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甜蜜手繪:韓國最長銷的色鉛筆自學書 (電子書)

我的甜蜜手繪:韓國最長銷的色鉛筆自學書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馨芃
图书标签:
  • 色鉛筆
  • 繪畫
  • 手繪
  • 韓國
  • 自學
  • 教學
  • 繪畫技巧
  • 塗色
  • 插畫
  • 藝術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紙本書最末三頁為著色頁,無法提供電子書讀者直接著色使用,購買電子書請參考留意。 

  只要一枝色鉛筆,你就能變得更甜蜜。
 
  因為想畫色鉛筆,沒想到進入一段幸福的甜蜜旅程——
  第一次畫鮮紅的番茄、酸甜的奇異果,光是畫出水果蔬菜原來的顏色,就讓整張作品活力十足。
  第一次發現原來煎蛋的蛋黃這麼有魅力,畫著畫著,竟然得到平靜的療癒時光。
  第一次畫草莓提拉米蘇、覆盆子馬卡龍夾心,就把手繪圖做成明信片送給朋友,好像也把「可愛的心情」送給了對方呢。
  第一次畫青葡萄氣泡飲、芒果刨冰、水果冰棒、霜淇淋甜筒、美式冰咖啡……馬上就被清涼感淋了一身,要談一場夏日戀情了嗎?
 
  韓國最會教的色鉛筆老師●獨家訣竅一學上手
 
  ◆跟色鉛筆打好關係:先拿起筆試試顏色強弱,單色與混色的漸層,線條的輕重和方向,沒有艱澀的色票分析,也不用強求專業術語,從自己的手繪習慣一步一步累積技巧。
 
  ◆準備這些就可以:色鉛筆、素描本、自動鉛筆、橡皮擦、白色果凍筆和配合當天畫畫心情的音樂。
 
  ◆找到心動主題:本書的細節分解圖提供顏色編號指引,詳細的步驟說明不會讓你迷失方向,重點提醒Tip幫助你功力大增,比起畫得好不好,更重要的是畫得快樂,幸福。
 
  來吧,讓我們把美味的東西都畫一遍!
  沒有任何基礎的你,從這一本韓國最長銷的色鉛筆開始,
  畫出屬於自己的第一本甜蜜手繪。
 
本書特色
 
  ★精選50款以上,包括水果、甜點、飲品等主題素材,甜蜜學習。
  ★專為初學者設計,步驟拆解,附上獨家重點Tips,上手容易,簡單易學。
  ★解說親切,讓第一次畫色鉛筆的讀者,充滿成就感。
  ★準備工具單純,人人都可輕鬆入門。"
 
好評推薦
 
  【初學者的實作體驗】 
  我也有了獨自畫出一張圖的能力
  一般說到插畫,通常都會聯想到可愛的角色或人物,但老師的畫很寫實,跟我們常見的插畫不太一樣,所以我才會去上老師的課。她從基本的技巧開始詳細說明,讓我們即使沒有任何基礎也能畫圖。從畫線到加入明暗、自然上色的方法等等,詳細地跟我們分享專屬於她的個人訣竅,上完所有課程之後我也有了可以獨自畫出一張圖的能力。未來可以繼續用老師教導的方法畫圖,真的讓我開心且感激。__學生 崔潤靜
 
  我竟然畫得這麼好......
  一開始連畫條線都不太會的我,在老師淺顯易懂的說明和教導之下,可以完成一幅漂亮的畫。我經常會在完成一幅畫的瞬間,驚覺「我竟然能畫得這麼好」。最近我經常會去翻跟繪圖有關的書,不過都沒有發現類似老師的繪圖風格,所以很期待老師的書出版。未來也想繼續接受老師的教導,增進我的繪畫實力。__學生 鄭松雨
 
  從此迷上了畫圖
  因為想學怎麼畫甜點,所以就報名了老師的一日課程。上完課之後便迷上了畫圖,後來也報名了正規班,學會色鉛筆繪圖的基礎還有許多技巧。兩個月來感受著完成畫作帶來的滿足度過愉快的時光,未來也期待老師各式各樣的甜點圖畫以及甜蜜的課程。__學生 金惠蘭
 
  值得而滿足
  雖然我目前就讀美術相關科系,但真的不太會用色鉛筆。不過透過老師的手繪課程,我開始熟悉色鉛筆的使用方式,也能夠輕鬆有趣遞畫圖,真的覺得很值得也很滿足。未來我也會多多用色鉛筆畫圖。__學生 文藝琳
探索未知的色彩世界:一本关于水彩艺术的深度指南 书名: 色彩的流淌:从入门到精通的水彩技法全解 作者: 艾莉丝·文森特 出版社: 蓝鲸艺术出版社 --- 序言:唤醒你心中对水的敬畏 水彩,这种古老而迷人的媒介,以其透明、轻盈的特质,吸引着无数艺术家。它不像油画那般厚重,也不似丙烯那般固执,水彩的精髓在于“流动”与“留白”,在于你与水的每一次即兴对话。 《色彩的流淌》并非一本简单的技法手册,它是一场关于如何理解、驾驭和释放水彩潜能的深度探索之旅。本书旨在带领读者,无论是初次接触水彩的新手,还是希望突破瓶颈的进阶画家,跨越工具的障碍,直抵色彩与光影的内心。我们将共同学习如何将看似随机的水珠与颜料,转化为具有生命力和情感深度的画面。 --- 第一部分:基石的构建——工具与物质的哲学 在开始描绘任何景象之前,我们必须深刻理解我们手中的“武器”。本部分将抛弃浮于表面的介绍,深入探究水彩材料背后的科学与艺术哲学。 第一章:纸张的呼吸——对“基底”的深度认知 纸张,是水彩画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是颜料的载体,更是水分蒸发速度和色彩渲染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1. 纤维的秘密: 详细解析棉浆(Cotton)、木浆(Wood Pulp)以及混合纸张在吸水性、耐久度和干后形变上的差异。我们将探讨高纯度棉纸如何允许更长时间的湿润操作,以及它如何影响色彩的饱和度。 2. 重量与纹理的辩证法: 300gsm以上的厚重纸张如何应对“湿画法”的大量用水?冷压(Cold Press)、热压(Hot Press)与粗纹(Rough)三种纹理对笔触表现力的具体影响。例如,粗纹纸如何完美地捕捉光斑和颗粒感(Granulation)。 3. 预处理的艺术: 介绍如何通过“裱纸”(Stretching)技术,从物理层面解决纸张因吸水而产生的褶皱问题,确保大型作品的平整度。 第二章:颜料的色谱与化学反应 水彩颜料的核心在于其矿物或有机色素与粘合剂(通常是阿拉伯树胶)的结合。 1. 单色素与混合色的纯粹性: 为什么艺术家更推崇“单色素”(Single Pigment)颜料?深入分析多重色素混合带来的“泥泞”风险。我们将列出一份“永不出错”的十二色调色盘,重点介绍如何通过互补色的精确搭配,实现高亮度的色彩过渡。 2. 透明度的真相: 解析每种颜料背后的“透明度等级”,理解为何某些颜料(如群青、永固紫)天生具有更强的覆盖力,以及如何利用这一点来创造微妙的叠色层次。 3. 树胶与水份的比例学: 掌握“膏状”颜料与“水状”颜料的制作秘诀。通过精确控制水分比例,实现从极度透明的“水洗”效果到饱和度极高的“湿润笔触”的自由切换。 第三章:笔触的延伸——画笔的语汇 画笔不仅仅是涂抹工具,它们是手臂的延伸,承载着艺术家的意图。 1. 天然毛与合成纤维的选择: 为什么貂毛(Sable)在吸水力和回弹性上无可替代?合成纤维如“水彩专用聚酯纤维”又在哪些方面表现出色?本书将提供不同尺寸和形状(圆头、平头、貂尾笔)在描绘细节、铺色和勾勒边缘上的实战应用场景。 2. 笔触的“脾气”: 如何通过改变握笔的角度和压力,让同一支笔画出粗细不一、边缘清晰或模糊的线条?这不是蛮力,而是对笔尖弹性的细腻感知。 --- 第二部分:核心技法的精炼——从湿到干的掌控 水彩的精髓在于对“水”这种不可控元素的精确控制。本部分将详细拆解湿度的变化如何驱动不同的艺术效果。 第四章:湿画法(Wet-on-Wet):拥抱失控的美学 湿画法是水彩中最具魔力的技术,它要求画家预判水分的运动轨迹。 1. 表面湿度的分级: 详细定义“湿润、潮湿、饱水”三种关键状态。我们将通过图表展示,在不同纸张上,不同湿度下的颜料扩散半径和边缘的形成速度。 2. “水痕”的引导: 如何利用边缘的“水痕”(Cauliflowers)来模拟云雾、岩石的肌理,而不是让它们成为意外的瑕疵。练习如何控制“回渗”(Backwash)现象,用干净的笔尖在半干区域吸走多余颜料,重塑高光。 第五章:干画法(Wet-on-Dry):精确的构建者 干画法是构建画面结构、添加细节和增强对比度的关键。 1. 叠色(Glazing)的层次艺术: 深入解析如何通过多层透明釉彩的叠加,创造出油画般的深度感,同时保持水彩的清透。强调每层颜料必须完全干燥的绝对要求。 2. 干笔(Dry Brush)的纹理魔术: 如何通过极少水分的笔触,在粗纹纸上表现出木头的年轮、粗糙的墙面或干枯的草地。这要求对笔尖的干燥程度有近乎苛刻的把控。 3. 留白策略: 探讨“留白”不仅仅是“不画”,而是主动的构图元素。教授如何使用遮盖液(Masking Fluid)的精确涂抹与撕除技巧,以确保高光区域的纯净度。 第六章:水彩的非常规武器 超越画笔和颜料的范畴,探索那些能为画面增添意想不到肌理的工具。 1. 盐与酒精的肌理探索: 演示如何将粗盐或细盐撒在半湿的颜料上,观察其吸水和析出颜料的过程,形成晶莹的星空或矿物纹理。酒精则能制造出强烈的“排斥”效果。 2. 刮擦与渗色: 使用刮刀或旧信用卡边缘,在半干的颜料层上刮出细微的线条,模拟雨丝或刮痕。探讨如何在不破坏底层画面的前提下,引入少量自来水进行局部“冲刷”。 --- 第三部分:主题的深化——从自然光到情感表达 技术是工具,最终的目的是表达。本部分聚焦于如何将前述技法应用于复杂的主题创作中。 第七章:捕捉瞬间的光线:风景与大气透视 水彩是描绘光影和空气感的最佳媒介。 1. 大气的处理: 如何通过大面积的蓝色、灰色调,结合轻微的湿画法,表现清晨的雾气或雨后的清新空气。 2. 远景的模糊化: 运用低饱和度的冷色调和更湿润的笔触来处理远处的景物,实现“空气透视”效果,引导观众的视线。 3. 光源的设定与阴影的温度: 分析不同时间(正午、黄昏)光线的颜色特性,并确保阴影部分的色彩并非简单的“黑色”,而是根据环境光带有相应的冷暖倾向。 第八章:静物的解构与重塑 静物是练习控制和细节的最佳对象。 1. 玻璃与反射的挑战: 如何通过最少的笔触,利用边缘的锐利度变化和背景的反射,表现玻璃的透明质感,而不是试图“画出”玻璃本身。 2. 金属质感的表现: 利用高光区域的极端白色(留白)与深邃的阴影(浓色),在光滑表面制造强烈的反差,体现金属的冷硬感。 第九章:水彩中的人物肖像与动态捕捉 虽然水彩常被认为不适合人物,但其透明度恰能捕捉皮肤的微妙光泽。 1. 皮肤的色彩构成: 摒弃单一的肤色,探讨如何使用极淡的粉色、黄色和少许绿色来构建自然、富有血色的肤色层次。 2. 捕捉动态瞬间: 强调人物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比细节的完美更重要。学会快速铺陈大色块,并在色彩未完全干燥时,利用轻微的笔触暗示五官的结构,保持画面的活力。 --- 结语:与水为伴的终身修行 《色彩的流淌》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框架和实操指导,但水彩的真正魅力在于持续的练习和对自身直觉的信任。每一滴水,每一次运笔,都是一次新的学习。愿你拿起画笔,在纸张与水的交汇处,找到属于你自己的色彩语言。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馨芃
 
  是一位自由插畫家,喜歡美味的食物、漂亮的東西、小巧可愛的雜物。
 
  原本從事視覺設計,後來為了轉換心情和療癒心靈,自己開始鑽研甜點繪圖。現在則開設能和許多人一起畫畫,一起從畫圖中獲得療癒感的繪畫課程。
 
  會將與學生一起創作的畫作製作成手機殼,也會跟學生一起分享心事、挑戰畫出許多美味的圖。
 
  部落格:blog.naver.com/sb140769
  Instagram:lovely_Limbom2
 
譯者簡介
 
陳品芳
 
  政大韓文系畢業,曾於台韓兩地職場打滾,目前為跨足二、三次元娛樂文化的專職譯者。喜歡看韓國電影、聽韓樂,十分享受宅在家趕稿邊掛網打遊戲的時光。譯有大田出版作品《30歲可以是大人嗎?》《其實我是個內向的人》《建築的誕生》《犬的誕生》《剝削首爾》等書。

图书目录

002【前言】從現在開始挑戰,專屬於我的美味圖畫
010 色鉛筆手繪,只需要準備這些
012 跟色鉛筆打好關係

Class One 酸甜的水果
018 鮮紅的番茄
026 圓滾滾的藍莓
031 酸甜的奇異果
034 冬日女王草莓
040 黃澄澄的檸檬
043 清甜的葡萄柚
046 哎呀,好酸,萊姆
049 綠油油的葉子
052 甜蜜櫻桃
056 女王的果實無花果
060 卡布里沙拉
064 檸檬、萊姆、葡萄柚

Class Two 我愛的蛋糕
068 藍莓單片蛋糕
072 藍莓糕點(藍莓派)
076 藍莓慕斯蛋糕
080 檸檬杯子蛋糕
084 萊姆杯子蛋糕
088 芍藥杯子蛋糕
092 玫瑰翻糖杯子蛋糕
098 覆盆子馬卡龍夾心
102 草莓提拉米蘇
106 草莓蛋糕捲
110 芒果起司慕斯蛋糕

Class Three 各種甜食
116 吐司麵包
122 開放式三明治
126 雞蛋糕與花生雞蛋糕
130 鯛魚燒
135 無花果蜂蜜蛋糕
140 無花果塔
144 水果塔-1
148 水果塔-2
152 馬卡龍
156 甜甜圈
164 可頌與薰衣草
168 可麗鬆餅(奇異果可麗餅)
172 漢堡
176 櫻桃閃電泡芙

Class Four 咖啡與氣泡飲
182 拿鐵拉花
186 冰美式咖啡
191 檸檬氣泡飲
195 葡萄柚氣泡飲-1
200 葡萄柚氣泡飲-2
204 青葡萄氣泡飲
212 水果雞尾酒

Class Five 各式冰品
218 水果冰棒
222 櫻桃冰淇淋
226 霜淇淋甜筒
232 奧利奧刨冰
236 芒果刨冰
240 西瓜刨冰

图书序言

  • ISBN:9789861797342
  • EISBN:9789861797410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66.4MB

图书试读

作者序
 
從現在開始挑戰專屬於我的美味圖畫
 
  我大約從九歲、十歲時開始畫圖,坐在書桌前我會像在塗鴉一樣,幾筆就把視線範圍內的東西「唰唰」畫在筆記本上,這時畫的東西大多是普通的橡皮擦、鉛筆、夾子、玩偶、骰子等。當時雖然沒學過怎麼畫畫,但畫圖這件事卻帶給我很大的幸福。
 
  隨著我成為社會人士,開始過起忙碌的日常生活,才終於了解到小時候那單純且完全屬於我的休閒活動澈底消失。成年後的一個週末,我拿出很久以前準備考美術系時使用的色鉛筆開始畫畫。當時雖然也想嘗試水彩畫,不過因為需要水桶、畫筆、顏料跟調色盤,所以最後還是選擇材料較為簡便的色鉛筆做為繪畫工具。我畫了桌上的松果,過程中可以感覺到不好的記憶都消失了,全心全意只專注在繪畫上。
 
  還要畫什麼呢?
 
  煩惱了一下,我試著畫了番茄,也畫了三明治。畫出美味的東西後再看著自己的作品,覺得心情真是無與倫比的好。我也第一次發現原來煎蛋的蛋黃竟然這麼有魅力!從那時候開始,我有了「要把美味的東西都畫一遍」的想法。我開始每天看著照片,畫出甜點、飲料、水果、早午餐等。
 
  久違地重拾畫筆真的要花很多時間熟悉,不過雖然剛開始一幅畫要花三小時,現在已經縮短成一小時,我也開始有了屬於自己的技巧。現在即使不看照片,也能用自己的方法和喜歡的顏色畫出理想的樣子。
 
  這本書裡收錄了我經過這些時間,一一累積起來的繪畫技巧及想在課堂上教給大家的小秘訣。雖然畫出來的圖並不簡單俐落,但只要花費時間跟精力,我們就能透過圖畫找到屬於自己的慰藉。我覺得比起圖畫的好不好,更重要的是能夠畫得多快樂、多幸福。而且了解繪畫的方法之後,也可以把圖畫得更好看,更能獲得成就感與幸福感。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畫得很好,一開始就花點時間跟色鉛筆打好關係吧。一步一步跟著畫,就會在不知不覺間發現自己跟色鉛筆變得很熟喔。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畫冊的封面設計真的是太吸睛了!光是看到那個飽和度剛剛好的粉嫩色系,我就忍不住想點進去看看裡面到底藏了什麼寶貝。坦白說,我一直很嚮往那種韓系插畫特有的清新、柔和的感覺,但每次自己拿起色鉛筆試著模仿,不是顏色太過生硬,就是線條顯得笨拙。這本書光是從視覺上給我的感受,就已經讓我感覺到一股強大的「療癒」力量。它散發出來的那種「你也可以做到」的溫暖氛圍,讓我對學習這件事情感到更輕鬆、沒有壓力。尤其在台灣,這種強調「慢生活」和「自我實現」的書籍特別受歡迎,這本的定位顯然非常精準,它不只是教你畫畫技巧,更像是在引導你進入一種舒服的創作心境。我特別期待內頁是不是真的有非常詳細的色票和筆觸示範,因為對於初學者來說,光是「怎麼選色」跟「怎麼疊色」就是最大的門檻了,如果能像韓國那邊教的那麼細膩,那這本書的價值就真的無可取代了。光是看封面那種像是韓劇女主角隨手塗鴉的精緻感,我就已經給它打了很高的分數了。

评分

身為一個忙碌的打工人,時間成本是非常重要的考量。我買書不是為了收藏,而是為了「使用」。所以,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完成度」是我最看重的部分。我希望書裡面的範例,不要是那種需要花費好幾天才能完成的鉅作,而是能在一個小時內,專注地完成一幅小圖,並且能立刻應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像是:製作個人化的卡片、裝飾我的手帳內頁,甚至是設計社群媒體的頭像。如果範例的「主題」能夠貼近生活,例如:一杯特寫的咖啡、一束陽光下的乾燥花、或是一個簡單的甜點,那對我來說,學習的動力會大增。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給我那種「即學即用」的成就感,而不是一堆遙不可及的藝術級作品。如果能附帶一些可以快速「套用公式」的小技巧,那就更完美了,畢竟生活已經夠複雜了,畫畫還是要簡單快樂一點。

评分

其實,我買過不少國內外的繪畫教學書,很多時候,問題出在「翻譯」和「文化語境」的差異上。有些外文書的術語翻譯得非常生硬,或者舉例的對象是國外讀者才懂的文化符號,這都會讓台灣的讀者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隔閡。這本既然是「韓國最長銷」,在引進台灣時,如果能針對台灣的讀者習慣進行在地化的調整,例如:使用台灣常見的文具品牌或紙張種類來做對照說明,那讀起來的親切感就會大幅提升。我特別關注書籍的編排和紙質(即使是電子書,內頁的排版邏輯也很重要),如果排版設計得賞心悅目,不會讓人產生閱讀疲勞,那即使是電子書,我翻閱的頻率也會提高很多。總而言之,我期待這本書能像一位非常細心、又懂台灣人學習習慣的韓國老師,用最溫和的方式,把她的繪畫秘訣毫無保留地傳授給我,讓我對自己的創意潛能更有信心。

评分

說實在的,現在網路上免費的教學影片多到爆炸,要找到一本真正「有系統」且「實用」的紙本書真的不容易。很多時候,YouTube上的教學雖然免費,但往往跳躍性太大,今天教你畫眼睛,明天可能就跳到畫風景了,中間的基礎銜接點常常讓人摸不著頭緒。我最在意的就是它的「結構性」和「循序漸進」程度。如果這本書真的能做到像標題所說的「自學書」,那它裡面的單元編排一定非常考究,從握筆姿勢、色鉛筆的特性介紹,到基礎的排線和混色技法,每一個步驟都應該被拆解到最小單元,讓讀者可以像蓋積木一樣,一層一層往上建構自己的能力。我希望它不只是展示「結果」,更重要的是解釋「過程」。畢竟,光是看成品美當然是爽,但真正學到手藝,才能一輩子受用。如果這本書能提供那種「SOP化」的學習流程,那對我這種自制力普普通通的上班族來說,簡直就是救星了!畢竟,我需要的是一本可以隨時翻閱、不用擔心網路斷線的實體(或電子檔)導師。

评分

我對「韓系」的設計風格有一種莫名的執著,那種不追求完美寫實,但又處處充滿巧思和「空氣感」的風格,非常對台灣年輕人的胃口。特別是色鉛筆這種媒材,如果運用得好,就能營造出非常夢幻的氛圍。我好奇的是,這本書在示範的範例中,是不是有很多關於「透明度」的處理技巧?因為色鉛筆如果顏色疊得太厚重,就會顯得很「髒」,失去了韓系插畫那種輕盈通透的感覺。我一直嘗試在我的作品中創造那種「光線穿透」的效果,但總是不得要領。如果這本書能揭露一些關於如何控制水分(如果涉及水性色鉛筆的話)或者如何利用紙張的紋理來輔助表現層次的訣竅,那就太棒了。畢竟,韓國的繪本和文創品在色彩的細膩度上,一直走在亞洲前沿,他們的「光影哲學」絕對值得我們好好學習。我非常期待能從書中汲取到那種精緻的「氛圍營造術」。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