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修訂版確實有進步,內容更新了不少,尤其是在針對當代語料的運用上。過去的翻譯教材很多都使用比較舊的範例,但這本收錄了不少近年來常見的網路用語或新興詞彙的翻譯討論,這對我這種需要處理時事翻譯的譯者來說非常重要。我發現作者對於「在地化」的觀念掌握得很到位,不只是單純的語言轉換,更強調文化橋樑的角色。書中對於一些台灣特有的歷史脈絡或社會現象在翻譯時如何處理,有獨到的見解,這點是其他翻譯書比較少著墨的。雖然書本篇幅不短,但排版清晰,有許多圖表和範例對照,讀起來不會覺得枯燥乏味。對於想精進翻譯能力的讀者,這本絕對是值得收藏的工具書。
评分說真的,這本翻譯書讓我對「翻譯」這件事有了更深層的體悟。以前總覺得翻譯就是把 A 語言變成 B 語言,但讀完這本書,才明白它其實是兩種思維模式的轉換。書裡頭花了很大的篇幅在探討「翻譯的倫理」和「讀者導向」的原則。它教我們如何判斷在特定情境下,是保持「異化」(忠於原文結構)還是「歸化」(符合目標讀者習慣)的策略。這對於我們在處理一些政府公文或法律文件時特別關鍵,因為語氣的拿捏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誤解。作者的論述很紮實,每一點都有清楚的理論基礎支持,讀完後感覺自己的翻譯視野開闊了不少,不再只是糾結於單詞的對應,而是開始關注整體語義的傳達效果。
评分這本《漢英翻譯基礎與策略(修訂版)》聽說評價還不錯,我最近剛好在研究一些翻譯的技巧,想說買來參考看看。整體來說,這本書的編排蠻有條理的,從基礎的詞彙選擇、句子結構對應,到比較進階的語篇分析和文化差異的處理,都有涵蓋到。特別是針對台灣讀者來說,它對於如何處理台灣特有的表達方式在對應到英文時的困境,有一些很實用的建議。像是我們常說的「機車」或是「便當」,在翻譯時不能只看字面意思,書裡頭就舉了很多例子說明如何找到最貼切的對應詞彙。作者在解釋一些翻譯理論時,也盡量用比較白話的方式,讓我這種不是科班出身的人也能比較容易理解。不過,對於已經有一定翻譯基礎的人來說,可能有些章節會覺得不夠深入,但對於想打好基礎的學習者,絕對是本不錯的入門或複習用書。
评分對於我這種常常需要進行中英口譯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漢英翻譯基礎與策略(修訂版)》雖然偏向筆譯,但其中關於「結構重組」和「資訊濃縮」的技巧,對於口譯也極為受用。書中對於長句的拆解與重組方式,以及如何確保譯文的流暢度,提供了許多實戰建議。我特別喜歡它在探討「修辭手法」時的章節,很多中文裡很常見的譬喻或典故,要用英文精準表達出來是非常困難的,書裡針對這些難點提供了具體的處理路徑。雖然有些部分的理論性比較強,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消化,但整體來說,它提供了一個非常全面的翻譯思維框架,讓我可以更有系統地去檢視自己的翻譯過程,找出盲點並加以改進。確實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的寶典。
评分老實講,我一開始對這本翻譯書有點抱持懷疑的態度,畢竟市面上這類書籍琳瑯滿目,很多都只是拼湊一些例句。但這本《漢英翻譯基礎與策略(修訂版)》在策略面的探討上,確實讓我耳目一新。它不只是教你「怎麼翻」,更強調「為什麼要這樣翻」。書中對於不同文體(比如學術論文、商業文件、文學作品)的翻譯策略有非常詳盡的分析。我個人覺得最受用的部分是關於「語氣與語境」的掌握。台灣的中文表達比較含蓄,而英文則傾向直接,如何在不失原意的同時,讓譯文讀起來自然流暢,這本書提供了很多值得深思的觀點。它並沒有提供標準答案,而是引導讀者去思考翻譯決策背後的邏輯,這對我後續在處理一些比較口語化或帶有文化色彩的文本時,提供了很好的指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