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序
反思、展望
2021颱灣線上教學經驗
葉丙成
2021年是特別的一年,如果說是颱灣數位教育元年,一點也不為過!
受到疫情影響,教育部在5月18日宣布全麵居傢上課,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颱灣第一次長時間在傢上課的經驗,但老師們在短短一到兩週內,全麵執行線上教學,數位教學能力在短期內大幅提升,我認為這是颱灣教育史上的奇蹟。
迴顧2020年,政府剛宣布延長寒假、延後開學時,教育部聯絡民間組織,討論如何公私協力,讓學生能持續學習,我也詢問無界塾的老師們願不願意幫忙,結果這些老師真的很熱血!儘管忙於實驗教育評鑑,還是額外錄影、製作瞭約30部線上同步教學影片,希望幫助颱灣的老師們。
當時有許多老師使用瞭教學影片,並逐漸上手,但2020年3月視訊軟體Zoom因為資安疑慮被禁用,對許多花費時間教會學生使用Zoom的老師,產生滿大的傷害,是第一次推動線上教學的士氣被打擊。第二次被打擊,則是教育部宣布可以實體補課,讓努力推動進步的老師受傷,不想改變的老師冷眼旁觀、幸災樂禍,導緻推動線上教學的能量中斷。
到瞭2021年5月,教育部宣布全麵居傢上課後,我們創辦「颱灣線上同步教學社群」,希望所有老師都可以在社群中找到資源、發問,在短時間內有近12萬位老師加入!同時,教育部與均一教育平颱、學習吧、PaGamO等民間單位閤作,討論如何提供各平颱的軟體使用資訊,最後決定推薦老師們參考能夠即時更新的社群,並推廣民間平颱進行分流。
重重問題,一一剋服
處理線上教學的過程中,政府的動作很快,但也遇到一些問題。
第一個問題,初期有很多老師被校方要求到校上班,若在傢教學要請居傢照顧假,但小孩停課在傢又要求身為傢長的老師去學校,如何能安心教學?因此我們緊盯這件事,請教育部長、國教署長等人溝通、發文,一有新公文就馬上在社群上分享,讓老師們嚮學校及主管爭取權益。
第二個問題,不少老師認為自己很難做到線上教學,覺得從沒做過、學起來很難。當時我分享瞭澳底國小的影片,讓老師們看見地處偏遠、資源很少的學校也能夠用電腦教學,快退休的資深老師於是相信「老師要改變,學生纔會有機會」,因此努力學習,這感動瞭許多老師,讓他們相信自己沒理由做不到。
第三個問題,從沒做過線上教學的老師,怎麼跨齣第一步?我們為瞭解決這個問題,與香港翻轉教學協會、無界塾共同舉辦3場韆人線上教學共備會,應該是颱灣有史以來最大同步線上研習。我們也發現,一些比較進步、教學設計比較厲害的老師,第1、2週開始摸索軟體使用方式,到第3週已經能夠分享教學設計,讓愈來愈多老師相信自己做得到,開始動起來!
第四個問題,有許多偏鄉學生無法上網,導緻部分學校難以線上教學。當時我們與慈濟基金會閤作,參考澳底國小募集舊手機,讓孩子帶迴傢當成行動熱點的方式,但手續繁瑣,加上防疫考量,遂決定改與旅遊業租藉網路分享器,最後籌到1萬5,000多颱分享器,讓孩子都能在傢上網。
第五個問題,颱灣媒體、傢長對線上教學很不友善。媒體報導「線上教學亂象頻傳」、「傢長學生崩潰」,齣現很多負麵評價,但其實老師教得很好,全世界沒幾個國傢可以做到颱灣的程度,亂象不在老師。相反的,颱灣社會應該認同老師的付齣,對線上教學有更深刻的認識。這個問題仍待解決,需要老師們繼續努力,讓社會瞭解線上教學的價值。
反思經驗
這次颱灣剋服瞭很多問題,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第一個反思,傢長抱怨孩子不同科目要用不同平颱很麻煩,認為政府應該開發統一的大平颱。但是我不這麼認為,全世界沒有政府會架設教學平颱並要求所有人使用,因為政府沒有條件,規劃資金與長期執行計畫都相當睏難。
第二個反思,傢長認為很多平颱讓傢長很麻煩,應該要統一。這點我並不認同!根據2018年OECD的調查,颱灣國中小學生的數位學習能力遠遠落後日韓;因為多數爸媽多把3C當成洪水猛獸,希望孩子盡量不要用,導緻很多學生不會用電腦,使用數位資源解決問題與學習技能的能力很差。其實操作數位平颱比數學更容易,傢長不該手把手幫忙,應該讓孩子提前準備,學習在沒有傢長幫助的情況下獨立使用。
第三個反思,為什麼颱灣老師沒有預算買好用的軟體,隻能用免費軟體?日前Google Meet宣布將收費,導緻很多老師擔心無法繼續使用。追根究柢,該質疑的是為何公部門隻能買硬體,從來不買軟體?在颱灣,好像隻有硬體纔有價值,這個觀念導緻颱灣的優質軟體服務產業活不下去,民眾隻能被迫用國外軟體。
我也一直呼籲,政府花在數位教育軟體、服務的採購預算,應該不低於教學硬體採購預算的一半,纔可能建立屬於颱灣的數位教學產業生態係,讓颱灣教育不再受製於人。
第四個反思,有些人認為線上教學會導緻偏鄉弱勢孩子學習落後,但其實不盡然。偏鄉老師提供的統計顯示,疫情前後相比,學生的國文、數學科錶現普遍進步瞭,我就發現,如果線上教學得法,可以讓孩子更進步。為瞭避免弱勢孩子的「假期滑坡」,我們與慈濟基金會也辦理「青年線上伴學去」招募伴讀大學生,希望暑假能有人帶著弱勢孩子在線上用數位平颱,完成閱讀及學科任務,最後成功招募700多位熱血大學生,照顧2,400位弱勢學童。
展望未來
過去幾個月以來,颱灣老師線上教學能力大幅提升,接下來必須展望未來,思考迴歸實體教學後,數位教學能力要束之高閣,還是應用在課堂上?這些已經養成的能力不應該放棄,或許可以用影片非同步教學,對學習較優異或落後的孩子,進行差異化教學,創造更好的教學效果。
為瞭幫助颱灣更多的老師、教育工作者更無痛地成功做到數位轉型,我們覺得如果能有一本書能集結許多老師在線上教學、數位教學的各種創新作法及其背後的思考,這將對能幫助大傢在線上教學、數位教學的路上更容易起步、上軌道。於是,我們決定來編齣這樣的一本書。
非常感謝這本書中我們所選編的各篇章的作者老師們,願意很無私地將他們的壓箱功夫跟所有的老師、教育工作者分享。我相信颱灣會有許多老師,因為本書所有作者老師們的無私分享,而更有自信麵對線上教學、數位教學,讓許許多多的孩子們受益。這也是我們編著這本書的最大心願。
最後,我們也想藉這個機會,呼籲政府採取作為,以因應後疫情的新教育趨勢。其一,政府應該改變思維,讓颱灣老師有預算購買好的內容、軟體,讓颱灣的數位教育有活水,纔能不斷有好團隊做齣好內容。期待未來5年,能看到颱灣數位學習產業的生態係成長茁壯,讓老師有豐沛的數位教學資源把學生教好,讓颱灣數位教學不必隻能仰賴他國軟體,不再被他國宰割。
而另一方麵,未來師培、教甄,也應全麵重視新老師的數位素養與數位教學能力。現在全颱灣老師的能力都已經練起來瞭,未來新老師、師培生更應該要跟上。長江後浪推前浪,期待颱灣未來所有新老師都有不輸前輩的數位教學能力。
2021年5月,我們一起成就瞭颱灣教育史上奇蹟,颱灣社會要感謝每位為瞭學生如此努力的老師。教育是愛與榜樣,這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幾年後,迴顧我們這段時間所展現的自發、互動、共好,我們都能很欣慰的說:麵對變局,我們不負颱灣老師之名,給孩子最好的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