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 easy! (電子書)

跟著王宏哲,早期教育so easy!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宏哲
图书标签:
  • 早期教育
  • 王宏哲
  • 亲子教育
  • 育儿
  • 婴幼儿教育
  • 0-3岁
  • 教育方法
  • 家庭教育
  • 儿童发展
  •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 電子書不含DVD ※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讓早期教育進駐日常生活,幫助0 ~ 3歲寶寶建立生活常規;
從「食、衣、住、行、育、樂」六大生活層面,
幫助寶寶建立「規律、專注、正向、適應、獨立」五大特質。
 
  本書將帶著新手父母了解:0歲教育怎麼做,1歲學步兒的大腦心智成熟進程,2歲難纏兒的親子溝通術,3歲寶寶的社會學習發展樣貌。每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中,都有它獨特的角色及意義,要及早調整好正確的教養方式,掌握建立發展的黃金關鍵期,也是為孩子未來的好品格奠基。

  更重要的是,兒童發展專家王宏哲,將帶領讀者更深入早期教育內涵:打開五感的多元能力,多用眼、耳、鼻、口與皮膚來探索四周環境;多接觸、多碰觸這個世界的無奇不有,培養正向且獨立的健康身心靈。

  過去,新手父母多半只靠著上一代所給予的教養知識,以及口耳相傳的育兒方法,陪伴孩子長大。但這方法現在愈來愈不夠用──環境日新月異,讓孩子的心智發展快速,父母愈來愈難為。

  例如,最近幾年兩岸三地快速興起嬰幼兒早期教育風潮,但許多父母卻誤以為早期教育就是看閃卡、學英文,拼命要孩子學習,用的方法卻不對,忽略了「適性發展」這件事。其實,早期教育真正的意義是:多接觸環境,多用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與皮膚來接觸這個世界,打開身體感官的處理能力。

  於是,兒童發展行為專家王宏哲,決定下筆從「食、衣、住、行、育、樂」這六個生活層面,融合科學教養新知,打造孩子「規律、專注、正向、適應、獨立」的五大學習天賦,幫助爸媽不再為如何教養而焦慮,讓「與孩子互動」成為日常生活輕鬆。
 
本書特色

  特色1:早期教育專家王宏哲,五堂超實用小課堂:
  Lesson1「讓孩子吃光光的祕訣」:讓吃飯變成一天當中最愉快的時光。
  Lesson2「訓練幼兒收拾玩具」:從遊戲開始,開心培養好的生活習慣。
  Lesson3「幼兒如廁訓練」:脫掉尿布免煩惱,一步步引導準沒錯。
  Lesson4「嬰幼兒皮膚及關節按摩」:與寶寶親密接觸的第一步,穩定情緒,建立美好穩定的依附關係。
  Lesson5「嬰幼兒口腔按摩」:幫助寶寶順利進入副食品以及開口說話的第一階段。

  特色2:依「食、衣、住、行、育、樂」六個面向,日常生活+大腦開發,兩線並行:
  「食」:怎麼吃才能頭好壯壯?母奶該何時戒?「吃飯皇帝大」,把吃搞定,育兒輕鬆一大半。
  「衣」:如何訓練穿脫衣?如何訓練寶寶上廁所?生活自理訓練愈早開始,孩子愈自律。
  「住」:如何幫助寶寶有好睡眠?該讓孩子自己睡還是一起睡?睡得好,大腦發展自然好。
  「行」:「七坐八爬九發牙」,寶寶的運動和活動,缺一不可,每個階段都有其關鍵,不可忽視。
  「育」:感覺統合從早期教育出發,看似平凡的小事,都可能是引發寶寶好奇、刺激大腦發展的契機。
  「樂」:玩樂是人類的天性,愈會自己玩的孩子,智力發展得愈快。

名人推薦

  「王老師這本育兒書真是不得了,包山包海,面面俱到,把寶寶幼兒期的食、衣、住、行、育、樂,全部一次說清楚、講明白,非常不容易。現代家長在陪伴孩子過程中,時常面臨各種教養難題,今後別再隨便搜尋網路謠言了,就讓王老師這本書,帶領大家走出迷途,邁向輕鬆育兒之路!」──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

  同時涵蓋科學實證與臨床經驗,內容豐富又流暢易讀!我以資深兒科醫師與兩個孩子的家長身份鄭重推薦給所有關心孩子教育的新手父母,絕對受益良多!──聖康過敏專科診所負責人黃立心

  副食品天后小雨麻
  知名部落客小熊媽
  知名藝人朱芯儀
  暢銷作家吳若權
  聖康過敏專科診所負責人黃立心
  馬偕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瑽寧
  教育專家彭菊仙老師
  婦產科醫師謝元杰

  按讚推薦 (以上排名依姓氏筆劃排列)
《幼兒發展的關鍵里程碑:從新手父母到育兒專家的實用指南》 書籍簡介 這本厚達近千頁的專著,旨在為所有關心幼兒(0至6歲)身心發展的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專業人士,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極具操作性的參考藍圖。我們摒棄空泛的理論說教,而是專注於呈現經過科學驗證的發展規律、常見的行為模式解析,以及在不同發展階段,家長應如何提供最適當的支持與引導。本書內容紮實,結構清晰,力求成為您育兒旅程中最可靠的智囊團。 第一部分:奠基——生命初期的生理與大腦藍圖(0-18個月) 本部分深入探討了嬰幼兒期發展的基礎。我們首先會詳細解構新生兒的反射機制,探討這些原始反應如何逐步轉化為有目的性的動作。 動作發展的精準解讀: 摒棄“能翻身就是好,不能翻身就是差”的單一標準,我們依據數百個臨床案例,剖析從俯臥抬頭到爬行、坐立、扶站直至獨走的每個微小進步背後的肌肉協調性與神經通路建立過程。特別闢章討論“大動作里程碑與環境的互動”,強調安全且富有刺激性的探索空間比刻意訓練更為重要。 感官統合的初探: 探討視覺、聽覺、觸覺如何協同工作。書籍詳細說明了「前庭覺」(平衡感)和「本體覺」(身體位置感)在建立安全感和空間概念中的核心地位。我們提供了大量居家安全、低成本的感官刺激遊戲,例如如何利用不同材質的布料、穩定的搖晃頻率來優化嬰兒的感官接收能力。 語言萌芽與依戀建立: 語言發展並非單純的模仿,而是建立在穩固的「社會性溝通」基礎上。本章深入分析了「發聲遊戲」(Babbling)階段的聲調變化意義,以及「同步性」(Attunement)在建立安全依戀關係中的關鍵作用。提供實用的“鏡像回應法”訓練,教導家長如何精確捕捉並回應嬰兒的情緒信號。 第二部分:探索——認知、情緒與社會性行為的躍升(18個月至3歲) 這是幼兒展現強烈自主意識和學習爆炸性增長的階段。本書聚焦於如何引導這股強大的內在驅動力。 認知發展的維果茨基視角: 我們結合皮亞傑的認知階段理論與維果茨基的「最近發展區」概念,探討學步期幼兒如何透過“錯誤”來學習。重點分析了符號思維的出現,例如延遲模仿和假裝遊戲的發展,並提出如何設計“鷹架式”的活動,讓孩子在略高於自身能力的範圍內獨立完成任務。 “可怕的兩歲”——情緒調節的起點: 本章專門處理幼兒的發脾氣(Tantrums)行為。我們將發脾氣定義為“溝通受挫的外顯”,而非單純的任性。詳細介紹了「情緒命名法」(Emotion Labeling)和「冷靜角」(Calm-Down Corner)的建立與運用,幫助家長理解行為背後未被滿足的需求。 自理能力與習慣養成: 涵蓋如如廁訓練、獨立進食等關鍵技能。我們強調過程的接納性,提倡“非批判性觀察”,並提供分階段的視覺輔助工具(如如廁訓練圖表)的使用指南,以最小化親子間的衝突。 第三部分:建構——學齡前階段的複雜思維與社交網絡(3歲至6歲) 隨著語言能力和抽象思維的發展,幼兒開始構建更為複雜的內在世界和外部社交規則。 邏輯思維與數學前概念的培養: 本部分重點討論了“分類”、“排序”、“對應”等基礎數學概念如何在日常遊戲中自然習得。我們設計了一系列利用積木、自然材料(如樹葉、石頭)進行的“開放式”探索活動,強調“如何思考”遠比“得出正確答案”重要。 友誼、分享與道德萌芽: 探討學齡前兒童的遊戲方式如何從平行遊戲過渡到合作遊戲。書中提供豐富的社交情境劇本,幫助家長引導孩子處理資源競爭(如玩具爭奪)、輪流等待以及理解他人的觀點(初步的同理心)。 創造力與敘事結構的啟蒙: 分析兒童繪畫、搭建和角色扮演遊戲中隱藏的敘事能力。提供“開放式提問技巧”,鼓勵孩子詳述他們的創作意圖和故事情節,從而強化其語言組織能力和想像力的深度。 全書特色與總結 本書的特色在於其極高的實用性和跨學科整合性。它不僅是一位發展學家的理論結晶,更是一位資深教育實踐者的操作手冊。 跨領域整合: 內容融合了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早期語言學及行為矯正的最新研究成果。 情境化案例分析: 每個發展階段都配有「家長常見疑問解答」(FAQ)與「實景模擬對話」,幫助讀者在真實情境中找到對應的處理策略。 資源清單: 書末附有詳盡的推薦閱讀書單(非本書範圍)、自製教具材料清單以及專業資源聯繫指引。 總而言之,《幼兒發展的關鍵里程碑》旨在賦能家長,讓他們從被動的反應者轉變為積極的引導者,理解每一個“發展期”都是一個獨特的機會窗口,而非等待被填滿的空缺。本書提供的是理解孩子“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如何“智慧地回應”的工具箱。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王宏哲


  兒童發展醫學專家。育有兩子,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院、陽明大學醫學院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在職修業。現任天才領袖親子教育集團執行長,與團隊首創設計早期教育、專注力、EQ訓練課程。創辦天才領袖親子網,率領醫學專家群,提供專業線上育兒諮詢。其部落格:「天才領袖教育中心」,已解答數萬爸媽的育兒疑難雜症,獲選親子天下嚴選部落格。

  每天重要的臨床工作,是以透過遊戲的方式,分析孩子氣質與發展。樂於與孩子玩在一起,深信透過陪伴及教育,打造孩子臉上的笑容,就能啟發孩子的天賦。

  天才領袖親子網:www.leaderkid.com.tw

图书目录

作者序:讓孩子天賦發光的早期教育,從生活全面做起!
前言:教養怎速配?0?3歲??身心發展


CH1:食
Point 1:0~6個月的飲食重點
Point 2:7~12個月的飲食重點
Point 3:1~3歲的飲食重點
Point 4:母奶的最新醫學觀
Point 5:寶寶的十大健腦食物
Point 6:讓孩子開心吃光光的祕訣
Point 7:孩子吃不好,口腔問題學問大!
Point 8:??到底該喝多少奶?
Point 9:從餐具使用看孩子的動作發展,重要!
Point 10:挑對食具,幫寶寶飲食行為加分
Point 11:動手抓食物,有助手部精細動作發展
Point 12:嬰幼兒便祕與營養
Point 13:如何戒奶嘴、戒吃手又不傷心理呢?
Point 14:母奶喝到2歲還斷不了:戒母奶的方法
Point 15:不要再瘋狂地餵ㄋㄟㄋㄟ了:戒配方奶的策略
Point 16:挑食行為的處理
Point 17:不要長時間把孩子綁在餐椅上吃飯
Point 18:0~3歲的「鐵」存款,跟4歲後的認知及學習有關!

CH2:衣
Point 19:新生兒包巾,大家恐怕都包錯了!
Point 20:選錯揹巾會影響寶寶髖關節發展
Point 21:買童鞋的5大NG觀念
Point 22:如何訓練穿、脫衣服與鞋子?
Point 23:挑對時機,戒掉尿布真輕鬆!
Point 24:白天如廁訓練
Point 25:如何讓孩子戒除晚上的尿布?
Point 26:觸覺敏感的孩子的解決策略

CH3:住
Point 27:新生兒睡眠的規律
Point 28:如何幫助寶貝自己睡覺?
Point 29:同床還是分床?
Point 30:別以為讓小寶寶一直躺著就好
Point 31:給夜驚寶寶的建議
Point 32:別讓寶寶熱醒!
Point 33:有午睡的孩子智力高
Point 34:孩子的晚睡問題
Point 35:該分房睡還是同房?
Point 36:會認床的孩子怎麼辦?
Point 37:孩子的依賴物該不該戒?何時該戒呢?
Point 38:寶寶做家事,刺激心智成熟

CH4:行
Point 39:3歲以前的動作發展里程碑
Point 40:寶寶學翻身:4~7個月
Point 41:寶寶坐得好:5~8個月
Point 42:寶寶爬得快:7~9個月
Point 43:愛爬行的寶寶比較聰明
Point 44:正確的走路訓練與時程:10~16個月
Point 45:走沒兩步就討抱抱,可能跟肌肉張力不足有關!
Point 46:2歲以後推車能免則免
Point 47:運動對於幼兒的益處
Point 48:3歲的孩子就該學會腳踏車
Point 49:孩子可以好好走路,不跑跳嗎?

CH5:育
Point50:早期教育在學什麼?
Point51:10個嬰幼兒啟蒙的科學觀念
Point52:什麼是感覺統合?
Point53:嬰兒七感發展
Point54:我的孩子有感覺統合問題嗎?
Point55:哭,抱不抱?
Point56:解決?寶會打人的育兒策略
Point57:家有尖叫寶寶,該如何互動?
Point58:寶寶分離焦慮是正常的嗎?
Point59:解決寶寶分離的焦慮
Point60:寶寶為何不找爸爸?
Point61:幾歲該讓孩子上幼兒園呢?
Point62:0~3歲寶寶語言發展與潛能指導
Point63:8大智能遊戲,讓不愛閱讀的孩子變悅讀!
Point64:對付壞脾氣的2歲兒
Point65:3歲以前有效的處罰方式
Point66:減少手足紛爭,從懷孕開始
Point67:如何排解手足糾紛?
Point68:別讓3C產品接管孩子心智發展!
Point69:孩子老愛丟東西或搞破壞,該怎麼辦呢?
Point70:不能堅持的教養是一種溺愛
Point71:教育孩子自動自發,從加分教養開始!
Point72:訓練挫折容忍的教養5步驟

CH6:樂
Point73:挑對玩具最聰明──0~1歲嬰幼兒建議
Point74:挑對玩具最聰明──1~2歲嬰幼兒建議
Point75:挑對玩具最聰明──2~3歲嬰幼兒建議
Point76:0~3歲嬰幼兒的遊戲發展指南
Point77:感覺統合式嬰幼兒按摩
Point78:讓孩子推理邏輯更好的DIY遊戲及訓練原則!
Point79:如何讓孩子自己收拾玩具?
Point80:音樂遊戲,提升孩子的創造力!
Point81:嬰兒不能帶出門的迷思
Point82:泥土裡的微生物有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力!
Point83:坐車坐不住,如何搞定孩子?
Point84:寶貝會暈車,怎麼辦?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191012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8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讓孩子天賦發光的早期教育,從
日常生活全面做起!
 
  幾個媽媽在教室外,看著一個2歲左右的孩子,自己練習拿湯匙吃飯,我路過時說:「吃得很好呀!才兩歲,都可以自己吃了!」但一位媽媽愁眉苦臉的說:「哪有很好?都已經2歲了,飯菜還掉的到處都是,而且咬不爛香菇梗,就連其他飯菜一起吐了出來。」我連忙說:「這個年齡都是這樣。」另一個男孩的媽媽,則問我另一個問題:「孩子都2歲了,說話都還只有很多疊字及簡單句,表達力怎麼這麼差?」我也連忙說:「這個年齡,這樣也是正常的。」

  我每天的工作,就是讓爸爸媽媽知道,兒童發展的里程碑,以及早期該教些什麼東西。可是爸媽們又沒上過「父母大學」,也沒人修過教養學分,怎麼知道孩子該怎樣教?從以前到現在,新手父母,多半只能靠著上一代給我們的教養知識,以及口耳相傳的育兒方法,陪伴著孩子長大。這一點,我覺得以前夠用,但現在愈來愈不夠了,原因是現在孩子的心智發展快速,讓父母愈來愈難為。我約略統計了近10年來,爸媽問我的育兒問題,光是飲食行為該怎麼引導,就將近7萬9千多則。看來,知識傳播如此快速的時代,沒經過整合的四面八方育兒資訊,反而讓爸媽更混亂,而且跟孩子互動的過程中,依然碰到許多銅牆鐵壁。

  為了證明爸媽的教養方式不同,的確會影響孩子的心理行為,前陣子我做了一個簡單的實驗。有一天,我把一盒新的積木玩具帶回家,孩子們喜孜孜的衝過來要我打開,我跟他們說:「等一下!我打開後,你們就乖乖的自己玩,爸爸先離開,講一通重要的電話。」後來,我偷偷的觀察兩個孩子的遊戲行為,2歲的弟弟,玩沒3分鐘就離開這組新的積木玩具不玩了。事隔2、3週之後,我再把另一組類似的新積木玩具帶回家,孩子們依舊非常開心的跑來,要我快打開給他們玩,這次我跟他們說:「等一下!我打開後,我們一起玩,玩具積木可以交換,也可以大家一起相互組合起來。」我看了一下2歲弟弟,這次投入在遊戲上的時間,竟然足足有30分鐘左右。透過前後兩次不同的引導方式,就觀察到孩子有如此不同的學習行為。所以,父母「如何教」,對孩子真的有很大影響。小小孩早期的教育,何等重要,而且他們懂得比大人想像中還要多,他們眼中的世界,比大人覺得的還精彩。

  當兩岸三地快速興起嬰幼兒早期教育,我非常興奮教育終於開始向下扎根。新手父母漸漸知道,每一個發展的里程碑中,都有它獨特的角色及意義,要及早調整好正確的教養方式,才能教出孩子的好品格力。但觀察目前流行的早期教育內涵,仍有些隱憂,因為許多父母們,拼命的要豐富孩子的學習,用的方法卻不對,忽略了孩子要適性發展這件事,於是,我決定下筆從「食、衣、住、行、育、樂」這六個方向,融合科學教養新知,來跟大家談育兒過程裡重要的事,一寫就是3年光景。

  這本書透過育兒的「食、衣、住、行、育、樂」六個生活層面,要打造出孩子「規律、專注、正向、適應、獨立」的五大學習天賦,讓爸媽不再為如何教養而焦慮,也讓家長更懂如何跟孩子互動。這本書將帶著新手爸媽,了解「0歲教育怎麼做,1歲學步兒大腦心智成熟的進程,2歲難纏兒的親子溝通術,3歲的社會學習發展樣貌」。我邀請所有父母跟著這本書,翻轉錯誤迷思,讓孩子天賦發光的「早期教育」,就從日常生活輕鬆開始。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真是太有意思了!我最近在整理家裡的書櫃時,無意間翻到了這本,忍不住又重溫了一遍。它的文字風格非常親切,就像是鄰家大哥哥在跟你分享他的育兒小心得,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枯燥乏味。尤其是一些案例分析,常常讓我會心一笑,想說「對耶!我家寶貝也是這樣!」作者的觀察非常細膩,能夠抓住孩子在不同成長階段的小眉角,然後用很生活化的語言把它解釋清楚。我覺得最棒的是,它不會給你一套僵硬的SOP,而是鼓勵家長要去觀察和理解自己孩子的獨特性。像是書裡提到那個關於「玩具選擇」的章節,我就學到了如何從孩子的興趣點切入,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最新最貴的教具。老實說,現在市面上的教養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很多都主打「科學證實」、「大師理論」,讀起來壓力超大,總覺得自己做不好就會虧待小孩。但這本不一樣,它給的建議都是非常實用、可以馬上在日常生活中操作的,完全沒有距離感。光是看完前三章,我就覺得自己對「陪玩」這件事的認知整個Level up了,不再只是打發時間,而是變成一種有品質的互動。這本書的排版設計也很舒服,不會字擠字,讓人讀起來眼睛很放鬆,就算臨時抱佛腳,也能快速抓到重點。總之,對於還在摸索階段的爸媽來說,這本絕對是放在床頭、隨時可以翻閱的救急良方,真心推薦給所有想讓育兒生活輕鬆一點的父母們!

评分

坦白講,我是在朋友的強力推薦下才決定購入的,原本還擔心內容會不會太過學術化,畢竟我對理論知識不是很有耐心。沒想到,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佳,幾乎是從頭到尾都讓我保持著閱讀的熱情。它的段落切分很精準,每個主題都不會拖泥帶水,讀起來非常有效率。特別要稱讚的是,書中穿插的那些「過來人」的經驗分享,那些真實發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小插曲,讓我彷彿置身其中,感同身受。這種真實性是很多純理論書籍無法比擬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家小女兒堅持要把所有顏色的小汽車都排成一條直線,我本來想糾正她,結果翻到書中的某個部分,才理解這其實是她建立「秩序感」和「邏輯序列」的表現。如果我當時粗暴地打斷她,可能就扼殺了她初期的專注力發展。這種及時的指引,真的是太關鍵了!而且,它不只是給了我們「怎麼做」,更重要的是教會我們「如何思考」。面對千變萬化的育兒挑戰,擁有一個好的思維框架,遠比背誦幾百條規定來得重要。這本書成功的關鍵就在於,它幫你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內在資料庫,讓你遇到新問題時,能夠迅速套用書中的智慧去分析和解決。

评分

讀完這本,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茅塞頓開」。我一直以為所謂的早期教育就是要早早地開始學ABC、學算數,每天排滿滿的學習行程,結果孩子不是抗拒就是累得半死。這本書完全顛覆了我對「學習」的刻板印象。作者的論述邏輯非常清晰,他很巧妙地將一些看似艱深的發展心理學概念,用大人聽得懂、小孩也可能間接理解的方式包裝起來。我特別喜歡它強調「遊戲即學習」的核心概念,這讓我在面對孩子玩積木、玩沙子、甚至玩泥巴的時候,心態完全轉變了。以前總覺得在浪費時間,現在會主動去觀察他在建構過程中的空間概念是如何建立的,他遇到的挫折如何自己嘗試解決。書中針對不同感官刺激的說明,也讓我更留意到環境佈置的重要性。原來,一個簡單的角落,只要佈置得當,就能成為孩子自主探索的寶庫。我記得有段話提到,家長最不需要扮演的角色是「老師」,反而應該是「引導者」和「觀察者」,這句話簡直像一記悶棍打醒了我。這讓我的育兒焦慮度瞬間下降了好幾個百分點。對於那些追求心靈富足而非制式分數的家長,這本書提供了非常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戰操作指南,讓你知道「做對了什麼」以及「為什麼是對的」,而不是光喊口號。

评分

這本的價值,我認為遠遠超過它標示的價格。它不是那種讀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參考書,更像是一種陪伴孩子成長的「工具書」或「說明書」。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處理親子衝突和情緒管理方面的章節。在面對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常常是生氣或妥協,但書中提供的步驟化解法,例如「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原則,配上具體的對話範例,讓我學會了如何更有技巧地回應。例如,當孩子哭鬧著不要上學時,書中建議的轉移注意力與肯定感受的方法,比我以前的吼叫或賄賂有效太多了!這不僅讓當下的衝突得以平息,更重要的是,它在孩子心中建立了「爸爸媽媽是理解我的」這種安全感。對於現代父母來說,時間真的是最寶貴的資源,這本書的優點就在於它的「高密度資訊量」,每一頁都紮實地塞滿了有用的建議和觀察角度,讓你不會覺得在浪費每一分鐘的閱讀時間。我已經把書裡提到的幾個「每日小遊戲」固定排入我們的生活行程表,效果立竿見影,孩子變得更願意主動參與親子時光,而不是被動接受指令。

评分

要說這本書的獨特之處,絕對在於它那種不打高空、腳踏實地的風格。很多專家會用一堆專有名詞來包裝自己的理論,結果家長聽完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但這本書的作者,像是真的跟我們一起在第一線奮鬥過一樣,他對新手爸媽的迷惘、疲憊和偶爾的自我懷疑,都描寫得入木三分。這種情感上的連結,讓我感覺自己不是一個人孤軍奮戰。書中的「自我檢視」單元,更是讓我紅了眼眶。它提醒我,在教育孩子之前,我們自己需要先整理好內心的秩序。很多時候,孩子表現出來的行為,其實只是我們自身焦慮的外顯。學會與自己對話,學會放過自己,才是真正高效的早期教育起點。這種由內而外的調整,是這本書帶給我最深遠的影響。它不只是教你如何「管理」孩子,更是教你如何「成為」一個更穩健的家長。如果你正在尋找一本不灌輸壓力、反而能帶來力量和智慧的育兒指南,這本絕對是值得反覆閱讀、時常翻閱的私房寶典。它的實用性、人情味和深度,在同類書籍中實屬難得。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