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許淵沖先生用中、英、法三種文字撰寫的文學翻譯論文集,是許淵沖先生多年的典籍翻譯經驗積纍之集大成之作。書中收錄許先生從事翻譯工作70餘年來30餘部中外經典譯著的前言和譯後語,包括對中國古典文學英、法譯文的評論,以及英、法名著中譯文的研究。全書共分為七個部分:古今名著英譯前言、古今名著英文前言、古今名著法文前言、古今名著英法譯文後語、英國名著譯話、法國名著前言後語、譯論。
文學評論指齣:中國古代的《詩經》可以和西方同時代的《荷馬史詩》相比,不過西方歌頌的是鬥爭中的英雄人物,中國讚美的是和平時期的勞動人民。中國屈原寫追求理想的天路歷程《離騷》卻比西方但丁神遊天堂的《神麯》大約要早一韆年。中國的唐詩宋詞更是獨步世界,因為中世紀的西方沒有可以相提並論的作品;即使後來西方的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象徵主義推動瞭世界文學的發展,但在唐代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的詩作中,已經可以發現這些主義的先聲。西方文藝復興之後,齣現瞭莎士比亞等大傢,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國也有《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桃花扇》四大詩劇,不讓莎劇獨占風光。所以從文學評論觀點看來,中西各有韆鞦,應該取長補短,共同繁榮世界文化。
再看翻譯研究,一般說來,西方提齣瞭「對等」(Equivalence)的譯論,因為西方語文(如英法德俄西)之間對等詞很多。但是中國語文和西方語文大不相同,隻有45%可以對等,如不對等,那譯文不是優於原文,就是不如原文。本書作者認為,如果不能對等,應該儘可能爭取優於原文,這就是「優化」(Excellence)的譯論。例如,中國讚揚美人有「傾國」之貌,這兩個字如何譯成英文呢?英國譯者Giles根據對等原則譯成「subverter of empires」(帝國的傾覆者),美國譯者Bynner則用動詞譯成shake an empire(動搖帝國),這兩個對等詞不是讚美,而是貶低美人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