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典文學中精彩的寓言領略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
「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在《莊子》、
《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名著中,都有不少精彩寓言。
由於故事簡練,含意精闢,
有些寓言又進一步演變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
如《杞人憂天》、《對牛彈琴》、《井底之蛙》、
《自相矛盾》等,不勝枚舉。
由古典文學中精彩的寓言領略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
「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在《莊子》、
《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名著中,都有不少精彩寓言。
由於故事簡練,含意精闢,
有些寓言又進一步演變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
如《杞人憂天》、《對牛彈琴》、《井底之蛙》、
《自相矛盾》等,不勝枚舉。
生活指導師,業餘作家。
【智慧篇】
001.不龜手藥
002.對牛彈琴
003.曳尾塗中
004.騰猿處勢
005.莊周遊雕陵
006.探驪得珠
007.杞人憂天
008.迷惘之疾
009.愚公移山
010.朝三暮四
011.兩小兒辯日
012.季梁得病
013.施氏與孟氏
014.田夫獻曝
015.楊布打狗
016.鄭武公伐胡
017.不死之道
018.目不見睫
019.涸澤之蛇
【前言】東方寓言,歷久彌新
寓言是文學領域中的一枝奇葩,它是人們在勞動和社會實踐中的智慧結晶。它短小精悍,寓意深長,寥寥數語,便能引申出令人深省的哲理,所以歷代文學家們,便常常愛用這種形式來闡述自己的主張,寄托自己的願望。
他們所創作的寓言中,有的對封建統治階級的暴行加以諷刺和揭露,有的對社會上一些醜惡和愚蠢的現象加以嘲笑和批判,對人民的智慧才能,則又進行了善意的讚揚和揭示,反映出人民的心聲。因此,也成為廣大群眾喜見樂聞的通俗文藝形式之一,獲得巨大生命力,歷久不衰。
中國的寓言故事,源遠流長。「寓言」一詞,最早見於《莊子》,並且作為其中一章的篇目存在,這說明寓言這種文學體裁,在春秋時已初步形成。
由春秋至戰國時代,是寓言創作的一個空前繁榮的時代。當時的社會正處於由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進行大變革的時期,在學術上則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一些思想家和舌辯之士,紛紛使用寓言的形式來說明白己的政治主張和思想學說。比如在《莊子》、《墨子》、《韓非子》、《呂氏春秋》等名著中,都集中了不少精彩寓言。
由於其故事簡練,含意精闢,有些寓言又進一步演變成為膾炙人口的成語,如《杞人憂天》、《對牛彈琴》、《井底之蛙》、《自相矛盾》等,不勝枚舉。
秦漢之後,直至現代,代代都有不少寓言產生,並且還出現了不少寓言專著,比如《艾子雜說》、《郁離子》等皆是其中的佼佼者。
本書收錄中國古典文學中精彩寓言百餘則,希望能使讀者在閱讀時領略到中國文化中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
坦白說,我對電子書的接受度很高,尤其是這種需要隨時翻閱、查找的書籍。如果這本書的排版設計得宜,能夠很流暢地在不同章節間跳轉,那將是極大的加分項。我設想,也許在通勤的捷運上,我可以隨手點開一則關於「堅持」的寓言,讀完剛好到站,帶著一份鼓舞繼續我接下來的工作。最讓我好奇的是,作者是依循時間順序來選材,還是根據主題分類?我個人比較偏好主題式的分類,像是「關於謙虛」、「關於決斷力」、「關於友情」等等。這樣在需要特定心靈雞湯的時候,就能精準地找到對應的篇章。總之,我期待這是一本可以放在手機裡,隨時都能帶來一絲清明和寧靜的數位良伴。它不該只是睡前翻閱的消遣,更應該是日常生活中,隨時提醒我們保持清醒頭腦的「微型心靈導航」。
评分買書有時候就是一種直覺,看到書名裡「中華文化」和「智慧小品」這幾個詞,我就覺得這本書像是為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量身定做的解藥。我們現在接收到的訊息太多太雜,很多時候就像在沙灘上抓水一樣,抓了一堆,卻留不住什麼。而「智慧小品」這個定位,暗示著內容是經過高度濃縮和提煉的,每一則都可能是幾分鐘就能讀完,但卻能在腦中停留很久的「知識膠囊」。我特別看重這種「輕量級閱讀,重磅級思考」的體驗。我希望它能像茶道中的點心一樣,精緻、到位,不會讓人有負擔感。而且,以台灣讀者的角度來看,我們在吸取中華傳統的同時,也很重視與國際接軌。如果作者能在闡釋這些寓言時,能巧妙地對照出一些普世價值,讓這些古老的智慧能被全球的讀者理解,那這本書的價值就會再上一個層次。
评分身為一個長期關注人文教育的讀者,我非常在乎知識的呈現方式。這本書標榜的是「178則」,這個數字聽起來就相當紮實,表示內容量絕對夠份量。但更關鍵的是,它如何處理這些素材。是把成語和典故分開講,還是巧妙地將兩者編織在一起?我個人衷心期盼,作者能賦予這些古老的故事新的生命力,而不是簡單的釋義加舉例。我希望它能帶有一點點「說書人」的魅力,那種讓人忍不住想聽下去的懸念和轉折。畢竟,寓言的精髓就在於「不直說」,而是透過情節的推進,讓讀者自己去領悟那個「原來如此」的瞬間。如果這本書能做到這一點,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地發出會心一笑,或者為古人的洞察力感到驚嘆,那麼它就成功超越了一般工具書的範疇,成為了一本值得反覆品味的案頭書。
评分這本書光看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尤其是「中華文化裡的寓言故事」這個點,馬上把我拉回到小時候聽阿公阿嬤講故事的回憶裡。我一直覺得,咱們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小故事,不只是簡單的教條,它們用最生活化的比喻,把那些深奧的道理講得清清楚楚。你想啊,像是「亡羊補牢」、「對牛彈琴」這些,不都是用一個小場景,就把為人處世的大智慧給濃縮起來了?我特別期待看到作者如何從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和古文中,提煉出適合現代人閱讀的「智慧小品」。畢竟,現在生活節奏這麼快,誰還有時間去啃那些厚重的古籍呢?如果能像剝洋蔥一樣,一層一層地把那些精華挖出來,用現代的語彙重新包裝,那絕對是老少咸宜的佳作。我預感這本書會像一盞溫暖的燈,照亮我們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可能迷失的一些價值觀。我希望它不只是知識的堆砌,更能帶來心靈上的撫慰和啟迪,讓我在為人處事上,能多一分圓融和通達。
评分說真的,現在市面上講傳統文化的書汗牛充肉,大多是制式化的翻譯,讀起來索然無味,好像在背課本。但我對這本的期待是,它能帶來一種更貼近「人」的溫度。台灣的文化底蘊深厚,我們對於那些充滿人情味的故事特別有共鳴。我希望能從這些寓言中,看到更多關於人際關係、職場倫理,甚至情感處理的巧妙建議。比如說,某個看似簡單的成語背後,或許隱藏著古人對「界線感」的深刻理解,或者對「溝通藝術」的精闢見解。我希望作者的筆觸是靈活的,不要老是擺出一副「我是長輩,我在教你」的姿態,而是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分享他的生活體悟。如果能結合一些當代的案例來佐證那些古老的智慧,那就更棒了。這樣一來,這些「智慧小品」就不會是冰冷的文字,而是能立即應用在我們日常生活的實用指南,讓我在面對那些讓人頭痛的選擇時,能多一個從歷史長河中汲取的智慧錨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