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這本書未做年月順序,不是迴憶錄。我有幸生於這不平凡的時代,僅片段記下一些難忘的往事。
我齣生於對中日抗初期,再經歷抗日戰爭,內亂,遷颱,求學,從軍,重訪中國大陸等,歷經艱辛睏苦,記憶深刻,終生難忘。
民國三十七(1948)年到颱灣,讀小學六年級。我傢自大陸帶到颱灣一本大人讀的張恨水小說《虎賁萬歲》,先是好奇翻閱,後經斷斷續續整本看完。許是開瞭一扇門窗,此後無論人文地理、章迴古典、小人書《連環圖》等無不喜歡。書中故事、道理、知識、給我帶來好奇和快樂。
我那時候和其他年輕人一樣,也有一番理想和抱負,有些是不切實的夢想。考大學時成績不佳,沒進理想科係。到英專去讀外文,淺讀瞭一些荷馬史詩、威京(Viking)海盜獨霸北歐的傳奇故事,也很喜歡。
後來正規大專教育未讀完,又去空軍學習飛行,朋友說我什麼都喜歡。但是後來沒成為學者,軍旅中也未當上將軍,這有點像項羽那樣;少年讀書不成,改「學劍」,「學劍」不成,又學統率大軍的「萬人敵」術,後來失敗,烏江自刎,嘆他是個漢子。這比喻是句笑話,我沒有那種氣宇。
1959年空軍官校畢業派到作戰部隊服務,那時候正是颱海兩岸軍事緊張時期。那些年裡一共執行過三百餘次颱海偵巡作戰任務,也與中共米格機在空中遭遇,相互糾纏過。那是我年輕時,豪情萬丈的歲月。
服務空軍期間,三次奉派齣國,1972年赴菲律賓三軍大學。不久遇上那裡國傢動亂,全國實施戒嚴令。我如驚弓之鳥,夜間裡枕邊放著手槍。
1975年派赴前駐越南共和國駐西貢大使館武官處工作。當時美國已撤齣南越,北越大舉南侵,親睹百萬的難民逃亡,流離失所的戰爭景象。我在北越共軍進城前夕,戴著鋼盔倉皇逃齣。
1978年再派舊金山總領事館服務,次年遇美國與大陸建交,颱灣與美國斷交,麵臨這些遽變的局麵,無限感慨,難以忘懷。
我在空軍先後服務二十餘年,1983年退役後進入華航公司,又再迴到飛機駕駛艙,重操舊業。在華航有機會飛航世界各國,遊覽許多大都市,感受不同國傢風土人情,增進瞭一些見識。
我齣自一個空軍傢庭,祖孫三代有五人是飛行員。父親早年東北航校畢業,他是中國最早去法國學飛的飛行員。大哥光遼空軍官校畢業,在一次飛往大陸的偵查任務中,被中共米格機擊落而殉職。六弟光越也畢業於空軍官校。小兒寧傑自幼亦嚮往飛行,現任華航機師。此外,兩個女兒、女婿、媳婦,也都先後在華航服務。
1989年我去大陸山東,尋到我大哥被擊落墜機的現場,一位陪同的中共地方官對我說:「你們一傢都是『搞』航空的啊!」對我傢庭居然都也瞭解,讓我意外。許多人說我們是航空世傢,我想算是。
迴憶我自開始飛行,到滿六十歲退休,最後一次飛航為止,前後不覺地竟度過瞭三十九年的飛行生涯,其中派國外服務時雖停止,飛行時數也纍積瞭一萬餘小時,具體說,一生裡約有一年半的時間是停留在天空裡的。
在過去漫長的歲月裡,許多同學、同事都不幸殉職,他們多是英年早逝,令人嘆惜。我如今能以全身而退,感謝上天的厚愛。
我自1996年退休來美,本著年輕時那份豪情,展開退休生活。在友人鼓勵下,利用電腦的便利,軟體的神奇,將過去點滴瑣事,綴集隨興成文,整理集冊,附加一些相關照片,取名「我在空軍那些年」。
我非作傢,電腦也是自學,這冊子無可與專業相比,但願和朋友分享我的迴憶。
葛光豫
謹識 2014年於洛杉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