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捨離的56堂正向課 (電子書)

斷捨離的56堂正向課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矢作直樹
图书标签:
  • 斷捨離
  • 整理收納
  • 生活態度
  • 心靈成長
  • 自我提升
  • 正向思考
  • 極簡生活
  • 幸福人生
  • 電子書
  • 日系生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暢銷12萬冊
  ★「民主社會」亂象的解憂書
  ★「功利主義」下的正確人生指南


  覺得心情不安、亂成一團?
  快要走不下去,很想放棄?
  當你憂慮時,請先按個暫停鍵。
  試著簡單生活,為自己想做的事去努力!


  「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像。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莫泊桑

  ◎你是否放不下、捨不得、離不開,而煩惱呢?
  柴米油鹽、前途財富、社會亂象……,每天一睜開眼,就是煩惱的開始。你我都期盼凡事盡善盡美,所以總是瞻前顧後,祈求一切都在掌控中。然而,解決了舊的困難,又出現新的擔憂,人生便是這樣周而復始。你是否已學會接受這個事實?還是……

  ◎看遍生命無常的東京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部部長,教你……
  作者是東京大學附屬醫院急診部部長,看遍生命無常,體悟到煩惱就像細胞一樣,每天增生、分裂、死亡又再生,面對的方法不是徹底消滅,而是和平共存。他指出「拋開煩惱」給人知易行難的印象,但事實上每個人都能輕鬆辦到。若有時間悔恨過去,有餘力憂心未來,不如現在動手做想做的事。

  ◎本書在日本暢銷12萬冊,全是作者的親身經驗
  作者透過5個章及56個小節,啟發你如何看待各種煩惱。語氣隱含淡淡溫暖,理念有如醍醐灌頂,讓人瞬間產生另一層體悟。

  ◎從心理、物質、健康到親情,教你如何斷捨離,解決人生課題
  物質篇:無止盡的慾望,讓你覺得空虛、覺得冷嗎?
  心靈篇:糾結、抑鬱的心情,該如何自我解放?
  工作篇:偏執與抱怨,讓我們陷入思考的謬誤?
  健康篇:病痛,讓我們失去活下去的動力嗎?
  親情篇:當孩子課業、父母等問題來臨時……

本書特色

  ‧日本暢銷12萬冊,東大醫院急診部醫師的切身體驗。
  ‧從5個面向,幫助你放下所有煩惱與憂鬱。

名人推薦

  精神科醫師、作家 王浩威
  世紀奧美公關創辦人 丁菱娟
  國際演說家、人際溝通專家 吳娟瑜

  *此書為《人生整理課》第二版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迎接清爽人生的实践指南》 作者:近藤麻理惠 著 / 山口理惠 绘 出版社:[请自行填入您的出版社名称] ISBN:[请自行填入您的ISBN] 【内容简介】 在这个信息爆炸、物质过剩的时代,我们被无尽的“拥有”所束缚,心灵也随之变得沉重。你是否也曾站在堆满杂物的衣柜前感到无从下手?是否在整理完房间后,依然无法摆脱内心的焦虑与不安?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迎接清爽人生的实践指南》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如何叠衣服、如何收纳的工具书。它是一场深刻的、由内而外的生活哲学革命,旨在帮助读者通过“整理”,重新审视自己与物品的关系,最终找回生活的重心与真正的喜悦。 本书的作者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是全球知名的“整理魔法师”,她的核心理念——“只留下让你心动的物品”(Spark Joy)——已经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混乱的居所转变为宁静、充满能量的港湾。 一、整理的终极目标:发现“心动”的真谛 许多人对整理的误解在于,整理只是一种家务劳动,一旦完成就大功告成。然而,麻理惠坚信,真正的整理,是与自我进行深度对话的过程。整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家里看起来整洁,而是为了让你在每天醒来时,都能被自己所选择、所珍视的物品包围。 本书将引领你深入理解“心动”的真正含义。它不是肤浅的喜欢,而是一种与物品接触时,身体产生的积极能量反馈。通过有意识地触摸、感受每一件物品,读者将学会分辨什么是真正能提升生命质量的“必需品”,以及什么只是被社会期待或情感依附所留下的“负担”。 二、系统化的整理五大步骤:从衣物到回忆的彻底蜕变 本书结构清晰,为读者提供了一套完整、高效且易于执行的“近藤整理法”(KonMari Method™)。这套方法强调“一次性、彻底性”,避免了“今天整理一点、明天再继续”的拖延陷阱。 1. 衣物篇:重塑你对“穿着”的认知 衣物是整理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作者强调,必须将家中所有的衣物(包括储藏室、行李箱内的)集中在一个地方。然后,逐一拿起、感受。这不仅是丢弃旧衣的过程,更是重新审视自己生活方式的过程——“我真正喜欢什么样的生活状态?”。书内详细介绍了闻名全球的“直立式折叠法”,这种折叠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节省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能让每一件衣物都“站立”起来,被你平等地看见和对待,告别“被压在最底层的衣物”。 2. 书籍篇:拥抱知识的精华,而非堆砌的象征 在电子阅读日益普及的今天,纸质书的堆积问题依然困扰着许多爱书人。本书不主张盲目保留所有书,而是鼓励读者区分“已读且有价值”、“未来会读且确实会读”和“只是留作纪念”的书籍。麻理惠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视角:书本的价值在于其提供的知识或情感体验,一旦体验完成,其物理形态的使命就告一段落。 3. 文件篇:告别“也许会用到”的焦虑 文件整理是许多人感到最头疼的领域,因为它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紧密相连。本书提出了极简的文件管理哲学:文件要么是“正在进行中”(需要立即处理),要么是“永久保存”(具有法律或纪念意义)。其他一切——过期的说明书、不再需要的收据、重复的宣传单——都应被无情清理。通过建立简单清晰的分类系统(例如“待处理”、“重要备档”),将文件压力降到最低。 4. 小物件篇:从CD到化妆品,精简生活的细节 小物件往往是消耗我们心力最多的部分,它们散落在抽屉的角落,累积成隐形的负担。本书详细指导了如何处理零散的CD、DVD、化妆品、电子产品配件、工具等。关键在于:把它们从“藏匿”的状态解放出来,并为每一类物品找到一个固定的“家”。 5. 纪念品篇:珍藏回忆,而非负担 纪念品和信件是情感最深的部分,处理起来往往伴随着内疚感。作者强调,回忆的价值不在于实物本身,而在于其带来的情感体验。因此,处理纪念品不是忘记过去,而是郑重地选择性地保留那些真正能唤醒美好回忆的“圣物”,并学会真诚地感谢那些陪伴我们走过一段路程的物品,然后放手。 三、整理的深层效益:不仅仅是整洁的房间 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家居整理的范畴,它预示着生活质量的全面提升: 提升决策力: 反复进行“心动”与“不心动”的选择练习,能显著增强我们在生活、工作中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 外部环境的清爽会投射到内心,减少因环境混乱带来的易怒和焦躁,从而改善与家人的相处模式。 财务健康: 整理活动让人清晰地意识到自己过去在哪些物品上进行了不必要的消费,从而培养更审慎的消费习惯。 迎接新生活: 彻底的整理被视为人生新阶段的开端。清空旧物,就像为新的机会、新的目标腾出了物理和精神上的空间。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术》是一本唤醒内在喜悦的行动指南。它教会我们,整理不是一种义务,而是一种对自己、对生活表达爱意的最高形式。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通过手中的物品,设计出我们真正渴望拥有的、充满“心动”的人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矢作直樹


  1981年畢業於金澤大學醫學部。其後,歷任麻醉科、急診、加護病房、內科、手術科。1999年,擔任東京大學新領域創成科學研究科環境學教授,以及工學部精密機械工學科教授。2001年至今,擔任東京大學醫學研究所急診醫學教授,以及附屬醫院急診部及加護病房部部長。

  著作有《人,不會死》、《天皇》、《讓生命充滿喜悅的生活方式》、《給活著的我們‧致逝去的他們》、《離世的準備》等。

譯者簡介

侯詠馨


  輔仁大學日本語文學系畢業。誤打誤撞走上譯者之路,才發現這是自己追求的人生。喜歡透過翻譯看見不同的世界。現為專職譯者。
  譯作有《破冰、突破心防的回話模式》、《反人脈學》、《我用一張表7年做到財務自由》、《聚焦思維》(皆為大樂文化出版)。

图书目录

推薦序  整理人生,找回幸福     文/吳娟瑜
前  言 一位臨床醫生的感悟:煩惱是人生永遠的課題


第一課 物質篇:無止盡的慾望,讓你覺得空虛、覺得冷嗎?
01. 捨/在物質主義洗腦下,是否覺得自由越來越少?試著簡單生活……
02. 離/我們能帶到靈界的財產,只剩「故事」而已!
03. 斷/能不比較嗎?斷掉自卑心理這個負面念頭才是贏家!
04. 正念/與負面能量的人來往及與正面能量的人來往,差異……..
05. 斷/學會用數據、資料客觀判斷
06. 捨/經驗法則失靈時,是你歸零的機會來了!
07. 正念/困難時,不斷想著「神不會給你無法超越的試煉」
08. 離/不滿的人有個共通點就是「寂寞」,因此…….
09. 正念/許個願吧!它將化成堅信自己會成功的力量
10. 捨/投入熱衷的事物,讓複雜的欲望變得純粹
11. 離/離開不人性的大量科技吧!因為面對面溝通才能化解猜忌

第二課 心靈篇:糾結、抑鬱的心情,該如何自我解放?
12. 斷/用科學理性思考,讓感性衍生靈感與體貼
13. 離/不幸是他人想像的標準,但幸福可以由自己定義
14. 捨/不糾結於過去,只放眼未來
15. 離/磁場不合別勉強,因為「緣分」是前世持續至今的關係
16. 斷/過度自我期待只會徒增煩惱,自己的分數自己打就可以
17. 離/成功由別人定義,但失敗一定有它的意義
18. 離/脫離比賽後的負面情緒,因為考試目的只是為了磨練自己
19. 離/輸贏沒那麼重要,樂在其中才能收穫滿滿
20. 正念/任何信仰的源頭皆是善,因為靈魂的起源皆相同
21. 斷/別人的肯定易成枷鎖,自我的成就感無限快樂
22. 正念/迷惘、挫折時,順其自然也無妨
23. 離/念書只是素材,智慧才能實現「無限可能」
24. 離/遠離那些八卦、輿論,傾聽內在的自己才是王道
25. 捨/對金錢的態度如同開車,超速與龜速都會引起失誤
26. 捨/讓錢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
27. 離/專注投入一件事時,就能遠離心中萌芽的邪念

第三課 工作篇:偏執與抱怨,讓我們陷入思考的謬誤?
28. 斷/開會時,所有人皆贊同或反對,都得再次檢討
29. 離/真正的離群修行不是拯救自己,而是領悟活著的意義
30. 離/不用出家,只要學會定期將思考歸零
31. 斷/採納正反方意見,就不會被牽著鼻子走
32. 斷/不需介入別人的思想,因為拚命說服只是白費時間
33. 離/生病治療有沒有成效,全憑自己想不想治好
34. 正念/「心存偏見」永遠辦不到,「許下心願」便心想事成
35. 斷/去除渾渾噩噩,積極為自己寫一段精彩人生故事
36. 離/「聽說」不一定正確,因此批判他人時……

第四課 健康篇:病痛,讓我們失去活下去的動力嗎?
37. 斷/與其擔心做不好,不如盡力去做才有意義
38. 斷/復健成功的關鍵,在於是否聆聽身體的聲音
39. 離/懂得客觀認識自己後、就能做到改善的行動
40. 斷/斷掉一切看輕自己的念頭,因為我們絕對比想像堅強
41. 離/透過死別,體會人生別具意義的失落感
42. 離/邂逅與離別都是一種學習,因此不用遺憾後悔
43. 斷/急診室醫生提醒,壓力是疾病的元凶,因此學會放下……
44. 斷/與其執著短時間要完成,不如讓「時間一久」證明一切
45. 離/別害怕生命盡頭,你只要開心做好準備

第五課 親情篇:當孩子課業、父母等問題來臨時……
46. 斷/時間有限,去做「決定想做」和「該做」的事
47. 捨/放棄原來觀點,問題與困難馬上找到出口
48 離/換個環境及主動尋求協助,比獨自抱頭苦惱好十倍!
49. 斷/別再責備別人,把囉嗦轉換成行動的勇氣!
50. 正念/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你的選擇永遠是對的
51. 捨/朋友一堆,還不如一個?
52. 離/6個解套的觀點,讓原諒或不原諒都不成問題
53. 離/3種情況,你得借助別人的力量
54. 斷/在危急中,你越能感受集體力量的威力
55. 正念/讓靈魂覺醒,體會真正「愛」的本質
56. 正念/用「正態度」去面對人生的負能量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8710795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20.2MB

图书试读

前言

一位臨床醫生的感悟:煩惱是人生永遠的課題


  面對煩惱時,該怎麼辦呢?人們花了大半輩子的時間來解決這項課題。

  我身為臨床醫生,長年以來,在各種醫療現場看到、感受到的,都是人們「與煩惱永無止境的戰爭」。有些煩惱看似相同,但實際上每個煩惱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

  我生病了嗎?我會在哪裡臨終?我什麼時候會死?很多人抱著懵懵懂懂的不安,煩惱著這些問題。每個人煩惱的範圍與深度都不一樣,所以我們不能單方面地要求對方停止煩惱。然而,如果有空胡思亂想,為了不知何時到來的死亡感到不安,不如想像一些馬上就能達成(採取行動)的樂事吧。

  不管有沒有生重病,我們遲早都要迎接死亡。所以每天都要活得精彩,才不會留下遺憾,這就是我說的心理準備。當你有所覺悟之後,自然會產生強大的意念:「不如在這個世上待久一點吧。」其實人類遠比自己想像的更堅強。

  活得精彩,跟人生的長度無關。活到一百歲的老人安詳往生,是人人稱羨的美談;不到十歲就亡故的孩童,則會博得眾人的同情,這實在是太奇怪了。人生的價值,本來就不能用生命的長度來衡量。對於那些在短暫歲月裡,活出精彩人生的人們,真想對他們說句:「辛苦了。」

  死亡是生物的宿命,同時也是我們下一段人生的起點。我們的本質──靈魂──是永恆不滅的存在,即使肉體消滅,我們的本質也不會毀滅。

  話雖如此,現在你擁有的也是一段獨一無二的人生。下一次,我們將走上完全不同的人生。意識到這一點後,大家的腦海裡是否開始浮現,在現今這段人生中,想做或非做不可的事呢?

  煩惱,是我們在人生路上應該完成(解決)的隨堂測驗。跟煩惱和平共處,同時享受當下,切身體驗自己活著的事實,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也可說是人生的醍醐味。也許「拋開煩惱」這個主題,給人一種知易行難的印象,其實每個人都能輕鬆辦到。在這一刻,只要做你該做的事,你的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不同的轉變。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電子書拿到手,我原本是抱著有點懷疑的態度,畢竟市面上談「斷捨離」的書多到不勝枚舉,內容幾乎都圍繞在丟東西、整理術這塊。沒想到,這本的切入點竟然是從「心」出發,它不是教你如何把衣櫃清空到只剩十件衣服的極端生活,而是深入探討我們之所以捨不得、放不下背後那些深層的心理糾結。書裡提到一個觀點我很認同:很多時候,我們捨不得丟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物品承載的「回憶」或是「未完成的期望」。舉例來說,衣櫃裡那件買了卻從沒穿過的名牌外套,丟掉它似乎就等於承認自己當初的虛榮或浪費。這本書巧妙地引導你去面對那份「不完美」,並透過一系列「正向課」的練習,讓你意識到物品的價值並不等於自我的價值。我特別喜歡它在處理「人際關係的斷捨離」那一部分,比起冷冰冰的切割,它提供的是一種溫和的、尊重彼此界線的退出方式,讓我這個平時很在意別人看法的台灣人,感到非常受用,讀完後感覺心裡那些卡住的、黏糊糊的情緒,好像都有了個出口,準備輕盈地過日子。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和文字風格,我覺得非常適合現代忙碌的讀者。它不像傳統勵志書那樣長篇大論,而是採取一種紮實的「章節化」結構,每一課都像一個獨立的單元,即使我只有零碎的通勤時間,也能隨時打開看一課,吸收一點能量。最讓我驚豔的是,它並沒有將「斷捨離」塑造成一種艱澀的哲學,而是用非常生活化的語言,結合了很多台灣在地生活場景的例子。像是處理娘家傳下來的舊家具、或是親友贈送但自己不喜歡的擺飾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在台灣社會裡很難避免的「人情包袱」。書中建議的解決方案,不是叫你硬著頭皮丟,而是教你如何用優雅且不傷感情的方式,將「物」的執著轉化為對「人」的祝福。我感覺作者在撰寫的過程中,非常有同理心,她知道我們心裡的那個小劇場有多麼激烈,所以她的建議都是「軟著陸」式的,讓讀者在清理物品的同時,心靈也能同步得到修復,這點真的很厲害。

评分

如果你是那種把「整理」想成是勞力密集型活動的人,我強烈推薦你換個角度看看這本電子書。它徹底顛覆了我對「清潔」的認知,從「我要花力氣清除」的負面情緒,轉變成「我要為未來的生活騰出空間」的積極期待。書裡提到很多關於「專注力」與「物質慾望」之間的連結,我覺得非常發人深省。當我們被太多無用的東西包圍時,我們的決策力其實是被削弱的,因為大腦必須不斷處理周遭環境的資訊干擾。這本書教導的「斷捨離」,其實是一種高效能的專注力訓練。它不是關於「少即是多」的口號,而是關於「對的才重要」的篩選機制。我開始嘗試只專注在我真正熱愛、每天都會用到的東西上,結果發現工作效率真的提升了,早上出門前也不再因為找不到東西而焦慮萬分。這本電子書的價值,遠遠超過了它標示的售價,它賣的是一種更清晰、更有條理的生活態度。

评分

我會給這本書極高的評價,主要是因為它的「持續性影響力」。很多工具書你看完當下會很興奮,但過沒幾天就故態復萌。然而,《斷捨離的56堂正向課》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植入了一套「自我檢核機制」。書中設定的許多小測驗和反思提問,讓你不用等到家裡又亂成一團時才想起它,而是讓你隨時隨地都能進行「微斷捨離」。像是當你準備網購時,腦中就會自動跑出書裡的某個「正向課」的提醒:「這個東西,真的會為我的生活增加價值嗎?」這種內化的過程,才是真正的整理術精髓。它讓我從一個害怕改變、害怕浪費的舊思維中走出來,變成一個更願意擁抱「流動性」的人。現在看著家裡整潔的空間,心裡那份踏實感,真的是無價的收穫,這不是整理雜物的成就感,而是「我能掌控自己生活」的自信感。

评分

說實話,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目錄時,心裡是暗自叫好的。它沒有用那些太過激進的標題來嘩眾取寵,而是用了「正向課」這個詞,聽起來就讓人覺得舒服、有建設性。我以前讀過一些整理術的書,讀完後往往是充滿了罪惡感——「天啊,我怎麼還留這麼多垃圾!」然後壓力更大。但這本電子書完全沒有這種攻擊性,它就像一個很有耐心的導師,慢慢引導你去看清現況。尤其對我們這種習慣性囤積紀念品、怕浪費的社會背景來說,它不是直接跟你對幹,而是告訴你:「沒關係,我們來看看這個紀念品,它現在還能給你什麼正能量?」如果不能,那是不是可以換個更有意義的方式去紀念這段記憶?我發現,書中許多觀念其實跟近年來很流行的正念(Mindfulness)有異曲同工之妙,強調活在當下,而不是被過去的包袱捆綁。我實際操作了書中提到的幾個小練習,像是「三日物品對話法」,雖然一開始有點彆扭,但的確讓我對家裡幾件「雞肋」物品的看法有了天翻地覆的轉變,決定將它們釋放出去,空間果然變開闊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