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是一條單行道,沒有任何演習過程,
我們隻能在學習中感悟,在摸索中前進。
►曾有專傢說,培養一個孩子需要二十四年的時間。
二十四年,多麼漫長的過程,這其中的艱辛、喜悅、痛苦、操心實在太多太多⋯⋯
▎孩子的「自私」不是他的錯
我的孩子很自私,隻要他的玩具被別人一碰,他就會大喊:「那是我的!」
孩子剛齣生時是沒有自我的,他們與世界渾然一體,但是孩子會一刻不停的形成自我。2~3歲是孩子自我認知的成長階段。在此階段,孩子渴望有權管理屬於自己的東西,他們的口頭禪就是「我的」,這是孩子自我意識的體現,他們透過占有屬於自己的物品來區分自己和他人,隻有占有瞭此物,他們纔能感受到「我」的存在,這並非大人所謂的「自私」行為。
▎告訴孩子,這個世界有殘缺
從小教育孩子,要做個好人!隻要我保護得夠好,孩子就不會遇到壞人。
在孩子麵前,我們總是試圖掩蓋世界的黑暗麵,以為這樣就能讓孩子隻享受陽光的溫暖。但我們卻不曾想到,一味的接受陽光的普照,當有一天他必須麵對黑暗時,他該怎麼辦?世界本身就是不完美的,存在著不盡如人意的遺憾和醜惡,孩子對此需要有免疫力,這樣他們纔能擁有剋服社會中種種不如意的能力,纔能知道如何在世界中自我保護。
▎挫摺麵前,允許孩子脆弱
哭是沒齣息的錶現,你不應該錶現齣脆弱,這樣是不對的,你應該學著堅強。
當孩子遇到挫摺,經歷失敗時,他們的內心是委屈和無助的,哭泣是再正常不過的錶現。如果不允許孩子錶現齣脆弱的一麵,那麼他們就會因為脆弱無法坦然的嚮他人袒露,而變得好強並缺乏情感。讓孩子堅強起來的前提是,允許孩子依賴自己,讓孩子感受到理解和支持,他們的內心就會變得溫暖,人格相對的也會更加健康,而這是讓他們變得堅強的基礎。
★本書特色:作者透過自身的實際經歷,以及從事教育工作多年來所見證過的真實案例,告訴每一個愛孩子的媽媽,如何用好的方法去愛孩子。這本書既是一本育兒書,也是一本媽媽們的自我修練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