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1——文明源起.揭開史頁 (電子書)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1——文明源起.揭開史頁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陳衛平
图书标签:
  • 世界历史
  • 儿童历史
  • 文明起源
  • 史前史
  • 古代史
  • 历史普及
  • 电子书
  • 教育
  • 科普
  • 青少年读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結合108課綱理念,培養孩子核心素養最佳歷史讀物!
  ◎從地球起源到當代事件,培養世界觀和全球視野!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是一部由國人立場出發、屬於現代人的世界歷史。時間上,從地球起源寫到當今二十一世紀事件;空間上,從世界古代文明四大搖籃寫到當今全球發展的最新現況;內容上,介紹世界各大洲的政治變遷、科學發展、文學藝術、宗教信仰、環保、地理、國際局勢等課題,更新增了許多切合當代生活的內容,諸如於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龐大損失的澳洲森林大火、未曾因為時間流逝而消褪的種族歧視問題等等,呈現具體完整的世界史輪廓。

  這是一部培養創意的世界歷史。本套書透過圖表,提供孩子快速掌握、吸收、整合訊息的能力;經由精心構作的文字、插畫、地圖等設計,潛移默化訓練孩子的邏輯力、藝術美感。

  第一冊 文明源起.揭開史頁

  四大古文明皆傍水而居,受限於什麼樣的生存處境?
  《漢摩拉比法典》以楔形文字寫成,它有哪些著名的原則?
  河水氾濫令人頭疼,埃及人憑什麼「轉禍為福」?
  大河流域有沃土和豐水,卻也伴隨著洪水氾濫的危機。
  自然的嚴苛與恩澤,文明初期的共同課題。

  我們生長的地球是怎麼來的?生命又是怎麼開始的?這個看似簡單的疑問,卻是亙古以來複雜而難解的習題。地球從一片混沌、遍地榛莽,到有草樹魚鳥、恐龍的生滅,一直到哺乳動物的出現,可是歷經幾十億年、幾十萬年的演進。最後,終於有了人……西方人說亞當和夏娃是人類的始祖,中國人則說盤古開天創造了生命,無論遠古傳說為何?幾十萬年前出現了人類,卻是個不爭的事實。他們挨著河畔而居,經由石器時代、鐵器時代、青銅器時代不斷地演進,人類從此揭開了波瀾壯闊、璀璨耀眼的史頁……

本書特色

  一、歷史現在進行式:
  新增切合當代生活的內容,諸如新冠肺炎疫情、澳洲森林大火、種族歧視問題、再生能源、人工智慧等課題。

  二、112則世界歷史人事物:
  涵蓋十二年國教八大學習領域,主題包括世界文化、科學、藝術、宗教、政治、國際局勢等,多元且切合時事;搭配上千張彩圖、文物照片及生動的文字介紹,讓歷史「活」起來。

  三、108新課綱最佳延伸學習:
  經由精心構作的文字、插畫、地圖,潛移默化訓練邏輯力、陶冶藝術美感,透過圖例,培養孩子快速掌握、吸收、整合訊息的能力,提升三面九項素養力。

  四、「核心思考.以古鑑今」延伸思考:
  每個單元的結尾,特別設計「核心思考.以古鑑今」延伸思考專欄,提出或反問與現代生活經驗相關的問題,訓練孩子以史為鑑,拓展孩子思考的深度與廣度。

  五、時間和空間圖解歷史:
  每冊附有該時期「世界大事年表」,搭配「歷史重磅事件」,加上第十六冊的世界地圖,時間與空間並重,圖解世界及中國文明進展,建構全方位歷史地理觀。

  【本書關鍵字】
  世界歷史、歷史大事年表、核心素養、新冠肺炎、澳洲大火、種族歧視、人工智慧、歷史地理

得獎紀錄

  ★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專業推薦(按姓氏筆畫列名)

  王秀蘭/臺北市東湖國中國文科教師暨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109年臺北市閱讀推手個人獎
  余遠炫/少年小說作家
  何冰冰/新北市三鶯區國際文教中心講師、樹林國小閱讀思考帶領人
  林行健/臺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長
  康玉琳/國中歷史教師
  陳慧玟/臺北市龍門國中圖書教師
  黃啟清/臺北市建成國中校長
  張志全/臺南市松林國小校長
  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
  楊美伶/康橋國際學校新竹校區校長
  鄒敦怜/兒童文學作家
  鄭翔榛/基隆市明德國中社會科教師、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個人獎
  歐陽秀幸/臺北市立螢橋國中校長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教師、學思達核心講師
  鍾兆晉/新北市永和國中校長
  謝哲青/作家、知名節目主持人
  謝鴻文/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
  謝金魚/歷史作家
  蕭秀緞/南投縣閱讀理解社群教師、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師

  王秀蘭/臺北市東湖國中國文科教師暨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109年臺北市閱讀推手個人獎
  這是一部兼具知識、趣味、思考、應用並適合親子共讀的書,從目錄文字就引人入勝,故事性的敘說淺顯易懂,內容涵蓋生物、地理、宗教、政治、經濟……等,透過圖表插畫輔助,平面的故事瞬間立體起來。每一段落的「核心思考.以古鑑今」,用提問培養孩子思辨能力;每一冊的「世界大事年表」、「圖解歷史重磅事件」,快速整理古今時空關係,孩子們能從理解過去歷史學習多元的思維,打開思考格局,培育面對未來的能力。

  陳慧玟/臺北市龍門國中圖書教師
  如果歷史書純粹只是依年代記載一筆一筆的人事物,那顯得有些沉重與枯燥,而《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期待帶著孩子們去發現過往點點滴滴累積的線索,從中去探索這幾千年的世界,讓孩子們帶著好奇而來,用簡單的疑問去認識、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成為如今的樣貌,這過程中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為什麼發生?以及如何交互影響?
  尤其令人驚豔的是這套書用說故事的方式為孩子們娓娓道來從古至今的世界歷史,生動有趣;而且除每頁輔以圖表具體說明外,每冊書後還有「世界大事年表」及「圖解歷史重磅事件」,可以掌握同地區不同時間發生的事件,以及全世界在同一時段發生的不同大事,在孩子們的腦中形成完整的世界歷史地圖,從「歷史時間」與「地理空間」交錯的視角,承繼前人帶給後人的眼界,窺見更寬廣的未來。

  鄒敦怜/兒童文學作家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這套書剛初版時我才二十出頭,剛踏入教職,偶然看到班上孩子讀得津津有味,我借來看也跟著入迷。閱讀時彷彿身邊有個深諳歷史的大哥哥大姐姐,把深奧的歷史典故與錯綜複雜的事件淵源,細細梳理,娓娓道來。書中讓人讚嘆的是精致的插圖,有著圖鑑與百科全書的作用。
  從書中的目錄可以知道作者定位的「世界歷史」,是從地球的形成開始,直到現在的整個地球村。新舊版本最大的差別是,舊版本成書的年代,人們對千禧年會遇到的狀況還懵懵懂懂,充滿了嚮往與期待;新版本則補上了最近三十年人類世界因為網路科技帶來的重大改變,舉凡環保、時尚、居住、和平與爭戰,人類共同創造的歷史,都期望把人們帶往更美好的未來。
  一個孩子心中的世界有多大,他的氣度與視野就有多大。期待好書新編上架,為這一代的孩子,打開他們對世界的仰望。

  鄭翔榛/基隆市明德國中社會科教師、教育部閱讀磐石獎閱讀推手個人獎
  相對於「黑死病」,我們正在寫「新冠肺炎」的歷史;在「全球關聯」下,我們無法置身世界之外。隨近代科技飛速向前推進之際,我們更要向悠遠亙古的歷史回望——那荒山地底深海中的遺跡,正警示著不可思議的高度文明如何消失。
  教科書只能應付考試,多元豐富的世界要靠自己閱讀探究。《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以我們的文化經驗貼近著歷史現場生動描述,附件的年表地圖讓我們以宏觀全知的角度俯瞰,更多分布在時空交錯脈絡中的有趣祕密,等你來發掘。

  蔡宜岑/高雄市民族國中歷史教師、學思達核心講師
  歷史是鮮活、真切、有血有肉的前車之鑑。本書以國人的觀點有系統地向學生介紹世界歷史是如何展開的;面對世界變動紛擾的議題,歷史事件又是如何相互影響。從石柱上的法典到民主國家的出現;從古文明談到近代科技,每篇故事後都設計了「核心思考.以古鑑今」讓孩子在閱讀後可以與家長進行不同主題的探究,也許有那麼一天我們有能力讓歷史變成動詞,有能力去為自己的土地做改變。

  鍾兆晉/新北市永和國中校長
  這是一套用心編寫的歷史套書。這本書的閱眾設定是期待成為孩子們建構世界史觀的第一次接觸!作者用心的為每一段敘述下了吸引人的標題,而且主題式的分段章節,很適合教師配合課程來融入教學!文中豐富多采的插畫,為文字增添了被牢記的介質,連畫中人物角色的設計,都細膩生動。

  謝鴻文/林鍾隆兒童文學推廣工作室執行長
  拓展國際觀從閱讀開始。這套《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經由縝密的編輯企畫,修裁編寫出適合兒童的世界歷史,既有微觀的思考,也有宏觀的展望,讓世界歷史與文明的演進及種種問題,也成為我們立足與生存的依循與借鏡。難得的是,這套書雖是歷史讀物,又兼具故事敘說和文學性,更有核心思考單元的引領作哲學的思辨。前進世界歷史的知識汪洋,厚植歷史人文的閱讀素養可以由此啟航。

  蕭秀緞/南投縣閱讀理解社群教師、南投縣三光國中教師
  我任教於國中,當我問這些「大孩子」以下三個問題時,他們的答案是什麼呢?
  1、喜歡歷史故事嗎?
  2、喜歡圖表搭配文字的歷史書嗎?
  3、喜歡語氣幽默的寫作風格嗎?
  猜到了嗎?超過八成以上的答案都是肯定的。你,也是其中之一嗎?
  這套歷史書正好符合了以上三個要件:作者就像一個博學多聞又幽默風趣的導覽員,帶著我們穿梭在不同的歷史年代間,閱讀時我們經常會感受到:作者彷彿在眼前跟我們「聊天」似的,有時運用地圖或圖片補充相關知識;有時以生動風趣的話語增添趣味性;有時也會拋一些延伸問題讓我們思考,引導我們思索讀到的歷史事件與我們自身的關聯。
  當我們開始隨著這些問題啟動思考力,會驚喜地發現:歷史不只是「過去」的事;世界歷史也不只是「外國」的事。歷史,是我們學習面對人生的「導航系統」。

  張美蘭(小熊媽) /親職、繪本作家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活潑生動,內容不落俗套卻又讓孩子很容易懂!是臺灣出版界不可多得的佳作!
 
《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2:輝煌的古代文明》內容簡介 跨越時空的探險,見證人類智慧的第一次閃耀! 本書是《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系列中的第二部,專為對人類文明的早期發展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們量身打造。在前一部書籍「文明源起.揭開史頁」為我們描繪了人類從遠古時代走出,學會耕種、建立村落的基礎場景後,本冊將帶領小讀者們深入探索那些在尼羅河畔、底格里斯河與幼發拉底河之間,以及印度河流域崛起的、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文明。 我們將不再滿足於部落生活和簡單的農業社會,而是要親眼見證城市如何誕生,國家如何形成,以及文字、法律、宗教和宏偉建築是如何從無到有地建立起來的。這是一趟充滿驚奇的歷史之旅,讓我們一起揭開這些古老智慧的神秘面紗。 --- 第一部:尼羅河的贈禮——古埃及的黃金歲月 古埃及,這個在廣闊沙漠中綻放的奇蹟,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引人入勝的一章。本書將以生動的筆觸,帶領孩子們直抵法老的統治時代。 金字塔的秘密與法老的權威: 我們將探討古埃及人如何憑藉驚人的組織能力和對天文、數學的深刻理解,建造出至今仍令人讚歎的金字塔和宏偉神廟。這些巨大的石塊背後,隱藏著法老至高無上的神權與對永生的追求。 象形文字與紙莎草的智慧: 尼羅河畔的書吏們,他們是如何發明出優雅而複雜的象形文字的?孩子們將會了解這些圖畫文字如何被刻在神廟的牆壁上,又如何被記錄在輕便的紙莎草上,從而將知識和歷史傳承下來。 來世的旅程與木乃伊的製作: 古埃及人對死亡與來世的獨特看法,塑造了他們獨特的宗教信仰和製作木乃伊的儀式。我們將以尊重和理解的視角,介紹這些繁複的過程,以及他們如何相信身體的保存對於靈魂的永恆至關重要。 從尼羅河到世界: 了解古埃及在曆法、醫學和灌溉技術上的創新,這些成就如何使他們得以在嚴酷的自然環境中,建立起長達三千多年的輝煌文明。 --- 第二部:兩河流域的創世史詩——美索不達米亞的誕生 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之間的肥沃月牙地帶,人類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最早的法律,甚至是最早的書寫系統。美索不達米亞(即今日的伊拉克地區),是文明的真正搖籃。 蘇美人的城市革命: 我們將從最早的定居點——烏魯克、烏爾等城市開始,認識蘇美人如何建造出宏偉的「金字形神塔」(Ziggurat),這些高聳入雲的建築,是人類最早的大型公共工程。 楔形文字的誕生與傳播: 了解泥板和蘆葦筆如何取代了樹皮和岩石,成為信息記錄的載體。楔形文字的發展過程,如何從最初的圖畫符號演變成複雜的字母系統,以及它如何被後來的巴比倫、亞述等文明所繼承和發揚。 漢摩拉比法典的公正之光: 這部分將重點介紹古巴比倫國王漢摩拉比頒布的著名法典。我們將探討這部「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法律條文,如何體現了早期社會對秩序和公平的追求,是人類邁向法治的關鍵一步。 偉大的帝國興衰: 介紹巴比倫、亞述帝國等強大政權的崛起與衰落,他們如何運用先進的軍事技術和築城策略,一度統治了廣闊的疆域。 --- 第三部:印度河的低語——哈拉帕與摩亨佐-達羅的謎團 在遙遠的南亞次大陸,一場同步發生的文明浪潮也達到了頂峰。本書將揭示被厚厚歷史塵土掩蓋的印度河流域文明(哈拉帕文明)。 規劃完美的城市奇觀: 孩子們將會驚訝於摩亨佐-達羅(Mohenjo-Daro)和哈拉帕(Harappa)的先進城市規劃。這裡擁有精確的街道網格、統一的磚塊尺寸、複雜的排水和衛生系統——這些在當時的世界上是無與倫比的。 消失的謎題: 與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不同,印度河文明的文字至今未能被完全解讀。我們將帶領讀者一同思考:是什麼原因導致這個高度發展的文明在約公元前1700年左右神秘衰落?是氣候變化、河流改道,還是其他未知的因素? 日常生活與貿易網絡: 雖然我們無法完全解讀文字,但考古發現揭示了他們精美的印章、陶器和貿易活動的證據。了解他們如何與美索不達米亞進行遠距離貿易,證明了早期文明間的聯繫比我們想像的更為緊密。 --- 本書特色與學習亮點 地圖與時間軸: 穿插精美、清晰的世界古代文明分布圖和詳細的時間軸,幫助孩子們建立宏觀的歷史框架。 「小考古學家」專欄: 每個章節末尾都有互動環節,引導孩子們思考考古證據,學習如何從遺物中重建歷史。 文明的「第一次」: 專門標註出這些早期文明在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重大成就,如第一次大規模灌溉、第一次成文法典、第一次發明輪子等。 跨文化比較: 通過對比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和印度河文明在宗教、政治結構上的異同,培養孩子們辯證思考的能力。 《輝煌的古代文明》 不僅僅是講述過去的故事,更是讓孩子們理解,今天我們生活中的許多基礎設施、概念和智慧,都源於這些遠古先賢們的辛勤探索與偉大創造。準備好,讓您的孩子成為一名真正的歷史探險家吧!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衛平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畢業,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於一九八六年成立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專門出版少年兒童圖書,現任天衛文化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及小魯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發行人。在臺灣眾多少兒讀物中,獨樹一幟,力求培養中文兒童讀物寫作、編輯人才,為文化生態奠定必要基礎。自一九八七年,中國海峽兩岸開放交流以後,致力於兒童文學領域的對話與切磋。一九九○年曾率臺灣兒童文學界訪問團赴北京、天津進行座談。一九九七年上榜美國Who’s Who in the World名人錄。他發起並推廣「中、小學班級讀書會」活動,以及「繪本閱讀與欣賞」觀念之普及運動,並參與講評及討論。作品有《寫給兒童的中國歷史》(榮獲文化部優良讀物推介、2015年中國大陸文津獎童書獎第一名)、《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榮獲文化部金鼎獎最佳兒童讀物)等。譯作有《群眾與權力》、《國家的神話》、《世界電影史》、《羅素》、《科學的進步與問題》等。
 

图书目录

1.從無到有
2.拼圖遊戲
3.四個搖籃
4.泥巴做的書
5.石柱上的法典
6.喜歡淹水的人
7.石碑上的字謎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4905065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10歲~15歲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7.3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這一篇「序」,是寫給父母親看的


  我們製作這套《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目的是期望小朋友們能夠從狹隘的自我走入大千世界,從有限的生活經驗邁向寬廣的天地。因為一旦孩子們的眼中只有自我,沒有別人,他們的自負終會成為明日的夜郎。所以,要培養孩子們的胸襟與眼光,就該多讓他們知道這個世界上,別的國家、別的民族有過怎樣的人,發生過什麼樣的事才好。我們確信,經由這樣的接觸,他們將會成為聰明、自信而無偏見的一代。

  這套《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在製作上,我們對它的期待是:

  一、它應該是一部由自己的立場來觀看世界的世界歷史。因為一部世界歷史,無論是由日本人、美國人或俄國人所寫的,其立場、觀點、取材等,都不會同於國人所寫者。換句話說,有計畫、有系統、有立足點的觀察與吸收,是合乎科學原則的,它絕不同於盲目學樣。因此,我們的孩子要如何觀察和面對世界,應由自己來用心。

  二、它應該是一部現代人的世界歷史。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說: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意即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他們所面對的特殊問題、所關切的特殊事物,因此需要有一個屬於當時的特殊觀點來看待過去的歷史。舉凡種族、宗教、戰爭、聖賢、英雄等諸般歷史現象,都應隨著時代的腳步而重新定位。因此,我們不僅在每篇故事後設計了「核心思考.以古鑑今」,鼓勵家長和孩子共同思考、討論之外,更新增了許多切合當代生活的內容,諸如於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造成龐大損失的澳洲森林大火、未曾因為時間流逝而消褪的種族歧視問題等等。

  三、它應該是一部培養創意的世界歷史。我們希望孩子能夠激發出一生受用不盡的學習潛力;藉由本套書,除了增進閱讀理解與文字駕馭的能力之外,也透過圖表,快速地掌握、吸收、整合訊息。經由精心構作的文字、插畫等設計,孩子將能在潛移默化中,訓練邏輯, 培養美感。此外,新版增加的「世界大事年表」與「圖解歷史重磅事件」,則各自透過年表和地圖的形式,與中國歷史的重要事件相互對照,「歷史時間」與「地理空間」並重,藉此增加孩子對時空觀念的掌握,進而鍛鍊出獨立思考的習慣——原來,在這個世界上,一個地區裡居然發生過這麼多事情;一段時間內,竟又同時發生著那麼多事情!

  從某一觀點來看,歷史不過是一群故人與故事的堆積,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它卻是許多扭轉乾坤的人,和一些改變時代的事環環相扣而成的。此時此地,我們迫切需要的是張騫、是玄奘,甚至是馬可. 波羅,因為他們帶給眾人的是——眼界。日後,當精采的故人與故事在掌聲中落幕時,我們期望繼起的人能夠自他們的身影中窺見未來, 成為人生的贏家。

作者序

這一篇「序」,是寫給小朋友看的


  小朋友,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即將進入過去的世界,那就是所謂的——歷史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有許多你不曾聽說過、意想不到的一些人物和故事,它們有的令人感動,有的令人憎恨,有的令人疑惑,有的則令人欣喜或惋惜。這段歷程,就好比一次偉大的旅行探險,讓人覺得豐富多彩,趣味盎然。

  這一回,我們將要飄洋過海,走遍過去的整個世界!比方說,我們會帶你瞧瞧古埃及人怎樣做木乃伊,古印度的孩子玩什麼玩具,羅馬的戰士如何攻城, 粗野的維京海盜如何駕船,古阿拉伯人如何傳教,古印第安人怎樣築神殿……這麼多地方發生的事,要將它們的時間、位置弄清楚,而不至於張冠李戴,就需要一點好方法才行。因此,你也需要善用每冊書後的「世界大事年表」和「圖解歷史重磅事件」,看看相同地方上隨著時間流逝所發生的種種事件,看看全世界在某段期間內都發生了哪些驚天動地的大事……這就好比一位幹練的水手,經常不忘去了解他的船隻正航行在大海的哪個角落一樣。久而久之,你的頭腦裡便會形成一幅完整的地圖,於是再也不容易迷失方向了,而你的腦中,也將會構築出一個立體的世界,你會發現,時間的消長和空間的變化原來無不影響著你的生活。

  有了準備,我想你可以安心出發了。最後,祝你

  見多識廣,順利成功!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寫給兒童的世界歷史1——文明源起.揭開史頁》光是書名就讓人充滿好奇心,感覺它不只是枯燥地介紹歷史事件,而是要帶領我們穿越時空,去「揭開」那些塵封已久的秘密。尤其是在台灣,我們從小接觸的歷史教育往往偏重本土,對於世界文明的源頭,感覺像是一片模糊的輪廓。我期待這本書能用一種非常生動、貼近孩子理解的方式,把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這些遙遠的概念拉到眼前。像是尼羅河的定期氾濫如何孕育出金字塔的建築奇蹟,或是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如何成為人類最早的記錄工具,這些故事的鋪陳,絕對需要高超的敘事技巧。如果它能像講故事一樣,把那些偉大的發明家、哲學家變成我們身邊的朋友,那就太棒了。畢竟,歷史對孩子來說,最怕的就是變成一堆日期和人名的大雜燴,我希望這本書能徹底擺脫這種傳統窠臼,真正點燃他們對「過去」的好奇心。

评分

我的孩子今年小學中年級,這個年紀的孩子對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還在發展中,所以「化繁為簡」的功力非常考驗作者。很多歷史書籍在介紹「文字發明」、「法律制定」這類重大突破時,很容易陷入艱澀的學術術語中。我個人非常重視作者如何將這些「文明的基石」進行轉譯。例如,在解釋漢摩拉比法典時,是用「以眼還眼」這種孩子能理解的對等概念,還是會用更深層的「社會契約」來帶過?我希望這本書能找到一個完美的平衡點,既保有歷史的嚴謹性,又不會讓孩子在閱讀過程中頻頻卡關,需要家長不斷插話解釋。好的兒童歷史書,應該是孩子能獨立閱讀,讀完後還能興奮地跑來跟你討論的,而不是一本需要大人全程陪讀的「參考書」。

评分

對於台灣的家長來說,我們非常重視「思辨能力」的培養,歷史課本常常只是告訴我們「發生了什麼」,但很少深入探討「為什麼會這樣」。這本如果能成功地在介紹文明開端時,巧妙地植入一些基礎的社會學或地理學思考,那它的價值就大大提升了。例如,為什麼是特定地區(如兩河流域、印度河流域)最先發展出複雜的社會結構?這背後涉及了氣候、水資源管理、農業技術轉變等複雜的因素。我期望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古巴比倫人做了什麼」,而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古巴比倫人是因為環境的壓力,所以才發展出這個制度」。如果能以這樣提問導向的方式來敘事,對於培養孩子未來面對複雜問題時的邏輯能力,絕對是潛移默化的助益。

评分

說實話,現在的科普書市場競爭激烈,內容要能抓住現代小孩的心,光是文字是不夠的,視覺呈現絕對是關鍵。我猜測這本關於文明源起的書,在圖畫和版面設計上一定下了不少功夫。兒童歷史書最怕的就是那種老掉牙、顏色單調的插圖,看起來就像五十年前的教科書。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充滿活力、色彩飽和,而且能精確描繪當時生活情境的圖像。想像一下,如果能把古蘇美人的城邦生活、或是在幼發拉底河畔的貿易場景,畫得栩栩如生,讓孩子彷彿能聞到泥土和香料的味道,那種沉浸感是無可取代的。這種細膩的考究,加上現代的設計美學,才能真正讓這本「源起」之作,在眾多圖書中脫穎而出,成為書架上讓人忍不住一再翻閱的寶貝。

评分

這套書名聽起來是系列作的第一本,對於「文明源起」這個宏大的主題,如何設定一個恰當的結束點,也是一個挑戰。它必須要給讀者一個清晰的脈絡,知道這個階段的故事告一段落,接下來的第二冊又會接續什麼樣的精彩內容。一個好的開篇,必須要能成功地「立意」,也就是讓孩子清楚地明白,我們現在所擁有的一切——城市、法律、文字、宗教觀念——都源於這些早期文明的奠基。如果這本書的結尾能用一種充滿期待的語氣收尾,暗示著下一個階段(也許是古希臘或羅馬)將會如何承繼這些文明的火種,持續發光發熱,那這套書的整體閱讀體驗,就會非常完整且有層次感,讓人迫不及待想入手後續的幾本。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