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化學4:生活中的化學 (電子書)

觀念化學4:生活中的化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蘇卡奇
图书标签:
  • 化学
  • 观念化学
  • 生活化学
  • 电子书
  • 科普
  • 教育
  • 高中化学
  • 化学教材
  • 趣味化学
  • 化学应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要打造一身健美肌肉,

為什麼吃下一盤義大利麵,

效果比一大塊牛排來得好?

什麼樣的飲食法則,

可以幫助脂肪燃燒,

有助身材窈窕?

你認為,在午後來杯香醇的咖啡,

是放鬆了身心,還是增加了壓力?

而在心情好時小酌一杯,

會讓人愈喝愈High,

還是抑制了神經反應?

如果你瞭解進入我們身體裡的化學分子怎麼發生作用,

你就會知道,那些讓人「快樂似神仙」的香菸、安非他命,最好是敬而遠之!

而熱門的「有機栽培」與「基因改造」食品,則應該要謹慎選擇。

《觀念化學4》是你最實用的化學課本,

給你最切身相關的內容。

有了正確的知識、健康的身心,你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觀念化學3:基礎與應用 (電子書) 本書特色: 聚焦核心概念: 本書深入淺出地闡述化學的基礎原理,從原子結構、元素週期表到化學鍵結,為讀者建立堅實的化學知識體系。 強化解題能力: 豐富的例題與習題設計,涵蓋定性與定量分析,引導讀者掌握解決化學問題的邏輯與技巧。 銜接進階學習: 本書內容精心編排,旨在作為高中化學或大學初階化學課程的理想銜接橋樑,為後續更深入的化學領域學習奠定穩固基礎。 --- 第一章:物質的構成與基本性質 本章將帶領讀者探索物質世界的微觀層面。我們從歷史上對物質構成的探索開始,介紹古希臘的元素觀念,並逐步過渡到近代原子論的建立。 1.1 原子理論的發展 探討道爾頓原子論的核心假設,以及後續實驗(如湯姆孫的陰極射線實驗、拉塞福的金箔實驗)如何修正和完善了原子模型。詳述電子、質子和中子的發現及其在原子中的分佈。 1.2 原子結構與同位素 深入解析原子序、質量數的概念,並詳細介紹同位素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同位素在放射性定年、醫學成像中的應用原理。計算同位素平均原子量的過程將被清晰展示。 1.3 元素與週期表 回顧門得列夫與邁耶對元素分類的貢獻,並詳述現代週期表的結構與編排依據——原子序。深入分析週期表中各族(如鹼金屬、鹵素、稀有氣體)的典型物理與化學性質遞變規律,解釋這些規律背後的電子組態原理。 1.4 物質的計量:莫耳與化學計量學基礎 引入「莫耳」(mole)這一核心化學計量單位,解釋亞佛加德羅常數的意義。詳細闡述如何利用化學式進行質量、莫耳數之間的相互轉換。本節將配備大量的基礎計算練習,確保讀者能熟練運用莫耳概念進行日常的化學計算。 --- 第二章:化學鍵結與分子結構 化學反應的本質在於物質內部結構的重新排列,這一切都源於原子間的交互作用力——化學鍵。本章將聚焦於原子如何結合形成穩定結構。 2.1 化學鍵的基本類型 區分離子鍵、共價鍵和金屬鍵的形成機制。對於離子鍵,探討晶格能和溶解度的關係;對於共價鍵,重點闡述價電子對互斥理論(VSEPR)在預測分子幾何形狀上的應用。 2.2 鍵的極性與分子間作用力 介紹電負度概念,並以此判斷化學鍵的極性。進一步探討分子間作用力,包括倫敦分散力(凡得瓦力)、偶極-偶極力以及最重要的「氫鍵」。詳述這些作用力如何影響物質的熔點、沸點和溶解性。 2.3 化學鍵的進階模型 引入價鍵理論(VB Theory)和分子軌域理論(MO Theory)的基礎概念。雖然不深入複雜的數學推導,但會解釋如何使用混合軌域(sp, sp², sp³)來描述特定分子的鍵結角度和形狀,並初步探討共振結構在描述某些分子穩定性中的重要性。 --- 第三章:化學反應的基礎:反應方程式與熱化學 化學反應是物質轉化的過程,本章從能量和計量的角度剖析化學反應的發生條件與後果。 3.1 配平化學反應方程式 系統介紹配平(Balancing)反應方程式的原則與方法,包括直接觀察法、奇偶數法以及進階的氧化數法(用於氧化還原反應的初步介紹)。強調化學計量關係在方程式中的體現。 3.2 化學反應的能量學——熱化學 定義焓(Enthalpy, H)和熱化學反應式。區分吸熱反應與放熱反應,並解釋標準生成焓($Delta H_f^circ$)的概念。運用赫斯定律(Hess's Law)進行間接計算,這部分將提供大量的逐步解題示範,展示如何組合多個反應式來求得目標反應的總焓變。 3.3 鍵能與反應熱的估算 介紹平均鍵能的概念,並闡述如何利用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來估算化學反應的淨能量變化。此方法作為實驗測量之外的另一種重要估算工具。 --- 第四章:物質的相變化與溶液化學 物質存在於氣態、液態、固態之間不斷轉換,且化學反應常在溶液中進行。本章探討相平衡與溶液的性質。 4.1 氣體的性質與理想氣體定律 回顧布依爾定律、查理定律和亞佛加德羅定律,並將其整合為理想氣體方程式($PV=nRT$)。詳細講解如何應用此方程式解決涉及氣體體積、壓力、溫度和莫耳數的綜合問題。此外,將探討氣體分子的平均速率與分布。 4.2 液體與固體 簡要概述液體所展現的特性,如蒸氣壓、表面張力與黏度,並解釋這些宏觀性質與分子間作用力的關聯。在固體部分,重點介紹晶體結構的基本類型(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共價晶體、金屬晶體)及其對應的物理性質。 4.3 溶液的組成與濃度 詳盡定義描述溶液組成的各種濃度單位,包括重量百分比、體積百分比、質量/體積百分比、莫耳濃度(Molarity)、重量莫耳濃度(Molality)以及體積分率。著重於莫耳濃度在化學實驗中的實際應用。 4.4 溶液的特性與依數性 探討當溶質溶解於溶劑中時,溶液表現出的特殊性質,即依數性。詳細解釋蒸氣壓下降(拉午耳定律)、沸點上升、凝固點下降的原理與計算方法,並引入滲透壓的概念。 --- 第五章: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 並非所有化學反應都會瞬間完成,本章深入探討反應發生的快慢(速率)以及反應能否進行到底(平衡)。 5.1 化學反應速率 定義反應速率,並解釋反應速率定律(Rate Law)的結構,包括反應級數和速率常數。探討濃度、溫度和催化劑對反應速率的影響。特別介紹活化能的概念及其在阿瑞尼烏斯(Arrhenius)方程式中的體現。 5.2 化學平衡的概念 闡述可逆反應的特徵,並定義化學平衡狀態。詳細解釋質量作用定律與平衡常數($K_c$ 和 $K_p$)的意義,以及如何利用 $K$ 值判斷反應進行的程度。 5.3 平衡的移動:勒沙特列原理 系統應用勒沙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來預測當反應系統受到濃度、溫度或壓力(僅對氣相反應)的擾動時,平衡將如何移動以減輕這種影響。通過具體實例(如哈柏法製氨)來說明原理的實用性。 --- 第六章:酸、鹼與溶液中的離子平衡(選讀/進階) 本章從離子角度重新審視物質的酸鹼性,並探討溶液中離子的相互影響。 6.1 酸鹼理論的演進 介紹阿瑞尼烏斯酸鹼理論,並著重於布朗斯特-洛瑞(Brønsted-Lowry)酸鹼理論,理解質子轉移的概念。引入酸($K_a$)和鹼($K_b$)解離常數。 6.2 水的離子積與pH值 詳述水的自解離現象,定義 $K_w$ 和 pH/pOH 標度。熟練掌握如何計算強酸、強鹼溶液的 pH 值。 6.3 弱酸、弱鹼的平衡計算 這是溶液化學中的關鍵計算部分。詳細指導如何計算弱酸/弱鹼溶液的平衡濃度和 pH 值,並引入緩衝溶液的概念及其緩衝能力的定量分析(Henderson-Hasselbalch 方程式的應用)。 --- 適合對象: 準備參加高中化學或基礎化學課程的學生。 希望系統性回顧化學基礎知識,並加強計算技能的自學者。 對於探討物質基本規律和微觀結構有濃厚興趣的讀者。 本書旨在以清晰的邏輯、詳盡的步驟解析,將抽象的化學概念轉化為可理解的知識體系,是邁向更高階化學研究的堅實基石。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蘇卡奇 John Suchocki

美國維吉尼亞州立邦聯大學(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有機化學博士。

他不僅是出色的化學教師,

也是大名鼎鼎的《觀念物理》(Conceptual Physics)

作者休伊特(Paul G. Hewitt)的外甥。

在取得博士學位並從事兩年的藥理學研究後,

蘇卡奇前往夏威夷州立大學(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擔任客座教授,

並且在那裡與休伊特一同鑽研大學教科書的寫作,

從此對化學教育工作欲罷不能。

蘇卡奇最拿手的,

就是帶領學生從生活中探索化學,

他說:「當你好奇大地、

天空和海洋是什麼構成的,你想的就是化學。」

他總是想著要如何用最貼近生活的例子,

給學生最清晰的觀念;

他也相信,只要從基本觀念著手,

化學會是最實際且一生受用不盡的科學。

目前,蘇卡奇與他的妻子、三個可愛的小孩,

定居在佛蒙特州,

並且在聖米迦勒學院(Saint Michael's College)擔任教職,

繼續著他熱愛的教書、寫書,還有詞曲創作的生活。


譯者簡介

李千毅

中興大學植物系畢業,密西根大學生物碩士,

曾任天下文化資深編輯,現為文字工作者。

譯有《金色雙螺旋》(合譯)、《觀念生物學1~4》、

《現代化學II》(合譯)、《我數到3ㄛ!》、

《婦科診療室》(合譯)(以上皆由天下文化出版);

《愛上細胞》、《病菌殺手》、《串連生命的密碼——DNA》、

《訂作一個我——基因》、《創造通訊世界的電話——貝爾》、

《居禮夫人——放射科學的光芒》、《圖解生物辭典》(以上皆由小天下出版)

图书目录

觀念化學4 生活中的化學

第13章 生命的化學

13.0 身體是什麼「做」的?

13.1 構築生命的基本分子

13.2 碳水化合物提供細胞結構與能量

13.3 脂質是不溶於水的分子

13.4 蛋白質是超大生物分子

13.5 核酸帶有合成蛋白質的密碼

13.6 維生素是有機物,礦物質是無機物

13.7 代謝:生物分子在體內走一遭

13.8 健康飲食的食物金字塔

第13章 觀念考驗

第14章 藥物的化學

14.0 認識藥物的作用

14.1 如何分類藥物

14.2 鎖鑰模型指引化學家合成新藥物

14.3 利用化學療法對抗疾病

14.4 阻撓懷孕有良方

14.5 神經系統是由神經元構成的網路

14.6 興奮劑、迷幻藥與鎮定劑

14.7 謹慎使用麻醉劑與止痛藥

14.8 治療心臟疾病的藥物

第14章 觀念考驗

第15章 糧食生產與化學

15.0 我們從食物中獲得營養

15.1 人類吃遍各個營養階層的食物

15.2 植物也需要營養素

15.3 什麼決定土壤肥沃度?

15.4 天然及合成肥料幫助土壤回復肥沃度

15.5 消滅昆蟲、雜草及真菌

15.6 從錯誤中記取教訓

15.7 維護農地的高產量

15.8 用基因轉殖來改善農作物

第15章 觀念考驗


觀念考驗解答

元素週期表

圖片來源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5535100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3.2MB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實講,我會買這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在市場上的評價還不錯,加上我剛好在找一些比較「接地氣」的化學讀物來補強以前課本沒讀懂的部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我覺得掌握得相當好,它沒有過度地賣弄艱深的學術術語,但也沒有淺薄到流於表面。它巧妙地在學術的嚴謹性和大眾的理解度之間找到了平衡點。舉例來說,書中對於熱力學第一定律的解釋,就不是單純地丟出 $Delta U = Q + W$ 這個公式,而是會引導讀者去思考能量轉換的實際意義,像是汽車引擎運作時的能量耗散,或是冰塊融化時的吸熱過程。這種強調「概念」而非僅止於「計算」的教學方式,非常對我的胃口。我特別喜歡它在每一章節結尾都會設計一些「想一想」的小單元,這些單元通常會拋出一些生活中的小謎題,逼迫讀者必須將前面學到的知識綜合運用才能找到答案,讀完之後會有一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而不是讀完就忘光光了。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說實在的,很有教科書的風格,給人一種紮實、嚴謹的感覺。我一開始看到「觀念化學4」這個標題,心裡就想,又是要準備跟一堆看不懂的分子式和反應方程式奮鬥了。不過,實際翻開內容後,發現它的編排其實蠻有邏輯的,從基礎概念的建立,到應用層面的探討,鋪陳得還算流暢。作者的寫作口吻很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會用比較生活化的比喻來解釋那些抽象的化學原理,這一點我覺得很加分,尤其對我這種化學底子不算太深厚的讀者來說,降低了不少閱讀門檻。書中對一些常見化學現象的描述,也讓我忍不住停下來思考,像是我們每天用的清潔劑裡頭的界面活性劑是怎麼作用的,或者食物變質背後的化學反應。它不是那種純理論的死背,而是試圖連結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實際操作,讓人感覺學習化學似乎也不是那麼遙不可及了。整體來說,排版清晰,圖文並茂,雖然篇幅不小,但讀起來的負擔感相對減輕不少,很適合當作複習工具書或是對化學有興趣的非本科系讀者入門參考。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邏輯,確實讓我對化學產生了一種全新的看法,尤其是在處理到關於「平衡」與「速率」的章節時。以往我總覺得化學反應就是有開始、有結束,非黑即白。但作者很細膩地解釋了動態平衡的觀念,以及反應速率如何受到催化劑、溫度、濃度等因素的影響,這些細節的闡述,讓我開始體會到化學反應的微妙與複雜性。有一段提到酸鹼中和反應在不同介質中的表現,書中透過清晰的圖示,展示了離子在水溶液中是如何交互作用的,那種空間感和動態感,比我過去看的任何一本參考書都要來得生動。我個人覺得,這本書最成功的地方,就在於它成功地將「無形」的化學世界,透過文字和圖表,轉化為我們可以想像、可以感受的「有形」概念,這對於想深入理解化學本質的讀者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產。

评分

說真的,這本讀起來挺「有料」的,但絕不「沉重」。我常常在通勤時間隨機翻開一頁,都能找到一些有趣的東西可以啃。它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位學識淵博的朋友,耐心地跟你解釋生活周遭的各種現象背後的科學原理,而不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教授在傳授難懂的知識。特別是關於「高分子化學」那部分的介紹,處理得相當到位,它沒有過分聚焦在聚合物的合成細節,而是著重於我們日常生活中塑膠、纖維、橡膠等材料的特性差異,以及它們的回收處理問題。這讓我覺得,學習化學不只是為了應付考試,更是為了更理性地面對我們身處的物質世界,做出更負責任的消費與生活選擇。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價值,已經超越了一本單純的科普或教科書類書籍,它更像是一把開啟我們對周遭物質世界好奇心的鑰匙。

评分

從裝幀設計上來看,電子書的版本在閱讀體驗上倒是有些小小的遺憾。雖然說電子書方便攜帶,隨時都能掏出來看,但像這種內容需要頻繁對照圖表和文字的書籍,如果沒有良好的閱讀介面支援,會稍微有點卡頓。不過,拋開格式的問題,書中對於化學史料的穿插使用,倒是讓我眼睛為之一亮。它不是冷冰冰的知識點堆砌,而是會穿插一些科學家們當初是如何發現這些原理的曲折過程,像是某個重要實驗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才得以完成。這讓化學這門學科,從一堆冰冷的公式,變成了一部充滿人類探索精神的史詩。我認為,這種敘事性的寫法,對於提升讀者的學習動機,是非常有效的。它讓我們了解到,科學的進步是建立在不斷的試錯與辯證之上的,而不是像教科書裡寫的那樣,好像知識都是一蹴可幾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