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 (電子書)

宇宙奧德賽:漫步太陽系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爽
图书标签:
  • 宇宙
  • 太阳系
  • 太空探索
  • 科普
  • 天文
  • 行星
  • 电子书
  • 科学
  • 奥德赛
  • 知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太陽系的故事,就是一場最華美壯麗的史詩-

 

  ◎想在太陽系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你需要成為鋼鐵人

 

  天王星總共有27顆衛星,其中最小、也最靠近天王星的衛星「天衛五」,擁有太陽系最高的懸崖──維羅納斷崖。而2016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這個斷崖的實際高度,達到了異常驚人的20000公尺!

 

  如果有一個人從維羅納斷崖的頂部縱身跳下,大概要花將近12分鐘的時間才會到達底部。此外,他落地的速度也不快,大概相當於時速200公里。這樣一來,他只要配備鋼鐵人用的那種反推火箭,就可以很平安著陸。

 

  如果人類能在天衛五上定居,那麼打扮成鋼鐵人的樣子,並在太陽系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或許會成為一項非常流行的極限運動。

 

  ◎地心說大革命,竟是因為「水逆」

 

  古希臘最原始地心說是這樣:地球一直靜止在宇宙的正中心;從內向外依次是月球、水星、金星、太陽、火星、木星和土星,而且這些天體都在繞地球作圓周運動。而如果所有的行星都在繞地球作圓周運動,就不可能會出現行星逆行的現象。

  換句話說,在日心說中非常容易理解的行星逆行現象,在最早的地心說中,就成了完全無法解釋的超級難題!

 

  ◎丟核彈真的能讓火星兩極的冰蓋融化嗎?

  

  火星,是人類未來移民其他星球的第一候選,而科學家們多年來都致力於找出能優化火星環境的方法。

  火星不適於人類生存的條件很多,其中一項就是兩極的冰蓋。曾有人提出:氫彈爆炸所釋放的大量熱量,能夠讓火星兩極的冰蓋融化,從而迅速增加火星大氣中的溫室氣體,進而啟動讓火星升溫的良性循環過程。

 

  但這個方案可靠嗎?答案是否定的。

 

  就以其中的一個漏洞為例吧。在火星上丟氫彈,除了炸出溫室氣體以外,還會炸出大量塵埃;這些塵埃會長期漂浮在大氣層中,嚴重阻礙太陽光到達火星的地表,從而導致火星地表明顯降溫,造成所謂的「核子冬天」。

 

  ★本書特色

 

  ?問題引導,每一節都在回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

  ?故事驅動,書中穿插了大量的關於科學家的逸聞趣事!

  ?內容視覺化,全書幾乎沒有數學公式,所有的知識點都會被轉化成視覺化的物理圖像,然後用貼近生活的類比來加以解釋!

  ?總結常態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每一節的結尾都會對本節中最重要的內容進行總結!

 

  本書呈現的並不是一些關於太陽系的碎片化知識,而是一個關於太陽系的完整知識體系。藉由40個精挑細選的主題,希望能讓讀者了解:這些太陽系主要天體曾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過什麼重要角色?與哪些特別重大的科學事件有關?如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看法?又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繫?

著者信息

王爽,科普作家,著有《給孩子講宇宙》、《給孩子講相對論》等。

图书目录

自序

01 地球

1.1 人類如何確定地球的形狀和大小?

1.2 人類如何測量地球的質量?

1.3 人類如何測出地球的年齡?

1.4 為什麼地球能成為生命的綠洲?

02 月球

2.1 為什麼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

2.2 阿波羅計畫留下了怎樣的傳奇故事?

2.3 月球是怎麼起源的?

03 金星

3.1 金星盈虧如何敲響地心說的喪鐘?

3.2 金星凌日如何測出地球與太陽間的距離?

3.3 為什麼金星會變成一個地獄般的地方?

04 水星

4.1 水星逆行為何會推動地心說的變革?

4.2 水星近日點進動如何揭開廣義相對論崛起的序幕?

4.3 水星上有哪些讓人大跌眼鏡的自然現象?

05 太陽

5.1 太陽光譜如何揭示太陽的元素構成?

5.2 太陽的能量是怎麼產生的?

5.3 太陽微中子探測為什麼會兩次得到諾貝爾獎?

5.4 萬聖節太陽風暴為什麼會讓地球變得一片狼藉?

06 火星

6.1 火星為何已不再是日心說的夢魘?

6.2 火星上到底有沒有水?

6.3 人類有什麼辦法來改善火星的生存環境?

07 小行星世界

7.1 穀神星如何變成太陽系第一個失去行星地位的天體?

7.2 為什麼太陽系第一高峰會坐落在不起眼的灶神星上?

7.3 為什麼說斥候星是來自太陽系外的星際來客?

08 木星

8.1 為什麼說大紅斑是太陽系中最大的風暴?

8.2 為什麼說木星是地球的守護神?

8.3 為什麼木衛一長得特別像蔥花蛋餅?

8.4 太陽系最大的海洋是怎麼被發現的?

09 土星

9.1 人類如何知曉土星環的真面目?

9.2 誰是太陽系中最有可能存在地外生命的天體?

9.3 泰坦的橙色大氣層下到底隱藏著怎樣的祕密?

10 天王星

10.1 天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0.2 天王星為何會有詭異的磁場?

10.3 在太陽系最高的懸崖上高空彈跳是一種什麼體驗?

11 海王星

11.1 海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1.2 為什麼說大黑斑是太陽系中最強的風暴?

11.3 為什麼海衛一不是海王星的親生骨肉?

12 太陽系邊緣

12.1 冥王星是怎麼被發現的?

12.2 冥王星是怎麼被降級的?

12.3 太陽系中真的只有八顆行星嗎?

12.4 從遙遠太空回望地球是一種什麼體驗?

致謝

图书序言

  • EISBN:9789865552121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9.6MB

图书试读

自序

有不少讀者跑來問我,為什麼要取「宇宙奧德賽」這麼奇怪的名字,讓我來解釋一下其中的緣由。

 

公元前八世紀,古希臘大詩人荷馬寫下了著名的《荷馬史詩》。這部傳奇巨著包括兩部史詩,其中一部叫《奧德賽》,講述的是古希臘英雄奧德修斯在海上漂泊10年,歷盡千辛萬苦最終成功返鄉的故事。兩千多年來,《奧德賽》一直被視為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

 

後來出現了無數向《奧德賽》致敬的作品。比如說,愛爾蘭著名作家詹姆斯·喬伊斯有一部代表作,叫《尤利西斯》,被評為二十世紀百大英文小說之首,尤利西斯其實就是奧德修斯的拉丁文譯名。此外,喬伊斯也透露過《尤利西斯》的各章標題,都與《奧德賽》中的人物或事件一一對應。

 

再舉個例子:英國著名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有一部代表作,叫《2001:太空漫遊》,被視為整個科幻史上最偉大的作品之一。它的英文名是「2001: A Space Odyssey」,直譯過來就是「2001:太空奧德賽」。

 

為什麼「奧德賽」這個名字,會有如此之大的魔力?在我看來,「奧德賽」其實象徵著一場探索未知世界的旅行。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奧德賽之旅,能讓我們擺脫千篇一律、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去遊歷一個五彩斑斕、讓人目不暇接的美麗新世界。

 

我的最終目的,是陪你經歷一場前所未有、遨遊整個宇宙的奇妙旅行。我們將從地球出發,依次遊歷太陽系(即行星世界)、銀河系(即恆星世界)和河外星系(即星系世界),一直飛到宇宙的盡頭。然後,我們將從宇宙盡頭、同時也是宇宙創生之處返航,在時間長河中順流而下,依次探尋宇宙起源、生命誕生和宇宙命運的神奇奧祕。在這場旅行的終點,我們就能面對人類最終極的三大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將往何處去?

 

本書是這場宇宙奧德賽之旅的第一段行程:太陽系之旅。我們將遊歷太陽系的12個景點,依次是地球、月球、金星、水星、太陽、火星、小行星世界、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太陽系邊緣。要特別強調的是,我想讓你了解的並不是與這些天體相關的零碎知識,而是它們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坐標。

 

以第5個景點太陽為例。關於太陽,我精選了4個主題:?太陽光譜,人類認識太陽的第一種途徑;?太陽能量來源,困擾人類數百年的超級難題;?太陽微中子,兩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前沿課題;?太陽風暴,對地球最具威脅的太陽現象。相信這些精挑細選的主題,能讓你對太陽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坐標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換句話說,本書為你呈現的並不是一些關於太陽系的碎片化知識,而是一個關於太陽系的完整知識體系。藉由從上百個初選題目中精挑細選出來的40個主題,我希望能讓讀者了解:這些太陽系主要天體曾在人類文明史上扮演過什麼重要角色?與哪些特別重大的科學事件有關?如何改變人類對整個宇宙的看法?又與我們的現實生活有著怎樣的聯繫?

 

除了著眼全局的知識體系式的呈現方式,本書還有以下幾個主要特點:?問題引導,每一節都在回答一個最關鍵的問題;?故事驅動,書中穿插了大量的關於科學家的逸聞趣事。?內容視覺化,全書幾乎沒有數學公式,所有的知識點都會被轉化成視覺化的物理圖像,然後用貼近生活的類比來加以解釋。?總結常態化,為了方便讀者理解,每一節的結尾都會對本節中最重要的內容進行總結。

 

此外,為了標記一些天文數字,本書採用科學計數法,也就是把一個數字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處於1~10之間,而n是一個整數。

 

為了寫這本書,我不知看了多少學術論文、人物傳記、科普書和科普紀錄片,相信讀者能感受到書中傾注了多少心血和誠意。

 

準備好了嗎?那我們就出發吧。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