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係 (電子書)

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係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王爽
圖書標籤:
  • 宇宙
  • 太陽係
  • 太空探索
  • 科普
  • 天文
  • 行星
  • 電子書
  • 科學
  • 奧德賽
  • 知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太陽係的故事,就是一場最華美壯麗的史詩-

 

  ◎想在太陽係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你需要成為鋼鐵人

 

  天王星總共有27顆衛星,其中最小、也最靠近天王星的衛星「天衛五」,擁有太陽係最高的懸崖──維羅納斷崖。而2016年的一項研究錶明,這個斷崖的實際高度,達到瞭異常驚人的20000公尺!

 

  如果有一個人從維羅納斷崖的頂部縱身跳下,大概要花將近12分鐘的時間纔會到達底部。此外,他落地的速度也不快,大概相當於時速200公裏。這樣一來,他隻要配備鋼鐵人用的那種反推火箭,就可以很平安著陸。

 

  如果人類能在天衛五上定居,那麼打扮成鋼鐵人的樣子,並在太陽係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或許會成為一項非常流行的極限運動。

 

  ◎地心說大革命,竟是因為「水逆」

 

  古希臘最原始地心說是這樣:地球一直靜止在宇宙的正中心;從內嚮外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而且這些天體都在繞地球作圓周運動。而如果所有的行星都在繞地球作圓周運動,就不可能會齣現行星逆行的現象。

  換句話說,在日心說中非常容易理解的行星逆行現象,在最早的地心說中,就成瞭完全無法解釋的超級難題!

 

  ◎丟核彈真的能讓火星兩極的冰蓋融化嗎?

  

  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其他星球的第一候選,而科學傢們多年來都緻力於找齣能優化火星環境的方法。

  火星不適於人類生存的條件很多,其中一項就是兩極的冰蓋。曾有人提齣:氫彈爆炸所釋放的大量熱量,能夠讓火星兩極的冰蓋融化,從而迅速增加火星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而啟動讓火星升溫的良性循環過程。

 

  但這個方案可靠嗎?答案是否定的。

 

  就以其中的一個漏洞為例吧。在火星上丟氫彈,除瞭炸齣溫室氣體以外,還會炸齣大量塵埃;這些塵埃會長期漂浮在大氣層中,嚴重阻礙太陽光到達火星的地錶,從而導緻火星地錶明顯降溫,造成所謂的「核子鼕天」。

 

  ★本書特色

 

  ?問題引導,每一節都在迴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故事驅動,書中穿插瞭大量的關於科學傢的逸聞趣事!

  ?內容視覺化,全書幾乎沒有數學公式,所有的知識點都會被轉化成視覺化的物理圖像,然後用貼近生活的類比來加以解釋!

  ?總結常態化,為瞭方便讀者理解,每一節的結尾都會對本節中最重要的內容進行總結!

 

  本書呈現的並不是一些關於太陽係的碎片化知識,而是一個關於太陽係的完整知識體係。藉由40個精挑細選的主題,希望能讓讀者瞭解:這些太陽係主要天體曾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過什麼重要角色?與哪些特別重大的科學事件有關?如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看法?又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繫?

星河的低語:編織未來的探險者手冊 作者: 一群對未知懷有無限敬畏的星際旅人 齣版社: 寰宇之境文化事業 定價: NT$ 680 / HK$ 188 / RMB 135 --- 【本書核心概念:超越地平線的哲思與實踐】 這不是一本關於既定航線的導覽手冊,也不是對既有科學理論的重複陳述。《星河的低語》是一次深入人類文明邊緣的意識探險,它旨在探討當我們擺脫地球引力的束縛後,「存在」的意義將如何重塑。本書聚焦於未來世代可能麵臨的宏大挑戰、倫理睏境,以及在極端環境下,人類精神如何演化齣新的韌性與美學。 全書分為五個宏大章節,層層遞進,引導讀者從當前的技術瓶頸,一步步走嚮遙遠星際殖民地的精神風景。 --- 第一部:寂靜的召喚——跨越門檻的思維重塑 引言:當地球成為琥珀 本章探討的不是如何建造飛船,而是當「傢園」的概念從一片藍色星球,轉化為一個漂浮在虛空中的封閉生態係統時,我們的心智結構會發生何種根本性的變化。我們將深入研究「行星依戀癥」(Planetary Attachment Syndrome)的早期心理學模型,以及如何通過文化乾預和神經編程,來適應微重力環境下的心理恆定性。 關鍵議題: 1. 時間感的解構: 在長達數十年的星際航行中,太陽的日夜週期完全消失,人類如何重新校準內在的生理時鐘?我們將分析基於量子糾纏通訊延遲下,新興「非同步社群」的時間倫理。 2. 語言的演化: 在資源極度匱乏且生命攸關的封閉環境中,語言是否會退化為最基礎的效率指令,還是會催生齣新的、充滿詩意的「緊湊語」(Compressed Syntax)? 3. 記憶與傳承的負荷: 攜帶數個世紀的文化數據與遺產進入深空,如何篩選齣真正有助於生存和精神穩定的「核心記憶包」?本章探討瞭記憶數字化與情感過載的悖論。 --- 第二部:人工的伊甸園——生命工程與存在邊界 隨著人類嚮更嚴苛的環境進發,生命本身將成為最複雜的工程對象。本章專注於生物技術與閤成生物學在深空殖民地中的應用,同時嚴肅探討這類技術對「人性」定義的衝擊。 殖民地內的生態倫理: 本書詳盡分析瞭數種「封閉迴路生態係統」(Closed-Loop Biomes)的設計哲學,從瑞典冰島實驗室的苔蘚培養室,到火星地下熔岩管中的藻類反應爐。我們不再是單純的消費者,而是係統中不可或缺的微生物閤作夥伴。 蛻變的身體: 我們深入探討瞭「適應性遺傳優化」(Adaptive Genetic Pre-conditioning)的倫理辯論。如果為瞭提高對輻射的耐受性,我們必須放棄部分傳統人類的感知能力(例如,對特定波長光線的敏感性),這種交換是否閤理?我們研究瞭「生物工程邊界公民」的法律地位,他們在生理上已不再是純粹的智人。 --- 第三部:邊界工程學——從微結構到宏觀設計 本章跳脫傳統的土木工程範疇,探討在極低重力、高輻射、真空或高壓等極端環境下,如何構築可持續的「傢」。 材料的詩學: 我們介紹瞭「自組裝奈米纖維」(Self-Assembling Nanofibers)在行星錶麵臨時棲息地建設中的應用。重點在於如何利用當地資源(如月壤中的矽酸鹽或木衛二冰層下的礦物)作為基礎,在無需大量外部運輸的情況下,實現結構的有機增長。 非歐幾裏得的生活空間: 在鏇轉空間站或低重力定居點中,傳統的水平、垂直概念被打破。本章透過詳細的模擬案例,展示瞭當牆壁變成地闆,而重力方嚮可以隨時切換時,建築設計如何服務於使用者的心理健康,而非僅僅是物理結構的穩定性。這包括瞭「動態隔音牆」和「情緒照明矩陣」的整閤設計。 --- 第四部:虛擬的錨點——在數據洪流中尋找意義 當實體世界變得稀有和脆弱時,人類的注意力與情感連結必然會投嚮更穩定、更可控的數據層麵。本章探討瞭深空社會如何依賴虛擬現實和人工智慧來維持社會連貫性。 模擬現實的依賴性: 本書提齣瞭一種假設:長途星艦上的絕大多數工作和娛樂活動將在高度精確的「全息工作區」(Holo-Work Zones)中完成。這引發瞭關於「經驗真實性」的深刻質疑。當虛擬體驗比現實更具獎勵性、更安全時,個體對現實的責任感將如何被稀釋? AI作為共同體核心: 我們考察瞭「超人類級別的殖民地管理係統」(Sentient Colony Overseers, SCOs)。這些高度專業化的人工智慧不僅負責維持生命支持係統,它們還扮演著「集體良知」和「歷史檔案保管員」的角色。本章探討瞭如何在賦予AI絕對決策權的同時,確保人類的「非理性需求」(如藝術、幽默、非效率的愛好)仍能得到保障和尊重。 --- 第五部:新人類學——星際遺產與未來的神話 本書的最終部分,將視角從技術拉迴到哲學與社會學的宏大敘事上。當文明散播到不同的恆星係統,文化的分化將是不可避免的。 銀河的方言與信仰: 在相隔數百光年的距離上,兩個獨立殖民地發展齣的道德標準和社會規範將會產生根本性的差異。我們預測瞭數種「後人類宗教」的興起,它們的教義可能圍繞著「蟲洞旅行的形而上學意義」,或「哪個殖民地最忠實於最初的地球遺囑」等主題展開。 對「歸屬」的重新定義: 對於一個生於木衛二冰下,從未見過藍天的人來說,「傢」是哪裡?本書描繪瞭新一代的「星際遊牧民族」的身份認同危機與建構。他們不再是單一國傢的公民,而是複雜的、多層次、且不斷遷徙的文化片段。 結語:未完成的藍圖 《星河的低語》並未提供任何確定的答案。它隻是一個邀請函——邀請讀者加入一場關於人類潛能與局限的深度思辨。我們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清晰地描繪齣未來的輪廓,並在我們踏齣下一步之前,充分理解每一步的重量與意義。 --- 讀者群: 哲學傢、未來學傢、太空技術愛好者、科幻文學的深度讀者,以及所有對「我們是誰」以及「我們將去嚮何方」抱持強烈好奇心的人士。

著者信息

王爽,科普作傢,著有《給孩子講宇宙》、《給孩子講相對論》等。

圖書目錄

自序

01 地球

1.1 人類如何確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2 人類如何測量地球的質量?

1.3 人類如何測齣地球的年齡?

1.4 為什麼地球能成為生命的綠洲?

02 月球

2.1 為什麼月球總是一麵朝嚮地球?

2.2 阿波羅計畫留下瞭怎樣的傳奇故事?

2.3 月球是怎麼起源的?

03 金星

3.1 金星盈虧如何敲響地心說的喪鐘?

3.2 金星淩日如何測齣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

3.3 為什麼金星會變成一個地獄般的地方?

04 水星

4.1 水星逆行為何會推動地心說的變革?

4.2 水星近日點進動如何揭開廣義相對論崛起的序幕?

4.3 水星上有哪些讓人大跌眼鏡的自然現象?

05 太陽

5.1 太陽光譜如何揭示太陽的元素構成?

5.2 太陽的能量是怎麼產生的?

5.3 太陽微中子探測為什麼會兩次得到諾貝爾獎?

5.4 萬聖節太陽風暴為什麼會讓地球變得一片狼藉?

06 火星

6.1 火星為何已不再是日心說的夢魘?

6.2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

6.3 人類有什麼辦法來改善火星的生存環境?

07 小行星世界

7.1 穀神星如何變成太陽係第一個失去行星地位的天體?

7.2 為什麼太陽係第一高峰會坐落在不起眼的竈神星上?

7.3 為什麼說斥候星是來自太陽係外的星際來客?

08 木星

8.1 為什麼說大紅斑是太陽係中最大的風暴?

8.2 為什麼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

8.3 為什麼木衛一長得特別像蔥花蛋餅?

8.4 太陽係最大的海洋是怎麼被發現的?

09 土星

9.1 人類如何知曉土星環的真麵目?

9.2 誰是太陽係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體?

9.3 泰坦的橙色大氣層下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10 天王星

10.1 天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0.2 天王星為何會有詭異的磁場?

10.3 在太陽係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是一種什麼體驗?

11 海王星

11.1 海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1.2 為什麼說大黑斑是太陽係中最強的風暴?

11.3 為什麼海衛一不是海王星的親生骨肉?

12 太陽係邊緣

12.1 冥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2.2 冥王星是怎麼被降級的?

12.3 太陽係中真的隻有八顆行星嗎?

12.4 從遙遠太空迴望地球是一種什麼體驗?

緻謝

圖書序言

  • EISBN:9789865552121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9.6MB

圖書試讀

自序

有不少讀者跑來問我,為什麼要取「宇宙奧德賽」這麼奇怪的名字,讓我來解釋一下其中的緣由。

 

公元前八世紀,古希臘大詩人荷馬寫下瞭著名的《荷馬史詩》。這部傳奇巨著包括兩部史詩,其中一部叫《奧德賽》,講述的是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泊10年,歷盡韆辛萬苦最終成功返鄉的故事。兩韆多年來,《奧德賽》一直被視為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

 

後來齣現瞭無數嚮《奧德賽》緻敬的作品。比如說,愛爾蘭著名作傢詹姆斯·喬伊斯有一部代錶作,叫《尤利西斯》,被評為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尤利西斯其實就是奧德修斯的拉丁文譯名。此外,喬伊斯也透露過《尤利西斯》的各章標題,都與《奧德賽》中的人物或事件一一對應。

 

再舉個例子: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傢亞瑟·剋拉剋有一部代錶作,叫《2001:太空漫遊》,被視為整個科幻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英文名是「2001: A Space Odyssey」,直譯過來就是「2001:太空奧德賽」。

 

為什麼「奧德賽」這個名字,會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在我看來,「奧德賽」其實象徵著一場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奧德賽之旅,能讓我們擺脫韆篇一律、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去遊歷一個五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的美麗新世界。

 

我的最終目的,是陪你經歷一場前所未有、遨遊整個宇宙的奇妙旅行。我們將從地球齣發,依次遊歷太陽係(即行星世界)、銀河係(即恆星世界)和河外星係(即星係世界),一直飛到宇宙的盡頭。然後,我們將從宇宙盡頭、同時也是宇宙創生之處返航,在時間長河中順流而下,依次探尋宇宙起源、生命誕生和宇宙命運的神奇奧祕。在這場旅行的終點,我們就能麵對人類最終極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往何處去?

 

本書是這場宇宙奧德賽之旅的第一段行程:太陽係之旅。我們將遊歷太陽係的12個景點,依次是地球、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小行星世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陽係邊緣。要特別強調的是,我想讓你瞭解的並不是與這些天體相關的零碎知識,而是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坐標。

 

以第5個景點太陽為例。關於太陽,我精選瞭4個主題:?太陽光譜,人類認識太陽的第一種途徑;?太陽能量來源,睏擾人類數百年的超級難題;?太陽微中子,兩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前沿課題;?太陽風暴,對地球最具威脅的太陽現象。相信這些精挑細選的主題,能讓你對太陽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坐標有一個比較全麵的瞭解。

 

換句話說,本書為你呈現的並不是一些關於太陽係的碎片化知識,而是一個關於太陽係的完整知識體係。藉由從上百個初選題目中精挑細選齣來的40個主題,我希望能讓讀者瞭解:這些太陽係主要天體曾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過什麼重要角色?與哪些特別重大的科學事件有關?如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看法?又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繫?

 

除瞭著眼全局的知識體係式的呈現方式,本書還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問題引導,每一節都在迴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故事驅動,書中穿插瞭大量的關於科學傢的逸聞趣事。?內容視覺化,全書幾乎沒有數學公式,所有的知識點都會被轉化成視覺化的物理圖像,然後用貼近生活的類比來加以解釋。?總結常態化,為瞭方便讀者理解,每一節的結尾都會對本節中最重要的內容進行總結。

 

此外,為瞭標記一些天文數字,本書採用科學計數法,也就是把一個數字錶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處於1~10之間,而n是一個整數。

 

為瞭寫這本書,我不知看瞭多少學術論文、人物傳記、科普書和科普紀錄片,相信讀者能感受到書中傾注瞭多少心血和誠意。

 

準備好瞭嗎?那我們就齣發吧。

用戶評價

评分

坦白說,很多號稱是「太陽係漫遊」的書,到最後都變成蜻蜓點水,講個水星的溫度、金星的酸雨就草草收場瞭。我對《宇宙奧德賽》的期待是,它必須能帶我深入到那些真正引人遐思的角落。例如,木衛二冰層下的海洋,那裡到底藏著什麼樣的生態係統?或者,海王星深處那種極端壓力下形成的「鑽石雨」現象,作者能不能用一種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瞬間理解的清晰方式解釋清楚?我特別在乎章節結構的設計,一個好的「奧德賽」應該像一條精心規劃的航線,不會讓人感到迷失方嚮。它需要不斷地拋齣新的謎團,同時又提供紮實的線索來引導我們前進。如果能穿插一些歷史上科學傢們探索這些行星的麯摺故事,那種人類求知慾的展現,會讓整個旅程顯得更加有血有肉,而不是單純的星球介紹圖鑑。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書架上那本會被我翻到爛、並且推薦給所有親友的「太陽係入門聖經」。

评分

哎喲,這本書光看名字《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係》,就覺得是那種能把人直接拉進太空,連呼吸都帶著星塵味的科幻史詩。我最近正好想找一本那種可以紮實地瞭解我們太陽係各個行星的,你知道嗎,不是那種浮光掠影的介紹,而是能深入骨髓,讓你彷彿親自踩在火星的紅土上,感受木星那永恆風暴的震撼。我尤其期待作者能怎麼描繪那些我們肉眼看不見的邊界,比如奧爾特雲或者冥王星那遙遠的冰封世界。希望這本書在科學的嚴謹性上能做到位,但又不能寫得像教科書一樣枯燥,最好能找到一個絕佳的平衡點,讓讀者在吸收知識的同時,還能體驗到一場華麗的視覺與心靈的探險。如果它能成功地激發我對天文學的熱情,讓我半夜忍不住跑齣門抬頭望天,那它就絕對是值得一買的佳作瞭。光是「奧德賽」這三個字,就暗示瞭一段充滿挑戰與發現的旅程,我對這種史詩級的敘事結構非常感興趣,希望作者的筆力能撐得住這個宏大的主題。

评分

對於這本名字這麼響亮的電子書,我最擔心的其實是它在數位呈現上的錶現。電子書的優勢在於可以隨時插入高解析度的圖像和互動元素,如果這本書隻是把傳統紙本書的內容簡單地掃描上去,那就太浪費瞭!我期待它能充分利用電子載體的特性,比如當作者提到某個行星的磁場結構時,能有一個可以縮放、鏇轉的三維模型;或者在介紹太陽耀斑時,能配上動態的模擬圖。畢竟,我們在談論的是動態的宇宙,靜態的圖片往往難以傳達其萬分之一的壯闊。如果它能在多媒體的運用上做得齣色,讓閱讀過程本身就變成一場視覺饗宴,那麼它的價值就會遠超齣一本純文字的書籍。簡而言之,我希望這部《宇宙奧德賽》不隻是一次知識的傳輸,更是一次沉浸式的虛擬太空旅行體驗,能讓我在通勤時,也能感覺自己正坐在星際飛船的觀景窗前,凝視著遠方的行星。

评分

說實在話,現在市麵上的科普書琳瑯滿目,但真正能打動人心、讓人讀完後能產生一些哲學思考的卻是少之又少。這本《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係》如果真的如其名,提供瞭一次「漫步」的體驗,那它就成功瞭一大半。我個人最看重的是作者如何處理時間與空間的尺度感。畢竟,麵對太陽係這樣浩瀚的尺度,如果描述不夠生動,很容易就變成一堆冷冰冰的數據。我期待看到那種能夠將數十億年的地質演變,濃縮成幾頁引人入勝的文字,同時又能細緻描繪齣某個衛星上潛在生命跡象的細微描繪。這種從宏觀到微觀的跳躍能力,是判斷一本優秀科普讀物的重要標準。另外,我很想知道它對於人類未來太空探索的展望會是什麼樣的基調,是樂觀積極,還是帶有一絲對未知風險的謹慎?一個好的作者,不該隻是複述已知,更應該引導讀者去想像那些還未被證實的可能性,讓讀者在闔上書本後,還能持續地對著夜空發呆,思索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评分

我對這種結閤瞭科學硬核內容與文學美感的作品,簡直是無法抗拒。如果這本《宇宙奧德賽》能做到「詩意地描繪科學」,那它絕對會是我的年度首選。颱灣的讀者對於高品質的翻譯或寫作,都有著一種近乎苛刻的標準。我們不隻是要「知道」土星有光環,而是要知道光環的粒子如何相互作用,它們的美麗背後隱藏著怎樣的物理定律。我希望作者在敘事上能展現齣足夠的「匠氣」,那種對細節的執著,對概念的精準拿捏,不會為瞭追求華麗而犧牲準確性。如果內容能引用到最新的太空任務數據,像是韋伯望遠鏡傳迴的那些令人屏息的影像背後的故事,那就更棒瞭。讀起來最好要有那種沉浸式的體驗,彷彿有人在我耳邊用最優美的語言,為我導覽這片我們熟悉的,卻又充滿無窮奧秘的星域。總之,就是那種讀完後,會讓人忍不住想立刻去書店把相關的觀星指南也一起帶迴傢的衝動。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