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度母寶藏:伏藏大師秋吉.林巴之度母心要與修持 (電子書)

綠度母寶藏:伏藏大師秋吉.林巴之度母心要與修持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秋吉.林巴
图书标签:
  • 綠度母
  • 度母
  • 伏藏
  • 秋吉林巴
  • 藏傳佛教
  • 密法
  • 修持
  • 心要
  • 觀想
  • 加持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蓮師授記的偉大伏藏師秋吉‧林巴於淨見中取出的度母心要,
  由祖古.烏金仁波切與楚喜.阿帝仁波切指導開示。

  ★綠度母心咒:嗡.達磊.嘟達磊.嘟磊.梭哈,
  能迅速消除一切障礙及恐懼,喚起最慈悲的力量!

  ★釋迦牟尼佛在教導度母的經文或續法時提到,
  度母猶如三世諸佛之母的化身,她進行著所有的佛行事業,
  包括驅除障礙、消除恐懼、並提供有情眾生的一切所需、所願、所求。

  ★這是一本最完整的度母修持,涵蓋度母的外儀軌、驅除種種恐懼的度母二十一尊內儀軌,還有雙運度母的密修持。


  對許多修行人來說,度母有著啟發人心的樣貌。她總集了女性最受人矚目而重要的特質:曼妙、優雅,以及養育、照顧和保護的能力。除此之外,度母也是一位真正的勇者,能擊敗恐懼和無明。想要以修持度母來利益眾生並證得了悟的修行者,需要存有這種願力並運用它。我們不僅能達到個人的證悟果位,也可幫助生病者,護衛恐懼者,並且平息心的痛苦,而這是一段英勇的旅程。

  近來關於度母慈悲智慧的珍貴法教,是由三位重要的伏藏師所傳續的法脈。第一位是十九世紀著名的大師蔣揚.欽哲.汪波、第二位是蓮師授記的偉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第三位是佛陀所親自授記的大師蔣貢.康楚.羅卓.泰耶。本書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是本論:來自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 1829-1870,第一世秋林仁波切)的《三勝法的精要口訣》,此精要口訣是取自度母的心意伏藏《度母甚深精要》;除了本論之外,有兩份開示,是由兩位近代的欽哲、康楚、秋林三傳承持有者,一者為偉大的近代大圓滿上師祖古.烏金(Tulku Urgyen, 1920-1996)仁波切對《三勝法的精要口訣》所說的精髓教言(總論),一者為囊謙(Nangchen)的楚喜.阿帝(Trüshik Adeu)仁波切所給予的較長而非常實用的指導(釋義)。

  本論  
  這是秋吉.林巴於淨見(vision)中看到度母之時,心中出現了這個甚深的佛法伏藏《三勝法的精要口訣》。其殊勝之處,在於它涵蓋三個不同的見地:聲聞乘(Theravada,又稱「上座部」)、大乘、金剛乘,而成為一條緊密無縫的單一道路,讓人可以遵循。這篇簡短的伏藏本文,從如何面對個人生命的簡單方式開始說起,一直談到如何在一生之中證得真正而全然的證悟。

  總論
  偉大的近代大圓滿上師祖古.烏金(Tulku Urgyen, 1920-1996)仁波切針對《三勝法的精要口訣》逐句作了開示。

  釋義  
  藏傳佛教竹巴噶舉傳承中非常重要的上師楚喜.阿帝(Trüshik Adeu, 1930-2007)仁波切為了讓修行者便於實用,此篇釋義融合了蔣貢.康楚仁波切對本論的釋論,是一整套的度母教法,較長而非常實用的指導,共包括四個章節,分別是:第一章初勝法:聲聞乘、第二章中勝法:大乘、第三章末勝法:金剛乘、第四章無上瑜伽部。從一般的佛法修持主題,到金剛乘最精要的見地和禪修,並引導進入度母修持之外在的、內在的、深密的,以及最有名的四曼達儀軌的修持層次。

書評

  「綠度母」可以說是一切度母的根本與基礎。度母的修持,在聖地印度、還有雪域西藏都是最重要,也是最珍貴、最被重視的一個修持法門。為什麼說「度母」有這麼重要呢?因為,沒有比綠度母,更能夠幫助我們消除障礙與恐懼了。──第十七世大寶法王(2006年印度菩提迦耶德格寺綠度母開示)

  對於想修度母法門的人來說,可能沒有比秋吉.林巴的指示更為上選的了。它絕對完整,從所有的前行法,到分為外、內、密三儀軌的正行法,以及隨後瑜伽(Subsequent Yoga)等等,這份伏藏本文全都涵蓋。──楚喜.阿帝仁波切

  將《度母甚深精要》這類的伏藏法公諸於世是很殊勝的,因為在許多度母的相關經典和法本中都提到,度母能夠依據眾生的個別希求,而以許多不同方式來利益有情。因此,即使未曾接受度母灌頂的的讀者也能讀此書,不過在閱讀此書之後,如能前往具德上師之處接受灌頂將更理想。至於書中有關密乘、特別是無上瑜伽的修行部份,則務必要先接受四曼達度母修持和佛父母修持灌頂的人才可以起修。──涅瓊.秋寧仁波切(秋吉.林巴仁波切轉世之一)

  秋吉.林巴曾到一處蓮花生大士埋藏聖救度母伏藏的地方,並在該處淨見到度母,她說道:「Lekso, lekso, lekso」,意思是「勝哉,勝哉,勝哉」。──祖古.烏金仁波切

  度母修持是秋吉.林巴所取伏藏中最為深奧的法門。──宗薩.欽哲仁波切

  對許多修行人來說,度母有著啟發人心的樣貌。她總集了女性最受人矚目而重要的特質:曼妙、優雅,以及養育、照顧和保護的能力。除此之外,度母也是一位真正的勇者,能擊敗恐懼和無明。想要以修持度母來利益眾生並證得了悟的修行者,需要存有這種願力並運用它。我們不僅能達到個人的證悟果位,也可幫助生病者,護衛恐懼者,並且平息心的痛苦,而這是一段英勇的旅程。──瑪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好的,这是一份不包含您提供书名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一个详细且引人入胜的阅读体验介绍。 --- 书名: 寂静之光:探寻藏传佛教中的空性、慈悲与觉醒之道 作者: 扎西·多杰 出版社: 智慧之泉出版社 页数: 488页 装帧: 精装,附赠唐卡风格插图集 售价: 128.00元 --- 内容简介: 《寂静之光:探寻藏传佛教中的空性、慈悲与觉醒之道》是一部深入浅出的著作,旨在为当代读者提供一条清晰、可行的路径,去理解和实践藏传佛教的核心智慧。本书并非单纯的理论阐述,而是融合了深邃的哲学思辨、实用的禅修指导,以及丰富的历史文化背景,带领读者穿越迷雾,直抵觉悟的彼岸。 第一部分: 缘起与基础——穿越历史的迷雾 本书开篇即着眼于藏传佛教的起源与发展脉络。扎西·多杰老师以其深厚的学识,梳理了印度佛教传入西藏的波折历程,详细介绍了阿底峡尊者(Atiśa)对西藏佛法体系的重大贡献。我们不仅会了解显宗(共同乘)的“三士道”——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的精髓,更会着重探讨其在西藏语境下的独特演化。 作者深入剖析了“共同乘”的基石:皈依、业力、轮回与涅槃的真实含义。他强调,理解这些基础概念并非止于知识的积累,而是为后续更深层次的修行奠定坚实的认知基础。其中,对“业力”的阐述尤其具有启发性,它超越了简单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深入探讨了心念如何塑造我们的现实经验,以及如何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来重塑生命轨迹。 第二部分: 智慧之光——空性的精微洞察 全书的核心部分聚焦于藏传佛教中最深刻的智慧——空性(Śūnyatā)。不同于虚无主义的误解,《寂静之光》将空性解释为“无自性”或“非固有的存在”。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中观学派(Madhyamaka)——尤其是月称(Candrakīrti)的论述,来揭示现象的如实相。 书中详尽地介绍了“二谛”的区分与统一:世俗谛(相对真实)与胜义谛(究竟真实)。作者通过一系列精妙的比喻,例如镜花水月、幻象与梦境,帮助读者体会到:万物并非凭空消失,而是以一种不断变化、相互依存的方式存在。理解空性,并非是要否定世界的存在,而是要破除对事物“独立、恒常”的执着,从而获得真正的解脱。这部分内容旨在引导读者进行深刻的内省,挑战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观念。 第三部分: 慈悲的实践——菩提心的具足 如果说空性是智慧的翅膀,那么慈悲(Karunā)则是飞翔的动力。本书的第三部分,详细探讨了如何培养广大的菩提心(Bodhicitta),即为利益一切众生而发愿证悟佛果的心。 作者着重介绍了“四无量心”(慈、悲、喜、舍)的次第修持。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舍”(Upekṣā)的论述,阐明了它并非冷漠或放弃,而是对众生不同因缘的平等接纳和无条件的爱。通过“修持自他相换”(Tonglen)的观想练习,读者可以亲身实践如何将痛苦转化为自身的动力,将快乐回馈给他人。这一部分的指导极具操作性,为那些渴望将信仰转化为实际行动的人士提供了清晰的步骤。 第四部分: 密乘之门——双运与觉醒的捷径 本书的后半部分,谨慎地迈入了藏传佛教的“金刚乘”(Vajrayāna)领域。作者强调,密乘并非神秘主义的代名词,而是基于已证得空性与慈悲基础上的“快速觉醒之道”。 书中介绍了密乘修行的核心要素:上师的引导、清净的传承、本尊观想与密续仪轨。重点阐述了“四灌顶”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观想坛城”来体验心识的净光本质。作者特别说明了,密乘修行要求极高的纪律和纯净的发心,并告诫读者必须在合格上师的指导下进行,以确保修行的安全与有效性。 此外,本书也探讨了“拙火”(Tummo)等身心瑜伽的理念,但侧重于其对心识能量转化的哲学意义,而非单纯的生理现象描述。 第五部分: 融入日常——觉醒的生命 《寂静之光》的结尾回归到“当下”。作者坚信,真正的修行不在于逃离世界,而在于以觉醒的心态全然地活在世界之中。书中提供了将禅修融入日常生活,处理现代社会压力、人际冲突和情感波动的具体方法。 “寂静之光”最终指向的是个体生命经验的转化——从被动反应到主动创造。它邀请每一位读者,无论其宗教背景如何,都能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点亮内心的智慧,以慈悲之心,照亮前行的每一步。 --- 推荐语: “这是一部兼具深度与广度的杰作。它以清晰、优雅的语言,构建了一座连接古老智慧与现代心灵的桥梁。对于任何渴望超越二元对立、寻求生命究竟意义的人来说,本书都是一份不可或缺的指南。” —— 宗贤法师,噶玛噶举传承导师 --- 适合读者: 对藏传佛教哲学、尤其是中观思想感兴趣的初学者与进阶者。 寻求有效禅修方法,以减轻焦虑和提升生活品质的都市人群。 希望深入理解慈悲与智慧如何相互作用的修行者。 所有对人类觉醒潜力抱有探索精神的求知者。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本論作者: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 1829-1870,第一世秋林仁波切)


  十九世紀影響西藏佛教歷史最重要的不分教派運動,最重要的三位如日大師:蔣揚.欽哲.汪波、蔣貢.康楚.羅卓.泰耶及秋吉.林巴,其中的秋吉.林巴正是由蓮師授記的偉大伏藏師。秋吉.林巴眾多的伏藏裡最廣為噶舉弟子所熟悉的,即是當他參訪噶瑪寺時在淨觀中所發現蓮師對於二十一位噶瑪巴的伏藏預言。秋吉.林巴大師圓寂後的轉世有兩個傳承,一為涅瓊.秋寧傳承(The Lineage of the Neten Choklings),另一為慈克.秋林傳承(The Lineage of the Tsikey Choklings)。此世第四世涅瓊.秋寧仁波切即是電影「密勒日巴」的導演;而此世第四世慈克.秋林仁波切則為祖古.烏金的二兒子(即詠給.明就仁波切的二哥),同時也是第三世頂果欽哲仁波切的父親。

總論作者:祖古.烏金(Tulku Urgyen, 1920-1996)仁波切

  祖古.烏金仁波切是藏傳佛教噶瑪噶舉派大圓滿瑜伽士。祖母貢秋.巴炯為大伏藏師邱吉.林巴之女,婚配給倉薩家族的烏金.確波(Orgyen Chöpel)。許多已經了證的大師都選擇從他那裡領受《新伏藏》灌頂。祖古.烏金仁波切在蓮花生大師時代,是蓮師廿五成就弟子中,以神通著稱的桑給.耶喜(努青巴)。目前的轉世者為涅頓.邱林仁波切(現居印度比爾)之子,名為烏金.吉美.惹瑟(Orgyen Jigme Rabse)。

釋義作者:楚喜.阿帝(Trüshik Adeu, 1930-2007)

  阿帝仁波切是藏傳佛教竹巴噶舉傳承中非常重要的上師,特别是在經歷了文化大革命這個特殊的歷史時期,許多竹巴傳承上師相續圓寂而教法幾近失傳的今日,阿帝仁波切作為康藏等地竹巴傳承所有灌頂口傳的唯一持有者,尤顯得特別重要。他也曾為諸多教派認證轉世靈童,包括第三世頂果法王和第二世祖古.烏金等,亦是達賴喇嘛等大師的重要上師。

譯者簡介

楊書婷


  1989年於台南左鎮噶瑪噶居寺,由總持滇真導師和欽智依喜仁波切指導,開始學習佛法文本筆譯和法會口譯。

  在靈感中翻譯佛法,在業力下努力微笑。人生前二十年的信仰為古典音樂,後二十年則進入藏傳佛教,至今仍在菩薩幼幼班旁聽,希望此生的下半輩子能夠有所領悟,奢望來世的整個生命可以承願利眾!

图书目录

【祈願文】
【前言】塔拉.班奈特─高曼(Tara Bennett-Goleman)       
【序言】艾瑞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 
【導論】瑪西亞.賓德.舒密特(Marcia Binder Schmidt)
 
第一篇 本論 三勝法的精要口訣……秋吉.林巴取藏本文
第二篇 總論 三勝法的總論……祖古.烏金仁波切
第三篇 釋義 善巧的莊嚴……楚喜.阿帝仁波切
 
第一章  初勝法:聲聞乘
導言
歷史背景
入道之基石:聲聞乘
課修的前行
法教的前行
皈依
中等根器者之道(中士之道)
 
第二章  中勝法:大乘
培養慈心
培養悲心
修習願菩提心
修習行菩提心
 
第三章  末勝法:金剛乘
趨近
成就
儀軌閉關
 
第四章  無上瑜伽部
不共加行
瑜伽法
結語
 
【附錄一】第十五世大寶法王對度母的描述
【附錄二】蔣揚.欽哲.汪波開示的二十一尊度母
 
注釋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85370
  • EISBN:9786267085400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6MB

图书试读

英文版序言

  《三勝法的精要口訣》(The Essential Instruction on the Threefold Excellence)涵蓋三個不同的見地:聲聞乘(Theravada,又稱「上座部」)、大乘、金剛乘,它的特殊取向在於它結合或交織了這三個法乘,而成為一條緊密無縫的單一道路,讓人可以遵循。這篇簡短的伏藏本文,從如何面對個人生命的簡單方式開始說起,一直談到如何在一生之中證得真正而全然的證悟。

  這個法教的第一層次是與生而為人有關。這意指我們要了解此生中有個難得的機會,而我們的行為的確有其重要性,因為不同的行為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書中告訴我們,要如何尋找能夠引領我們走向正途的真實靈修之道。

  法教的第二個層次,提供我們如何減少並消融自私的方法。這包括對於以下的建言:如何真正幫助他人,並且獲得心的穩定(「止」)和洞察(「觀」)。在這個法教之中,「觀」為度母修持的核心所在,在此它稱為「出世智慧的究竟度母」(the ultimate Tara of transcendent knowledge,即「般若波羅密之究竟度母」)。

  一旦有了「止」(shamatha)和「觀」(vipashyana),這一般稱為「奢摩他」和「毘婆奢那」,身為修行者的我們就能進入第三個層次的金剛乘,並以金剛乘的善巧方便,迅速消融各種的串習和迷妄。修行者能依修持度母的儀軌法,而覺醒成佛。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曾說度母的續法不可勝數。這些無量的度母續法、修持和法教的究竟來源,是普賢王佛母(Samantabhadri)這位女性法身。金剛瑜伽女(Vajra Yogini)在化身的層次有無數的化現,其中之一即是度母,而金剛瑜伽女將度母續法傳布到無盡的世界中。

  以我們目前的時代來說,近來這所有的度母續法已被濃縮為三個層次。首先為詳盡的版本,具有驚人數量的法教和儀軌,原本該是由十九世紀著名的大師蔣揚.欽哲.汪波(Jamyang Khyentse Wangpo, 1820-1892,第一世欽哲仁波切)所取藏。不幸的是,由於缺乏吉祥的緣起,他從未寫下這些教言。他只取出了度母塑像,這是他從西藏中部香地(Shang)雜布(Zabbu)山谷的聖地中重新找到的,並且帶回了康地(Kham)。

  中長版本的教言,是由和蔣揚.欽哲.汪波同時期的禪觀大師秋吉.林巴(Chokgyur Lingpa, 1829-1870,第一世秋林仁波切)隨後不久便取出,稱為《度母甚深精要》(The Profound Essence of Tara,藏Drölma Zabtik,音譯「卓瑪.雜地」)。這個伏藏有幾個修持的層次:外在的、內在的、深密的。最有名的則是它的四曼達儀軌,全世界有數百個佛法中心都廣為修持。

  接著便是這個極短的教言,也就是本書的核心所在,即為人所熟知的《三勝法的精要口訣》。此法源自於普賢王佛母、金剛瑜伽女、度母、蓮花生大士和其佛母的加持。當秋吉.林巴於淨見(vision)中看到度母之時,她說道:「Lekso,lekso,lekso」(藏文音譯「拉索,拉索,拉索」),意思是「勝哉,勝哉,勝哉」(Excellent, excellent, excellent)。基於這個緣起,秋吉.林巴心中出現了這個甚深的佛法伏藏,也就是這本書核心所在的法教意義。

  過了一段時間之後,蔣揚.欽哲.汪波將這個伏藏法教傳給他的密友和弟子蔣貢.康楚.羅卓.泰耶(Jamgön Kongtrül, 1813-1899,第一世蔣貢仁波切),後者是由佛陀所親自授記的大師,他撰寫了許多極為精要且無比清晰的著作。

  在本書中我們所呈現的伏藏本文,有兩份開示,一者為偉大的近代大圓滿上師祖古.烏金(Tulku Urgyen, 1920-1996)仁波切所說的精髓教言,一者為囊謙(Nangchen)的楚喜.阿帝(Trüshik Adeu)仁波切所給予的較長而非常實用的指導。

  我覺得我們極為有福,能有這兩位近代的欽哲、康楚、秋林三傳承持有者,對於這個伏藏本文給予口授的開示。能將他們的智慧與讀者們分享,是極大的喜悅。我希望大家都能領受聖救度母的灌頂和開示,並因此接受她的加持,且讓這些加持深入你的生命,充滿在所有與你相關的人之中。

艾瑞克.貝瑪.昆桑(Erik Pema Kunsang)
2006年於納吉.貢巴(Nagi Gompa)閉關房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