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玩食譜:DESIGN × COOK (電子書)

設計師玩食譜:DESIGN × COOK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貝爾洪.洛克
图书标签:
  • 設計
  • 料理
  • 食譜
  • 創意
  • 設計師
  • DIY
  • 美食
  • 烹飪
  • 生活風格
  • 電子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1.美食的設計美學
2.設計的實作主義
3.簡單的完美複雜

50篇世界流行美食主題=450道食譜
只有INFOGRAPHIC做得到!

  法國頂尖平面設計師出手,打造烹飪與美食知識的微型資料庫

  找對概念與形式,文字最少化、視覺最大化
  視覺設計、訊息溝通、烹調上菜,一張圖就搞定!

  ◎想都沒想過,食譜可以這樣玩!
  各式經典沙拉=地鐵路線圖
  西式湯品食譜卡=Pantone色票
  65道義大利麵與醬汁搭配=元素週期表
  串燒=條碼

  美食知識、烹調材料與流程,只用一個圖表就讓你一目瞭然!
  ●西餐餐具如何擺放才合乎餐桌禮儀?
  ●公克和盎司、攝氏和華氏之間怎麼瞬間換算?
  ●海鮮、牛肉、豬肉、羊肉和哪些香料最速配?搭哪種酒最美味?
  ●最適合你的牛排是哪一種?你沒試過的6大美乃滋醬,讓牛排美味更上層樓!
  ●烤雞的最佳拍檔任你挑選:嫩煮馬鈴薯、燴蔬菜、普羅旺斯香草與番茄、甜煮紅蘿蔔……
  ●變身義大利燉飯專家:西班牙辣味香腸蕈菇燉飯、墨魚燉飯、番茄芝麻菜燉飯、南瓜榛果燉飯、大蔥扇貝燉飯、義大利乳酪茴香燉飯……
  ●美食家最愛的韃靼料理:經典韃靼牛肉、糖醋蝦韃靼、酪梨鮪魚韃靼、泰式韃靼、鴨肉與鵝肝將韃靼……
  ●充滿法式風情的經典鹹可麗餅:火腿可麗餅、菠菜可麗餅、鮭魚可麗餅、海鮮可麗餅、臘腸可麗餅……
  ●鹹派與鹹塔,不同口味的點心:菠菜菲達乳酪鹹派、鮭魚綠花椰菜鹹派、蘆筍鹹塔、夏季蔬菜鹹塔……
  ●健康又豐盛的焙果:煙燻牛肉焙果、BLT焙果、鮭魚焙果、薩拉米腸焙果、炒蛋貝果……
  ●烤甜塔來籠絡人心:開心果杏桃甜塔、覆盆子甜塔、草莓甜塔、檸檬甜塔、杏仁酒紅果甜塔……
  ●來場巧克力主題派對:巧克力磅蛋糕、慕斯、馬芬、布朗尼、松露巧克力、熔岩巧克力……
  ●用香檳雞尾酒來慶祝:含羞草、黑絲絨、午後之死、帶我走……
  ●成熟大人味的一口調酒:檸檬眼淚、B52轟炸機、神風特攻隊、瘋狗、阿拉巴馬監獄……
 
《城市光影速写:捕捉瞬间的都市脉搏》 本书是一本深入探索城市速写艺术的实践指南,旨在帮助绘画爱好者、设计师以及对都市景观怀有热忱的观察者,掌握用最简洁、最快速的方式捕捉城市动态与建筑神韵的技巧。我们不谈深奥的理论,只聚焦于“现场感”的再现和“时间效率”的提升。 第一部分:解放你的笔触——速写的基础与心态重塑 速写,并非是草稿的代名词,而是一种精准而高效的表达方式。本部分将带领读者从根本上理解速写的本质:如何在极短的时间内,抓住事物的核心特征。 1.1 告别“完美主义陷阱”:拥抱不确定性 许多初学者在尝试户外写生时,往往因为追求细节的完美而错失了光影和氛围的转瞬即逝。我们将探讨如何设定合理的“完成度”,将焦点从精确描摹转向意境传达。书中提供了大量的“限时练习”范例,如“五分钟抓拍行人动态”或“三分钟定下建筑的体积感”。 1.2 线条的语言学: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化 线条是速写家的骨架。本章详细解析了不同线条的心理暗示:粗重的线条代表重量和稳定;轻盈的、颤抖的线条则暗示运动和不确定性。我们将练习“动态线”、“结构线”与“氛围线”的区分使用。重点讲解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变化,模拟出光线在不同材质(玻璃、石材、金属)上的反射效果。 1.3 构图的直觉训练:场景的选择与裁剪艺术 城市环境极其复杂,信息量巨大。成功的速写在于懂得“做减法”。本部分教授如何利用“黄金分割”、“三分法”以及“引导线”等经典构图原则,迅速在纷繁的街景中找到最佳的观察点。我们还将介绍如何使用手掌或纸张边缘作为取景框,进行即时的、非对称的构图练习,以摆脱传统画框的束缚。 第二部分:城市的解剖学——结构与环境的快速解析 城市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但它们同时也是严谨的几何体。本章的核心在于,如何快速地将复杂的建筑结构简化为可控的基本形体。 2.1 建筑的几何基础:方、圆、柱的魔力 无论是古典的拱券,还是现代的高楼,其本质都是由立方体、圆柱体、锥体等基本形构成的。本章提供了一套“万用简化口诀”,教你如何在三秒内判断一个建筑的主体结构,并用最少的直线勾勒出其空间透视关系。例如,如何一眼看出一个窗户群的消失点在哪里,并据此推演出整个立面的坡度。 2.2 深入透视学:现场感强的“一点透视”与“两点透视”速成 户外写生中,架设复杂的“三点透视”往往不切实际。本书重点教授如何通过观察地平线(Eye Level)来快速确定视点,并利用已知的水平线(如街道边缘、栏杆)作为参照,建立稳定的两点透视框架。我们会专门讲解“环境反射透视”——即地面上的积水、光滑的马路如何反射出建筑的倒影,并同步调整透视线。 2.3 动态的捕捉:人流与交通工具的“模糊化处理” 速写中最难处理的是“动”的元素。本书倡导对动态物体采用“运动模糊”的处理方式,而非试图捕捉清晰的瞬间。例如,对于一辆疾驰而过的公交车,我们只需捕捉其主要轮廓和运动方向,并用几笔模糊的线条暗示其速度,而非精确绘制车窗和车牌。对于行人的处理,则着重于他们身体的重心转移和手臂的摆动幅度。 第三部分:光影、色彩与氛围的即时捕捉 好的速写不只是线条的堆砌,更是对特定时间点氛围的记录。 3.1 光影的即时标记法:用阴影定义体积 在户外,光影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依赖色彩来区分明暗,必须依赖“阴影的形状”和“投影的长度”。本章介绍“灰阶速写”技巧,即使用一支深色铅笔(或炭笔)快速确定三个层级:高光、中间调和绝对阴影。重点解析如何通过阴影的边缘(硬边或软边)来判断光源的强度和距离。 3.2 低饱和度的色彩速写:钢笔墨水与水彩的协同作用 对于需要色彩辅助表达的场景,本书推荐使用“有限的色彩组合”。我们不追求写实色彩,而是聚焦于“情绪色彩”。例如,傍晚时分的城市可以用暖黄色和冷蓝色进行对比;雨后街道则可用深灰与亮黄(路灯)来营造戏剧性。讲解如何使用水彩的“湿接法”快速铺设大面积环境色,并用防水墨水笔勾勒结构线。 3.3 特殊材质的表现:金属、植被与水面的速写密码 城市中有大量需要独特笔触的元素。 金属栏杆与招牌: 强调高光点和反射边缘的锐利度。 街道上的树木与植被: 避免画出每一片叶子,转而用“点簇法”和“絮状笔触”快速概括树冠的整体形状和密度。 水面与倒影: 学习如何通过水平的、略微波动的短线,并结合建筑投影的扭曲,来表现水流的质感。 第四部分:效率至上——工具选择与携带哲学 速写对工具的依赖性高,但同时也要求极高的便携性。 4.1 我的“口袋工作室”:极简工具箱的构建 我们不会推荐笨重的画箱。本章详细介绍了几种行之有效的“精简组合”:如HB铅笔、2B铅笔和一支黑色防水签字笔;或者,只携带一支中性笔和一本方形速写本。讨论每种工具(炭精条、钢笔、马克笔)在户外速写中的优缺点。 4.2 笔记本的选择:从A4到便携式口袋本 不同尺寸的本子适合捕捉不同尺度的信息。大本子适合做详细的“场景分析图”,而小本子则适合训练“瞬间印象记录”。我们提供如何利用活页夹或特殊的折叠本,来应对突发的、需要组合式构图的场景。 4.3 现场速写的流程管理:从观察到收笔的六步法 一个高效的现场速写过程应该遵循固定的节奏: 1. (30秒)确定焦点与水平线。 2. (2分钟)建立基本透视框架和体积。 3. (5分钟)勾勒主体结构与关键信息点。 4. (3分钟)用阴影界定明暗关系。 5. (2分钟)添加动态元素或环境氛围(如人群、天气)。 6. (1分钟)签名并记录时间与天气。 通过系统的训练和对效率的极致追求,《城市光影速写》旨在帮助读者将观察力转化为即时的视觉语言,让每一次的驻足,都成为对城市生命力的深刻记录。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固定的公式,而是一套灵活的思维框架,让你在任何环境下,都能自信地挥动画笔。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貝爾洪.洛克(Bertrand Loquet)


  出版與傳播領域藝術指導暨資深平面設計師,多與法國各大出版社合作,包括Flammarion, FNAC, Gründ, Presses de la Cité, Solar, Viatao, Hachette Jeunesse, Fleurus等,其他合作單位包括法國巴黎高等商學院(HEC)、寶獅雪鐵龍集團(PSA Peugeot Citroën)、法國電力集團EDF、法國電信Wanadoo、法國NRJ電台、法國環境能源管理局(Ademe)、法國銀行(Banque de France)等。

安-羅荷.艾斯戴芙(Anne-Laure Estèves)

  書籍設計師、自由出版人,作品有《世界料理:1001道食譜》(Cuisine du monde- 1001 recettes)、《小酒館料理:1001道食譜》(1001 recettes - Cuisine de Bistrot)、《季節料理:1001道食譜》(1001 recettes Cuisine des saisons)等。
 

图书目录

廚房理想國 8
餐桌的規矩 10
換算與等量 12
完美的冰箱 14
飲食健康又均衡 16
每天五種蔬果 18
時令蔬菜與水果 20
為香草找到絕配 22
香料實驗室 24
葡萄酒佐餐藝術 26
世界經典早餐 28
蔬果昔 30
三明治 32
焙果 34
捲餅 36
法式火腿乳酪三明治 38
熱狗堡 40
漢堡 42
開放式三明治 44
沙拉的城市 46
油醋醬汁 48
鹹派與鹹塔 50
披薩 52
鹹蛋糕 54
開胃菜派對 56
海鮮盤 58
鮮魚與醬汁 60
美味解剖圖1:牛肉篇 62
美味解剖圖2:豬、羊肉篇 64
享受牛排的準則 66
烤雞……與讓美味升級的配料 68
串燒 70
韃靼料理 72
肉丸與蔬菜鑲肉 74
蔬菜刀工 76
西式湯品 78
壽司卷與壽司 80
雞蛋 82
三角磚 84
鹹可麗餅 86
義大利麵元素周期表 88
義大利燉飯 90
乳酪盤 92
花式冰淇淋 94
冰棒 96
英式查佛杯 98
甜塔 100
優格蛋糕 102
巧克力點心時間 104
甜餅乾 108
格子鬆餅 110
馬克杯蛋糕 112
杯子蛋糕 114
奶昔 116
咖啡 118
茶的藝術之道 120
雞尾酒:絕對經典 122
香檳雞尾酒 124
一口(分層)調酒 126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9405911
  • EISBN:978986489076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3.7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在话,我买过不少食谱书,很多都是大同小异的配方,看得久了就有点审美疲劳。这次会注意到这本《設計師玩食譜:DESIGN × COOK》,主要是冲着“設計師”这三个字去的。我更关注的是,这种跨界合作或者说是思维的碰撞,能激发出什么样的火花。我希望它不是简单地把菜谱放上去,然后随便配几张照片,而是能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某个食材要搭配另一种颜色,为什么这种摆盘方式更能体现食物的本质。这背后应该有更深层次的逻辑和美学考量在里面,而不仅仅是“看起来漂亮”。如果这本书能引导我去思考食物的“结构”和“功能性”,就像设计一个产品一样去构思一道菜,那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非常期待能看到那些超越食谱本身,更贴近“设计方法论”的讲解。

评分

最近我在整理家里的书架,发现很多以前买的烘焙书或西餐书都束之高阁了,因为它们的内容太专业化了,有些食材根本在台湾不好找,或者步骤过于繁琐,根本不适合忙碌的上班族。所以我现在挑选书籍的标准变得很实际:要好看、要容易上手,而且要能融入我的生活场景。这本《設計師玩食譜》的“玩”字吸引了我,它听起来就很轻松、很自由,没有那种教条式的压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低难度高回报”的食谱,就是那种看起来很厉害,但实际上只要照着做就能成功,而且不需要买一堆昂贵或稀有的工具和原料。如果作者能分享一些利用台湾本地当季食材,进行创意重组的方法,那对我来说绝对是加分项。我追求的是那种周末下午,可以轻松享受烹饪乐趣,同时还能在社群媒体上小秀一把成果的“设计感简餐”。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就觉得很有意思,那个排版和字体选择,一看就知道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我最近刚好在找一些能激发出生活灵感的书,看到这个名字,"設計師玩食譜",就觉得跟一般那种严肃的食谱书不太一样,比较有创意、有温度。我想,这本书可能不只是教你做菜,更像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分享。毕竟现在大家对“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只要好吃,还要好看,要有故事性。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不一样角度的思考,比如如何把日常的食材用设计思维去重新组合,那对我来说价值就很高了。我希望能看到一些不一样的摆盘技巧,或者是在选材上的巧思,让简单的家常菜也能变成餐桌上的艺术品。那种能让人看了就想动手尝试、又有点捨不得下手的矛盾感,大概就是一本好的设计主题书籍该有的魅力吧。总而言之,光是名字和封面就已经成功吸引了我的目光,期待它能在实用性和艺术性之间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点,让我的厨房生活也变得更精彩。

评分

对于一个喜欢收集和研究“跨界”主题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定位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创新往往发生在不同领域的交界处。美食和设计,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它们的核心都是关于“体验”的塑造。我想了解的是,一个以设计为背景的创作者,是如何解构一道传统菜肴,并用现代的视觉语言进行“重译”的。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的不只是视觉上的冲击,更是一种思维上的启发——比如,如何通过光影、材质的对比,来提升食物的“质感”。如果能附带一些关于“餐桌美学”或“用餐空间氛围营造”的小章节,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它能让我感觉,烹饪不只是生存的技能,更是一种自我表达和艺术创作的过程,能让我对“吃”这件事产生新的热情和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我一直觉得,我们现在的生活节奏太快了,很多时候吃饭变成了一种例行公事,少了很多乐趣。所以,我特别喜欢那些能把“日常”变得“特别”的书籍。看到“設計師玩食譜”这个标题,脑海里立刻浮现出很多画面:也许是把食材的色彩搭配得像印象派的画作,又或者是用极简的线条去呈现一道复杂的菜肴。我猜想,作者应该不是那种传统功底非常深厚的厨师,而是从一个更注重视觉和体验的角度来创作的。这正是我需要的!我希望能从中偷师一些“小撇步”,让我在招待朋友的时候,端出来的菜不只是满足味蕾,更能抓住眼球。如果这本书能教我如何用现有的厨具,创造出杂志级别的视觉效果,那简直是太棒了。毕竟,能把设计美学融入到最基础的“吃”这个行为里,这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级的生活哲学了,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里吸收到这种“玩”的精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