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還有人嗎?(金獎全新書封版) (電子書)

江湖,還有人嗎?(金獎全新書封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張友漁
图书标签:
  • 武俠
  • 金庸
  • 小說
  • 電子書
  • 經典
  • 香港文學
  • 武林
  • 江湖
  • 冒險
  • 成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金鼎獎作家 張友漁 首部少年武俠奇想之作
☆台北國際書展大獎首獎
☆2020金鼎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
☆德國國際青少年圖書白鴉獎
 
  「江湖,還有人嗎?」
  一聲聲呼喊,喚起每個少年心中的江湖……
  然而你的江湖,未必是我的江湖!

  兩個綁著頭巾的十三歲少年,站在亂石嶙峋的千里古道上,對著二十一尖山的群峰大聲呼喊。粗小皮,修鞋鋪長大的孤兒,有著一手補鞋好技藝;康亮,包子店的兒子,卻一心想成為武功高手。兩人結伴在宛如世外桃源的「牛頭村」長大。

  但看似寧靜的村子其實並不寧靜。村邊有個涼茶亭,隱然埋藏了一件傳說往事,亭子裡曾有一根鑄刻著三十幾人名字的武林鐵柱,有一天莫名其妙消失了,牛頭村的江湖也跟著消失。

  某天,村裡陸續來了許多身懷絕技的陌生人,有聲若雷響的說書先生、帶著大寬刀的廚師、斯文的書生、腰間纏著鉛錐布條的猛漢......他們為了尋回過往的江湖,會在此地掀起何等波瀾?面對來勢洶洶的一干武林高手,淳樸的牛頭村還有武林中人可以應對嗎?

  管他江湖有沒有人,管他江湖要不要再起,生活就是這麼過的。但對粗小皮和康亮來說,哪裡才是他們的江湖呢?
 
本書特色


  ◎為青少年而寫的武俠小說:給轉大人的苦悶心靈,一個被理解與認同的奇想世界!
  ◎東方奇幻故事+絕讚插畫,一趟結合文學與藝術的冒險之旅!
  ◎透過閱讀,發掘青春最重要的事:友誼的考驗、感情的啟蒙、責任的承 擔、夢想的追求。

四海名家推薦

  李柏青(小說家)
  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閱讀推廣推手)  
 
  這是一個扣人心弦又不失溫暖感動的武俠故事,非常適合發展成動畫,也令人期待更多粗小皮的冒險故事!──李柏青(小說家)

  張友漁是書寫少年小說的佼佼者,……她成功將兒童小說的成長議題,結合武俠小說的奇幻元素,經營出屬於她自己的友漁式江湖。這江湖,我充滿期待!──林文寶(臺東大學榮譽教授)

  張友漁老師的武俠和江湖,不只字面上這麼簡單,如同以前的作品,總有更深的含意和哲學。……邀請您和孩子一起品味,也請想想,哪裡又是您的江湖?──林怡辰(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閱讀推廣推手)
好的,以下是一份针对《江湖,還有人嗎?(金獎全新書封版) (電子書)》的、不包含该书内容的详细图书简介,旨在吸引读者并清晰地勾勒出另一部作品的轮廓。 --- 《夜泊秦淮:宋末遗民的最后一曲挽歌》 一部关于忠诚、绝望与坚守的史诗级历史长卷 作者: 柳寄舟 类型: 历史小说 / 战争与权谋 / 人性深度探讨 字数: 约 45 万字 --- 卷首语 “天下之大,终有一隅可避战火;然而,人心之深,却容不下一丝苟且的偷生。当昔日繁华烟消云散,当山河破碎成残局,那些试图在绝境中点燃最后一缕火种的灵魂,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 内容提要 《夜泊秦淮:宋末遗民的最后一曲挽歌》聚焦于南宋末年,蒙元铁骑横扫中原、江山摇摇欲坠的悲怆年代。本书不再渲染传统“英雄救国”的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时代洪流中挣扎求生的普通士人、没落贵族、以及深藏于秦淮水乡的江湖遗老。 故事的核心围绕着两位截然不同的人物展开: 萧鹤(字:清远): 前朝礼部侍郎的遗孤,一位沉溺于宋代理学精义,却在亡国后不得不放下书卷,以贩售字画和古籍为生。他代表着旧时代的精致与脆弱,他对宋朝的忠诚近乎于一种病态的洁癖,拒绝承认新的政权,却又无力掀起任何实质性的反抗。他的挣扎在于:如何在保持精神贵族身份的同时,避免家人的饿死?他的“江湖”不是武林中的快意恩仇,而是暗巷中的低语与试探。 段三刀(外号): 一位曾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刀客,在宋蒙战争中,因一次错误的抉择导致其追随的将领阵亡,心灰意冷。他退隐至秦淮河畔,以打更和替人排解“私仇”为业。他厌倦了朝代的更迭,只想在乱世中为自己和身边的人寻得一方安宁。然而,随着局势恶化,一个身负皇室血脉的幼童被秘密托付给他,迫使这位冷血的刀客重新踏入他誓言放弃的“天下”之中。 故事脉络与核心冲突 本书的叙事线索交织于南京(当时的临安残余势力中心)和江南的各个秘密据点。 第一幕:沉沦与觉醒 萧鹤在一次秘密的古董交易中,无意间截获了一份关于“宋室余脉北上联络旧臣”的密信残页。这份信件不仅牵扯出他家族过去与皇室的渊源,更引来了元朝新设的“巡察司”的注意。他试图通过巧妙的周旋来保全自己,却发现自己的每一次退让,都将自己推向了更深的泥淖。 与此同时,段三刀接到任务后,必须在保护幼童的同时,躲避元朝驻军的搜查,以及那些自诩“忠烈”却行径残忍的抗金义军残部的猜忌。他的江湖手段在面对朝廷制度化的镇压时,显得既有效又徒劳。 第二幕:秦淮水月与暗流涌动 秦淮河成为故事的主要舞台。表面的繁华掩盖着血腥的交易与绝望的密谋。萧鹤为了获取情报,不得不与各方势力周旋,包括盘踞于烟花巷的黑市掮客、对财富极度贪婪的元朝小官僚。他发现,在国破家亡之际,所谓的“忠义”往往是最廉价的口号,而生存的智慧才是唯一的黄金。 段三刀则在烟雨迷蒙的巷弄中,与萧鹤产生了交集。两人因对幼童的保护路线产生分歧而产生剧烈冲突——萧鹤主张等待援军,而段三刀坚信时间站在敌人一方。他们的合作是充满火药味的,是理想主义与实用主义的激烈碰撞。 第三幕:抉择与终局 随着元军对江南剩余势力的肃清行动升级,所有隐藏的身份和秘密被撕开。萧鹤必须做出最终的选择:是继续以“文人”的姿态记录和哀悼,还是拿起祖上传下的佩剑,为自己坚持的信仰付出代价?段三刀则面临着一个残酷的现实:为了确保幼童的安全,他必须放弃自己对“江湖隐退”的执念,发起一场注定失败的、却能争取到一丝转机的阻击战。 本书的结局并非光荣的胜利,而是对那个时代所有抗争者命运的深刻致敬——他们或许没有改变历史的走向,但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在黑暗中为“宋”这个概念,点燃了最后一簇不灭的火种。 本书特色 1. 细腻的末世描摹: 摒弃宏大战争场面,专注于士人阶层在“国亡”后的精神崩溃与生活细节。秦淮的灯火、旧书卷的霉味、以及街角流民的眼神,都构成了一幅极具质感的时代画卷。 2. 深刻的“江湖”定义: 这里的“江湖”不再是武功高强的比拼,而是指在秩序崩塌后,个体在道德困境与生存压力下的生存之道。萧鹤的“文人江湖”与段三刀的“刀客江湖”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 复杂的人性探讨: 塑造了一系列灰色人物:有假意投降实则暗中布局的伪臣,有为了生计出卖良知的书童,也有身处绝境仍坚守道义的底层百姓。没有人是绝对的善或恶,只有在特定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4. 历史考据扎实: 深入挖掘了宋末元初江南士人的真实生活状态、文化保留运动以及抵抗的隐秘方式,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真实且沉重的历史切片。 --- 献给所有在历史巨变面前,仍在为“本真”与“体面”挣扎的灵魂。 《夜泊秦淮:宋末遗民的最后一曲挽歌》—— 在文明的残骸上,我们依然能找到人性的回响。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推薦序  小鞋匠大江湖/李柏青
推薦序  這到底是誰的江湖?/林文寶
推薦序  選擇自己的江湖吧!/林怡辰
江湖人物介紹
第一章  牛頭村與千里古道
第二章  江湖險惡
第三章  因禍得福
第四章  英雄鐵柱
第五章  說書先生
第六章  暗夜的訪客
第七章  偷來的東西我不要!
第八章  半邊兒的故事
第九章  打鐵鋪裡的熱鬧
第十章  神祕陌生人
第十一章 來了個賊
第十二章 劫囚
第十三章 誰是縫線俠?
第十四章 火燒衙門
第十五章 菜刀與鉛錐
第十六章 武勁大賽開打了
第十七章 大逆轉
第十八章 黑衣人現身
第十九章 傷心的康亮
第二十章 你的江湖是你的江湖
第二十一章 保重了,記得回家
後記  張友漁談《江湖,還有人嗎?》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3297147
  • EISBN:9789573297697
  • 規格:普通級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板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11.1MB

图书试读

後記

張友漁談《江湖,還有人嗎?》
 

  Q:請談談你和武俠小說的淵源。
 
  A:我從國中開始閱讀武俠小說,很著迷地讀。

  當時,我有一個任務,就是每個星期要騎腳踏車到鎮上去買玉米,給雞吃的。一包大概二、三十公斤重,綁在車子後座載回家。我很喜歡這個任務,因為我可以繞到租書店去租武俠小說,然後把書綁在玉米飼料上,很開心地騎車回家。一整個星期都有書可以讀。

  我只記得東方玉的《東方第一劍》,因為名字最好記,內容也忘記了。其他的武俠小說就只記得作者,金庸、東方玉、古龍、臥龍生。那真是美好的閱讀年代。讀到後來,手就很癢了,我把作業本剩下來的空白頁全撕下來,裝訂成一本,寫自己的武俠小說。內容大概就是武功很強的公子哥,自己打了一把劍去行俠仗義。一邊寫一邊立志長大後要寫武俠小說。

  長大後,我也沒再重讀武俠小說,覺得國中時候都讀過了。

  書的內容都忘光了呀,等於沒讀。

  再一次和武俠小說扯上關係,是二○○九年我寫了《西貢小子》,書裡有個人叫眼鏡仔,開了間二手書店,熱愛寫武俠小說,但是屢遭退稿。鄰居是一間補鞋店,老闆的兒子阿福很早就知道自己將來要繼承這家補鞋店,很認真地在練習補鞋。眼鏡仔於是就以阿福為主角,寫了一部名為《少俠,鞋匠》的武俠小說,終於得到大獎,稱霸武林。

  完成《西貢小子》之後,《少俠,鞋匠》這個假書名,喚醒了我年少寫作武俠小說的夢想。想得夠久了,一旦去寫,全身的每一個細胞都會站出來幫助你。
 
  Q:可以聊聊你的江湖嗎?
 
  A:我的江湖啊,有時歡樂,有時嚴肅,有時幽默,有時跳躍,有時無言。

  我的江湖啊,大多時候是我一個人的江湖。

  一個人老是坐在咖啡館悶著頭寫稿,能有多大的江湖啊?

  一個人不算江湖是吧!頂多是一棟房子裡住著一個人。

  我的江湖肯定有讀者。作家和讀者都屬於神出鬼沒的那種,雖然知道彼此的存在,但是要見面打一個招呼是難上加難,因為我不常出現在大大小小的江湖聚會,所以,我和我的讀者如果要在江湖相會,只能靠些運氣,趁著彼此都出門的時候在路上相遇,這相遇可真叫人高興啊,趕緊拱手致意。

  多謝你寫了書,讓我獲益良多。

  多謝你買了書,成就在下的江湖。

  然後,作家與讀者就各自朝著自己喜歡的江湖角落,歸去。

  我的江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場所,沒有出版社江湖就不存在。出版社就像牛頭村的涼茶亭,讓我可以遮個陽,歇歇腿,吃頓飯,喝杯茶,說說書。

  在此也向出版社拱手致意,多謝你們出版了我的書,讓我的書可以去闖蕩自己的江湖,廣結良友。
 
  Q:你覺得你自己比較像《江湖,還人嗎?》這本書裡的那個人物?
 
  A:我比較像養鴨老劉吧!

  是有點兒功夫,但人際關係不佳,交不了朋友,只喜歡一個人喝茶。古人說過,一人喝茶得仙,兩人喝茶得趣。一個人安靜地喝壺好茶,是神仙的境界。

  順帶一提,老劉屋裡有個老伴的,只是我沒把她寫出來。
 
  Q:你開始寫這本書的第一天,就把頭髮剃掉,為什麼要這麼做?
 
  A:為了找回專注。

  有時候就會這樣,莫名地懶散,莫名地一直看電影。為了找回專注,我得採取激烈的行動才行。

  把頭髮剃光,就是我寫作《江湖,還有人嗎?》這部長篇武俠小說的必要儀式。我得在頭髮長長之前把小說寫好,小說沒寫好絕不剪髮。頭髮長了刺到我的眼睛、搔癢我的耳朵和脖子,是非常痛苦的事。所以,這是小說和頭髮的競賽。這個競賽讓我進入一種極度亢奮的狀態,我每次照鏡子,就很強烈地希望小說可以贏。

  我每天九點出門,到博愛路一間複合式餐廳寫稿五個小時,整整一個月,我就完成了六萬多字,再給我半個月我就可以寫好十萬字,還可以為自己創下成為作家以來用兩個月寫完一本長篇小說的紀錄。

  人生總是充滿意外。我的母親生病住進了醫院,在醫護建議下,帶母親回家進行安寧照護。我們在觀念保守的家鄉被攻擊到體無完膚。兩個月之後,母親走了。我從寫作的狂喜,摔入崩潰的絕望的悲痛的黑洞裡。

  小說悲傷地站在原地,看著頭髮囂張地竄長。這是一場失敗的競賽。

  這是我的江湖,是吧!被打落山谷遍體鱗傷的大俠,如果還活著,就一定能重出江湖翻轉局勢,是吧!經過七個月的掙扎,我才恢復過來。這間隔的時間,已經久到我都忘了書中角色的名字。冷掉的灶,只要還有一點火星,再不斷地添加柴火,一定能夠重新燒旺。
 
  Q:《江湖,還有人嗎?》書裡所描述的江湖,是一個溫和的江湖,並沒有真正的惡人、惡事,沒有為了爭名奪利而不擇手段。為何你會如此安排?
 
  A:為何書裡沒有真正的惡人?因為,我不忍心把一個人寫得太壞。

  我的認知裡沒有真正缺少良知的惡人,縱使他的良知用在誰的身上我們不得而之,也無法忽略人和動物的差別。

  《我的爸爸是流氓》這本書就能充分地展現我的文學創作信仰,我不會把好人、壞人用簡化的二分法來區分,人性很複雜,有很多遊走空間。一個流氓爸爸最後並沒有變好,因為那很不容易,於是媽媽帶走兩個孩子離家去過安心又安全的新生活。忠於現實是一種信仰。讓流氓爸爸忽然在結尾因為一件事大受感動而變好,大圓滿的結局,也是一種信仰。這是作家的選擇,只是首先你得說服自己。

  我也不會把現實放大到驅逐了想像的空間,也不會把它縮小到看不見,小說裡呈現的真實人生的成分,剛剛好就好。就好像真實與虛構的距離,不能太遠也不能太近。

  好啦,我想說的就是,溫和的江湖,也是江湖。

推薦文

小鞋匠大江湖
李柏青(小說家)

 
  武林大賽、英雄鐵柱、千里古道絕命彎、一夜功成貫通散、深山古獸……這怎麼看都是個格局恢宏的武俠小說,主角總得縱橫個五湖四海,單挑十大惡人、十大善人,最後登上武林至尊才是。

  但《江湖,還有人嗎?》並不是這樣一個武俠故事,事實上,它是個小故事。主角很小,十三歲的粗小皮,身材瘦、個頭小,是個即將出師的補鞋小學徒。早上天沒亮就得起床,第一件事是幫師傅泡茶準備早餐,第二件事是掃地,不能只掃店裡,店鋪外的整條石子路也要掃。 (新學徒問:為什麼不只掃店門口?)

  粗小皮所在的地方也很小。牛頭村,百來人的小村落,落在二十一尖山連峰的第十三座山峰下,離前後的市鎮都得整整走上一天──因為山路崎嶇只能用走的,馬可跑不動。村子裡除了粗小皮的補鞋鋪,還有麥甜家的客棧、康亮家的包子店,有打鐵的老鐵、養鴨的老劉、捉賊的簡植大捕頭,還有村口的涼茶亭,以及亭前那根刻滿姓名的鐵柱……據說以前有兩根。

  就這樣一個小小的牛頭村,小小的粗小皮,有天卻迎來了許多武林高手。他們來牛頭村幹什麼?只會補鞋的粗小皮又能在這場武林大會扮上什麼角色呢?

  雖然說《江湖,還有人嗎?》的寫作對象是青少年,但我這個大叔讀起來也是趣味昂然。故事一方面掌握了傳統武俠小說的精神──千里尋寶,練功復仇;另一方面,就像我前面說的,這是一個小故事,就因為「小」,所以貼近我們的生活經驗。讀張無忌、讀江小魚,你不會覺得那是你的故事,因為你爸媽不是武當七俠或移花宮侍女,你長大的地方也不是化外之境的蝴蝶谷或惡人谷,但粗小皮的生活就充滿了親切感。他沒什麼了不起的背景,就是個小小的補鞋匠,像你我一樣,過著上學、放學、吃飯、睡覺的生活。便是這樣的粗小皮,才讓牛頭村武勁大賽的傳奇更加傳奇。我們會很想知道,到底十多年前發生了什麼事?一個捕頭真能毀了一個江湖嗎?而那個傳說中的高手又是村子裡的誰呢?

  村子很小,鞋匠很小,但就是這樣才顯得江湖好大、好深啊!

  這故事還有一個讓我很感動的地方,就是對「補鞋」詳實而生動的描寫。粗小皮真的是鞋匠,不是其他那種說自己是農夫但其實還是高手的角色,因此故事中有很多粗小皮補鞋的細節,例如他怎麼買鞋料,怎麼對待每雙送到眼前的鞋。每雙鞋在說一個故事,它們可能是皮的、是布的,也有草編成的,有新的、舊的,甚至是臭不可聞的;它們破了、裂了、穿了底;它們的主人可能是有錢大戶或是要養八個孩子的背伕。粗小皮總是非常細心專業地對待鞋與客人,不同的破損有不同的補法,不同的客人有不同的趕工期限,為的就是讓每一個來往來千里古道的行旅,能有雙好鞋走完這趟辛苦路程。

  讀到後來我都覺得,哇,補鞋匠真的很了不起,比那些所謂武林高手了不起多了!補鞋匠的江湖,也比武林高手的江湖大多了!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扣人心弦又不失溫暖感動的武俠故事,非常適合發展成動畫,也令人期待更多粗小皮的冒險故事!
 
推薦文

這到底是誰的江湖?
林文寶(台東大學榮譽教授)

 
  在華人世界裡,有一種特別的類型小說,西方世界前所未見——那就是武俠小說。武俠小說絕對是能代表華人文化的藝術之一。武俠,顧名思義,指的就是「武術」與「俠義精神」。武術,就是中國功夫,在世界所有的武術裡頭,自成一個脈絡。中國功夫有許多門派,但是基本上都是建立在中國醫學上的基礎與想像。中國醫學有別於西方醫學,發現人體有穴道和經脈,經脈中還有氣的存在,講究陰陽協調,必須順服時序養生。把這些理論運用在武術中,就是中國功夫最基本的武術概念。另一方面,所謂的俠義精神,簡言之,就是行俠仗義的精神,有點類似西方的英雄打擊壞蛋的故事,這樣的故事讓人覺得痛快,而武俠小說就是結合這兩個元素所創作出來的冒險小說。

  若武俠小說只是結合武術和俠義精神,還不至於令人瘋癲,它的迷人之處,是在於其中有著魔法般的想像與不可思議,這才是讓讀者神魂顛倒的主要因素。在科技還沒有發達之前,戰鬥不用槍械,肉搏是唯一的戰鬥技巧。就算現在科技猛進,各式的絢爛武器,也都比不上武俠小說中各式絕招的精彩。是想像與奇幻讓武俠小說蛇蛻成龍。例如:打通經脈穴道之後,就可以在屋簷上施行輕功,甚至將看不見的氣變成子彈殺敵;點擊穴道,竟然可以讓人無法活動成為活雕像;還有湯藥或補湯,可以讓一個病入膏肓的人,轉眼活了過來。這些不可思議的奇幻情節,總是讓人魂牽夢縈。

  不只如此,在故事背景的設定也充滿想像元素,武俠小說喜歡將背景設定在中國歷史的脈絡中,客棧、鏢局,衙門等空間設定,彷彿讓我們掉入如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抽離現實回到當時的街道,感受到中國歷史不同時期的朝代之美。因此可說,武俠小說就是整個中華文化的精華與濃縮,在閱讀的過程當中,無時不刻感受到中華文化各個朝代的藝術精髓,無論是歷史、美學、文學、醫學、文化與工藝等。所以,武俠小說其實是專屬於華人的奇幻小說,擁有華人的文化基因,其中的瑰麗與美好,或許只有華人讀者能共鳴與獨享。

  孩子閱讀武俠小說,讓他們感受到奇幻文學的浪漫與中華文化的美麗,這絕對是相當棒的一件事。不過,或許對許多孩子而言,可能還無法閱讀金庸、古龍如此龐大的作品。那麼,張友漁這本兒童武俠小說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張友漁初次嘗試為孩子寫作武俠作品,她用心地將武俠小說基本的幾個套路都巧妙放入故事中,例如:拜師的經歷、身世之謎、意外得到高人指點、扣人心弦的武打畫面等,這些都是武俠小說常見的情節。雖然是為孩子而寫,但是她沒有偷工減料,讓孩子也能輕鬆入門,感受武俠小說的魅力。作者也體貼顧忌閱讀對象是孩子,所以刻意節制血腥暴力,反而特別著墨布置友情與親情的部分,增加劇情張力,活潑情節與可看性。

  以孩子為故事中的主角,是絕大部分兒童武俠的特徵之一。孩子必須在成人的腥風血雨武林裡,找出自身的價值,並且廣結善緣,四海兄弟,才能突破困難,達到成長,這或許是所有兒童武俠小說的共同脈絡。故事中,粗小皮從一個原本的補鞋小徒弟,一夕之間變成得以掌握權力。他會被至高的權力薰心,讓本來純潔善良的心得到變化嗎?抑或是粗小皮的死黨康亮,一心一意想習武,總是一無所獲,更對自已每天只能做包子有怨言,但是得知粗小皮的祕密後,他們之間的友誼會產生裂縫嗎?其實,這都是典型的少年小說課題。

  張友漁成功地把兒童小說會遭遇的成長議題,移植到武俠小說的範疇裡,使得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只是追求腥風血雨所帶來的血脈賁張,而是借屍還魂將之轉化為少年粗小皮的成長之旅,格外令人讚賞。

  張友漁是書寫少年小說的佼佼者,她能投入武俠小說的創作,著實是小讀者的幸運與福利。她成功將兒童小說的成長議題,結合武俠小說的奇幻元素,經營出屬於她自己的友漁式江湖。這江湖,我充滿期待!

推薦文

選擇自己的江湖吧!
林怡辰 (彰化縣原斗國小教師、閱讀推廣推手)

 
  江湖在哪?看過武俠小說的人,心裡都有自己的江湖。但我們的孩子看過武俠小說了嗎?

  那些在被窩裡痴迷閱讀武俠小說的日子;那些為了主角奇幻經歷瞠目結舌的廢寢忘食;那些心裡的公平正義,看見壞人終有惡報拍手叫好的痛快;那些發現人物不只黑或白,隱隱約約知道了什麼叫做滄桑的人生際遇。

  但給孩子的武俠小說不多,在大量翻譯文學、現代場景的少年小說中,總覺得少了一些有華人底蘊、武俠輕功、江湖義氣的武俠小說。這些將自己投射到主角的幻想,從沒沒無聞到功力了得,伸張正義又有奇幻之旅,是青少年孩子苦悶心靈的慰藉。不去管現實的限制、夢想和現實的距離、需要探索卻看不見未來的現在、尚未找到定位的不上不下,就翻開武俠小說吧!跟著心流,在書中的武俠世界裡飛上飛下,奇思妙想,馳騁心智。

  這本《江湖,還有人嗎?》就是適合孩子的武俠小說,故事角色個個立體鮮明,在你我身邊隨時可以看見相似身影。主角粗小皮是十三歲的青少年,修鞋鋪師傅收養的孤兒,有著修鞋的好手藝。粗小皮的好朋友康亮醉心武藝,是包子店店東的兒子,他們倆都住在牛頭村。可這個牛頭村有個祕密,亭子裡的大鐵柱,十幾年前卻離奇不見,連帶江湖也跟著不見!

  平穩的日子起了大波瀾,村子裡來了好多陌生人,客棧都住滿了,這些人有帶著大寬刀的廚師、斯文的書生、聲若響雷的說書先生等,還有好幾戶人家遭賊偷了東西,衙門卻束手無策,還有還有,衙門竟然失火了,到底誰在搞鬼?

  粗小皮認真修著他的鞋,無意像康亮一心想習得武功,卻沒想到他不想開啟江湖,卻莫名其妙地已在江湖,身不由己。牛頭村匯集了一干來勢洶洶的武林高手,挾著三十年前的恩恩怨怨,衙門、武林、江湖,一觸即發的衝突,加上奇異的紫嚕嚕獸……眾多元素一次到齊,將情節攀向巔峰!

  但,張友漁老師的武俠和江湖,不只字面上這麼簡單,如同以前的作品,總有更深的含意和哲學;她在細微處刻畫人和人之間的感情,不直接說,卻含蓄且後座力強大,如:從一雙雙草鞋透出老粗師傅對粗小皮的擔心、粗小皮對麥甜的感情、老粗師傅對穿草鞋人的同理……粗小皮被當成青少年的投射對象,書中有在江湖無法自己決定的壓抑、對朋友善意被誤會的苦楚、感情的懵懂、責任的承擔,還有自己對修鞋的執著和愛好。閱讀中,孩子被同理、被抒發、被療癒。

  最重要的是,粗小皮勇敢地知道:別人的江湖不是我的江湖,別人夢想的能力不是我的追求。他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也勇敢地說出做出,保持初心不被物役、不被眾人影響。

  果然是友漁老師寫的江湖,一如她專事寫作、寫小說,就連每天只吃白米也堅持不變。「江湖」在友漁老師筆下猶如「人生」。我想,當孩子讀懂粗小皮的堅持和為什麼不願出頭,就會懂得:活在別人的人生裡不叫人生,真正活出自己的樣貌,才是自己江湖的所在。

  這樣精彩的作品,邀請您和孩子一起品味,也請想想,哪裡又是您的江湖?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