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全新增修版】 (電子書)

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全新增修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郭強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第八屆聯閤報文學大獎得主
 
在這場文學的長跑中我從未劃地自限。
我念茲在茲的是「文學」,而不是自己的作品。——郭強生
 
優美的戰鬥姿態,不馴的文學身影。
 
【全新增修版】特別收錄新版後記〈文學在青春轉身後〉與三篇新作:〈無法預知的漂泊紀事〉、
〈愛,值得更好的迴報〉、〈月鳥花雲天:那些難忘的瓊瑤電影歌麯〉
 
  「我的『文學修行三部麯』:《在文學徬徨的年代》(2002)、《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2014),以及《作傢命》(2021)。每一本都是經過瞭八到十年的慢火熬煮。」
 
  「文學修行三部麯」之二《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看似一篇篇的文學漫談,實則是文學人生的十年縮影。本書收錄24篇文章,書寫題材從純文學到類型文學,評論對象從文學、電影、劇作到電影歌麯,談「隻問真實,不隨潮流」的創作觀、教學創作多年的感想、文學獎觀察以及與前輩作傢的交誼,更有對世界級小說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作品獨到解析,從馬奎斯、帕慕剋、唐‧德裏羅、魯西迪、喬依絲‧卡洛‧奧茲、維吉尼亞‧伍爾芙、多麗絲‧萊辛到瑞濛‧卡佛……。
  
  不管是所謂嚴肅的純文學,還是商業的類型小說,要能打動讀者造成風潮,其實都一樣的辛苦。即便我未曾有機會(或說沒有能力)轉戰類型文學的跑道,但是大傢或許可以從《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看見,在這場文學的長跑中我從未劃地自限。
 
  我念茲在茲的是「文學」,而不是自己的作品。——郭強生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郭強生
 
  颱大外文係畢業,美國紐約大學(NYU)戲劇博士,迴國後先於國立東華大學任教,協助創立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目前為國立颱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係教授。
 
  2021年獲第八屆聯閤報文學大獎。中篇小說《尋琴者》獲2020颱灣文學金典獎、Openbook2020年度好書獎、2021颱北國際書展大獎「小說獎」首獎、2020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2020博客來年度選書。曾以《非關男女》獲時報文學獎戲劇首獎;長篇小說《惑鄉之人》獲金鼎獎;《夜行之子》、《斷代》入圍颱北國際書展大獎;短篇小說〈罪人〉榮獲2017年九歌年度小說獎。散文集《何不認真來悲傷》獲開捲好書獎、金鼎獎、颱灣文學金典獎肯定;《我將前往的遠方》獲金石堂年度十大影響力好書獎。
 
  優遊於文學與文化不同領域,其文字美學與創作視角成熟沉穩,冷冽華麗,從激昂與憂鬱之人性衝突中淬取恣放與純情,澎湃中見深厚底蘊。除小說與戲劇外,其他散文齣版作品包括《來不及美好》、日記文學《2003╱郭強生》,以及評論文集《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文學公民》、《在文學徬徨的年代》等多部。 

圖書目錄

開場白
 
PART  I不在既有的遊戲規則中安適
魔鏡啟示錄
隻問真實,不隨潮流
文學的冒險傢
學會瞭一些事
從文學獎中,我看見……
寫給自己的幻想傢族史
 
PART  II文字可驅魔、可召魂、亦可昇華寬恕
無法預知的漂泊紀事
張愛玲的英文小說之謎
懷俄明與懷惡名——恐同犯罪、《斷背山》及美國歷史暴力
那一雙搧動彩虹的翅膀——我看《美國天使》
冷靜得恐怖──奧茲的文字暴力
 
PART  III激扯浪潮下尋找一塊堅穩的土地
張愛玲與夏誌清
傻子黃凡
愛在耽美蔓延時——硃少麟的小說奇觀
陪你看一次春暖花開
淺談白先勇作品的戲劇改編
月鳥花雲天——那些難忘的瓊瑤電影歌麯
 
PART IV全球化廢墟中的沉靜與喧譁
一本經典的神祕缺席
愛,值得更好的迴報
文化的張望——對帕穆剋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一點想法
尋找911
一網打盡的後殖民? ——魯西迪的《憤怒》
從伍爾芙到萊辛——女性主義文學何去何從?
我拿起一本瑞濛.卡佛
 
後記  文學在青春轉身後

圖書序言

後記  
 
文學在青春轉身後
 
  重新編輯這本二○一四年齣版的集子,幾乎可以說是多年來的一個心願終於完成。
 
  讀過我《何不認真來悲傷》的朋友,大概可以明白我的生活在這一年裡已經陷入瞭混亂,但是外界並不知情。我仍然努力撐住,一方麵得處理傢中接二連三棘手的睏境,一方麵仍舊「正常的」教書寫書編書,不讓人看齣我的身心俱疲,已排定的工作,依然一項項照錶使命必達。現在迴想起來,真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做到的。就連《何不認真來悲傷》也是在這樣的狀況下,以一周一篇的專欄方式寫下的。
 
  接下來的這些年,每當我重翻自己的這本《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對於自己竟然能倖活下來,感覺這本書彷彿也隱隱提供瞭某種答案:從我接受瞭文學就是一個不簡單的苦差事開始,我何嘗不是也同樣咬著牙在麵對自己的人生?
 
  這本書的內容,看似集結瞭一篇篇的文學漫談,實則是我初迴颱灣的前十年的人生縮影。
 
被稱為早慧新銳小說傢的年紀早已過去,去國多年基本上已不太知道所謂的颱灣文壇到底在想什麼。青春轉身,四十歲忽焉而至。然而,我不問文學能讓我得到什麼,反而是自問,我還能為我心目中的文學做什麼。
 
  外麵的人看我窩在花蓮投身於創作研究所,或經常以學者身份齣席評審會研討會,殊不知,我內心裡依然是以一個創作者自居,想像自己是一個看似退隱卻沉潛待發的武者。不逞口舌論劍之快,搬弄著理論與人高來高去,修持的是辯證與實踐,文學能否成為意誌中的一條韌帶,拉住它就可以撐住自己再嚮前一步,慢慢逼近自己所希望成為的一種創作者——
 
  把多年在外麵所看到的世界帶迴颱灣,從本土重新發芽。
 
  後來有人把我的《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來不及美好》稱為「人生私散文三部麯」。但是我還有另一個三部麯,那就是我的「文學修行三部麯」:《在文學徬徨的年代》(2002)、《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2014),以及《作傢命》(2021)。每一本都是經過瞭八到十年的慢火熬煮。
 
  初迴國看見颱灣在開放解嚴十餘年後,在自由多元、國際本土、顛覆解構……各種思潮拉扯之下難掩某種徬徨,我遂用十八個問題的方式,為自己如何重新接軌颱灣畫齣瞭某種藍圖。
 
  藍圖容易,繼續相信與實踐這份藍圖纔是真正的考驗。《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做為三部麯之二,銘刻的正是我重迴創作路上艱辛的十年。
 
  第一本《在文學徬徨的年代》,意外地一齣版便選為金石堂每月一書。第三部《作傢命》上市時,又適逢獲得聯閤報文學大獎之後。《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好像命中註定,成為瞭三兄弟中最容易被忽略的老二。
 
  但是我最心疼的也是它,知道它總是忍氣吞聲,默默努力不懈,不知接下來的人生會怎麼走,而因此總是戰戰兢兢。
 
  對它也格外歉疚。因為當年的我若非處於人生低榖,各篇的編輯上應該可以做得更好。斷版後的這些年,我依然希望有朝一日能有機會補償它。感謝木馬文化願意接手協助我這個想法,讓這本書能以新編、新版的麵目重迴到三部麯的行列。
 
  除瞭編排順序與內文段落上做瞭調整之外,內容也有刪有增。
 
  如今多瞭一種迴顧的格局,看見它做為個人文學生涯中辛苦的十年見證,當年還沒有答案的一些疑問,現在的我嘗試補上幾篇作為迴應。
 
  舊版中有一篇討論丹.布朗的長文,還曾被引用做為大學指考的國文試題,這次忍痛割捨原因無它,因為丹.布朗後來的作品錶現遠不如預期。但是對商業類型文學,我從來沒有失去瞭解與分析的興趣。取而代之的是一篇討論瓊瑤電影歌麯的長文。
 
  不管是所謂嚴肅的純文學,還是商業的類型小說,要能打動讀者造成風潮,其實都一樣的辛苦。即便我未曾有機會(或說沒有能力)轉戰類型文學的跑道,但是大傢或許可以從《如果文學很簡單,我們也不用這麼辛苦》看見,在這場文學的長跑中我從未劃地自限。
 
  因為我念茲在茲的是「文學」,而不是自己的作品。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