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電子書)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湯姆‧巴特勒—鮑登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經典
  • 科普
  • 入門
  • 電子書
  • 思維
  • 行為
  • 人格
  • 自我提升
  • 大眾心理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濃縮百年來最具革命性的心理學觀念
快速掌握,隨時應用

  湯姆‧巴特勒—鮑登:「無論你是不是心理學者,人性總是吸引著我們每個人,而本書是小小的嘗試,讓可能永遠不會正式學習心理學的人,也能接觸到心理學的洞見。」

  你是否反覆聽過一些心理學名詞與概念,想要瞭解卻找不到時間讀完一本書?不管是想搞懂網紅名嘴的術語,或是被博學的老闆問倒、或是想在臉書上貼一句發人深省的小語,由湯姆‧巴特勒—鮑登編寫的《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50 Psychology Classics)都可以滿足你的需求。

  本書囊括五十本心理學領域的書籍和數百種相關觀念,時間跨越一世紀,介紹最吸引人的心理學問題。作者提及的每一本著作都有附上格言、理論重點、評論以及專傢小傳,同時提供與該理論相關的人物和運動脈絡。從佛洛伊德、榮格、阿德勒等古典大師,到當前仍在影響世人的科學傢如康納曼、塞利格曼、薩剋斯,本書通通收錄,隨身隨時都能自我探索,與友人分享感性、洞察人性的話題。

  《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宗旨不在解決問題,而是希望可以引領讀者進入心理學的世界,覺察自我,瞭解本性,改善人際關係,提升生活品質。

專業好評

  「門外漢總算有機會發現,心理學除瞭佛洛伊德和榮格還有更廣闊的天地。《一次讀懂心理學經典》提供獨一無二的機會,讓讀者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熟悉心理學文獻中熠熠生輝的關鍵著作。」――Raj Persaud博士,格雷薩姆學院「大眾精神醫學講堂」教授

  「這本讀來愉悅的著作既周全又有趣,概述瞭最具影響力的五十本心理學經典。考慮以心理學為業的學生『不可不讀』。」――VS Ramachandran醫學博士,聖地牙哥加州大學教授,「大腦與認知中心」主任

  「齣色的匯集瞭眾傢之言。作者讓複雜的觀念變得容易理解而且實用,又沒有過度簡化文本。我發現自己心裡不斷說:『哇,這就是那傢夥的意思。』――Douglas Stone,哈佛法律學院法律係講師,Difficult Conversations共同作者

  「機敏、迷人而且簡潔……想要更瞭解自己、伴侶、同事或老闆的人都會受到吸引。」――Wendy Taylor,《世紀報》(The Age)


  巴特勒-鮑登帶著深具感染力的熱情寫作……他是這類型著作的真正專傢。――《今日美國》(USA Today)

專業推薦:

  海苔熊(科普心理作傢)、許皓宜(諮商心理師)、蘇益賢(臨床心理師)
 
穿越心靈迷宮:解析人類行為的永恆經典 一本引人入勝的導覽手冊,帶領讀者領略心理學領域中最具影響力、最發人深省的學術巨著。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心理學的知識如同汪洋大海,充斥著各種新穎的理論、流行的術語和未經證實的觀點。然而,真正推動人類對自身心靈理解前進的,依然是那些歷經時間考驗、奠定學科基石的經典著作。 本書(請注意:此處的「本書」指的是您未提及名稱的、對心理學經典進行解讀的圖書)並非試圖取代那些原著,而是作為一座堅固的橋樑,連接現代讀者與那些深邃晦澀的學術文本。它是一份精心策劃的指南,旨在幫助讀者在最短的時間內,精準地掌握心理學史上那些劃時代作品的核心思想、關鍵論證以及它們對當代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第一部:奠基時代——從哲學思辨到科學實證 我們將從心理學的萌芽期開始,探討那些使心理學從哲學思辨中獨立齣來的關鍵著作。 1. 馮特的實驗心理學初探: 我們將深入解析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如何在一間實驗室中,將心靈的奧秘轉化為可測量、可觀察的數據。本書將細緻地剖析他對於「內省法」的嚴謹規範,以及他如何區分感覺、知覺與意識結構。理解馮特,就是理解科學心理學誕生的初始衝動:試圖用客觀、結構化的方式捕捉主觀的經驗。我們不會僅止於描述他的實驗設計,更會探討當時的文化背景如何催生瞭這種對「結構化心靈」的追求。 2. 詹姆斯的實用主義與意識流: 與馮特的結構主義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心理學原理》。本書將著重闡述詹姆斯對意識的動態看法——「意識是流動的、個人的、持續變化的」。我們將重點剖析他提齣的「詹姆斯-蘭格情緒理論」的精髓,理解為何他主張身體反應先於情感體驗。這部分內容旨在引導讀者跳脫靜態的元素分析,轉嚮對人類經驗的整體、實用性視角。 第二部:行為的鐵律——環境與製約的解構 進入二十世紀上半葉,心理學的焦點轉嚮瞭可觀察的行為,並誕生瞭極具影響力的行為主義學派。 3. 巴甫洛夫的製約反射與聯結學習: 本書將詳細拆解伊凡·巴甫洛夫(Ivan Pavlov)的經典條件反射實驗。我們不僅會重現狗、鈴鐺和唾液的經典場景,更會探討他如何從生理學的基礎上,揭示瞭動物乃至人類學習過程中的基本規律——刺激的替代性連結。這部分內容將強調,學習並非神秘的內在過程,而是環境刺激與反應之間建立的穩定聯繫。 4. 斯金納的操作製約與行為塑造: 繼承並擴展巴甫洛夫的發現,B.F. 斯金納(B.F. Skinner)的貢獻無疑是行為主義的頂峰。我們將專注於「操作製約」的核心機製:正強化、負強化、懲罰及其對行為頻率的精確控製。本書將分析斯金納對「自由意誌」的挑戰,以及他如何提齣一個完全由環境決定論驅動的人類行為模型。讀者將能清晰理解,行為塑造(Shaping)在教育、動物訓練乃至社會工程中的潛在應用。 第三部:心靈深處的探險——無意識的引力 與強調外顯行為的學派並行發展的,是對人類內在驅動力和無意識領域的探索。 5. 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三部麯: 本書將以極為嚴謹的態度,梳理西格濛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理論的結構。我們將詳細解析「本我、自我、超我」的動態模型,以及性心理發展階段論(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等)的邏輯。重點在於揭示「潛抑」(Repression)在維護自我穩定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夢的解析如何作為通往無意識世界的「皇傢大道」。我們同時會客觀評估這些理論在當代心理學中的繼承與爭議。 6. 榮格的集體無意識與原型: 本書將區分卡爾·榮格(Carl Jung)與佛洛伊德的差異,特別是榮格對「情結」(Complexes)和「原型」(Archetypes)的獨到見解。我們將探索「阿尼瑪/阿尼姆斯」的概念,以及「個體化」作為終生發展目標的意義。這部分內容將帶領讀者進入一個更具神話色彩和文化深度的心理學領域,理解符號在心靈結構中的重要性。 第四部:認知革命——心智如電腦的時代 隨著行為主義的局限性日益顯現,心理學的重心再次轉嚮瞭內在的認知過程。 7.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我們將聚焦於讓·皮亞傑(Jean Piaget)如何將兒童視為一個積極的、在環境中建構知識的「小小科學傢」。本書會詳述其四個主要發展階段(感覺動作期、前運思期、具體運思期、形式運思期)的特徵和重要轉捩點,如「物體恆存性」的建立。理解皮亞傑,即是理解思維結構如何隨年齡的增長而產生質變。 8. 認知失調與社會認知: 本書將引用利昂·費斯汀格(Leon Festinger)的「認知失調理論」,這解釋瞭當人們的信念與行為不一緻時,會產生多麼強大的心理壓力去尋求內在的和諧。我們將分析其經典的「20美元換1美元」實驗,並探討這一理論在市場營銷、政治說服和個人決策製定中的持久影響力。這部分內容展示瞭人類理性背後,那股強大的、追求一緻性的非理性力量。 第五部:當代理論的交匯與展望 最後,本書將涵蓋那些在現代學科中佔據核心地位、對臨床實踐影響深遠的理論框架。 9. 人本主義的覺醒——馬斯洛與羅傑斯: 麵對行為主義的決定論和精神分析的病態中心論,人本主義心理學提供瞭另一種視角。本書將詳解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的「需求層級理論」,特別是其「自我實現」的頂峰意義。同時,我們也會深入探討卡爾·羅傑斯(Carl Rogers)的「以當事人為中心療法」,理解「無條件的積極關注」、「同理心」和「真誠性」如何成為促進個體成長的必要條件。 10. 神經科學的復興與遺傳學的橋接: 最後,我們將簡要概述當代心理學如何與生物學深度融閤,探討那些試圖將心理現象(如情緒、記憶)追溯到特定大腦結構和神經化學物質的經典研究。這部分將說明,現代心理學傢如何從傳統的哲學思辨和行為觀察,過渡到一個更為複雜、多層次的理解模型,即心智是高度複雜的生物係統的產物。 透過對這些核心文本的係統性梳理與深度解讀,讀者將能夠建立起對心理學領域的宏觀視野,不僅知曉「是什麼」,更能理解「為什麼」這些理論至今仍具備強大的解釋力。這是一場知識的旅程,而非簡單的知識彙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湯姆‧巴特勒-鮑登(Tom Butler-Bowdon)


  雪梨大學政治與歷史優等學士,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碩士,曾經在澳洲南威爾斯內閣辦公室擔任顧問,目前住在英國牛津區。他的第一本著作《一次讀懂自我成長經典》2001年在澳洲齣版,被翻成十五種語言,還獲頒美國班哲明富蘭剋林獎,並擠入《前言》雜誌年度好書決選。

  此後陸續撰有《一次讀懂成功學經典》(2004)齣版、《一次讀懂靈性經典》(2005)、《一次讀懂哲學經典》(2013)、《一次讀懂政治學經典》(2015)、《一次讀懂經濟學經典》(2017)等書,並授權齣版25種語言版本。此外,也撰寫勵誌著作Never Too Late To Be Great: The Power of Thinking Long

譯者簡介

林鶯


  畢業於臺灣大學外文係,喜歡看書、看電影和親近大自然。曾任職於漢聲、人本和張老師月刊,現專事翻譯。譯有《天翻地覆》、《艾倫.圖靈傳》等書。
 

圖書目錄

序言
謝辭
導言

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認識人性》(1972)
2 葛登•奧爾波特《偏見的本質》(1954)
3 亞伯特•班杜拉《自我效能》(1997)
4 蓋文•德貝剋《求生之書》(1997)
5 艾瑞剋•伯恩《天生不同》(1964)
6 伊莎貝爾•布裏格斯•邁爾斯《天生不同》(1980)
7 露安•布哲婷《女人的大腦很那個……》(2006)
8 大衛•柏恩斯《好心情》(1980)
9 蘇珊•凱恩《安靜,就是力量》(2012)
10 羅伯特•席爾迪尼《影響力》(1984)
11 米哈裏•奇剋森特米海伊《創造力》(1996)
12 卡蘿•杜維剋《心態緻勝》(2006)
13 亞伯•艾裏斯、羅伯•哈波《理性生活指南》(1961)
14 米爾頓•艾瑞剋森、史德奈•羅森《催眠之聲伴隨你》(1982)
15 艾瑞剋•艾瑞剋森《青年路德》(1958)
16 漢斯•艾森剋《人格的維度》(1947)
17 維剋多•法蘭可《追求意義的意誌》(1969)
18 安娜•佛洛伊德《自我與防衛機製》(1936)
19 西格濛德•佛洛伊德《夢的解析》(1900)
20 霍華德•嘉納《發現七種IQ》(1983)
21 丹尼爾•吉伯特《快樂為什麼不幸福?》(2006)
22 麥爾坎•葛拉威爾《決斷2秒間》(2005)
23 丹尼爾•高曼《EQ2》(1998)
24 約翰•高曼《七個讓愛延續的方法》(1999)
25 天寶•葛蘭汀《我的大腦和你不一樣》(2013)
26 史戴分•格羅茲《說不齣的故事,最想被聽見》(2011)
27 哈利•哈洛《愛的本質》(1958)
28 湯姆斯•哈裏斯《我好你也好的溝通練習》(1967)
29 艾裏剋•賀佛爾《群眾運動聖經》(1951)
30 凱倫•荷妮《我們的內在衝突》(1945)
31 威廉•詹姆斯《心理學原理》(1890)
32 卡爾•榮格《原型與集體潛意識》(1968)
33 丹尼爾•康納曼《快思慢想》(2011)
34 阿爾弗雷德•金賽《人類女性的性行為》(1953)
35 朗納•連恩《分裂的自我》(1960)
36 亞伯拉罕•馬斯洛《人性能達到的境界》(1971)
37 史丹利•米爾格蘭《服從權威》(1974)
38 沃爾特•米歇爾《忍耐力》(2014)
39 雷納•曼羅迪諾《潛意識正在控製你的行為》(2012)
40 伊凡•帕夫洛夫《製約反射》(1927)
41 弗利茲•波爾斯《完形治療》(1951)
42 尚•皮亞傑《兒童的語言與思考》(1923)
43 史迪芬•平剋《白闆》(2002)
44 拉馬錢德蘭《腦中幻影》(1998)
45 卡爾•羅哲斯《成為一個人》(1961)
46 奧立佛•薩剋斯《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1970)
47 貝瑞•史瓦茲《隻想買條牛仔褲》(2004)
48 馬汀•塞利格曼《真實的快樂》(2002)
49 伯爾赫斯•史金納《超越自由與尊嚴》(1971)
50 威廉•史泰隆《看得見的黑暗》(1990)

再加五十本心理學經典
按照齣版年代排序的書單
英文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 ISBN:978957137711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40.4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