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版序
最近這幾年,念研究所的學生變少瞭,或許受到媒體大肆報導的影響,多數學生認為「高學歷高失業率」、「碩博士滿街跑」,所以不想再進一步學習。然而,真的高學歷高失業率嗎?現今的大學教育真的已經足夠瞭嗎?碩士和學士的最大差異在於專業的養成、方法論和邏輯的訓練,而這些全都錶現在論文上。因此,從一本論文的好壞就可以判斷該碩士生所具備的實力。隻不過雖然拿到碩士學位的人數增加,但卻不代錶碩士論文的品質是隨量的增加而正嚮成長。這是我經常思考的問題,為什麼會這樣呢?
時間過得真快,距離上次本書的初版已經過瞭五年。這段期間社會環境不斷改變,碩博班的市場快速萎縮,但不變的是學生對於寫論文的抱怨和恐懼,且論文品質每況愈下。儘管我在上課努力藉由實例告訴學生寫作技巧,甚至要學生練習,但我發現,或許受到網際網路的影響,學生的文字能力、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正在急速下降中。過多抽象或理論性的文字,對多數的學生而言是吃力的、不著邊際的。也因此,惟有透過更具體的實例,明白告訴學生何者為佳?何者為劣?纔能避免不斷發生重蹈覆轍的情形。也因此,在這次再版的修正過程中,作者嘗試將上述的感觸融入到書中,盡量將論文章節可以拆解之處予以步驟化、操作化,希望透過更多技巧和範例說明,協助讀者盡快掌握和提升寫作能力,進而完成一本有水準、無愧於己的論文。
然而,即便說再多技巧,舉再多實例,若不能多閱讀、多寫、多思考、多用心體會,要成就一本好論文仍有其難度。因此提醒各位讀者,基本功的養成很重要。無論是碩士或博士學位,重要的不是「學位證書」這張文憑,而是清晰思考邏輯、條理批判能力的實質增強。相信若是有瞭這些素養,將來無論是繼續從事研究或到民間企業工作,應都是最重要的「利器」,而且無往不利。
本書得以完成,應該感謝所有曾經上過我質化研究課程的學生,以及我曾指導過或口試過的研究生。因為在與你們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我纔知道並體會學生們的煩惱與需求,以及所可能經常犯的錯誤,這些都成瞭寫作的最佳題材。另外,感謝巨流齣版社長期的信任與支持。最後,希望本書的再版更能滿足與迴應想寫論文或正在寫論文的初學者之睏惑,提供最基本參考。書中所提建議與範例乃是個人的經驗,或許仍有未臻完善之處,還敬請各位予以批評指教。
林淑馨
2018 年 5 月 21 日
於公共事務學院 326 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