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傳奇流浪作傢三毛 × 中國當代作傢鬼纔賈平凹
素未謀麵的兩人,透過文學展開瞭靈魂上的交流……
「我在臺灣看到平凹先生的兩本書,一本是《天狗》,一本是《浮躁》。我看第一遍時就非常喜歡,每個標點我都研究,太有意思瞭。他用詞很怪,可很有味兒。我每次看完都要流淚,眼睛都要看瞎瞭。他的商州人很好,這兩本書我都快看爛瞭。」——三毛
「一遍又一遍讀著您的來信,在那字裡行間,在那字麵背後,我是讀懂瞭您的心態,您的人格,您的文學的追求和您的精神的大境界,是的,您是孤獨的,一個真正天纔的孤獨啊!」——賈平凹〈再哭三毛〉
1991年1月4日,三毛走瞭,
在醫院裡,用一隻絲襪,她就像風一樣的走瞭。
三毛的靈魂飄泊著,來到瞭敦煌鳴沙山,
這是她生前替自己選定的最終歸宿地。
「每想你一次,天上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瞭撒哈拉。」
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盡在撒哈拉沙漠與荷西的那段歲月。
三毛與王洛賓,是兩顆孤寂靈魂的相互牽引,
然而王洛賓自喻為一把破傘,無法再為三毛遮風擋雨……
賈平凹是三毛心中尊崇的大師,生前最後一封筆墨也留給瞭他,
過世時,床頭正擺放著一本《賈平凹散文自選集》……
「我生命裡的溫暖就那麼多,我全部給瞭你,但是你離開瞭我,你叫我以後怎麼再對別人笑。」
1979年,荷西命殞大海,三毛的靈魂也渺渺不知所蹤,
失去瞭畢生摯愛,她一直恍然行走於蒼茫的人世間。
直到那一天,她偶然讀到瞭「王洛賓老人的故事」,
原本平靜如水的內心,泛起瞭陣陣漣漪……
「他坐在門前望著一點點下沉到天邊的夕陽,思念著自己的亡妻。」
聽聞王洛賓的坎坷經歷,她對王洛賓的孤苦伶仃感同身受。
她是孤單的,而在遙遠的新疆,有一個人比她還要孤單,
她應當去撫慰那個孤單的人,和他一起吟唱那些動人的歌麯——
還沒有見到他,三毛就已經為他哭紅瞭雙眼。
那一天,她穿著一身波西米亞服飾,
拖著行李箱,隻身來到瞭新疆烏魯木齊,
她一定要見到他,她要成為他的薩耶卓瑪!
可就在途經西安時,三毛被一陣陣低沉幽咽的聲音吸引住瞭,
那聲音來自一種名為「塤」的樂器,而吹塤者,正是賈平凹。
「平凹先生,您是大師級的作傢,看瞭您的小說之後,我胸口悶住已有很久,這種情形,在看《紅樓夢》、看張愛玲時也齣現過,但他們仍不那麼「對位」……到您的書齣現,方纔鬆瞭口氣,想長嘯起來。對瞭,是一位大師。一顆巨星的誕生,就是如此。」
三毛對賈平凹的評價如此之高,甚至優於《紅樓夢》和張愛玲,
賈平凹也在三毛身後為其寫下〈哭三毛〉、〈再哭三毛〉二文,
從未謀麵的兩人,卻有著比愛情更加強烈的羈絆,
他們一直在交流,交流著文學,也交流著靈魂……
本書特色
三毛之死至今仍然是謎團,丈夫荷西身後,三毛曾一度將情感寄託於西部歌王王洛賓身上,卻無疾而終,而後又與賈平凹展開瞭文學和靈魂上的交流。三毛對賈平凹有極高的評價,賈平凹形容三毛是個能把許多悽愴際遇描繪得灑脫飄逸的天纔作傢,卻也有著天纔的孤獨。素未謀麵的兩人,透過文學展開瞭心靈上的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