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著者 劉仁傑等
出版者 遠流
翻译者
出版日期 出版日期:2008/05/09
语言 語言:繁體中文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0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描述

  支持台灣產業發展的本質,如製程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協力網路等,正在因應環境的變遷,逐漸轉為一股新興典範,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似乎已經隱然成形。這個直接受到日本模式影響,能夠因應產業環境劇烈變遷,卻具有強烈台灣社會脈絡特質的新模式,正向台灣產業界全面普及。這個新模式也反映了台灣產業界組織間的關係,正以多年參與全球化的寶貴經驗與開放平台,塑造出結合當地製造體系綿密互動的差異化優勢。本書將以自行車、漫畫、休閒、TFT-LCD和汽車零組件等產業為例,深度剖析「共創」模式的優勢。

本期主編簡介

劉仁傑(Ren-Jye Liu)

  1957年生,日本神戶大學經營學博士,現任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曾任日本大阪市立大學商學部客座教授、美國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訪問學者。中文及外文著作十分豐富。最近致力於中台灣自行車產業與工具機產業的產業體系變革研究,經常應邀到國內外大學、大型企業,講授追求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製造管理理論與實務洞察心得。

本期作者(依刊登序)
劉仁傑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教授
Jonathan Brookfield 美國Tulfs University The Fletcher School副教授
張書文 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系副教授
張秋菊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企業管理系副教授
曾芳代 交通大學經營管理研究所助理教授
赤羽淳 日本三菱總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
吳銀澤 育達商業技術學院應用日語系助理教授
曾宇良 朝陽科技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著者信息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編者序

《台灣產業研究》宗旨

  當台灣產業逐漸走上國際舞台之際,我們認為有關台灣產業的研究也應該橫向移植,從全盤接受西方觀點,逐漸轉向本土的、歷史的縱斷面思考。從點點滴滴的本土產業資料中,精煉出本土產業研究的語言,再與西方的產業發展對話。

本期特色

  20世紀的產業發展,特別是到1970年代為止的美國大型企業發展經驗,塑造了開放論的全盛期。1980年代日本產業幾近所有領域領先美國產業,強烈認同論傾向的日本模式,成為全球管理顯學。1990年代中期以後的全球化風潮,跨國代工蓬勃發展,再度帶動產業管理的開放論風潮。此期間,儘管日本面臨泡沫經濟崩盤,被認為是失去發展的十年,認同論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甚至,隨著2000年代初期的美國創新泡沫破滅,日本的汽車產業依然獨領風騷,認同論的舊酒,用「豐田模式」、「精實系統」的新瓶,再度席捲全球。

  台灣產業完全沒有置外於這個全球化風潮。與品牌聯手,自行車、資訊電子產業相繼受惠於大陸的改革開放,大舉擴大生產規模。汽車產業與汽車零組件產業,也因為大陸投資成為贏家,甚至改變了國際定位。

  本特輯試圖洞察與發展這個台灣新興典範。一方面透過已經成功的事例研究,理解台灣產業的基礎特質,如何在多年參與全球化,吸收寶貴經驗後,在開放平台上重新尋求認同,透過製造體系變革共創差異化優勢。另一方面,對於正面臨困境的內容產業與觀光產業,以直接從日本取經方式,提供最深入的日本研究,以及貼近事實的產業發展與學術研究建議。

編後語

感謝

劉仁傑

  本期台灣產業研究Mook推出的「共創」特輯,原始概念要追溯到2000年前後,大陸台日商合資據點開始受到國際矚目。2002-2007年台灣自行車A-Team所締造的台灣奇蹟、2007年6月豐群基金會與東海大學主辦第14屆產業管理研討會所推出的台日漫畫產業,所帶動的產業界強烈期待,則直接發揮催生效果。

  我們認為,近年台灣產業進行中的產業體系變革,雖然受到日本模式影響,卻具有強烈的台灣社會脈絡特質,因應產業環境劇烈變遷的競爭力,已經得到初步的驗證。我們嚐試用共創的概念進行實務性與理論性研究,一方面對於積極進行中的製造產業全面普及,提供基礎理論與實踐條件;同時,對於尚待開發的內容產業與觀光產業等具潛力的休閒事業領域,提供饒富啟發的深入洞察。

這個特輯能夠及時誕生的本身,似乎就是一個異質的共創過程。

  首先,我們要感謝國內外提出執筆構想書,以及完成並提交論文的學術界同仁。基於催生本特輯時空背景,截稿時間非常緊湊,本特輯經過嚴謹的審查流程,忍痛割愛了部分稿件。我們衷心盼望這些具有潛力的論文,稍假時日也能出現在國內中文期刊,共同為共創的理論性與實務性研究作出貢獻。

  本期收錄的7篇論文,排序依照參與共創這個特輯之順序,作者網羅台、美、日、韓籍能用中文溝通的知台派學者,堪稱特色。台灣產業研究的國際代表性新銳學者Jonathan Brookfield、台灣TFT-LCD產業研究全球領頭羊赤羽淳的參與,豐富了特輯的共創內涵。知日知台的韓國籍學者吳銀澤,秉持挑戰新領域精神的全力投入;甫獲產業觀光研究博士學位的曾宇良,2007年整個暑假投在日本愛知縣與名古屋市田野調查的敬業精神,尤其讓我們敬佩。

  我們也要衷心感謝近二十人次國內學術界先進的參與審查工作。本刊堅持依照國際學術慣例送審,經由開放性平台檢驗,達到提升刊出論文品質的目標。我們相信,本輯所收錄的論文,最終都會以適切面貌,在頂尖的日文或英文學術期刊問世。事實上,劉仁傑與Jonathan Brookfield的英文論文「Taiwan''s A-Team: Integrated Supplier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in Taiwan Bicycle Industry」已經打響了第一砲。此文發表於2007 Annual Meeting of 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並獲得Carolyn Dexter Award Nominee榮譽 ,是來自全球的科技創新與管理類360篇論文中所推薦出的唯一傑出論文。

  最後,感謝遠流發行人王榮文先生對台灣產業研究的支持、遠流實戰智慧叢書總編輯吳程遠、主編林麗雪小姐與特約編輯呂佩憶小姐的卓越促成。同時也要感謝東海大學產業創新經營研究室研究生李曉婷和顏嘉瑢在聯繫的繁瑣工作上的努力襄助。沒有他們的支持與用心,本特輯不可能以如此精緻與豐富的面貌,迅速問世。

導論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劉仁傑

  新世紀以來,台灣經濟的未來、台灣產業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安的氣氛,瀰漫在台灣社會的各個角落。這個不安,也從國內外的宏觀經濟指標得到無情的驗證。

台灣瀰漫不安氣氛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出版的《人力資源統計月報》,1986、1996與2006年1-12月的平均總人口對平均失業人口,失業率分別為2.66%、2.60%、3.91%。與1980-90年代比較,2006年大約惡化了5成。

  世界經濟組織發佈的每人平均GDP,2005年韓國與台灣分別為16,422與16,030美元,排名全球的34與36,韓國開始超越長期領先的台灣。

  1990年代後期,日本與台灣持續相互為最熱門的海外觀光地區,顯示兩國往來最為密切。直到今天,日本仍為台灣最重要的觀光客來源國。然而,日本國際觀光振興機構的最新數據卻顯示,2000年曾經是日本最大觀光來源國的台灣,2007年已經排到第4,被中國大陸、韓國與香港所超越。

  如果再加上政府預算舉債、人口老化、各級教育開始供需失衡、台商參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並未讓台灣本身受惠……,在這些國內外情勢發展下,民眾不安的氣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1990年代,台灣曾經被國際上譽為極少數經濟成長表現出色、產業升級成功、低失業率、政權和平移轉的典範;近年來,台灣相關議題有逐漸轉為模糊、被忽略或欠缺正向之趨勢。作為持續研究台灣產業的管理學者,在感同身受的同時,也有一些迥異的觀點,認為無需悲觀。

新模式隱然成形

  檢視支持台灣產業發展的本質,諸如製程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協力網路等,並沒有改變;甚至我們的持續研究發現,這些特質正因應環境變遷,逐漸轉為一股新興典範,蓄勢待發。最近幾年,已經浮現的事實包括:

  l作為台灣傳統工業典型的自行車產業與工具機產業,雙雙在產值與獲利上締造了歷史新高,甚至已經牽動台灣整體產業的變革風潮;

  l高科技的TFT-LCD產業,用極短的時間,產值衝到世界第二,甚至因此帶動日本TFT-LCD原料、零組件與設備企業的台灣投資熱潮,落實了日商投資台灣的第三次全盛期 ;

  l台灣的多項電子產業2006年持續維持世界第一,包括晶圓代工(67%)、IC封裝(48%)、IC測試(60%)、Mask ROM(91%)、大尺寸TFT-LCD(45%)等 。

  雖然還在發展的初始階段,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似乎已經隱然成形。我們認為這個直接受到日本模式影響,能夠因應產業環境劇烈變遷,卻具有強烈台灣社會脈絡特質的新興典範,正向台灣產業界全面普及。從產業管理的本質出發,反映了台灣產業界的組織間關係,正以多年參與全球化的寶貴經驗與開放平台,塑造結合當地製造體系綿密互動的差異化優勢。

  如果無懼於過於簡化的批評,我們或許可以用「開放論」與「認同論」來歸納產業管理的本質與發展變遷,並?台灣產業的新近變革尋求定位。

產業管理的本質:開放論與認同論

  我們用從業人員、企業與企業間關係等產業界最重要的三個要項,扼要地歸納產業管理發展變遷的本質。
西方產業發展的成功經驗,描繪著產業「開放論」的榮景,隱約主張:

  l各階層與專業的從業人員,參加企業營運與發展,分配經營成果與經驗學習。就職(職能導向)的從業人員,結合企業的分配與學習誘因,能夠活絡從業人員生涯與企業生命。

  l企業因股東出資而存在,在股東追求投資效益的主導權之下,從業人員雖然在法律上欠缺主導企業的正當性,卻能因參加而取得應有的分配。這種企業股東與從業人員參加的開放關係,興盛時凝聚資金與人才,各取所需,衰退時能夠有效率的解體,不留下包袱。

  l在股東主權的利潤追求下,企業間的關係保持一定距離,崇尚自由市場機制,深信看不見的手操作下的競爭關係,能夠帶動各個企業的精進。

相對而言,日本產業發展成功經驗則奠基於產業「認同論」的喜悅,隱約主張:

  l各階層與專業的從業人員,認同企業營運與發展,分配經營成果與經驗學習。就業(企業導向)的從業人員,結合企業的成長與學習誘因,形成以從業人員為核心的企業生命共同體。

  l從業人員就業之後,與出資的股東,共同追求企業的發展,分別取得回報。實質上,從業人員與股東共同主導企業發展。從業人員的認同與學習,不僅興盛時能共享榮光,引以為傲,衰退時也可能形成強烈危機意識,扭轉乾坤。

  l企業間關係也類似員工與企業,傾向夥伴關係。他們深信,組織間綿密的資訊交流與深入學習,是各企業降低成本與創造價值的關鍵。

豐田模式席捲全球的意涵

  20世紀的產業發展,特別是到1970年代為止的美國大型企業發展經驗,塑造了開放論的全盛期。1980年代日本產業幾近所有領域領先美國產業,強烈認同論傾向的日本模式,成為全球管理顯學。

  1990年代中期以後的全球化風潮,跨國代工蓬勃發展,再度帶動產業管理的開放論風潮。此期間,儘管日本面臨泡沫經濟崩盤,被認為是失去發展的十年,認同論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甚至,隨著2000年代初期的美國創新泡沫破滅,日本的汽車產業依然獨領風騷,認同論的舊酒,用「豐田模式」、「精實系統」的新瓶,再度席捲全球。

  這個動向也直接影響日本電機電子產業的變革。佳能集團與松下集團新近的變革與成果,也均宣稱源自豐田模式。在模組開放型產業中,從製造資源再利用、結合協力體系、公司治理等觀點,日本企業的做法顯然迥異於歐美企業,他們的競爭力雖有起伏,但仍持續受到注目。

  2007年5月14日,德國戴姆勒克萊斯勒宣佈,以55億歐元售出北美克萊斯勒事業部。1998年被喻為「世紀大合併」的德美聯姻,經過9年的考驗,正式分手。這個動向也象徵著流行十餘年的「汽車企業四百萬台才能生存」、「重視產品互補型購併」……等,以規模數量、外在特質為中心的開放型企業聯盟或購併時代的正式結束。

洞察台灣產業新興典範

  台灣產業完全沒有置外於這個全球化風潮。與品牌聯手,自行車、資訊電子產業相繼受惠於大陸的改革開放,大舉擴大生產規模。汽車產業與汽車零組件產業,也因為大陸投資成為贏家,甚至改變了國際定位。
台商參與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的事業有成,並不等於台灣本身產業得以發展與轉型。

  參與全球化、大陸投資的同時,自行車產業最早受到衝擊,也最早進行變革。5年來台灣自行車A-team已經引領了台灣產業體系變革風潮。包括工具機產業、用鋼產業、FPD產業、扣件產業等都已經誕生類似的企業間共創組織,吸引國內外產學界的目光(註3) 。

  本特輯試圖洞察與發展這個台灣新興典範。一方面透過已經成功的事例研究,理解台灣產業的基礎特質,如何在多年參與全球化,吸收寶貴經驗後,在開放平台上重新尋求認同,透過製造體系變革共創差異化優勢。另一方面,對於正面臨困境的內容產業與觀光產業,以直接從日本取經方式,提供最深入的日本研究,以及貼近事實的產業發展與學術研究建議。

  本特輯對「共創」沒有統一見解,邀請讀者細讀與品嘗。內容依照參與共創此本特輯的順序,區分為四大部分:

台灣自行車A-Team大解析

  第一,台灣自行車的產業體系共創。兩篇論文對台灣自行車A-Team的詳實紀錄與深入分析,堪稱是兼顧實務與理論的力作。

  劉仁傑與Jonathan Brookfield延伸他們的協力網路與經營結構研究,提出磨合共創型協力網路概念,觀察台灣自行車A-Team的實踐,歸納出磨合共創型協力網路的理論。台灣自行車A-Team的實踐證明,磨合共創型協力網路在結構、存立關鍵、進化特性與基礎條件,均迥異於既有協力網路,兼具組織間學習能力與多核心供應型態,蔚為最大特色。本研究不僅發現協力體系內磨合是共創附加價值的關鍵、精實系統有助於磨合共創型協力網路的實踐與進化,更提供了台灣產業面對中國大陸產業激烈競爭的實務暨理論意義。

  張書文的〈台灣自行車產業A-Team的組織間學習與共創〉,聚焦於兼具水平和垂直學習聯盟特質的「複合型學習聯盟」。他發現,兩大整車廠巨大、美利達和複數家零組件協力廠,基於危機意識與土地認同,活用外部資源、積極推動TPS,不僅促使A-Team成立,並奠定複合型學習聯盟的成功基礎。本文對A-Team所建立的要求、協調整合與組織間學習等三大機制,以及這些機制如何克服知識分享障礙、協調整合各方意見,促進共同學習和共創,有非常詳實的紀錄與分析,堪稱是組織間學習領域兼具理論與實務的力作。

日本漫畫產業發展模式

  第二,漫畫產業的共創。兩篇論文深入解析日本漫畫產業發展模式,思考台灣漫畫產業未來,對台灣內容產業發展饒富啟發。

  張秋菊的〈台灣漫畫產業的價值共創策略〉,以企業策略構面為基礎,經由日本及台灣漫畫產業的比較,整理分析日台漫畫產業的發展特徵與現況,檢討台灣漫畫產業所面臨的問題,進而進行詳細的個案研究。包括週刊《少年Jump》、青文出版社及國際影業的個案探討,不僅內容十分豐富有趣、對既有競爭理論具有理論性意涵,所勾勒三種價值共創模式,亦即培育漫畫人才與讀者、建立競爭機制、整合漫畫關連產業,對台灣發展漫畫產業極具啟發。

  曾芳代的〈結合商業與藝術的共創式文化產品生產體制〉,透過講談社個案研究,提出三角策略,說明日本漫畫產業的共創模式。亦即由出版社的編輯會議、個別編輯與個別漫畫家構成的共創式生產體制,以小量多樣生產滿足消費者的大量閱讀需求。編輯會議與個別編輯以商業邏輯來審核漫畫家的藝術創意,使其符合消費者的期待;個別編輯有時也會發揮其對社會潮流敏感性,適時建議漫畫家轉變作品型態,延伸職業生涯。本研究釐清了日本漫畫產品能夠隨著消費者的需求一同成長的本質,已經讓漫畫王國的「豐田模式」,呼之欲出。

台日企業間共創

  第三,台日的企業間共創。兩篇論文分別深入探討了蓄勢待發的台灣TFT-LCD面板廠日台結盟、卓然有成的大陸日台合資據點的發展動向。

  赤羽淳與張書文的〈超越追隨策略邁向共創〉,解析台灣TFT-LCD面板廠以不到十年的時間,如何追上日韓企業,以及為何呈現五代到七代的「快速追隨」,以及八代起的「追隨趨緩」現象。本研究的綿密個案研究發現,結構變遷直接支配TFT-LCD製程技術升級和良率改善。亦即,TFT-LCD產業結構朝向開放模組型發展,使台灣面板廠得以快速追隨;而領先企業的技術黑箱化策略讓結構回到封閉整合型,逼使台灣面板廠追隨趨緩。台灣面板廠必須與日系原物料/零組件廠或設備廠商間進行磨合共創,才能超越追隨策略。

  本文不僅率先從理論層面提出日台面板產業的共創方向,也透露了日台合資面板企業的最新發展。

  吳銀澤與劉仁傑的〈中國大陸台日企業的共創策略〉,從文獻建立共創的理論性架構,對8家企業進行個案研究,發現共創策略的發展類型。研究發現,台日企業共創迥異於現存國際間的國際合資事業與策略聯盟,呈現了能夠調適環境變化的靈活資本結構、活用雙方優勢的職能分工、有效共有中國當地資訊等特質,達到可能兼具擴大或深化的共創網絡發展型態。信賴關係程度支配共創發展深化程度。台日企業擁有以當地資訊共有為核心的「隱形協調機制」,能有效調適經營環境的不確定性與劇烈變化。

豐田式共創型產業觀光

第四,產業觀光的發展與共創。

  曾宇良的〈結合區域產業共創產業觀光之研究〉,以日本豐田集團領銜與官民合作的愛知博覽會、豐田集團的展覽館、博物館與工廠參觀,以及愛知縣當地其他資源為對象,檢視價值共創理論,提出豐田式共創型產業觀光概念。本研究發現,結合大型活動舉辦、地方知名企業帶頭與官民合作,才能共創產業觀光價值。產業觀光的共創效果,在活絡週邊產業、提高地方知名度的同時,亦具備深入過去產業智慧泉源、理解今日產業奧妙等提昇精神文明的豐富意涵。

图书试读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共創:建構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新模式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