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隱日本:美學評論傢與世外隱村的一期一會 (電子書)

尋隱日本:美學評論傢與世外隱村的一期一會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白洲正子
圖書標籤:
  • 日本文化
  • 美學
  • 隱村
  • 旅行文學
  • 文化評論
  • 一期一會
  • 電子書
  • 生活方式
  • 深度遊
  • 文化觀察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第二十四屆讀賣文學獎
棲息於深山隱村間,不為人知的日本之魂

日本旅行社競相復刻的旅行路線
長銷數十年的文化紀行經典


誠心推薦──

江明玉 小器生活總監
吳繼文 作傢
林承緯 國立颱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蔡亦竹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係助理教授
謝哲青 作傢、知名節目主持人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傢‧《Yilan美食生活玩傢》網站創辦人



不用來到人稱祕境的荒山野嶺,就在主要幹道不遠處,至今仍有堪稱是「世外隱村」,遺世獨立的真空地帶存在,我就喜歡信步走在這種地方。──白洲正子

◆作者一步一腳印走進隱密山村、日本文化發源地,同時探尋神道與佛教信仰,深入接觸古典民俗之美。

◆本書附有作者親身採訪未受世俗乾擾的祕境風景照片、日本國傢重要文化遺產彩圖,以及路線地圖。

◆完整呈現「世外隱村」──神仙在鼕日的慶典時現身鄉村,跳完鎮魂舞後,就此消失無蹤的深山僻地。

「日本要是有風景學就好瞭」

作者因為這句話,思考自己一直以來所做的事,不就是這樣的事嗎?因為常常東奔西走,而以「韋馱天阿正」之姿到訪不為人知的角落、用心傾聽大自然說的每一則故事,無意識中將神靈所透露的隻字片語,轉化為長達兩年連載的隨筆,成為一門專屬於白洲正子的風景學。而且愈寫愈長,花上一生的時間也寫不完。

本書初版於一九六九年,時值日本經濟高速發展階段,人心浮躁,人們對於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也變得跟隨潮流,人們一窩蜂的擠嚮所謂景點,不在意眼前的風景和背後的文化。白洲正子因此與《藝術新潮》編輯部閤作,走訪村民們保存絕美藝術品的隱匿祕境,旅途中深受古典之美和居於其中悠然脫俗人們的行為所感動,進而寫下瞭這本隨筆文集。

白洲正子走遍吉野、葛城、伊賀、越前、滋賀等地,拜訪尚未被世俗驚擾的古老村莊、神社古寺,探訪山河風景、聆聽自然的細述,融閤所知的日本歷史、傳承與風俗,成為一本隻有身兼能樂演員、古董鑑賞傢、陶藝傢和和服研究傢的白洲正子纔能寫齣的紀行本。她以深厚的文化和美學底蘊,呈現齣古老日本優雅而美妙的風景。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日本傳統文化、藝術、建築與哲學思想的深度探索之作。 --- 《浮世浮世:江戶時代的審美、技藝與庶民生活》 本書導覽:穿越喧囂,探尋江戶時代(1603-1868)的精微之美 本書是一部對日本江戶時代(德川幕府時期)社會、文化與藝術進行全麵而深入考察的學術性著作。它拒絕將江戶時代簡單視為“鎖國”下的停滯期,而是將其定位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具有高度復雜性和文化張力的“近世”社會。作者以詳實的史料和敏銳的洞察力,帶領讀者深入剖析瞭這個塑造瞭現代日本美學基石的關鍵曆史階段。 第一章:幕藩體製下的社會結構與文化流動 江戶時代建立在嚴格的士農工商等級製度之上,然而,這種看似僵化的結構卻孕育瞭前所未有的城市文化。本章首先勾勒瞭幕府的政治版圖、參勤交代製度對全國文化交流的影響,並重點探討瞭在“鎖國”政策背景下,民間社會如何通過商業活動和文化消費來構建自身的身份認同。 城市化進程與“町人”的崛起: 詳細分析瞭江戶、大阪、京都三大都市的形成,以及新興的町人(商人、手工業者)階層如何成為藝術贊助人和文化創新的主要推動力。 “武傢文化”與“町人文化”的張力與融閤: 考察瞭武士階層所推崇的古典儒學、弓馬之道與町人階層熱衷的享樂主義、世俗藝術之間的相互影響。 信息傳播的革命: 探討瞭齣版業的繁榮、草紙的普及以及歌舞伎的興盛,如何促成瞭大眾文化的形成,使藝術審美不再是貴族的專屬。 第二章:視覺的盛宴:浮世繪的藝術演變與社會功能 浮世繪,作為江戶時代最具代錶性的藝術形式,是本書著墨最多的部分之一。作者不僅關注其藝術技巧的革新,更將其置於當時的社會語境中進行解讀。 從肉筆畫到木刻版畫的飛躍: 梳理瞭菱川師宣、鳥居清信等早期畫師的貢獻,以及色彩技術和印刷工藝的進步如何推動瞭浮世繪的大眾化。 題材的拓寬與審美標準的建立: 深入剖析瞭美人畫(如喜多川歌麿的“揃物”係列)、役者繪(如東洲齋寫樂的瞬間捕捉)以及風景畫(如葛飾北齋與歌川廣重的“名所繪”)所反映的時代精神與審美取嚮。 風景畫的“發現”: 重點分析瞭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和歌川廣重《東海道五十三次》係列如何通過對自然景觀的係統描繪,滿足瞭庶民階層對旅行、地域認同和崇高之美的嚮往,並對西方透視法進行瞭本土化的吸收與轉化。 第三章:舞颱上的生命力:歌舞伎、淨琉璃與錶演藝術的語匯 江戶時代的娛樂生活高度依賴舞颱藝術,歌舞伎和淨琉璃(人形淨瑠璃)不僅是娛樂,更是社會道德、情感宣泄和時尚潮流的載體。 近鬆門左衛門的悲劇美學: 分析瞭日本戲劇史上最偉大的劇作傢近鬆門左衛門的作品,探討其如何在高尚的倫理(義理)與人世的溫情(人情)之間製造齣令人心碎的“殉情”主題,並反映瞭町人對個體情感的珍視。 役者的技藝與偶像崇拜: 考察瞭歌舞伎演員的等級製度、獨特的“見得”(定格動作)技巧,以及他們作為時尚引領者的角色,如何影響瞭當時的服飾、發型與生活方式。 音樂、舞蹈與舞颱設計: 從音樂伴奏(如三味綫)的運用到舞颱機關的革新,揭示瞭江戶舞颱藝術在技術和錶現力上所達到的高度。 第四章:器物的哲學:茶道、花道與工藝美術中的“幽玄”與“侘寂” 本書認為,江戶時代的工匠精神不僅體現在大規模的城市建設中,更內化為對日常器物美學的極緻追求。作者試圖超越單純的技藝描述,探究這些手工藝背後的哲學意涵。 茶道的深化與世俗化: 探討瞭茶道在武士階層儀式化和町人階層日常化過程中的演變。重點分析瞭“侘寂”(Wabi-Sabi)美學是如何通過茶碗、茶室設計等具體器物得以物化的。 漆器、陶藝與染織的創新: 通過對蒔繪工藝、景德鎮風格影響下的有田燒、以及對各種紡織品染色技術的考察,展示瞭工匠們如何將對自然的敬畏和對完美的執著融入到日常用品中。 庭園藝術的象徵意義: 分析瞭枯山水庭園在文人墨客和寺院空間中的發展,探討它們如何作為微縮的宇宙模型,體現瞭對禪宗思想和自然哲學的理解。 第五章:知識的土壤:蘭學、漢學與本土思想的交織 盡管常被視為保守的時代,江戶時代卻是日本學術思想高度活躍的時期。不同學派的爭論與知識的引進,為明治維新後的變革奠定瞭思想基礎。 硃子學的統治地位與批判: 考察瞭官方推崇的儒學體係,並分析瞭如伊藤仁齋、荻生徂徠等思想傢對宋明理學教條的反思和對古學的迴歸。 蘭學的衝擊與西學東漸的萌芽: 詳細介紹瞭荷蘭語學習者如何通過有限的渠道接觸西方醫學、科學和地理學知識,以及“蘭學傢”們在幕府末期扮演的先驅角色。 國學的復興與民族意識的覺醒: 探討瞭本居宣長、平田篤胤等人如何通過對《古事記》和古典文學的重新詮釋,構建本土的世界觀,為日後的國傢認同提供瞭精神資源。 結語:江戶的迴響 本書最終總結道,江戶時代的文化成就並非是孤立的停頓,而是對前代傳統的消化、創新和精緻化。它成功地建立瞭一套以“現世性”、“審美性”和“世俗化”為核心的文化體係,其留下的審美規範、藝術形式和生活哲學,至今仍深刻地影響著全球對日本的認知與理解。讀者將通過本書,領略一個超越刻闆印象的、生機勃勃的江戶世界。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白洲正子
一九一○年齣生於東京,第一任臺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孫女。齣身名門、自幼學習能劇。十四歲時赴美留學,一九二八年歸國,並成為首次以女性的身分登上能劇舞臺的演員。一九二九年與白洲次郎結婚。一九四三年,發行第一本著作《能劇》。之後開始針對古典文學、工藝、古董、大自然等題材寫隨筆。著作頗豐,有《能麵》、《尋隱日本》(一同獲讀賣文學賞)、《近江山河抄》、《十一麵觀音巡禮》、《西行》等。是日本著名的散文傢、古董收藏傢、能劇演員,被譽為「日本歷史上十大傑齣女性之一」。持續發錶文章,分享自己簡單、質樸、親近自然的美學理念,是日本近代最重要的美學評論傢之一。一九九八年因病去世。

譯者簡介

高詹燦
輔大日本語文學研究所畢業,專職日文譯者,翻譯二十載,譯作數百本。主要作品有宮部美幸《三島屋奇異百物語》係列、太宰治《人間失格》、藤澤周平《蟬時雨》等。
個人翻譯網站:http://www.translate.url.tw/


圖書目錄

1.油日的古麵具
2.      從油日到櫟野
3.      宇陀的大藏寺
4.      藥草的故鄉
5.      石之寺
6.      櫻之寺
7.      吉野川上
8.      訪石
9.      環遊金勝山
10.    山國火祭
11.    瀧畑
12.    木地師之村
13.    丹生都比賣神社
14.    長瀧 白山神社
15.    湖北 菅浦
16.    西岩倉的金藏寺
17.    山村的圓照寺
18.    訪花
19.    久久利之村
20.    田原的古道
21.    越前 平泉寺
22.    葛川 明王院
23.    葛城一帶
24.    從葛城到吉野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02873
  • EISBN:9786263103153
  • 規格:普通級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檔案格式:EPUB流動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手機、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37.2MB

圖書試讀

誠心推薦──

江明玉 小器生活總監
吳繼文 作傢
林承緯 國立颱北藝術大學文化資源學院院長
蔡亦竹 實踐大學應用日文係助理教授
謝哲青 作傢、知名節目主持人
葉怡蘭 飲食生活作傢‧《Yilan美食生活玩傢》網站創辦人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