習
6-8 文章摘要重點
6-8-1 摘要的重要性:快速掌握資訊的關鍵
6-8-2 如何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摘要功能

CHAPTER 07 職場與專業ChatGPT 提問技巧與實例
7-1 全天候客戶服務
7-1-1 設定常見問題資料庫
7-1-2 使用專業術語
7-1-3 結合其他工具
7-2 人力資源管理
7-2-1 工作職位刊登
7-2-2 面試問題建議
7-2-3 員工培訓
7-3 商品行銷小編
7-3-1 行銷的新時代:數位化與目標客群
7-3-2 ChatGPT:您的行銷策略顧問
7-3-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行銷建議
7-4 資訊安全與隱私
7-4-1 資訊安全的重要性
7-4-2 ChatGPT:您的資訊安全顧
7-4-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資訊安全建議
7-5 網路行銷幫手
7-5-1 網路行銷的時代
7-5-2 ChatGPT:您的網路行銷策略顧問
7-5-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網路行銷建議
7-6 網頁設計建議
7-6-1 提供程式碼範例
7-6-2 問題描述清晰
7-7 搜尋引擎最佳化SEO
7-7-1 SEO 的重要性
7-7-2 ChatGPT:您的SEO 策略顧問
7-7-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SEO 建議
7-8 資料分析與統計
7-8-1 資料分析的重要性
7-8-2ChatGPT:您的資料分析顧問
7-8-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資料分析建議
7-9 面試模擬
7-9-1 面試的重要性與挑戰
7-9-2 ChatGPT:您的面試教練
7-9-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面試模擬功能
7-10 問卷調查
7-10-1 問卷調查的重要性
7-10-2 ChatGPT:您的問卷設計顧問
7-10-3 最大化利用ChatGPT 的問卷設計功能

CHAPTER 08 Bing Chat 與AgentGPT 提問技巧與實例
8-1 認識Bing Chat
8-2 Bing Chat 三種交談樣式
8-2-1 探索功能的撰寫模式
8-2-2 探索功能的深入解析
8-2-3 總結當前網頁的內容
8-3 相較ChatGPT 談Bing AI 聊天的優點
8-3-1 Bing Chat 會提供答案的來源
8-3-2 Bing Chat 查詢資料沒有時間限制
8-3-3 Bing Chat 即時連接到網路
8-3-4 Bing Chat 可以直接讀取網頁
8-3-5 可以直接即時搜尋圖片
8-4 網頁版的Auto-GPT:AgentGPT
8-5 資訊與新聞
8-5-1 Bing AI:您的私人新聞助理
8-6 遊戲與娛樂
8-6-1 Bing AI:您的娛樂指南
8-7 財務與理財
8-8 旅遊行程規劃限制

CHAPTER 09 提示詞(Prompt)範本網站大搜密
9-1 AIPRM for ChatGPT
9-2 Awesome ChatGPT Prompts
9-2-1 本網站功能特色說明
9-3 FlowGPT AI 指令社群網路服務平台
9-3-1 註冊FlowGPT
9-4 ChatGPT 指令大全
9-5 Hugging Face AI 開放原始碼社群平台
9-6 PromptMarket 提示詞交易平臺
9-7 PromptVine 提示詞交易平臺
9-8 PromptHub 提示詞交易平臺
9-9 PromptBase 提示詞交易平臺

CHAPTER 10 AI 繪圖藝術提問技巧與實例
10-1 利用ChatGPT 認識繪圖知識
10-1-1 利用ChatGPT 了解色相
10-1-2 利用ChatGPT 了解色彩三要素
10-1-3 利用ChatGPT 了解色彩模式
10-2 生成式AI 繪圖簡介
10-2-1 實用的AI 繪圖生圖神器
10-2-2 生成的圖像版權和知識產權
10-2-3 生成式AI 繪圖中的欺詐和偽造問題
10-2-4 生成式AI 繪圖隱私和資料安全
10-3 Futurepedia AI 工具檢索平台
10-3-1 搜尋特定的AI 工具
10-3-2 使用過濾器和排序方式篩選工具
10-4 Dalle · 2(文字轉圖片)
10-4-1 利用DALL-E 2 以文字生成高品質圖像
10-5 第一次使用Midjourney AI 繪圖就上手
10-5-1 申辦Discord 的帳號
10-5-2 登入Midjourney 聊天室頻道
10-5-3 訂閱Midjourney
10-5-4 下達指令詞彙來作畫
10-5-5 英文指令找翻譯軟體幫忙
10-5-6 重新刷新畫作
10-5-7 取得高畫質影像
10-5-8 快速查找自己的訊息
10-5-9 新增Midjourney 至個人伺服器
10-5-10 查看官方文件
10-6 功能強大的Playground AI 繪圖網站
10-6-1 學習圖片原創者的提示詞
10-6-2 初探Playground 操作環境
10-6-3 利用ChatGPT 取得最佳的提示詞
10-6-4 實戰Playground AI 生成圖片
10-6-5 放大檢視生成的圖片
10-6-6 利用Create variations 指令生成變化圖
10-6-7 生成圖片的下載
10-6-8 登出Playground AI 繪圖網站
10-7 Bing 的生圖工具:Bing Image Creator
10-7-1 從文字快速生成圖片
10-7-2 「給我驚喜」可自動產生提示詞
10-8 HeyGen AI 影片生成平台
10-9 Leonardo.ai 繪圖服務
10-9-1 註冊教學
10-9-2 如何快速生成圖像
10-10 PixAI.art AI 藝術創作網站
10-10-1 註冊教學
10-10-2 快速生成圖像

附錄A ChatGPT 升級與優化的外掛擴充功能
A-1 Voice Control for ChatGPT—練習英文聽力與口說能力
A-2 ChatGPT Writer( 回覆 Gmail)
A-3 Perplexity(問問題)
A-4 YouTube Summary with ChatGPT(影片摘要)
A-5 Summarize 摘要高手
A-6 Merlin-ChatGPT Plus app on all websites
A-7 ChatGPT Prompt Genius(ChatGPT 智慧提示)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3336827
  • 規格:平裝 / 424頁 / 17 x 23 x 2.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一站式解决问题的工具抱有浓厚兴趣,市面上很多软件都声称自己是“全能型”的,但往往是“样样通,样样松”。这本书敢于将内容涵盖到如此多的不同类型的AI应用中,从文本生成到图像创作,这本身就非常大胆和有魄力。我尤其好奇它在处理“AI绘图”这部分时,是如何平衡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性的。因为大家都知道,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这些绘图工具,它们背后的算法逻辑和风格偏好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套统一的、可迁移的提示词工程思维,而不是简单地把不同工具的指令堆砌在一起,那它的价值就不可估量了。这不仅仅是教你怎么画图,更像是教你如何用AI的“语言”去描述你脑海中那些抽象的视觉概念。这种跨领域的整合能力,体现了作者对整个AI生态系统有着深刻且全面的理解。

评分

从阅读体验的角度来说,我非常看重一本技术书籍的排版和逻辑流程。如果一本书内容再好,但排版混乱,图文不匹配,阅读起来也会非常痛苦。这本书的封面给我的那种专业感,让我对内页的编排抱有很高期望。我期待它能采用大量的截图和代码块(或者说是提示词示例),并且这些示例应该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标注的,能够清晰地指引读者每一步操作的意图。如果作者能在每个实战案例后面,附带一个“技巧总结”或者“常见陷阱”的板块,那就太棒了。这样,读者在模仿操作的同时,也能立刻理解这个操作背后的原理和潜在的风险点。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个操作手册,更是一本能培养读者批判性思维的指南,让我们在面对新的、未知的AI工具时,也能迅速找到切入点,而不是束手无策。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抱着一丝怀疑的,毕竟“技巧与实例”这种描述在很多技术书籍中都会出现,但实际内容往往是浅尝辄止。然而,这本书的深度和细致程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我最看重的是它对“提问艺术”的剖析。很多人都以为跟AI对话很简单,输入文字就行了,但真正能得到高质量、高相关度输出的人,往往是那些懂得如何构造复杂、精确指令的专家。这本书显然没有放过这个关键环节,它似乎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框架,教你如何解构你的目标,然后将其转化为AI能够高效理解的语言。我猜测,书中肯定有大量的对比案例,展示了“糟糕的问题”和“精妙的提问”之间产生的巨大差异。这种实战导向的教学方式,远比死记硬背理论知识来得有效得多。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处理大量信息整合和内容创作的人来说,掌握这种提问的底层逻辑,简直是效率的几何级提升。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抓人眼球,那种带着点科技感又不会过于冰冷的蓝色调,一下子就让人联想到那些前沿的智能工具。我刚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那种务实的气息吸引了。市面上关于AI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是停留在概念炒作,或者只是罗列了一堆基础知识,读完之后感觉云里雾里,并不能真正上手操作。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似乎是为那些真正想把AI变成自己得力助手的实干家准备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开篇部分就强调了“技巧”的重要性,而不是空泛地谈论“未来已来”。这种从工具层面切入的视角,让我立刻感觉到,这本书不是在描绘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在提供一把开启高效工作大门的钥匙。尤其是它涵盖了市面上几款主流的、甚至包括一些新兴的AI工具,这种广度本身就体现了作者对行业动态的敏感度。我一直觉得,学习新工具最怕的就是学了皮毛,这本书的结构看起来就很有条理,似乎能引导读者从宏观到微观,扎扎实实地掌握核心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中提到了“一次满足”,这对我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最缺乏的就是时间和精力。如果我需要为文本生成找一本指南,为图像生成找另一本教程,那效率必然大打折扣。这种将不同领域顶尖工具汇集于一体的做法,显示出作者希望为读者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闭环。我尤其关注它如何处理那些快速迭代的工具,比如ChatGPT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如果这本书的内容能保持相对的“前沿性”,或者至少提供一个更新的思路框架,让读者可以自己适应未来的变化,那就非常成功了。我希望读完这本书后,我能建立起一套成熟的“AI工具箱管理系统”,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哪个工具来解决手头的问题,而不是盲目地追逐每一个新出现的名词。这种“授人以渔”的教育理念,才是这类实用工具书的最高境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