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尚設計全書:時尚史、產業趨勢、研究工具、織品布料、設計方法、作品集,時尚設計師與從業者的全方位專業指南 (電子書)

時尚設計全書:時尚史、產業趨勢、研究工具、織品布料、設計方法、作品集,時尚設計師與從業者的全方位專業指南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丹尼斯.安東
图书标签:
  • 时尚设计
  • 时尚史
  • 服装设计
  • 纺织品
  • 设计方法
  • 作品集
  • 行业趋势
  • 设计工具
  • 时尚产业
  • 专业指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實用全面的時尚設計指南。從時尚史,商業結構到設計產業鏈……無論是實務層面,還是設計美學層面,本書將完整探索時尚產業的一切。

時尚是什麼?時尚是混種學問,座落在藝術、工藝與工業的交會處,既是創意領域,也是一門巨大的生意。時尚不只是社會現象和設計師才華洋溢的成果,更是如日中天的產業,展現著文化語言。這項產業包括遍布世界的供應鏈,對全球經濟影響甚鉅。時尚是由設計師主動生成的。進入這個產業,就代表要承擔挑戰,透過創造力的探索和藝術過程,結合功能、藝術性,與商業可行性,才能獲得成功。

時尚設計師,是時尚產業成敗的關鍵!時尚設計師熱愛歷史,是極具策略手段的難題解決者,是商業執行者、畫家、雕塑家、工藝家,更是集所有角色於一身的溝通高手。本書將向所有有志加入時尚產業的讀者,揭示這個刺激的創意角色。從找靈感、研究方法、時尚插畫、設計過程到提案。案例分享,有用的關鍵技巧,must to know的先備知識,帶你走上通往產業核心的康莊大道。

★超值實用附錄★
.布料磅數換算表
.專有名詞中英文查詢
.草圖與平面圖樣版
.線上線下實用資源

【專業推薦】(依姓名筆畫順序)
Johan Ku古又文︱服裝設計師
吳世家︱2020~2022臺北時裝週協同計畫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
林國棟︱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主任
施雅玲︱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許愷玲 Kellykiwi︱時尚插畫家
許鳳玉︱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廖秀哖︱Harpers Bazaar Taiwan總編輯、《 Fashion Week臺上臺下》作者

「這書堪稱服裝設計師的武功祕笈,而且是念得越透澈,內力越紮實的那種。」──Johan Ku古又文︱服裝設計師
「一本視覺化且易讀的時尚設計工具書。聚焦循環性的時尚產業鏈,畫龍點睛說明資源、設計、生產、零售到再生。設計師需理解大環境、經營管理與解決顧客問題,掌握風格,成就設計之路。」──吳世家︱2020~2022臺北時裝週協同計畫主持人、香港中文大學企業傳播研究所副主任
「精闢詳實,脈絡清晰,與時俱進地將理論與實務系統化地呈現,輕鬆專業地帶領讀者進入偌大的時尚體系,誠摯推薦!」──林國棟︱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品牌與時尚經營管理碩士學程主任
「這是一本讓服裝初學者能夠在最短時間內踏入時尚殿堂的百科工具好書!」──施雅玲︱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
「實用的服裝設計工具書,讓服裝學習者能更清楚了解服裝設計的流程,一起思考,一起實踐,創造充滿故事性與具魅力的服裝。」──許鳳玉︱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教授兼設計學院院長  

透過本書,你將學習到:
【時尚的簡要歷史】
透過文化性產品、設計品,以及時尚產業,欣賞及認識時尚;學習時尚的關鍵專業術語,認識影響時尚演進的主要歷史發展;認識十九世紀到今日的重要時尚設計師,以增加脈絡感;理解時尚市場的結構,留意衝擊時尚產業的當前爭議,與其設計實踐。

【品牌與潮流等產業趨勢】
學習如何定義品牌;利用研究和推測過程,建立有參考價值的消費者輪廓;了解商業結構,使用趨勢研究;熟悉時尚研究的目的,與可行的應用方式。

【透過研究發想激發靈感】
學習實用的時尚設計概念;透過「腦力激盪」連結靈感和視覺研究;了解研究計畫的步驟;熟悉彙整研究的工具和方法;探究實現原創的策略和技巧;學習訂定鮮明的色彩故事的動機和框架;檢視發展系列時,原料採購的挑戰。

【織品布料的種類與開發】
了解創意織品在系列發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認識「表面建構」的運作和創意應用,包括平織和梭織;研究染色應用的技術背景和藝術可能性;認識印花和紋樣布料的類型與創意應用;分類裝飾性表面並評估美感特性;在時尚中引進雷射切割的技術和美感應用;研究影響時尚產業的新科技和製造過程。

【設計的過程與方法】
認識打造系列的多種設計方法;了解創意草圖、拼貼和數位媒體在發展系列中的用途.探索各式時尚輪廓.學習立體剪裁的多種手法與運用.認識系列發展中的數位立體打版技法;了解在創意系列發展中,細節的設計與其用途;了解時尚的發展和打樣的重要性;學習將時尚系列視覺化的步驟。

【作品集、面試等求職技巧】
認識設計呈現的手法;理解系列平面圖的功能和架構;了解時尚插畫在系列中所扮演的視覺傳達角色;評估發展鮮明強烈的插畫中的關鍵技術性考量;認識平面和製造圖在系列呈現中的技術方法與應用;學習彙整一系列的必備實用步驟;熟悉成功的規格說明書的功能與架構。
跨越時尚的邊界:一場深入探索設計哲學與實踐的知識之旅 本書旨在為所有對設計領域懷抱熱情,渴望超越單一風格或技術範疇的讀者,提供一份全面且富有啟發性的導讀。我們將目光投向時尚設計之外更廣闊的設計光譜,探討設計思維如何滲透並重塑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人機互動的流暢性到城市空間的呼吸感,再到永續發展的藍圖構建。 這是一本關於「如何思考」的書,而非僅僅「如何製作」的指南。它不提供特定服裝剪裁的圖解,也不深入探討特定面料的纖維結構,而是著重於建構讀者在面對複雜、快速變遷的世界時,所需要的批判性框架與創新策略。 第一部分:設計的本質與哲學溯源 我們首先從哲學的層面剖析「設計」一詞的深層意涵。設計,從亞里斯多德的「形式因」到當代現象學對「在場」的強調,始終是人類介入世界、賦予混亂以秩序的行為。 1. 從工具製造到概念創造:設計史的宏觀視野 本章跳脫服飾業的線性發展,追溯設計思想在不同文明中的演變。我們將考察古羅馬的基礎建設美學如何影響後來的工業設計;文藝復興時期對人體比例的精確測量如何啟發了後來的參數化設計;以及包浩斯(Bauhaus)運動中對「形式服從功能」的極致追求,如何與今日強調用戶體驗(UX)的原則遙相呼應。重點在於理解,美學與實用性從來不是二元對立,而是一種動態的張力。 2. 設計師的角色轉變:從工匠到系統架構師 二十世紀中葉,設計師被視為產品美化的專家。然而,面對全球化和數位革命,這一角色已然轉型。本書探討當代設計師如何成為跨學科的橋樑建造者——他們不僅設計物體,更設計流程、服務、互動,甚至是組織的文化。我們將分析「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在商業策略、公共服務和社會創新中的應用,強調設計作為一種解決問題的通用語言。 3. 倫理、美學與社會責任的交織 設計決策從來不是價值中立的。本部分深入探討設計背後的倫理考量。這包括了設計的隱私影響(如演算法設計中的偏見)、產品的可修復性與壽命終結(Cradle-to-Cradle 理念),以及如何通過設計選擇來促進社會包容性。我們不探討特定服裝的環保面料,而是討論設計決策如何影響資源分配與社會公平。 第二部分:跨域創新的研究工具箱 成功的設計源於對未知的探索和對數據的精確解讀。本書的這一部分,提供一套適用於任何設計領域的通用研究方法論,強調質化與量化數據的結合應用。 1. 深度觀察與民族誌方法 超越簡單的市場調查,我們專注於人類學式的田野調查。如何設計有效的訪談腳本以挖掘深層的潛意識需求?如何進行「影子研究」(Shadow Studies)來觀察使用者在真實環境中的行為模式?這部分將詳述如何構建觀察框架,以捕捉那些「未被言說的需求」,這些需求往往是顛覆性創新的沃土。 2. 數據視覺化與資訊架構 在當代,信息過載是常態。設計師必須成為優秀的資訊溝通者。本書介紹如何運用視覺化工具,將複雜的數據流轉化為清晰、直觀的洞察圖表。我們探討資訊架構(IA)的原則,這不僅適用於網站導航,也適用於產品組件的邏輯組織和複雜服務流程的梳理。 3. 快速原型與迭代循環 此處討論的「原型」超越了實物模型,涵蓋了服務流程的可行性測試(Service Prototyping)和數位介面的低保真模擬。關鍵在於建立一套低成本、高效率的失敗機制,從快速的迭代中獲取真實反饋,從而不斷優化最終的解決方案。 第三部分:未來視野:科技、永續與新材料的邊界 本章著眼於前沿科技如何重塑設計的可能性,以及設計師在應對氣候危機中扮演的角色。 1. 數位化設計工具的進化論 我們不教授特定的軟體操作,而是分析數位工具的發展趨勢。從參數化設計到生成式設計(Generative Design),工具不再只是執行的畫筆,而是共同創作者。本書探討設計師如何駕馭這些工具,以探索人類直覺難以企及的複雜幾何和結構優化。 2. 循環經濟與物質循環設計 永續性不再是可選項,而是設計的基本約束。我們將深入探討循環設計(Circular Design)的範式轉移:如何從「開採-製造-丟棄」的線性模式,轉向「再利用、修復、再生」的閉環系統。這涉及到對產品生命週期管理、解構難度評估以及材料的「預期退役」設計。 3. 跨感官體驗的構建 當設計不再局限於視覺,體驗的維度被極大擴展。本書探討觸覺回饋、空間音景、甚至氣味設計在提升整體用戶體驗中的作用。如何利用聲光影的組合來調節空間情緒,以及如何設計出富有層次感和敘事性的多感官旅程。 結語:設計作為持續的對話 最終,本書旨在激發讀者將設計視為一場永不停止的對話——與材料的對話、與使用者的對話、與社會環境的對話。它提供的是一套認知工具,協助讀者在任何專業領域中,都能以更深刻、更具系統性的方式,去定義問題、創造價值,並留下有意義的印記。這是一份為未來設計挑戰者準備的思維藍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丹尼斯.安東Denis Antoine
Savannah College of Art服裝設計系教授,專長服裝剪裁。畢業於London College of Fashion(BA Hons)與the Royal College of Art(MA RCA)。

譯者簡介

韓書妍
法國蒙貝里耶第三大學(Université Paul Valéry)造型藝術系畢。目前定居台灣,為專職英法譯者,愛吃愛喝愛貓咪。

聯絡信箱:shurealisme@gmail.com

图书目录

導言06

1. 時尚的歷史與產業08
了解時尚09
綜觀時尚史12
重要設計師16
時尚市場20
時尚產業中的當前爭議26
設計師檔案:克里斯多福.雷伯恩(Christopher Raeburn)30

2.品牌、消費者與趨勢32
定義品牌33
消費者輪廓37
潮流研究43
時尚研究49
設計師檔案:崔由登(Eudon Choi)54

3.靈感和研究56
概念和概念構成57
案例分析:亞歷山大.麥昆(Alexander McQueen)60
案例分析:可可.香奈兒(Coco Chanel)62
案例分析:三宅一生(Issey Miiyake)64
腦力激盪66
研究計畫68
聚集研究結果70
打造獨創的研究75
奠定色彩故事77
採購材料80

4.織品開發84
創意織品開發85
表面建構86
染色應用95
印花與圖樣100
裝飾104
布料處理108
雷射切割110
新科技與製作開發111
設計師檔案:荷莉.富爾頓(Holly Fulton)112

5. 設計發展114
設計過程115
草稿、拼貼與數位媒材117
探索輪廓124
在人臺上進行立體剪裁126
數位立體剪裁130
精於細節的設計132
將想法製成樣本134
系列的視覺化136
設計師檔案:庫克雷利.沙希恩(Cucculelli Shaheen)140

6.呈現系列作品142
介紹設計143
系列作品平面圖144
插畫147
繪製平面圖和規格圖153
彙整系列圖表158
規格說明書160

7.作品集和履歷164
作品集的呈現165
打造品牌視覺166
了解客群170
效果出色的排版172
數位作品集175
履歷178
面試重要技巧180
招聘人員檔案:艾蓮娜.貝茨(Elaina Betts)182

專有名詞184
時尚材質與一般用途196
草稿與平面圖樣版200
實用資源214
索引219
圖片版權223
謝辭224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4593866
  • EISBN:9789864593859
  • 規格:普通級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9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64.0MB

图书试读

時尚設計是一門常被誤解的專業。一般人看這個領域,通常會將重點放在讚嘆天才設計師與生俱來的創造力,卻避而不談創造過程的背後是如何費盡心血。本書就是特別針對時尚這項令人熱血沸騰卻又相對曖昧不明的主題而撰寫,引導讀者從真實的角度理解這個產業。
業界中,各個層級的時尚設計師皆面臨極具挑戰性的工作:每一季都要融合商業與藝術性,設計出款式合宜,營收上可行,而且令人躍躍欲試,充滿創意的產品。此外,所有時尚產業中的一份子,無論是商品視覺企劃、攝影師、造型師、印花設計師還是採購,只要澈底了解設計師的創造思維,都能大獲助益。畢竟時尚品牌並非只是單純地製造單品,而是透過「如何與為何」,打造產品與其展現出來的藝術視野,做出與他牌的區別。想要充分了解時尚產品如何生成,就必須通盤意識到其中的眾多面向,最好理解的方式,就是將其整合成三大部分,分別是「脈絡」、「概念」以及「呈現」。
「脈絡」指的是時尚產業的核心知識、歷史與商業結構。設計師在這些方面必須能夠應用自如,才能將作品實際融入當前的流行市場。時尚史和商業的關鍵點、引入當前話題而影響產業,以及品牌發展、消費者研究與潮流的主要知識,這些內容將於第一章和第二章介紹,做為往後延伸至創作的基石。
第三、四、五章聚焦在概念和發展,探討為時尚產業開發新產品的必要過程。從定義靈感,到累積研究並將之應用在原創性織品與設計開發上,這部分在創意過程中能發現許多潛在可行的工具和技法。雖然技法對許多設計師的創作方式影響至深,不過,應該將技法視為創意策略的出發點,以及設計師自我探索和實踐的起點。
當設計發展完成,且新一季的當季產品系列逐漸成形後,時尚設計師就會落實各式各樣的「呈現」工具,體現新產品的價值。呈現的方式,很有大一部分將取決於該設計的預設客群。因此,某些呈現方式,如「平面圖」(flat drawing),就會是主要的工具,而時尚插圖則著重於採編敘事。設計師採用的形形色色呈現技巧,就是第六章的主題。對於亟欲進入時尚產業的年輕設計師而言,以多元的視覺方式呈現展現出流暢手法至關重要,將自己的作品彙整成一份
專業作品集(portfolio),同時採納實體與數位形式,並且在應徵面談時發揮令人信服的口語能力。基於這個原因,最末章將提供作品集設計、履歷以及面談技巧的指南。
雖然時尚是個日新月異的產業(風格和結構皆然),時尚設計師的角色始終是產業成敗的關鍵。時尚設計師熱愛歷史,是極具策略手段的難題解決者,是商業執行者、畫家、雕塑家、工藝家,更是集所有角色於一身的溝通高手。本書將向所有有志加入時尚產業的讀者,揭示這個刺激的創意角色。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電子書的排版和視覺呈現對我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點。畢竟,這是一本關於「時尚」的書,如果內容本身編排得像一本枯燥的教科書,那光看名字就讓人卻步了。我期盼它在呈現上能達到某種設計美學的高度,畢竟內容是關於視覺藝術的,外在的呈現不應該拖後腿。我希望它在講解複雜的歷史脈絡或布料結構時,能搭配足夠精美、解析度高的圖例和插畫。例如,講到巴洛克時期的服飾結構,能不能有清晰的結構分解圖?講到各種領型、袖型的差異,能不能用簡潔的線條圖來標示?如果電子書的翻頁流暢度高,且圖片能在閱讀時能順利放大查看細節,那閱讀體驗就會大大加分。畢竟,時尚產業是高度視覺化的,如果這本書本身不能在視覺上取悅讀者,那它在傳達「時尚感」這個核心價值上,可能就會略顯不足。我對它的「實用性」和「美觀性」都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一舉兩得。

评分

這本書的名字實在是太有野心了,「全方位專業指南」耶!聽起來就讓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我對它「設計方法」這一塊特別感興趣。我自己的經驗是,靈感來的時候像洪水猛獸,但如何把那股腦子的混亂轉化成一張張結構清晰的設計圖,中間的轉譯過程常常讓人抓狂。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些紮實的設計思考流程,例如從概念發想到草圖繪製,再到立體剪裁的初步模擬,有沒有提供一些範例輔助說明?畢竟,設計師的作品集才是他們進入這個圈子的敲門磚,如果這本書能針對如何「打造一份令人驚豔的作品集」提供具體的策略和範例,那就太棒了。例如,排版美學、專案故事性的敘述方式,以及如何取捨展示哪些設計?這都是經驗累積才能學到的東西,如果能透過這本書快速建立起一套標準作業流程,對我這種自學成份較高的人來說,無疑是打了強心針。希望它不只是教你怎麼畫衣服,而是教你怎麼「思考」設計。

评分

這本書光看書名就知道它根本是時尚界的百科全書嘛!我光是翻閱目錄就覺得眼花撩亂,每個章節都像挖到寶藏一樣,尤其是對於想從事設計但又不知從何下手的我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我最近在考慮要不要真的跨行去學設計,畢竟現在這個時代,傳統產業越來越難走,但時尚設計又好像充滿機會。這本書光是「時尚史」的部分就夠我啃上一陣子了,畢竟要設計出「未來」的東西,你得先搞懂「過去」是怎麼演變過來的,對吧?那種從香奈兒的小黑裙到解構主義大師的作品,如果沒有一本系統性的整理,光靠網路上零星的資料拼湊,那根本是瞎子摸象。我特別喜歡它在產業趨勢的分析,你知道嗎?現在很多設計師很愛講永續、環保,但這些概念是怎麼融入到商業模式裡的?這本書似乎都有深入淺出地解析。我還沒看到實體書,但電子書的好處就是可以隨時隨地掏出來看,對我這種常常在通勤或等人的碎時間很多的人來說,效率簡直滿分。我希望它不只是理論堆砌,而是真的能帶點實務上的操作建議,畢竟理論跟實踐中間的鴻溝,那可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跨越的。

评分

最近在網路上看到一些關於這本《時尚設計全書》的討論,大家都在誇它是設計科系學生的必備聖經,我本來還在觀望,畢竟市面上的「全書」常常都會有內容虛浮、講得太淺的問題。但仔細看了大家分享的一些章節介紹,我發現它在「織品布料」和「研究工具」這塊著墨很深,這對我來說超級重要!很多新手設計師,光是搞不懂羊毛、麻料、聚酯纖維這些東西的特性和應用,作品出來的效果就差了一大截。真正厲害的設計,絕對是材質先行。如果這本書能把不同布料的特性、手感、以及如何應用在不同版型上講得透徹,那簡直是無價之寶。而且,現在做設計不只要求美觀,還要考慮到生產成本和市場接受度,書裡提到的那些「研究工具」,不知道有沒有包含如何做市場調研、如何分析競品,以及各種設計軟體的操作邏輯?我一直覺得,成功的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結合,如果它能提供的是一套可以驗證的流程,而不是天馬行空的靈感筆記,那我就願意為它買單。畢竟,設計師的養成,靠的不是天賦,而是紀律和系統化的知識結構。

评分

身為一個在時尚產業外圍觀望很久的人,我總覺得這個圈子很神秘,充滿了光鮮亮麗的T台走秀,但背後那些從業人員的日常工作狀態、職涯發展路徑,卻很少被公開討論。這本書既然掛了「時尚設計師與從業者的全方位專業指南」這個名號,我非常期待它能揭開一些產業的內幕。例如,設計師助理第一年的工作內容到底是什麼?進入大品牌和小眾設計室的差異在哪裡?又或者,如何從設計師晉升到創意總監的階梯?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真實的職涯地圖,而不是空泛的勵志口號。畢竟,時尚產業的競爭激烈程度是出了名的,如果能事先了解各種職位所需具備的軟硬實力,我在規劃自己的技能樹時就能更精準。如果書中附帶一些成功設計師的訪談,分享他們當年如何克服瓶頸、如何應對甲方需求的變更,那絕對比任何設計技巧都來得實用。畢竟,人脈和心態,有時候比技術更關鍵。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