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電子書)

三好,成就孩子好素養: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稅素芃
图书标签:
  • 亲子教育
  • 儿童素养
  • 品格培养
  • 行为习惯
  • 正面教育
  • 电子书
  • 三好
  • 好习惯
  • 儿童心理学
  • 家庭教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老師、家長、學生攜手努力「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啟迪孩子向善向上的品格力

  星雲大師「三好運動」推廣至校園的精采紀錄,
  是教育現場所有老師的三好寶典。

  做了,改變就來了!

  星雲大師終身投入教育、關心教育,他將自己寫書所得,以及「一筆字」墨寶的善款捐出,於二○○八年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並於二○一一年五月開始「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與獎勵,將三好運動推廣至校園中,期望學校啟迪學生向善向上的「品格力」。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迄今已舉行十二屆,自推動以來,發掘人師典範,激勵正向價值,滴水穿石,漸成為改變社會的力量,為校園的品德教育注入活水,三好習慣更內化為孩子一生的素養力。

  如今已有一千多所學校響應參加(獲選學校一千多校次,不重複學校數為五百多),本書採訪十七所三好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大學),將這些學校實踐「三好運動」後所推動的好事、帶來的良善轉變、學生所受到的潛移默化記錄下來。期待更多人看到這些美好的故事,讓人人都能行三好,社會更和諧。

  【三好運動: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 什麼是做好事呢?
  修橋鋪路是好事,施茶施水是好事,垃圾你丟我撿、助弱扶危……都是好事。
  § 什麼是說好話呢?
  凡是給他人歡喜、讚美是好話,給他人鼓勵、加油是好話,給他人指導、教育是好話,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愛語代替指責都是好話。
  § 什麼是存好心呢?
  我們的心每天都在天堂、地獄裡來回,如果把心存放在天堂裡、好念裡,那就是好心了。
  ──星雲大師

  ◎中國的聖賢、所謂的君子,因為他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美名流傳,因此我們今日也要發願做好人,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帶動社會善美的風氣。──星雲大師│佛光山開山

  ◎「三好」運動有效發揮匡正社會風氣,淨化人心,並為校園的品德注入活水,實踐人生的真善美,從人間佛教的推動裡,實踐三好意涵,帶動社會共同參與這一場寧靜的革命。──心保和尚│佛光山寺宗長

  ◎人人行三好、社會更美好。從自身做起,將個別的光點,匯聚成整體社會的光彩,可望成就臺灣共好的未來。──楊朝祥│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

  ◎三好校園的推動,校長、老師是靈魂人物,他們以身作則,感動學生,從而使學生的三好行為自然出現。──洪蘭│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三好運動不只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很重要,也對於科技將取代人類工作的當下,對於消弭仇恨對立至關重要,尤其以正向的同理心及真實行為面對人類彼此,讓三好概念,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思維方式。──嚴長壽│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大師的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這本書討論大師的「三好」,正是一個人人可以學習得益的範例。──高希均│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智慧启蒙:培养孩子核心素养的行动指南》 一本深入探讨儿童早期教育、品格塑造与学习方法论的实用手册,旨在为现代父母和教育者提供一套系统、可操作的策略,以应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各种挑战,并激发其内在潜力。 --- 第一部分:认知基石与思维训练(奠定学习的底层架构) 章节 1:超越分数:构建多元智能观 本书首先挑战了传统教育中过度聚焦于学科成绩的局限性。我们深入探讨了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并将其转化为家庭教育的实践框架。重点分析了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以及身体动觉智能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培养路径。 实践工具: 引入“智能地图绘制法”,帮助家长识别孩子当前优势领域和潜在的待发展领域。 案例分析: 针对“偏科”现象,提供如何通过优势智能来“撬动”弱势智能的学习策略(例如,利用音乐节奏感来辅助记忆历史事件)。 章节 2:提问的力量:培养深度探究精神 本书强调,知识的接收者难以适应未来社会,而提问者和问题发现者才能引领未来。本部分聚焦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并将其转化为批判性思维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深度解析“苏格拉底式提问法”: 如何在家中进行有效的引导式对话,避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孩子自己得出结论。 “为什么不?”的艺术: 训练孩子挑战既定假设,识别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并能从多个角度审视同一问题。 思维导图与概念联结: 教授如何使用可视化工具来组织复杂的思考过程,将碎片化的知识点串联成网络结构。 章节 3:专注力炼金术:对抗信息过载 在数字时代,注意力成为最稀缺的资源。本部分提供了科学、非强制性的方法来帮助孩子重塑对任务的专注力,尤其是在面对电子设备干扰时。 “心流”环境的营造: 探讨如何设计家庭学习空间,优化感官输入,以促进深度工作状态的产生。 间歇性训练与任务分解: 引入“番茄工作法”的儿童版本,教导孩子如何将庞大的学习任务分解成易于管理的小单元,并学会休息的重要性。 情绪对专注力的影响: 分析焦虑和疲劳如何阻碍专注,并提供简单的呼吸练习和身体活动来快速重置大脑状态。 --- 第二部分:情商与人际效能(构建稳固的社会连接) 章节 4:情绪的词汇表:识别、命名与接纳 情商教育的核心在于“识别”与“命名”。本书提供了一套详尽的“情绪词汇表”,帮助孩子从“不开心”进阶到区分“沮丧”、“失落”、“嫉妒”或“失望”。 情绪“翻译官”: 家长如何充当孩子情绪的翻译者,帮助他们将生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胃部不适)与具体的情绪词汇对应起来。 接纳“负面”情绪: 强调所有情绪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关键在于如何管理其表达方式。提供“情绪红绿灯系统”来指导孩子在不同情境下的情绪应对策略。 章节 5:同理心构建:穿上他人的鞋子 同理心是构建健康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的基石。本章侧重于通过具体的场景模拟和角色扮演来培养孩子的换位思考能力。 “故事镜子”技术: 利用文学作品和电影情节,暂停叙事,询问孩子:“如果你是他/她,你现在会怎么想?为什么?” 处理冲突的“双赢脚本”: 提供一套结构化的冲突解决流程,教会孩子如何在坚持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他人的立场,寻找折衷方案。 界限感的培养: 探讨如何在鼓励善良和分享的同时,教会孩子清晰、坚定地设立个人界限,避免成为“讨好型人格”。 章节 6:有效沟通的艺术:倾听先于表达 有效的沟通不仅仅是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在于深度倾听。本部分聚焦于“积极倾听”的技巧,及其对建立信任的重要性。 非语言信号的解读: 教授孩子观察肢体语言、面部表情和语气的变化,以捕捉言语背后的真实意图。 提炼核心信息: 训练孩子在对话中快速识别对方观点的核心论点,并用自己的话复述(Paraphrasing),以确认理解无误。 赞美与反馈的精准化: 如何给予具有建设性的反馈,避免模糊的评价,转而聚焦于具体的行为和努力过程。 --- 第三部分:自主学习与韧性培养(面向未来的适应力) 章节 7:成长型思维模式(Growth Mindset)的植入 本书深入阐述了卡罗尔·德威克关于“固定型思维”与“成长型思维”的理论,并提供了将这一思维模式融入日常对话的方法。 “Yet”的力量: 强调在孩子说“我不会”时,适时加上“Yet”(还不会)的重要性,将失败定义为暂时的状态而非永久的标签。 赞美努力而非天赋: 详细指导家长如何将赞美从“你真聪明”转变为“我看到你为解决这个问题付出了额外的努力和时间”。 错误日志与复盘文化: 建立家庭或课堂的“错误日志”,将错误视为宝贵的学习数据点,定期回顾从中吸取的经验教训。 章节 8:目标设定与自我驱动力 培养孩子内源性的学习动力,远比外部奖励(如物质激励)更持久有效。本章着重于教会孩子如何设定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的目标。 SMART原则的儿童化应用: 将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相关性(Relevant)、有时限(Time-bound)原则转化为孩子能理解的语言和步骤。 “微习惯”的力量: 介绍如何通过建立极小的、每日可重复的习惯来启动长期目标,例如“每天阅读一页书”代替“每天阅读一小时”。 延迟满足训练: 探讨延迟满足感与未来成就之间的关联,并提供趣味性的活动来训练孩子的“耐心肌肉”。 章节 9:韧性与抗挫折能力(Grit)的浇灌 韧性(Grit)——对长期目标保持热情和毅力的能力——是预测成功的重要因素。本书提供了系统性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建立应对挫折的心理防线。 拥抱“适度的挑战”: 避免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而是鼓励他们去尝试那些略微超出当前能力范围的任务。 叙事疗法: 教导孩子如何重塑自己的失败经历,将“灾难性事件”重新叙述为“一次艰难的过渡”或“一个需要学习的教训”。 身心连接: 强调体育锻炼、充足睡眠和营养在维持心理韧性中的基础作用,提供家庭健康生活方式的整合建议。 --- 结语:教育的本质——成为终身学习者 本书总结了所有前述工具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一个“完美”的孩子,而是为了培养一个具备认知灵活性、情绪稳定性、强大适应力以及持续学习意愿的独立个体。真正的教育成功,在于孩子在离开父母指导后,依然能够自我驱动、积极应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这本书提供的是一套思维框架和工具箱,而非一套僵化的教条。 目标读者: 关注儿童全面发展的家长、小学及初中阶段的教师、教育学爱好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稅素芃

  曾任職於媒體,現耕耘於文字。在每一趟字裡行間的行旅裡,享受每一道精采的生命之光。著有《現代兒童的生活世界》、《翻轉人生》、《人生因利他而豐富》、《得慧根,要會跟》等書。

授權者簡介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二○○八年星雲大師以寫書所得版稅與「一筆字」,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開展新的人文偉業,推動許多深具教育意義的公共事務。包含鼓勵優質新聞從業人員揭示人間真善美事蹟的「星雲真善美傳播獎」;發掘優秀作家、作品的「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深入校園的「三好校園實踐學校」及「星雲教育獎」,形塑優質校園倫理文化,發掘人師典範。盼望社會的公益服務永續經營。

图书目录

出版者的話 三好習慣:成就孩子一生的素養力 高希均
序 什麼是「三好」? 星雲大師
推薦序 三好,是一場寧靜的革命 心保和尚
推薦序 三好給了教育希望的支點 楊朝祥
推薦序 持續做三好,好品格自然內化於心 洪蘭
推薦序 三好思維,邁向教育的新思維 嚴長壽

前言 三好校園已成招生招牌
第一章 崎峰國小:三好精神,把偏鄉變豐鄉
第二章 均頭國中:三好老師成就三好學生
第三章 塗城國小:三好校園實現童話美夢
第四章 景文高中:推廣三好,收穫最大的是自己
第五章 淡水國中:為老人送餐,讓愛不斷變大
第六章 南華大學:以珍珠計畫培養三好青年
第七章 普門中學:在好苗子與棒球隊看到三好
第八章 四維高中:三好教育,百善孝為先
第九章 前金國小:三好校園就是一場寧靜革命
第十章 忠孝國小:三好在布藝教育閃閃發光
第十一章 健行科技大學:好學有禮,老師先以身作則

附錄 「三好校園」操作守則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257866
  • EISBN:978986525829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2.2MB

图书试读

出版者的話

三好習慣:成就孩子一生的素養力
高希均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


  (一)「三好」扎根深入民心

  星雲大師於一九九八年首次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盼望安定人心,找回社會良知。推行多年後,星雲大師深感教育乃百年大事,國之根本,於是將自己寫書所得的版稅,以及「一筆字」墨寶的善款,拿出來成立了「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做為推廣社會教育文化之用;並於二○一一年起辦理「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活動,冀望以「三好運動」往下扎根,讓這個精神理念深入校園,為校園的品德教育注入活水。當孩子將三好習慣內化於心,自然的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回家就能影響整個家庭,進而還能將這股風氣擴及鄰里、社區,讓更多人實踐三好,帶動社會良善的風氣。

  如今已有一千多所學校響應參加「三好校園」(獲選學校一千多校次,不重複學校數為五百多),從小學到大學,從一般教育到特殊教育,也有基督教、天主教學校參與,成果斐然。

  「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特別精選十七所三好學校,將這些學校實踐「三好運動」後所推動的好事、帶來的良善轉變、學生所受到的潛移默化記錄下來。各校都在本身的基礎上,發展出各具特色的三好活動,例如海邊小學以養殖教育做為三好課程、山邊學校把山野教育融入三好課程、由佛教辦的學校會以靜坐培養學生三好習慣、體育學校將三好精神轉為運動紀律等;還有學校結合區公所,服務社區長者與弱勢族群。

  每一個學校的三好活動都別出心裁,深具意義,期待能有更多人看到這些美好的故事,讓人人都能行三好,社會更和諧。

  (二)天下文化殊途同歸

  今年二○二二年剛好是「天下文化」創刊四十週年,這個以「傳播進步觀念」為宗旨,以「讀一流書、做一流人、建一流社會」為實踐的出版事業群,已出版過近四千多種書,平均每年被閱讀過的書,可以堆積成六十座「101大樓」。

  四十年來,我們驚喜與感恩,在「傳播進步觀念」的路上並不孤寂,從經濟、社會、文化、教育,甚至宗教上,我們都有同道。佛光山開山宗長星雲大師,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位。我們出版過大師二十種以上的好書。

  星雲大師集改革、創意、教化於一身,推動「人間佛教」,成為舉世少有的佛教領袖。

  一九四九年,星雲大師隻身走出苦難中國,來到那時窮困的臺灣。依著佛陀本懷,以示教利他的宗教精神,推行人間佛教,創立佛光山,開展現代化的佛教事業,更在二十年前推動「三好運動」。

  我試用一句成語來形容大師,那就是:「大師的一生:改革了佛教,改善了人心,改變了世界。」

  這本書討論大師的「三好」,正是一個人人可以學習得益的範例。



什麼是「三好」?
星雲大師 佛光山開山


  一九九八年四月,我在中正紀念堂恭迎佛牙舍利來臺祈福的法會上,邀請當時的副總統連戰先生,共同宣誓「三好運動」;二○○九年起,國際佛光會在總統府前舉行國定佛誕節活動的時候,總統馬英九先生也與我一起宣誓三好的口號。

  「三好」就是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念。簡單說就是: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即所謂的「三好運動」。

  一般人身、口、意容易造惡業。如身:殺、盜、邪、淫;如口:妄語、兩舌、惡口、綺語;如心:貪、瞋、愚痴、邪見,行三好就是讓身、口、意不要造惡業。

  一般人都知道,生存在世間要多行善,不可以造惡業。佛教徒也都了知因果輪迴的道理,我們累劫以來因身、口、意業的造作,種下善惡業因,招感著六道輪迴的果報。然而一直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才有科學家證明佛教所說的業力,就是他們研究出來的基因──生命的密碼。

  現在農業專家要改變植物的基因,讓植物長更大更多;動物學家也在想用什麼方法來改進豬、馬、牛、羊等動物的基因,讓動物體能更加健壯;甚至各國的科學家,更致力於人類基因圖譜的建立,希望找出人體所有的基因,以幫助癌症、先天性疾病的患者,針對有缺陷的基因,加以治療。

  其實人的身、口、意行為,無論善惡,都會產生一股力量,驅使我們去造作新的行為,新的行為又會產生新的力量,形成循環,而這些善惡業的因緣成熟,一切還得自作自受。因此,佛教早就昭示人要行善,要諸惡莫作,要眾善奉行,所以行「三好」就是佛教的本意。

  你拜佛不拜佛,佛也不一定要你拜他;你念佛不念佛,佛也不一定要求你念他,你心中有沒有想佛,佛也不一定要求你觀想,但是佛教要求每一個人要修身、修口、修自心。就像房屋漏水,要修繕一下;地下髒了,需要掃地;桌子壞了,需要工具來修理;衣服破爛,要修補一下;身體的疾病,也要治療一下。身、口、意有病,怎能不修繕、修補呢?那修補身、口、意,需要什麼工具呢?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

  什麼是做好事呢?比方,修橋鋪路是好事,施茶施水是好事,垃圾你丟我撿、助弱扶危都是好事;「憐蛾不點燈,愛鼠常留飯」,也可說是好事,和睦社區、服務社會都是好事,寺院的慈善團體或寺院道場的許多義工,犧牲休假日為大眾服務都在做好事。或者倒一杯茶給人解渴、煮一餐飯給人止餓,乃至行車駕駛,不亂按喇叭、不橫衝直撞等等都是好事。

  什麼叫說好話呢?比方你在公司裡服務,經常對人說好話:「董事長你好!」「總經理你好!」「同事你好!」或許哪一天公司就因為你的態度良好,來了一道命令,說:「你來做個組長吧!」這也就是你待人好,所帶來的好因好緣了。

  凡是給他人歡喜、讚美是好話,給他人鼓勵、加油是好話,給他人指導、教育是好話,以鼓勵代替責備,以愛語代替指責都是好話。金錢多了,錢也能犯罪;力量太多,成為權力也不太好;但好話不怕多,適當的好話,可以鼓舞人心,淨化的、美化的好話愈多愈好。

  存好心是什麼呢?一念為人是好心,一念護生是好心,一念愛國是好心,一念助人是好心,祈願國泰民安是好心,祈願風調雨順是好心。我們的心每天都在天堂、地獄裡來回,如果把心存放在天堂裡、好念裡,那就是好心了。

  一個人能夠行「三好」,也就是一個好人,做為一個好人,人家就會尊敬你,不會阻礙你,如此,人生自然就會幸福安樂。人人都能成為「三好」的好人,我們的社會不就更美好了嗎?不就是一個「三好」的社會了嗎?

  中國的聖賢、所謂的君子,因為他們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美名流傳,因此我們今日也要發願做好人,實踐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帶動社會善美的風氣。

  (此文原載於《三好一生》書序)

推薦序

三好,是一場寧靜的革命(節錄)
心保和尚 佛光山寺宗長


  星雲大師終身投入教育,關心教育,從創辦佛教第一所幼稚園,到海內外五所大學;從建寺安僧到世界各地兩百多所寺院學校化;從一張文憑都沒有,到榮獲三十多個榮譽博士。為了推動教育、文化、慈善等領域公益工作,注入一股正向力量於社會,於二○○八年成立「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並於二○一一年五月繼而成立「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與獎勵,將三好運動推廣至校園中,原以國小、國中、高中職學校為對象,二○一四年特別增設大專校院組,期望學校有計畫、有創意及新思維來結合課程與活動,擬定具體實踐的策略,使師生能在生活中思辨與力行「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行為,共創自信信人、自立立人、服務人群、造福社會國家的三好學生、三好老師、三好家長。

  為了教育的無私奉獻與付出,如同一場寧靜革命,一種和緩、不帶傷害、不帶勉強的創新改革、改造,三好校園計畫的推行,和平的在校園間,隨學校的發展與需要,萌芽成各式各種的樣貌,也為無數的師生、家庭種下一顆善的種子。

  星雲大師從三個方向進行寧靜的革命,「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從「身口意」三業進而淨化整個身心及行為。行為關係到自身及社會的將來,所以大家提倡三好的校園,可以說為社會打入一個最好的基礎,讓未來社會更加美好、祥和。

推薦序

三好給了教育希望的支點(節錄)
楊朝祥


  三好校園實踐學校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暨佛光山教團系統大學總校長    

  星雲大師於一九八八年即耕耘人間淨土,倡導「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他希望藉由傳播善的種子,形成善的循環,進而實踐人生的「真、善、美」。為了加速落實「三好運動」,二○一一年,大師將寫書所得的版稅以及「一筆字」成立了「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除了設立「星雲真善美傳播獎」、「星雲教育獎」、「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好苗子專案」之外,並舉辦「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活動」,迄今已十二年有成,受惠的學校遍及全臺一千餘所,「三好運動」於臺灣校園中儼然已遍地開花。

  目前,三好校園的實踐以小學耕耘最深,其次為國中,再者為高中與大學。基於扎根基礎教育,向上提升至中學階段,最後擴及於大學,將能逐級深化,收風行草偃之效。尤其近年來,配合新課綱頒布,鼓勵各校依照不同地域、條件發展自我特色,也使不同學校建立自己的特色,符應了當前學校本位的精神,將促成「由下而上」(bottom-up)學校主體性的彰顯,不論生態、環保、體育,乃至服務學習,已然建構了學校教育的新風貌。

  本書中揭示了十餘所學校,包括國小、國中、高中和大學等不同之學制,所凸顯之三好精神,談及學生、教師之良善德行,校園之境教、三好教育活動等,皆有具體的做法,故事勵志、溫馨,讓人見賢思齊。透過本書的出版,深信可以影響更多人實踐三好精神,推廣三好運動,讓已經來到成熟期的「三好校園實踐學校選拔活動」更具感染力,再次號召更多的人一起參與到集體幸福工程的實踐運動之中。

推薦序

持續做三好,好品格自然內化於心(節錄)
洪蘭 中原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央大學講座教授


  多年前,黃春明的黃大魚兒童劇團去偏鄉的國小演出《桃花源記》。有一個學校的老師便在第二天的作文課,要學生寫「我心目中的桃花源」。有看戲,學生都能盡情發揮,但是有個小朋友卻寫:「我心目中的桃花源是父母不吵架,老師不打人,同學不欺負我,街上沒有壞人。」我看了有點心酸,這個最簡單的需求,怎麼變成了他的理想國?家庭和樂,社會安定,這不是我們大人應該給孩子的基本生活環境嗎?

  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神經學家米尼(M. Meaney)的老鼠實驗顯示,環境會深入到DNA的層次,從而改變大腦的結構,即母鼠對待小鼠的態度會決定大腦基因的展現與否:一個得不到母愛的小鼠,長大後不會是好媽媽,牠會虐待自己的孩子,落實了「禍延三代」這成語。《安徒生童話》的作者安徒生更說:「百分之八十的罪犯來自冷漠沒有溫暖的家庭。」自私自利的冷漠社會,會嚴重影響我們孩子的未來。

  為此,做為老師的我,開始去偏鄉推廣閱讀。普利茲獎得主米契納(James Michener)說:「一個國家的未來取決於孩子少年時所讀的書,這些書會內化成他對國家的認同、生命的目的、人生的意義,以及他對未來的理想。」我希望孩子讀的好書能內化成他好的品格。不過這個歷程很慢,無法立竿見影,而孩子一天天在長大。正在煩惱時,覺培法師請我為這本書寫序,我很驚訝的看到,佛光山竟然已經找到方法了,這些三好學校所做的,正是成就那個孩子心中桃花源的方法。

  原來桃花源的境界可以從每個人「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心」開始,當人人開口說好話、做好事時,社會自然安詳,家庭自然和樂。

  這本書令人感動,希望大家都能去讀。因為有感動,觀念就會改變,觀念改了,行為自然改變。相信繼續推動三好學校,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一定能達到那個孩子心中的桃花源。

推薦序

三好思維,邁向教育的新思維(節錄)
嚴長壽 公益平臺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這是一個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網路無處不有,資訊鋪天蓋地而來。在過去,從家庭到學校再至社會,各自發揮了不同階段的教育功能。但是隨著科技與通訊軟體的快速成長,在人類與教育還沒準備好應對方法之前,無奇不有的真假訊息、色情網站、知識網站已滲透到了所有人的大腦,各種意圖的思想,正以不同面貌腐蝕著人類的心智。

  尤其這幾年,在世界各地政治人物與各懷鬼胎的陰謀者推波助瀾下,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蕩然無存,懷疑與仇恨取代了信賴與關懷。在地球暖化與疫情快速肆虐的當下,烏俄戰爭驟然暴發,兩岸間的緊張關係也達到了歷年的最高點;加上人與人之間缺乏同理心,不斷以網路互罵、鄙視對方的模式,更是火上加油的威脅著人類文明。「殺君馬者路旁兒」,在此紛亂的時代裡,任何一個在旁錯誤鼓譟的行為,都可能讓世界落入毀滅的萬丈深淵。

  值此文明倒退的年代,唯一的解方,就是回到教育的原點,透過正確的教育,從根本的態度著手。感恩星雲大師自二○一一年就已經洞察到世界的變化,從學校開始推行三好運動,希望以「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導正這個風氣。很高興看到在許多教育現場已有了明顯的成果,此時此刻更加體現三好價值的重要性。三好運動不只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很重要,也對於科技將取代人類工作的當下,對於消弭仇恨對立至關重要;尤其以正向的同理心及真實行為面對人類彼此,讓三好概念成為人與人之間互動的思維方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翻閱時,我對書名「三好」這個詞彙有點擔心,會不會太過於口號式?畢竟現在的孩子面對的誘惑和壓力比我們當年大多了,單純的「心好」真的能應付複雜的人際關係嗎?然而,作者在這本書裡展現了令人驚豔的深度。她沒有迴避現代社會的挑戰,反而把「三好」視為一種應對外界紛擾時的內在防護罩。舉例來說,在談論「說好話」的部分,它延伸討論到了網路霸凌和同儕壓力,教導孩子如何建設性地表達不同意,而非一味地退縮或攻擊。這本書的論述很有層次感,它不只關注孩子當下的情緒處理,更著眼於培養他們長遠的「情緒韌性」(Resilience)。我特別欣賞作者在引用心理學理論時,能用非常口語化的方式轉譯,讓非專業背景的家長也能輕鬆吸收,並立刻應用到與孩子的對話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將傳統的美德,用一套現代化的溝通工具重新包裝過,讓它們在數位時代依然閃閃發光。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非常吸引人,色彩搭配柔和又溫暖,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作者選擇用比較生活化的語言來闡述一些看似很宏大的主題,像是「好品格」這回事,讀起來完全沒有距離感。尤其欣賞作者在書中引用的那些生活實例,都不是那種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道德說教,而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可能遇到的情境。例如,關於怎麼引導孩子在朋友間遇到意見不合時,不是用權威去壓制,而是教他們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也要傾聽別人,這點對我這個家長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常常覺得,現在社會上充斥著太多快速解決問題的工具,反而忽略了建立孩子內在的價值觀。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提醒我們,教育孩子不是一蹴可幾的任務,而是一個細水長流、需要耐心灌溉的過程。它不是教你一套「SOP」照著做保證有效,而是提供一套思考的框架,讓你從根源上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動機。讀完後,我對於自己未來如何與孩子溝通,有了更清晰的方向,也更願意放慢腳步,去觀察和陪伴他們成長。

评分

說實在話,我本來對這種標榜「養成好習慣」的書有點持保留態度,總覺得裡頭不外乎老生常談,或是那些我已經在網路上看過一百次的觀點。但這本很不一樣,它在結構上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單純地分章節講述「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而是把這三者串聯成一個完整的循環。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其中提到「好心」是所有行動的源頭。作者用一個很生動的比喻,把孩子的內心比喻成一個花園,如果你不先播下善良的種子,光是要求他們的外在行為表現得體,那就像在沙漠裡澆水一樣,是留不住的。我特別喜歡它提供的那種「情境模擬練習」,它會給出一個情境,然後引導你思考,如果你的孩子處在這個情境中,你可以用哪幾種方式來引導他,而不是直接告訴他「你應該怎麼做」。這種引導式的寫法,讓我感覺自己不是在「被教育」,而是在和作者一起「探索」。對於忙碌的現代父母來說,這本書的重點很明確,不囉嗦,每一段文字都像是在為你的育兒日常提供一把實用的鏟子,讓你真正能動手去實踐。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讓閱讀體驗非常舒服,那種拿在手裡的紙質觸感和字體的選擇,都讓人感覺很療癒。我個人對那種厚重、充滿理論的育兒書籍很容易產生壓力,但這本讀起來就像是和一位很有智慧的長輩在喝下午茶聊天。其中有一個章節特別觸動我,是關於如何處理孩子偶爾流露出來的「自私」行為。過去我可能會急著貼標籤,或者嚴厲地批評,但作者引導我們去探索自私背後的恐懼或匱乏感。她建議父母可以這樣問:「你這麼做,是不是擔心…?」這種反過來探詢孩子內心世界的做法,讓我豁然開朗。這不只是教孩子「不要自私」,而是真正去理解「為什麼會產生自私的念頭」。這本書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把父母自己也拉進了被教育的行列。它讓我們反思,我們自己是不是在無意間,用不夠「好」的方式在對待我們的孩子,進而影響了他們對「好」的定義。

评分

坦白說,市面上的親子教育書多如牛毛,我通常是抱著「翻閱一下」的心態開始看,結果往往會因為內容太過理想化而放棄。但這本讓我從頭到尾都保持著高度的好奇心。最讓我驚喜的是,作者並沒有將「存好心」這件事窄化成單純的宗教或道德範疇,而是把它昇華為一種「同理心(Empathy)」的培養。書中提到一個練習,是讓孩子試著從對方的角度看事情,即便對方的做法在你眼中是錯誤的,你也要先理解他為什麼會那樣做。這種訓練,對於培養未來具有國際視野和溝通能力的公民來說,是極其重要的。它告訴我們,真正的「好」,不是遵守一堆外在的規則,而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能夠與世界和諧共處的能力。我會推薦給所有覺得自己孩子「很聰明但就是不夠溫暖」的父母,這本書提供了解方,而且是那種溫柔而堅定的解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