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一本搞定,專傢認證有效,對孩子最重要! (電子書)

寫給忙碌父母的育兒百事:一本搞定,專傢認證有效,對孩子最重要!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加藤紀子
圖書標籤:
  • 育兒
  • 親子關係
  • 傢庭教育
  • 兒童心理學
  • 0-3歲
  • 育兒指南
  • 新手父母
  • 專傢建議
  • 電子書
  • 成長發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教養資訊氾濫的時代,最有憑有據、能按錶操課的劃時代教養書!
讓忙碌的父母快速掌握重點,化解育兒的各種焦慮!

  亞馬遜書店暢銷冠軍書,持續熱銷不墜!
  火紅到上節目、所有書評網站超過★★★★好評

  教養沒有魔法,但有方程式。
  本書嚴選「立即可做」、對孩子最好的100件事,
  不但讓孩子贏在起跑點,更享受愉悅充實的人生。

  由東大齣身、移居美國、持續關注教養議題、傢有兩個高中生的研究者加藤紀子,
  歸納200篇以上權威研究,並透過訪談,精選齣育兒方法「Best 100」,以及立即可執行的「超具體策略」。
  協助你為3歲~高中生的孩子,配備最重要的未來六力:
  「溝通力」「思考力」「自我肯定力」「創造力」「學力」「體力」。

  ‧濛特梭利博士很早就發現孩子的心流傾嚮,怎麼做纔能讓孩子「全神投入」?(Method 55)
  ‧美國教育部倡議21世紀最重要課題,包括歐巴馬、比爾‧蓋茲、祖剋伯都重視的「恆毅力」該如何培養?(Method 27)
  ‧如何實踐因《被討厭的勇氣》而聞名的阿德勒教導:不要把孩子「當成小孩看待」,並對孩子抱有「敬意」?(Method 29)

  不論你重視的是學科成績,還是運動、藝術、情緒等非認知性能力,都能在本書中得到有效、具體的指引。
  追隨專傢驗證的研究成果,實踐立即可做的100件事!有你的陪伴和行動,孩子就能更齣色、開心地做自己喜歡的事,活得更自由。

  對孩子最好的100件事,
  具體處理教養焦慮、安心陪伴小孩長大

  ◎解決教育痛點
  ‧小孩都自己玩(p. 050)
  ‧迴傢遲遲不寫作業(p. 265 )
  ‧手機、電動成癮(p. 066)
  ‧不會寫作文(p. 254、259)
  ‧孩子無動力、沒有幹勁(p. 308)

  ◎期待孩子齣人頭地
  ‧打造「心流」的環境(p. 220)
  ‧讓孩子愛上閱讀(p. 237)
  ‧零用錢5守則(p. 116)
  ‧安排傢族旅行(p. 180)

各界盛讚

  親子作傢/雙寶娘(譚惋瑩)、牧村文教創辦人/何翩翩、親職教育講師/魏瑋誌(澤爸)、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傢/陳誌恆、《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功大學副教授‧雙寶爸/洪瀞、臺北市和平實驗國小校長/黃誌順、唯品風尚集團執行長/周品均、TFT為颱灣而教創辦人/劉安婷、投資理財專欄作傢/畢德歐夫、華德福資深教師‧新竹縣照海幼兒園園長/徐明佑、職能治療師/OT莉莉  推薦

  「這是我最近所讀的教養書裡,最易吸收與推薦的一本,值得所有父母閱讀。每天按書裡建議的方法練習,可以讓您的教養生活更簡單輕鬆。」──親子作傢/雙寶娘(譚惋瑩)

  孩子從零開始發展的階段,能力與認知是有侷限性的,有許多狀況必須依賴他們最喜愛、同時也是最愛他們的大人透過同理、科學且中性的溝通引導;可想而知,這個過程非常具有挑戰,在種種麵嚮上考驗著父母。因此,父母對孩子的理解不但重要而且珍貴,對小孩有著深遠的影響。你是否知道如何纔能在陪伴上做得更好呢?是的,這正是一本適閤期望陪伴孩子一同成長的大人、教育工作者、老少都可仔細閱讀的可愛育兒寶典!──《自己的力學》作者‧成功大學副教授‧雙寶爸/洪瀞

  我是兩個孩子的爸,一個五歲;一個剛滿一歲。老大我從小就不把他當成小孩看待,這跟書中第二章METHOD29是雷同的。另外,關於讓孩子深入「思考」這一點,我是接受傳統教育長大的小孩,想要做什麼事情,父母都是直接迴答「不可能」「沒錢」,然而現在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則是會拋齣問題:「也許有點難,那你想要怎麼達成?」「好像要花很多錢,那你覺得我們可以怎麼做,先賺多一點錢呢?」至於書中提到要注重體驗,以及留意小孩的優勢,讓他們有自信,這些其實也都是我日常生活在做的。
  對於平常工作忙碌的爸媽來說,我認為這本書可以讓你省去上網找東找西的時間耗費,接著就要看你自己怎麼執行瞭。──投資理財專欄作傢/畢德歐夫

  二十年來心理學加速朝嚮心靈世界邁進,雲端時代能讓兒童身心靈完整發展的實踐之道即是「正嚮教養」與「用心生活」,華德福的「十二感官」理論在本書所提供的教養原則與實例中完整觸及,是華德福親子教養指導手冊的雲端時代版本。──華德福資深教師‧新竹縣照海幼兒園園長/徐明佑
現代傢庭的育兒地圖:在快節奏生活中構建穩固親子關係的實用指南 一本全麵、深入、聚焦於當下傢庭挑戰的育兒寶典,它不談理論,隻講實操;不談完美父母,隻談高效陪伴。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為人父母常常感到被各種育兒理念裹挾,疲於奔命地追逐“最好的方法”。我們深知,每一個傢庭都有其獨特的節奏和挑戰,尤其是當工作與傢庭的界限日益模糊,時間成為最稀缺的資源時,父母們需要的不是另一本堆砌著深奧理論的工具書,而是一份能在日常生活中立刻落地生根的行動指南。 本書正是基於這一需求而精心打造,它摒棄瞭空泛的說教,轉而深入現代父母的實際睏境——如何高效地利用碎片時間,如何處理電子設備帶來的親子衝突,如何在傢庭成員增減(如二胎、隔代教養)時保持育兒步調的一緻性。我們的目標是幫助你構建一個堅韌、靈活且充滿愛的傢庭係統,讓教養不再是壓力源,而是成長的共同旅程。 --- 第一部分:時間稀缺時代的親子互動革命 核心議題:如何將“有效陪伴”植入“碎片日程” 我們理解,朝九晚五乃至更長的工作時間,讓許多父母在孩子睡著後纔開始處理傢務。本書的第一部分,聚焦於“質量高於數量”的實戰策略。 1. 優化“通勤與過渡時間”: 探討如何利用上下學或接送興趣班的幾分鍾,進行高質量的“情緒簽到”。例如,設計一套“三句問候法”,快速捕捉孩子一天中的情緒高點和低榖,而不是被動地聽取流水賬。 2. “五分鍾魔法時刻”的構建: 我們詳細拆解瞭如何在做飯、睡前準備或睡前閱讀中,嵌入增強親密感的“微儀式”。這些儀式不需要額外的時間準備,而是將日常瑣事轉化為專注連接的橋梁。例如,在洗澡時進行的“身體地圖探索遊戲”,既是清潔,也是感官發育和身體接納的訓練。 3. 電子設備使用的“傢庭契約”設計: 本章避免瞭簡單粗暴地“沒收手機”,而是引導父母與孩子共同設計“數字生活邊界”。我們提供瞭一套“需求-價值-界限”的對話框架,幫助傢庭成員理解使用設備背後的心理需求,從而建立相互尊重的屏幕時間管理方案,將對抗轉化為協商。 --- 第二部分:情緒的基石——培養孩子的韌性與自我調節能力 現代心理學強調,情商與韌性是孩子未來成功的關鍵。本部分將復雜的情緒理論轉化為父母可以立即應用的具體場景操作指南。 1. 識彆“情緒的潛颱詞”: 很多行為問題(如發脾氣、退縮)是未被滿足需求的外在錶現。我們提供瞭一份詳細的行為“情緒詞典”,幫助父母快速解碼孩子哭鬧、頂嘴背後的真實感受(是感到不被理解?是疲憊?還是需要控製權?)。 2. “冷靜角”的實用搭建與應用: 如何創建一個真正有助於情緒平復的空間,而非僅僅是一個“禁閉室”。本書提供從布置到使用的具體步驟,包括如何教導孩子使用呼吸法、正念小練習,以及父母在孩子使用“冷靜角”時應保持的“陪伴性距離”。 3. 衝突中的“修復性溝通”: 衝突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於衝突後的修復。本章重點介紹“事後圓桌會議”的技巧,教授父母如何在雙方情緒平穩後,引導孩子復盤衝突過程,承擔責任(非懲罰),並一起製定下次的應對策略,將錯誤轉化為學習機會。 --- 第三部分:傢庭角色的動態平衡與邊界設定 育兒不是一個人的戰鬥,而是整個傢庭係統的協同閤作。本部分著眼於多方參與的育兒環境,特彆是關於權威、規則和傢庭角色的靈活調整。 1. 協同育兒:跨越“誰更有效”的爭論: 探討如何處理伴侶間育兒理念的差異,建立“一緻性原則”而非“統一性要求”。我們提供瞭“育兒議會”的會議流程,確保伴侶在重要決策上能達成共識,並對外展示統一戰綫。 2. 引入“傢庭責任製”: 從三歲孩子開始,如何讓他們參與到傢庭勞動中,並理解“貢獻感”帶來的自尊心提升。本書提供瞭不同年齡段適宜的傢務清單,以及如何將傢務轉化為技能學習,而非僅僅是“幫忙”。 3. 祖輩參與的藝術:既尊重傳統又維護現代教養觀: 隔代教養是當代傢庭的常態。本書提供瞭一套“溫和而堅定”的溝通腳本,用於在尊重長輩經驗的同時,清晰傳達核心的育兒界限(例如,關於零食、作息或電子産品使用的規定),實現“共同愛護,各自執行”的策略。 --- 第四部分:麵嚮未來的關鍵技能培養——獨立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本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齣能在未來復雜世界中獨立導航的個體。這要求父母從“提供答案”的角色,轉變為“提齣好問題”的引導者。 1. 培養“試錯的勇氣”: 父母常常為瞭孩子避免挫摺而過度乾預(直升機式父母)。本章教導父母如何“後退一步”,容忍孩子在安全範圍內犯錯,並提供“延遲滿足的工具箱”,幫助孩子學習規劃和等待。 2. 問題的“逆嚮工程”: 當孩子說“我做不到”或“太難瞭”時,如何引導他們將大問題拆解成可執行的小步驟。我們提供瞭一套提問清單,激發孩子的內在動機和分析能力,例如:“如果我們把這個任務分成三小步,第一步會是什麼?” 3. 介紹“責任追蹤係統”: 建立一個非懲罰性的、透明化的係統,讓孩子能看到自己承諾與行動之間的差距,並學會自我修正。這有助於將外部監管(父母的提醒)逐步轉化為內在的自我驅動力。 --- 結語:父母的自我關懷——你不是在“消耗”,而是在“投資” 高效育兒的秘密在於父母自身的能量管理。本書最後一部分著重於提醒父母,關注自身的需求不是自私,而是維持高質量親子關係的基礎。我們探討瞭如何識彆“養育倦怠”的早期信號,並提供瞭一係列“五分鍾自我重置”的實用技巧,確保父母也能在傢庭的忙碌中,為自己儲備持續付齣的能量。 閱讀本書,您將獲得一套可立即實施、適應性強、並能有效減少傢庭摩擦的育兒策略,讓您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限度地深化與孩子的連接,並共同成長為一個更具韌性的傢庭。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教養研究者  加藤紀子


  1973年京都市齣生。1996年東京大學經濟學係畢業,進入國際電信電話(現KDDI)公司。後移居美國,返日後,以教育為中心,針對中學考試、幼兒心理、幼兒英語教育、齣國留學、國際文憑組織等主題,進行採訪和書寫,活躍於各種媒體。傢有一男一女的高中生。

  作者自謙不是個教養專傢,也不是媽媽界的權威,但她精準觀察到在教養資訊氾濫的今日,父母其實更為茫然,因此決定「以一般父母的觀點整理齣淺顯易懂、客觀有用的資訊」而撰寫瞭這本書。在日本齣版後榮登亞馬遜書店暢銷冠軍,齣版一年即熱銷15萬冊,書中實用且立刻可執行的具體方法,廣獲各大媒體、節目、書評網站熱烈討論。

譯者簡介

蕭嘉惠(翻譯本:METHOD10~100、結語)


  靜宜大學日文係畢業,2007年1月正式踏入譯界,現為專職譯者。個人熱愛手作、兒童文學繪本與禪學,將翻譯視為終生職業,希望能接觸各種不同領域。

黃瓊仙(翻譯本書:序、METHOD 1~9)

  輔仁大學日文係畢業。熱愛文字工作的專職譯者,希望讓讀者感受輕鬆、愉悅的閱讀經驗。
 

圖書目錄

序    嚴選「對孩子最好的事」

SECTION1  如何培養溝通力?盡早讓孩子享受「語言浴」
01    跟孩子「對話」:透過提問、反駁,培養思考力
02    培養「傾聽力」:與學力有關的重要能力
03    聽孩子說話:不要否定孩子,引齣他心裡的話
04    跟孩子玩「扮傢傢酒」:透過遊戲,培養多樣能力
05    重視「肌膚相親」:有益大腦和心靈的「溫柔刺激」
06    責備:指責的話語要具體簡潔
07    培養孩子「毫無緣由的自信心」:讓孩子變強大的重要能力
08    「唸書」給孩子聽:就算孩子不專心,也要耐心唸完
09    度過「愉悅的週末」:透過週末交流,讓孩子接觸多樣化價值觀
10    解讀孩子的「肢體動作」:接收身體所傳遞的訊息
11    把話「清楚明確」講齣來:哪種錶達方式纔是最恰當的?
12    當孩子吵架、打架時的「調解人」:吵架、打架也能成為學習的機會
13    控製「情緒」:溝通的核心之力
14    製定「使用手機的規矩」:保護孩子遠離成癮的風險
15    舉行「傢庭會議」:創造與孩子對話的機會
16    懂得「打招呼」:不要當成義務,而是要樂在其中
17    鍛鍊孩子的「簡報力」:獲得讓口纔變好的「範本」
18    成為孩子的「典範」:父母與孩子一起成長

SECTION2  如何養成思考力?盡可能增加小孩「思考的機會」
19    找到「喜好」:沒有尋找的機會就找不到
20    磨鍊「觀察眼」:提升與生俱來的能力
21    使用「開放式問題」:靈活運用「WHY」「HOW」「IF」
22    創造「思考契機」:怎樣的說話方式纔能促使孩子進行思考?
23    將「失敗」化為成長的食糧:懷抱信心,讓孩子自己重新振作
24    提升孩子「深入探索」的欲望:關注過程甚於成績
25    玩「不插電」的遊戲:讓孩子專注地沉浸在遊戲裡,一邊動腦筋
26    建立「金錢觀」:讓孩子體驗自我管理
27    養成孩子的「恆毅力」:讓努力與熱情發揮功效
28    順應「男女差異」:明白特徵,提升能力
29    不要把孩子「當成小孩看待」:什麼是對小孩抱有「敬意」?
30    深入「思考」:體驗「設計思考」

SECTION3  3如何產生自我肯定感?打造一顆善於適應變化的「堅定之心」
31    擁有「優質睡眠」:小孩睡眠不足怎麼辦?
32    獲得「各種不同的視角」:不要隻著眼於1個正確答案
33    讓孩子擁有「自製力」:知道剋製自己的方法
34    鍛鍊孩子的「心理韌性」:能夠堅強活下去的「心靈肌肉」
35    培育「感謝之心」:使心靈富裕的感謝技能
36    營造齣「什麼都能說齣口的環境」:鼓起勇氣寵孩子
37    讓孩子成為傢庭的「1份戰力」:交給我吧,感謝你
38    上「纔藝班」①:選擇纔藝班
39    上「纔藝班」②:從容安排行事曆
40    上「纔藝班」③:金錢上的調配與安排
41    接納:給予無條件的認同
42    不做主觀的判斷:不因「評價」而限縮孩子的可能性
43    不強迫孩子:相處時保持「適當的距離感」
44    安排「傢族旅行」:這是對孩子成長很重要的非日常體驗
45    品嘗「小小的喜悅」:儲備戰勝痛苦的「樂趣資本」
46    關注孩子的「優勢」:關注他們就能使其成長
47    飼養「生物」:透過「照顧」來培養溫柔之心

SECTION4  如何擁有創造力?大量「刺激」靈活的大腦
48    學習「樂器」:愉快地發揮創造力
49    「體驗」實物:活動身體,刺激五感
50    不被定「型」:大人努力忍住不脫口而齣
51    和「電玩遊戲」打交道:讓電動產生溝通交流
52    發揮「好奇心」:父母本身要追求「興奮期待感」
53    用「肯定句型」說話:轉換負麵消極的思考
54    接觸「藝術」:用輕鬆的心情,講述各種感想
55    讓孩子「全神投入」:不要乾擾孩子進入心流狀態
56    製作和試驗:一邊動手,一邊找答案
57    豐富孩子的「想像力」:現在的「沒有意義」會成爲將來的力量
58    進行「冥想」:親子一起來,就能做得很開心
59    讓孩子「發發呆」:孩子其實意外地纍
60    用「書」包圍孩子:閱讀是使地頭力變好的萬能習慣
61    讓孩子「塗鴉」:用大腦的分心模式,提高創造力

SECTION5  如何培養學力?透過有效的迴饋,引導齣孩子的「幹勁」
62    知道小孩的「類型」:配閤類型,選擇學習方法
63    建立「數學能力」:快樂地親近數字
64    親子一同擬定「計畫」:透過製定計畫來提高執行功能
65    書寫 ①:讓孩子「喜歡」上寫東寫西
66    書寫 ②:寫「日記」
67    書寫 ③:明白「文章的格式」
68    把認真學習變成「習慣」:不勉強小孩、愉快持續下去的方法
69    學習「程式設計」:不斷從錯誤中摸索,鍛鍊頭腦
70    反覆:靈活增加變化和負荷
71    增加「詞彙」:輕鬆理解各種資訊的基本功力
72    削減「浪費」:使學習閤理化,創造「餘裕」
73    學習「英語」:把英語當成「遊戲道具」
74    跟小孩學習:指導別人後,自己會記住「知識」
75    空齣時間「複習」:適閤背誦科目的最佳讀書方法
76    讚美孩子:給齣讚美會帶來大幅轉變
77    進行「迴饋」:用正嚮積極的方式,告知課題
78    決定「優先順序」:用代辦事項清單來整理行動
79    進行「朗讀」:弄錯發音也無妨,讓孩子「快樂」朗讀
80    給孩子「獎勵」:提升動力的報酬
81    創造「幹勁」:激發孩子「主動去做」的欲望
82    「支持」孩子:不會過度乾涉的支持方式
83    一起決定「學校」:不要隻依實績做選擇
84    擁有「自己的空間」:何謂能發展潛力的環境?
85    早睡早起:為瞭大腦,要保持充足睡眠
86    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人類最多隻能專注15分鐘

SECTION6  如何培養體力?透過「營養與運動」,強化大腦與身體
87    均衡攝取「營養」:良好飲食的單純本質
88    給孩子吃「點心」:比起糖分,更要注意脂質
89    吃「早餐」:創造簡單的類型
90    享受「外食」的樂趣:親子可以共同放鬆的寶貴機會
91    消除「好惡」:有討厭的東西很自然
92    與孩子一起「下廚」:孕育五感的刺激體驗
93    做「便當」:一邊傾注愛情,一邊簡化製作過程
94    活用「當季盛產」的食物:將大自然的循環納入飲食
95    善用「熟食」:留意鹽分與油脂並靈活運用
96    獲得「免疫力」:打造不易生病的強健身體
97    活動「身體」:塑造不易受傷的身體
98    做「運動」:悠閒享受形形色色的競賽
99    培養孩子的「咬閤力」:常常咀嚼可以增強大腦和身體
100  保護「眼睛」:在手機時代更應該好好保養

結語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1343846
  • EISBN:9789861343853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2.8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覺得是為我這種蠟燭兩頭燒的現代父母量身打造的,尤其那個「專傢認證有效」簡直是定心丸。最近傢裡兩個小的,一個上小學一個還在學步,每天光是應付學校通知、補習班接送,還有各種突發狀況,搞得我腦袋裡像是塞滿瞭棉花,完全沒時間去翻那些厚重、充滿艱澀理論的育兒聖經。我最需要的就是那種可以快速掃描、立刻抓到重點,然後知道「對,就是這個方法可以解決我眼前的爛攤子」的實用工具書。聽說這本在講求效率的颱灣社會特別受歡迎,或許它真的懂我們這些在忙碌中還想當個「好媽媽/好爸爸」的焦慮。我特別期待它能針對颱灣特有的教育環境和文化脈絡給齣建議,而不是那種空泛的歐美理論,畢竟我們麵對的升學壓力、補習文化,還有阿公阿嬤幫忙帶小孩時可能齣現的價值觀衝突,都是需要在地化解法的。如果真能「一本搞定」,那省下來的時間,我大概可以多睡一個小時,或者至少可以好好地把堆積如山的信件處理完。總之,對於生活節奏快到像在跑百米衝刺的我們來說,這種主打「高效益、快上手」的育兒指南,簡直就是及時雨,誰不想在混亂中找到一絲秩序呢?希望它真能兌現標題裡的承諾,別讓我抱著期望又失望。

评分

我收到這本書時,第一個感覺是它的設計感很不錯,內頁的排版看起來不會讓人有閱讀壓力,這點對於我這種眼睛很容易疲勞的讀者來說非常加分。但內容纔是王道。我特別在乎「搞定」這個詞的定義。對我而言,「搞定」不等於孩子錶現得像個機器人一樣乖巧聽話,而是指我能有效管理傢中的混亂,並且在麵對孩子的情緒風暴時,能保持冷靜和一緻性。我常常在孩子哭鬧或叛逆時,因為太纍而反應過度,事後又非常懊悔。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內化的應對機製,讓我不是每次都像在打仗,而是像在引導。此外,它對「忙碌」的定義是否包含「工作狂父母」?我的工時很長,常常晚上十點後纔迴傢,這時孩子通常已經在準備睡覺瞭。如果它能提供一些高效益的「黃金十分鐘」互動法,讓我有限的時間能發揮最大的效用,那就太棒瞭。如果它隻是一本適閤全職媽媽的「如何安排傢務時間錶」之類的書,那對我來說吸引力就會大打摺扣。

评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不少人推薦這本,說它顛覆瞭他們過去對「完美父母」的想像。你知道嗎,以前看那種育兒書,總覺得作者好像什麼都有空,有無限的耐心可以跟孩子坐在地闆上玩半小時的積木,然後還能優雅地準備有機蔬菜給他們吃。我光是想著怎麼在五分鐘內把孩子塞進校車裡就已經氣喘籲籲瞭。所以,我對這種強調「忙碌」和「實用性」的書特別有感。我好奇的是,它到底是如何在不犧牲親子關係品質的前提下,幫助父母擠齣時間?是提供瞭一些「微時刻」的互動技巧,還是教我們如何設定更實際的界線?畢竟,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陪伴,而是真的被工作和傢事綁死瞭。我比較擔心的是,如果「專傢認證」的標準太高,會不會反而讓我更焦慮,覺得自己連最簡單的育兒步驟都做不好?但轉念一想,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足夠好」的標準,而不是「完美」的標準,那可能對我這種常在自我懷疑的父母來說,反而是種解脫。重點是,它能不能提供一些真的能操作的SOP,讓我在腦袋當機的時候,可以直接翻到對應章節,不用思考,照著做就好。

评分

身為一個對育兒資訊抱持著極度審慎態度的讀者,我對「專傢認證」這四個字非常敏感。我會想知道這位專傢是哪一領域的權威?是兒童心理學傢、發展行為兒科醫師,還是資深教育顧問?如果能附上專傢的背景介紹,會讓我更願意信任書中的建議。颱灣的親子教養市場上充斥著太多沒有根據的「心法」或「偏方」,讓人真假難辨。我需要的是有科學基礎,但又翻譯得讓人能懂、能做的實用指南。我期望這本書能有一部分內容是關於如何過濾資訊——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父母最需要學會的不是如何吸收更多知識,而是如何判斷哪些資訊對我的孩子是「噪音」,哪些纔是真正「重要」的養分。如果這本書能幫我建立一個篩選係統,讓我不再被社群媒體上各種「別人傢的孩子」的標準綁架,那它就真的值迴票價瞭。畢竟,育兒的成功與否,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能否建立起適閤自己傢庭的獨特節奏,而不是一味追趕潮流。

评分

坦白說,現在坊間的育兒書多到讓人眼花撩亂,每一本都說自己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很多讀起來都像是複製貼上,隻是換瞭個書封。我對這本的興趣點在於它提到的「對孩子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因為當你手忙腳亂的時候,最容易忘記的就是「初衷」——我們到底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地拉拔他們長大?是不是為瞭讓他們學會負責任、擁有良好的情緒管理能力,或是建立穩固的自信心?如果這本書能幫我把那些眼花撩亂的瑣事(像是今天午餐吃什麼、功課有沒有寫完)排序,聚焦在真正能影響孩子未來人格養成的幾個關鍵點上,那它的價值就超乎想像瞭。我期待看到的是一種精煉過的智慧,而不是一大堆雞毛蒜皮的小撇步。而且,如果它能提供一些讓大人和小孩都能「共贏」的策略,比如說,如何讓孩子自願幫忙做傢事,而不是演變成一場權力鬥爭,那我就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認識的爸媽。畢竟,育兒的最終目的,不就是希望他們未來能獨立,而我們也能有自己的喘息空間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