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賺錢人生 (電子書)

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賺錢人生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班傑明.葛拉漢
图书标签:
  • 價值投資
  • 葛拉漢
  • 投資
  • 理財
  • 財經
  • 電子書
  • 本傑明·葛拉漢
  • 賺錢
  • 投資哲學
  • 經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閱讀葛拉漢,是正確的投資起跑點。」——股神華倫.巴菲特

  ◎投資應放在「股票原本的價值」,在價格「遠低於」價值時買進。
  ◎股民應遵循兩個原則:一是嚴禁損失,二是不要忘記第一原則。
  ◎股市短期看來是投票機,長期來看則是體重機。

  以上這些耳熟能詳的致富金律,都來自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
  他是華倫.巴菲特的老師、型塑股神一生投資哲學的傳奇人物。

  班傑明.葛拉漢,1894年出生於倫敦,成長於紐約,
  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券商公司從事金融工作。
  1926年與友人合作設立葛拉漢.紐曼基金(Graham-Newman partnership),
  每年以優異績效擊敗道瓊工業指數,從此奠定價值投資策略在市場的地位。
   
  他在經濟大蕭條最嚴重時寫下《證券分析》,開創證券分析領域的先河。
  1949年,他又以一般投資者為對象,寫下《智慧型股票投資人》,
  至今仍是適合散戶投資者閱讀的最佳指南。
  臺灣股市的存股大師們,無一例外都提過受到這本書的影響。
    
  以上兩本書雖富涵哲理、技術與專業,但對一般投資人而言並不易讀懂,
  可能認為價值投資很難執行。

  本書則是葛拉漢的親筆回憶錄,完整呈現價值投資法的根源與精髓,
  以精妙的比喻、風趣的口吻,回憶自己九歲起立志賺錢的一生經歷:


  ◎被嘲諷排擠的童年,刺激出華爾街教父
  葛拉漢出生於英國倫敦,後來全家移居紐約,10歲之前,
  明顯的英國口音總受到同學嘲諷排擠,卻也激發他小學畢業時就搞懂四件事:
  其中「如何用各種方法賺一點小錢」;「如何依靠自己的理解做好一切事情」;
  更是在華爾街證券市場必備的成功要件。

  ◎母親股票慘賠,讓他懂得「好的股票便是最好的投機」
  1907年,他的母親買進美國鋼鐵股票卻蒙受重大損失,
  讓他對「投資」還是「投機」,提出了完全不同的定義,
  造就他日後推崇重視公司內在價值的價值投資法。

  在當年聽內線買股票的華爾街(其實現在也是),
  葛拉漢如何區分,什麼是可靠的的消息,什麼又是騙人的?


  ◎大蕭條誕生出的《證券分析》與安全邊際
  1929年「黑色星期二」股災,讓葛拉漢.紐曼基金嚴重受創,
  資產縮水只剩下25%,而經歷這個時期後,
  他提出了「安全邊際」投資法則:「市場先生是很情緒化的瘋子,
  你要趁他情緒低落時撿便宜,當他情緒高昂時你只要旁觀就好。」

  ◎永遠存在的問題:如何選擇股票和債券?
  葛拉漢認為,股票和債券的持有比例都不能少於25%,
  剩下的50%,則根據投資者自己對股票行情的感覺和判斷,
  若不能做出明確判斷,怎麼做才合乎邏輯?

  這位華爾街教父還告誡我們,學會區分以下三種人,對理財很有幫助:
  第一,真正的吝嗇鬼,第二,狂熱的討價還價者,第三是?
  其中有一種人是最成功的生意人。
  本書將帶你理解這位華爾街教父的心路歷程,淬鍊出百年不敗的投資思維。

業界推薦

  《存好股,我穩穩賺》暢銷作家/溫國信
  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雷浩斯
  投資理財部落客/Kelvin價值投資
  「陳喬泓投資法則」版主/陳喬泓

 
深入洞察市场波动与理性决策:精选投资经典回顾 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人物的传记或单一投资流派的教条,而是致力于构建一个宏大而精密的框架,用以理解资本市场运作的深层逻辑,并指导个人在不确定性中做出稳健的财富增长决策。它集合了跨越不同时代、影响深远的几位投资巨擘的核心思想,旨在帮助读者建立一套独立、批判性的投资分析体系,而非盲目追随任何“圣经”。 第一部分:理解市场周期与价值的本源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市场行为的本质。我们探讨的不是短期的价格起伏,而是驱动资产价格长期变动的底层经济力量。 1. 宏观经济的脉动与资产定价模型: 我们首先考察了经济周期理论,特别是如何识别扩张与衰退的阶段,以及这些阶段对不同行业和资产类别的影响。重点分析了利率环境、通货膨胀预期以及全球贸易结构变化如何影响企业的内在价值计算。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现金流折现模型(DCF),并强调了在应用这些模型时,如何根据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调整折现率,确保估值结果的稳健性。我们对比了基于绝对价值和相对价值的估值方法,指出在市场情绪极端化时,相对估值往往容易误导投资者。 2. 经济特许权与护城河的构建: 理解一家公司的真实价值,关键在于识别其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即“护城河”。本部分系统地分析了护城河的五种主要类型:无形资产(品牌、专利)、转换成本、网络效应、成本优势以及规模经济。我们不仅讨论了如何量化这些优势对未来现金流的保护作用,更重要的是,探讨了护城河的动态性——哪些优势正在被技术进步侵蚀,哪些则在随着时间推移而加固。通过一系列历史案例研究,我们展示了即使是看似稳固的行业领导者,如果忽视了技术变革的威胁,其价值也会迅速蒸发。 3. 债务、杠杆与资本结构的管理: 健康的资产负债表是抵御风险的基石。本书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企业资本结构对股东回报的影响。我们探讨了最优资本结构的概念,以及管理层如何利用债务进行有效的财务杠杆操作。特别关注了在经济下行期,高杠杆企业可能面临的流动性风险和违约风险。此外,我们还对比了不同会计准则下利润的质量,教导读者如何穿透复杂的财务报表,识别“粉饰”后的真实盈利能力。 第二部分:行为金融学与投资者的心理博弈 再完美的分析模型,也需要一个冷静的头脑去执行。本部分专注于投资者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克服认知偏差。 4. 市场情绪的量化与反向操作逻辑: 我们探讨了市场行为的非理性根源,深入分析了羊群效应、过度自信、锚定效应和损失厌恶等核心行为偏差。书中展示了如何利用一些经典的“情绪指标”(如看跌/看涨比率、首次公开募股的热度、市场成交量的极端水平)来量化市场的主流情绪。我们强调,成功的逆向投资并非简单的“与众不同”,而是基于对市场集体错误判断的精确量化和逻辑推演。 5. 风险认知与波动性的真实含义: 本书对“风险”进行了重构性的定义。它不再仅仅是历史波动率的统计测量,而是指永久性资本损失的可能性。我们区分了“波动性”(Volatility)和“风险”(Risk)的本质区别,并讨论了如何利用波动性来增加收益,而非仅仅规避它。这部分内容强调了理解市场非对称性回报结构的重要性——即在某些情景下,下行风险(损失)对投资组合的负面影响远大于上行收益(盈利)的正面影响。 6. 集中投资与分散投资的平衡艺术: “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众所周知的格言,但其背后的科学原理常常被误解。我们通过现代投资组合理论(MPT)的简化模型,解释了有效前沿的构建逻辑,但更重要的是,我们探讨了在极度自信的情况下,如何适度集中投资于那些我们真正理解并拥有高确定性估值优势的标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能力圈”内的、信息优势明显的集中投资组合,而不是基于运气或热情盲目集中。 第三部分:实践中的投资框架与策略迭代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战相结合,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决策流程。 7. 寻找“安全边际”的量化标准: “安全边际”是投资稳健性的核心概念。我们详述了如何为不同的资产类别(股票、债券、房地产等)设定不同的安全边际门槛。对于股票而言,这涉及对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管理层素质的严格检验。我们提供了一套分级的质量评估体系,确保只有达到最高标准的企业才能进入候选名单,并要求其市场价格必须远低于保守估计的内在价值。 8. 优秀管理团队的评估维度: 企业价值的实现高度依赖于执行者。本章聚焦于如何评估管理层的能力和动机。评估标准包括:资本配置的历史记录(他们是否明智地再投资了利润?)、管理层薪酬结构与股东利益的一致性(股权激励的陷阱与优势)、以及面对危机时的透明度和诚实度。我们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并提供了一套识别“自利型”管理团队的指标。 9. 长期视野下的策略迭代与耐心: 最终,本书强调了投资的本质是一场耐心的马拉松。我们回顾了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投资者,他们成功的主要驱动力往往是复利效应的时间维度。本部分讨论了如何建立一个“永不卖出”的清单(即那些即使价格过高也不愿轻易放弃的优质资产),以及如何识别那些需要修正错误的信号,区分是短期市场噪音还是基本面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恶化。成功的投资过程是持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分析框架,并对市场保持谦逊的纪律性实践。 本书旨在为渴望构建独立思考能力、不受市场喧嚣干扰的严肃投资者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的操作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班傑明.葛拉漢(Benjamin Graham)


  美國經濟學家與專業投資者,價值投資之父。他也是啟蒙華倫.巴菲特以及當代許多最成功交易者投資理念的導師。

  葛拉漢1894年出生於倫敦,成長於紐約。自哥倫比亞大學畢業後,即進入券商公司擔任金融研究員。1926年與友人紐曼(Newman)合作設立葛拉漢.紐曼基金,每年以優異的績效擊敗道瓊工業指數,從此奠定了葛拉漢價值投資策略在市場的地位。

  在華爾街奮鬥多年後,葛拉漢回到母校執教,首度開設證券分析課程。立下後世證券分析的基礎。

  自1933年起,葛拉漢.紐曼基金就沒有賠過錢,而基金清算後的投資報酬率更高達近700%。如今活躍於華爾街數十位身價上億的基金管理人,都自稱為葛拉漢的信徒,因此他亦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

 

图书目录

推薦序一 投資與投機,差別在於買入「合理價格」/溫國信
推薦序二 一窺價值投資宗師的精彩人生/雷浩斯
推薦序三 關於投資,風險必須永遠擺在第一順位/Kelvin價值投資
班傑明.葛拉漢的投資忠告

第一章  班傑明的旅程
班傑明將會像一隻狼那樣掠食
英國人在紐約
口音總被嘲諷
穿短裙的小男生
葡萄果仁的虛榮心考驗
回憶是一組不連貫的鏡頭
我哥哥比較「文靜」
愛上雙關語
幼稚園就被退學
流逝的是人,不是時間

第二章 做股票的母親,看金融版的我
由富變窮,僅剩「傳家寶」
父親葬禮上哭得最響的
股票讓我家更窮
不願為錢改嫁的夫人
錢是在這世界出人頭地的證明
為了三美元失去性命

第三章 我那軟弱、堅強,又有點虛榮的彆扭個性
職業分尊卑,九歲便知
一生只打過一次架
嫌貧愛富家族尤甚
沒錢有沒錢的玩法
小學跳級四次還能斜槓
知己都在書本裡
家道中落讓我變得崇拜金錢

第四章 十三歲就半工半讀
幹活去吧!你這頭牛!
抗拒猶太教禮儀的猶太少年
媽媽創業,害我開啟掙錢人生
發明開門裝置想賺專利使用費

第五章 一波三折的大學路:我的務農和學徒經歷
自己的草率自己收拾
不是務農的料
性知識初體驗
寄給母親的蘋果
奢華家具使我無緣獎學金?
因為勢利心態而輟學
不放棄,「重返」哥倫比亞大學

第六章 大學,該體驗什麼生活?
主修文學卻成了理學士
老實人偶爾也會走偏
休學工作,連校長都支持
第二次家庭財務危機
打工的體悟:經營者一老,就什麼都做不成
家教男與失敗的業務
遲鈍的情感發展
初戀因現實而告終
拒絕獎學金,決定就業結婚

第七章 事業起步
華爾街第一個忠告:如果投機,就會賠錢!
有錢人分為三種,吝嗇鬼往往更貪婪
從辦公室收發員到債券部助理
一戰的證券拋售浪潮
「體面」的債券推銷員

第八章 華爾街見面禮:經歷第一次股市大跌
市場轉型,股票不再像賭博
第一次套利:銅礦公司解散計畫
不太榮耀的「準」軍旅生涯
再一次價值投資獲利
事業小插曲:短暫的唱片代理生意
讓我差點自殺的股市下跌
債券分析的起源:投稿雜誌
差點成為《華爾街雜誌》主編
一九一五年的紐約,有車等於有駕照

第九章 價值投資的開始
揚名日本金融界的「葛拉漢小額債券箱」
建立投資研究部
股票的綽號
好的投資便是最好的投機
研究稅法,讓我發現「商譽價值」方程式
用套利和避險成功躲過熊市
第一次投機就失敗,空殼公司的陷阱

第十章 1920年代的大牛市,我開始自立門戶
獲利大好的葛拉漢公司
利潤持續投入投資,讓資本三年成長六倍
合作無間但不親密的合夥人
大家都有不為人知的一面

第十一章 與管線公司的較量──價值往往藏在細節裡
取得資訊,才能掌握內在價值
股東並不「實際擁有」他們的股票
聯合小股東作戰,爭取代理權
與洛克菲勒家的關係
意外成為最大煙火製造商副總經理

第十二章 家庭生活與不幸的婚姻
我行我素的二女兒愛蓮
我的運動生涯
性格懦弱導致婚姻失敗
婚外情是兩分吸引、八分機會
小兒子牛頓出生
成為「證券分析」教授
與母親的歐洲之旅
驕傲進駐有十個房間的豪宅

第十三章 人生的中點:經濟大蕭條降臨
全年損失20%,然而最糟的局面還沒到
在股災高峰入住「宮殿」
貧窮是相對概念,財富的損失不是谷底
因大蕭條誕生出《證券分析》

第十四章 復甦之路:1933年至1940年
參與訴訟案,開啟新生活
永遠存在的問題:如何選擇股票和債券?
參加華爾街沙龍
不完美的替代品
因為二戰而成為道奇隊球迷

第十五章 我的劇作家生涯
第一部劇本就在百老匯上演
華爾街身分讓劇本慘敗
成為「戲劇界」的一員

第十六章 超越時代的貨幣概念:商品本位制
生活用品不如黃金重要嗎?
穩定原物料價格就能穩定經濟
有直接利益的改革,才有民眾支持
 
結語 班傑明.葛拉漢63歲的自述

後記 班傑明.葛拉漢80歲的壽誕演說
班傑明.葛拉漢大事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0742190
  • EISBN:9789860742596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9MB

图书试读

推薦序

投資與投機,差別在於買入「合理價格」


  巴菲特(Warren Buffett)師承葛拉漢的價值投資法,獲得極為輝煌的成就,他也曾說,除了父親,葛拉漢是影響他一生最大的人!被尊稱為價值投資之父的葛拉漢,在投資理財方面,是相當重要的一位人物。

  本書中葛拉漢也談到利用「滾雪球」,推動自己資產的經驗。滾雪球就是將賺到的利潤,滾入帳戶再投資,讓更大的投資部位,帶來更多的收入;這就是複利的觀念,複利的終值取決於本金、報酬率與滾動的次數,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更多。

  葛拉漢說,在華爾街證券市場成功有兩個條件,第一是正確的思考,第二是獨立的思考,而這兩樣他都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

  為什麼他可以做到這兩件事?答案是他的人格特質,在他小學畢業時,就已經知道了四件事:

  知道如何「使自己堅強的對付命運的捉弄」;
  知道如何「用各種方法賺一點小錢」;
  知道如何「集中精力完成該做的工作」;  
  知道如何「依靠自己去理解做好一切的事情」。

  葛拉漢的做人態度就是認真、實事求是,在求學方面,他非常喜歡閱讀,數量也相當驚人,而他最喜歡讀的是古希臘史詩《奧德賽》(Odyssey)。

  關於研究股票的方法,葛拉漢也和別人不同,他會從公司的財報著手,他認為要取得資訊,才能掌握「內在價值」。公司的「內在價值」,不只是公司資產負債表上的淨值,而是各種因素、潛力的加總。

  如果一家公司擁有良好的獲利引擎、商譽、領導階層的能力,它的「內在價值」就會逐漸增加,所以「內在價值」是比財報更廣範圍的抽象價值。

  由於葛拉漢的認真態度,使他不僅精通股票,連公債交易、選擇權避險、套利交易,以及稅法也都精通,是真正的金融大師。

  關於投資,他的母親曾經買進「美國鋼鐵」股票,但在1907年美股崩盤時遭受重大損失,這件事讓他對買股票這件事很有戒心,也對於「投資」和「投機」給了不同的定義:投資行為必須經過「透徹的分析」,確保「本金安全」與「適當的報酬」,否則就是投機!

  葛拉漢強調買進股票要用「合理價格」、「合適的價格」,並了解公司的內在價值,這就是價值投資法的精神,給世人很大的啟發;以合適的價格,買進前景看好的股票,正是他引以為豪的理念。

  葛拉漢曾說,如果投資人買入的股票「物超所值」,或是遠低於內在價值,那麼未來獲利的機會就非常大,而投資人只需按此道理行事就可以。如果投資人忘記「合理價格」這件事,就會讓原本是很好的投資,變成異常危險的過度投機。

  本書是他親筆自述成長過程,包括求學、工作、遭遇股災、投資獲得重大成功等精彩內容,也對自己不幸福的婚姻有所敘述,是一本不能錯過的好書。
 
雪球股達人/溫國信 

一窺價值投資宗師的精彩人生

  葛拉漢是價值投資的始祖,股神巴菲特的恩師,全世界所尊崇的偉大投資哲人。

  在葛拉漢之前,從未有價值投資這個名詞,因為過去股市從未有過一套系統化的投資法則,葛拉漢在資訊不透明的年代,憑著過人的天賦、理性的系統化思考,以及對數字的熱愛,定下了價值投資的三大神聖定律:

  1.所有者思維
  2.安全邊際
  3.市場心理學

  所有者思維非常重要,因為許多投資人從未將自己視為股東,因此他們不認為自己是公司的擁有者。但如果你自認是擁有者,你就會採取不一樣的行動,在本書第11章「與管線公司的較量──價值往往藏在細節裡」就是葛拉漢採取股東行動主義的經典案例。

  葛拉漢之所以會積極的行動,是因為他計算了該公司的內在價值,並且認定股價和價值之間存在的巨大的有利差距,這種有利差距就是「安全邊際」。

  投資就是應對未來,但未來不可知,因此每個投資人都要有安全邊際,替計算錯誤,突然發生的厄運,帶來足夠的緩衝空間。

  安全邊際的產生,很大的原因來自於市場心理的落差變化,葛拉漢以瘋狂的市場先生來形容股市:市場先生是個情緒化的瘋子,他高興時股價會賣很高,難過時股價會賣很低,因此你可以趁他情緒低落的時候占他便宜,當他情緒高昂的時候,只要旁觀就好。

  在2021年疫情時間,看著股價高漲到偏離基本面的航運股,葛拉漢的寓言仍然十分貼切。

  樹木不會長到天上去,無論股價高估或者低估,市場最終會回歸內在價值,就像出自《詩藝》(Ars Poetica)中,葛拉漢熱愛引用的名言:「現在沈淪者,來日將復興;現在榮耀者,來日將腐朽。」

  基於前面幾點,你會發現價值投資在行動上,是一種「反市場心理投資法」,你的投資行為有很大的機率和一般大眾是不一樣的。人性具備趨同性,所以很多人無法忍受與他人不同,但是你是對是錯,與他人怎麼想無關,只和你的邏輯推理有關。

  所以,葛拉漢最著名的弟子股神巴菲特,他投資的方式是自己在辦公室中大量閱讀,似乎也不令人意外了。

  巴菲特雖然是葛拉漢最著名的高徒,但是巴菲特的副手、波克夏副董事長查理.蒙格(Charles T. Munger)和葛拉漢才是真正的同類:

  他們都博學多聞,能夠跨領域學習不同的學科;喜歡和書本上的古人做朋友;一樣喜歡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重視「可靠」這個概念,並且不在乎自己古怪的個性是否討人喜歡。

  如果你覺得巴菲特對於葛拉漢過分崇拜,請了解這種崇拜感和當今世人對蒙格的崇拜感完全相同。葛拉漢就是百年前的蒙格,蒙格就是現世的葛拉漢,他們兩人之所以有投資觀念上的不同,完全是因為一個出生於大崩盤時代,另一位出生於美國最強盛的時代。

  在生活環境的差異下,同類型的人會產生出不同的投資哲學,因為人是會受到環境和社會影響的。投資的形式可能會改變,但是價值投資的三項原則,仍然歷久不衰。

  葛拉漢超前的創舉不只是價值投資,他提出的基金管理收費方式也領先時代。他不收管理費,而是採用分紅的方式,在報酬率超過6%之後才領取一定的分紅比例。

  這個協議充分的展示了他的受託者責任,並且這類方式也傳承給早期的巴菲特合夥事業公司,以及少數有勇氣這樣執行的投資公司。

  除此之外,葛拉漢在投資方面的貢獻仍然無人能比,價值投資的門徒在全世界無所不在,除了巴菲特與蒙格,就連指數型基金,也是從葛拉漢的「防禦型投資策略」而來,在指數資金之父約翰.柏格(John C. Bogle)的著作中,他也直接的承認受到葛拉漢的眾多影響。

  葛拉漢並非完人,他的處理感情方式惹人爭議(身為價值投資者,我盡量用保守的措辭,剩下細節就請讀者仔細閱讀吧!),個性古怪的程度也不少,若讀者在閱讀本書時,覺得這位投資大師似乎有點和常人不同,那表示他真的非常真誠的揭露自我。

  本書能讓你了解葛拉漢的心路歷程,讓讀者們一窺價值投資宗師的人生起落,讓我們透過這本書,一起回到百年之前的華爾街,共同經歷葛拉漢精彩的人生!

   
價值投資者、財經作家/雷浩斯

關於投資,風險必須永遠擺在第一順位
    
  正在翻閱此書的你,是如何在茫茫書海中找到這本書?又是什麼原因讓你想要拿起此書並翻開來閱讀?想必你跟我一樣是一位價值投資者,對吧?無論你是價值投資的新手、老手,這本書都適合你來閱讀,這本書並非教你如何投資,而是讓你了解怎樣的環境下,造就了「價值投資之父」班傑明.葛拉漢。

  書中用一個又一個葛拉漢的故事,讓讀者們知道他是如何一步一步建立起對於投資理財的觀念,而我覺得當中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最了不起的理財策略,是能在自己的能力所及之內,過上滿足的生活。」這句話放到現在的世界仍是如此,不管在投資上或是理財上。

  投資上,若想要做出超越自己能力範圍內的投資時,投資人們往往會選擇融資或其他開槓桿的方式,而這意味著你將必須承擔比其他人還要大的風險;但對價值投資者們來說,我們應該把風險擺在第一順位,尋求合理的報酬,而非一時的想在市場投機,卻因此將自己推向更大的風險之中。

  理財上,唯有心理上享有真正的滿足,物質上才會有所滿足。最近很常聽到的「財務自由」或「FIRE運動」,都是以經濟獨立、提前退休為主要目的,要達到此目的並非一定要賺得多,而是有多少能力就做多少事情。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說過:「快樂的秘訣不在於追求更多想要的事物,而是要發展安貧樂道的能力。」了解自己身心的需求程度,不去過多所求,你的生活就可以生活得很富裕。

  書中有一章節叫做「好的股票便是最好的投機」,由於從小母親因投機失利,使得班傑明.葛拉漢堅定了信念——不倚靠投機方式做投資,反而每一次所做的投資規畫,都是因為看重了公司的內在價值。

  如同我爺爺本身因為股票而致富,卻也因開融資槓桿而破產,這使得我深刻認知到股市的危險及現實,造就了我「風險必須永遠擺在第一順位」的想法,進而選擇了價值投資。

  正所謂環境會造就一個人的價值觀,這也是孟母為何要三遷的原因。我們透過本書就可以學習到「價值投資之父」一生所經歷的事物,而當中需要時間來累積的經驗更是無價,就跟在股市一樣,空有知識還不一定能夠持久且穩定的獲利,成功的關鍵是耐心更伴隨著豐富經驗,而經驗會慢慢變成紀律。

  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你可以找到的資訊,其他人也一定可以找到,那為什麼成功的人是你,而不是其他人呢?當中我認為最關鍵的因素,就是經驗及紀律。唯有堅守自己經驗所累積出來的紀律,才能夠在股市中長存,而把別人的經驗當成是一種警惕,也能夠讓自己少走很多冤枉路。
 
投資理財部落客/Kelvin價值投資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讓人眼睛一亮,畢竟「價值投資之父」這個名號在金融界的分量有多重,大家心知肚明。不過,身為一個在台灣摸爬滾打多年的小股民,我其實對那些艱澀難懂的學術理論有點敬而遠之。我期待這本電子書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學長在帶領菜鳥一樣,用最貼近我們日常生活的案例,把那些看似高深的投資哲學,拆解成可以立即上手的操作步驟。畢竟,我們在台灣股市看到的市場波動,常常比書上寫的更讓人心驚膽跳,所以如果能多一些本土化的市場觀察角度,或者至少是能讓我聯想到過去幾年台灣大型權值股走勢的範例,那就太棒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種只會講大道理,卻不接地氣的「聖賢書」,而是能真正幫助我在面對財報數字時,眼睛不會脫窗,知道該從哪幾個關鍵指標下手,才能真正篩選出被市場低估的「好公司」,而不是光會喊口號的紙上談兵。如果內容能多點實際操作的SOP,那我絕對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身邊所有想擺脫「韭菜」命運的朋友們。

评分

身為一個習慣在通勤時間閱讀的電子書愛好者,書籍的編排邏輯和閱讀的流暢性對我很關鍵。我希望這本關於投資大師的傳記式著作,不會只是枯燥地堆砌歷史故事或者生硬的公式。讀起來的節奏感很重要,必須要像一場精彩的電影,讓你情不自禁地想翻到下一頁。我更在意的是,作者如何呈現葛拉漢的「心法」——那種面對市場起伏時的泰然自若。畢竟,真正有價值的投資,往往是一種反人性的修煉。如果書中能穿插一些生動的小故事,描述葛拉漢在特定歷史時刻是如何做出決策的,那種情境帶入感會遠勝於單純的理論闡述。例如,在經濟大蕭條時期,他是如何保持清醒的?這種心靈層面的指導,對於我們這些時常因為市場波動而夜不成眠的散戶來說,是比任何技術分析都更為寶貴的「定心丸」。

评分

坦白說,現在市面上的投資書籍多如牛毛,內容常常是東拼西湊,讓人看了之後感覺好像什麼都懂了,但真要動手做的時候,腦袋又一片空白。我特別關注這本電子書的「深度」和「實戰性」。台灣的投資環境,尤其是有時候政府干預的成分或者特定產業的特殊性,跟美國市場還是有些微妙的差異。我希望作者在闡述葛拉漢的原則時,能夠高明地將其「翻譯」成適合我們現階段的市場語境。例如,在評估「安全邊際」時,我們手上的資料透明度和取得的便利性,可能和當年葛拉漢研究美國市場時的情況有所不同。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些台灣特色產業(像是半導體供應鏈、電子代工等)的估值思考框架,哪怕只是作為一個引導性的思考方向,都足以讓這本書的價值倍增。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套堅固的「防彈衣」,讓我面對市場的誘惑和恐慌時,都能堅守紀律,不被短期消息面牽著鼻子走。

评分

讀完這麼多投資書籍,我發現最大的困難點總是在於「執行」。理論上,大家都知道要買便宜貨,但市場過熱時,誰能抵擋住FOMO(錯失恐懼症)的誘惑?所以我非常看重這本電子書在「行為金融學」和「投資紀律」上的著墨。如果作者能將葛拉漢的哲學,與當代心理學對人類決策偏差的研究結合起來,提供一套更具操作性的「自我檢核清單」,幫助讀者在實際下單前進行情緒層面的過濾,那將會是非常創新的角度。我不太想看到太多關於技術線圖分析的內容,那感覺像是另一本書的範疇。我更想知道,當市場集體瘋狂時,一個堅定的價值投資者應該如何利用人性弱點來為自己創造超額報酬。這種從人性層面去解構市場的能力,才是真正的「投資智慧」,也是我最期待從這本電子書中汲取到的精華。

评分

現在很多理財書籍都強調「快速致富」或「抓住熱門標的」,這跟葛拉漢的長期價值觀是背道而馳的。我對這本書的期待,在於它能否清晰地劃分出「投機」和「投資」的界線,並且用強有力的論證,讓讀者徹底信服「時間是價值投資者最好的朋友」。我希望這本書在電子書的版本中,能充分利用超連結或註釋的功能,方便讀者在閱讀到特定名詞(比如「MM比率」、「淨營運資產」等)時,可以快速查詢到更精確的解釋,而不是讓讀者為了查一個定義而中斷閱讀的連貫性。總體來說,我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書架上那本「常翻常新」的工具書,而不是看完一次就束之高閣的「歷史文獻」。它應該提供的是一種思維的框架,而非一套僵死的選股SOP。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