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麥肯錫,有溫度的實用主義
第二麯線學院創辦人/洪雪珍
在書市裡,每隔一段時間,就會上架一本名字掛著「麥肯錫」的書,我到博客來輸入「麥肯錫」三個字,一秒後跳齣五百八十八本書,看來不久之後就會大破六百本!(按:此為初版時資料,二〇二二年十月已經超過六百五十本。)如此驚人的齣書量,讓讀者不斷的掏錢買單,證明麥肯錫的思考、分析及解決問題的方式有口皆碑、務實可用,這何嘗不是大傢一起用閱讀行動,嚮這傢管理顧問公司緻上最高的敬意!
過去,麥肯錫係列的書幾乎都屬於實用型,在職場碰到什麼睏難,就按圖索驥,很快可以找到一本閤適的,對癥下藥,成效明顯,這也是麥肯錫係列書籍暢銷或長銷的原因。
不過,你現在手上拿的這一本有些不同,比起其他麥肯錫相關書籍推崇理性與實用,這本書難得多瞭些人的溫度,它也分析問題、提供建議、列齣一二三步驟,特別的是它還帶著你緩步走嚮內心探索。
若要講求效用,這本書會更有功效,因為不論是職場或人生,遇到的每個問題都是一麵鏡子,反映的是我們這個人,一旦認識自己,很多問題自然迎刃而解。
這種書寫特質,跟作者喬安娜.芭爾許是女性有關,她有超過三十年的工作歷練與歲月厚度,也參加諸如「挺身而進」這類女性組織,所以這本書談的都和心理難題有關,不像其他麥肯錫係列教人思考力、筆記術或做簡報的技巧等,而是教人在遇到一些很痛、卻叫不齣聲的職涯問題時,怎麼分析自己、整理自己,繼而重新齣發,獲得學習與成長。
因此,這本書讀起來,還是有麥肯錫典型的實用主義,但是多瞭些被理解之後的療癒,不是那麼商業管理風格,更多的是心理觀照的角度。
像是生涯主題,若你一直找不到自己的天命,對人生方嚮感到茫然;或是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喪失熱情;或是想要換工作,卻害怕找到的還是不滿意……這些讓很多人每天都在睏惑、沮喪的人生大哉問,由具有麥肯錫背景的作者芭爾許來談,不僅跳脫坊間心靈書籍的空泛抽象,還照亮一條可以大步前進卻不緻撞牆的道路。
再來像是工作壓力,芭爾許分析壓力來源,有的是工作本身,比如工作性質或工作量大;有的是成長壓力,因為剛接手新工作、或剛轉換跑道,都需要一段時間爬過陡峭的學習麯線;但還有一種壓力是自己給的,也就是當自己是最大的壓力來源時,芭爾許教人設立界線,以及懂得何時認輸、何時放手。
在摸黑前進,還看不到曙光的深長隧道裡,誰不會自我懷疑?這時候,芭爾許會堅定的告訴你,自我懷疑是一條危險的路,並且要求你馬上改變跟自己對話的內容,從問「我能嗎」變成「我要怎麼做」,不要任由自己耽溺在自我懷疑裡,而是轉移注意力,離開這條危險的路,立即展開行動,改寫這場棋局。
不過,我個人最欣賞的,還是芭爾許的無用之大用,不時跳脫麥肯錫的實用主義,說一些饒富深意、像詩一般的話語,比如:「你可能擁有一切,卻不可能長久留住一切。狀態顯得平衡,感覺近乎完美──但隻是暫時如此。」說的無非是人生無常,也是芭爾許三十年職涯的體悟。當你能悟得這層道理,順著生命的河流前進,反而可以隨遇而安,得到寧靜與力量,問題將不再是問題。
第一次讀到這樣的麥肯錫,有溫度且柔軟的實用主義,我喜歡!希望你也喜歡,這本書能幫你勇敢麵對職涯中的各種睏境與難題。
推薦序二
別等到決定離職後,纔想到要開始經營人脈
先行智庫執行長/蘇書平
未來你的工作可能會無預警消失,老闆也可能無預警換人,新的工作型態就是隨時都要有迎接新挑戰的心理準備。但很多人麵對這些新的變化,往往不知道該如何應對,同時還可能帶來許多心理壓力和焦慮感,所以很多人常常因為這種常態性的工作和心理變化,搞得生活一團糟,但如果你可以剋服這些挑戰,就會讓自己得到成長的機會。
《麥肯錫:在哪工作就在哪成長》透過真實的案例分享,讓我們可以針對現代職場常見的12種工作挑戰,例如職場政治或工作壓力等,學習如何有效解決這些職涯睏境。
未來當你在職業生涯中遇到類似問題,可以透過書中建議的方式,簡單的拆解與歸類問題,試著找齣哪些因素是暫時性的?哪些因素是長期性?另外哪些問題是你自身所能控製的?還有哪些是你無法掌控的?透過這四種維度的思考方式,可以更瞭解自己是否適閤現在的工作或是公司,你也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重新問自己,是否應該重新培養新的工作能力,讓自己有辦法麵對長期性的工作變化與挑戰。
其實未來工作的變化隻會越來越快,你會發現很多過去擁有輝煌歷史的公司,因為無法因應趨勢或數位科技的變化,而逐漸被市場淘汰。每個人待在同一個工作崗位的時間越來越短,所以你也必須隨著公司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工作方法,並提升自我能力。未來換工作的頻率也會因為上述問題,讓我們更換的機會比上一代還多。
麵對這些不確定因素,最好的方法就是利用書中提到的,重新啟動你的人際網絡,請不要等你決定離職後,纔想到要開始經營自己的外部網絡。因為有時候,人生的轉捩點往往發生在,這些令你意想不到的人際關係與事物裡。
我們齣社會後,接觸的人越來越類似,我們可能隻和公司同事,或者和從事類似工作的人交流。這樣的人脈關係,會讓你慢慢掉進思考的盲點。麵對未來最好的方式,就是勇敢接受工作挑戰,並有效管理這些風險,本書的實務經驗,提供瞭我們最好的解決方案。
推薦序三
與職場難題正麵對決,你纔能夠好好過生活
《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
關於工作,我最常聽到兩個乍聽之下言之成理,仔細尋思卻有點矛盾的說法。第一個是:「我好希望可以不要工作。」然而你我都知道,一想到工作,尤其是在長假過後或星期日晚上,我們固然會哀怨的叫喊兩聲「不想上班」,但是我們也都心知肚明,如果一個月、兩個月、半年或一年沒工作或找不到工作,心裡隻會更慌、更苦。
所以,上班不會淨是遇到快樂的人事物,但是當你想上班卻沒機會時,或許你會開始「渴望就業」。
第二個是:「我希望工作和生活能夠『平衡』,甚至徹底『切割』。」大部分人的人生都是由「工作、生活、睡眠」這三個大區塊構成,不過這三者之間,其實非常難一刀劃開。更常見的情況反倒是:工作做不好,你得加班熬夜、睡不好;一旦不喜歡工作內容或環境,你會懷疑人生的意義;早上不想起床、不想齣門上班,週末狂睡卻越睡越纍,讓工作、生活、睡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你的睏境,很多人都曾遇過。
這本書,就是試圖解開「工作與人生」這道難解的習題。當你工作卡關、人生陷落時,如何纔能擺脫行為與思維的癱瘓,採取行動、做齣改變。
作者喬安娜.芭爾許在麥肯錫顧問公司工作許久,不過書中內容並不是分享「麥肯錫人」對於工作課題的建言,而是訪談瞭數百位橫跨不同產業、不同族群的專業工作者,分享他們的人生故事,從他們走過的路,而且多半是錯誤的路當中,學習他們如何從失敗挫摺中汲取經驗教訓、自我改善與修正,最終開啟順遂的職業生涯。
閱讀本書時,建議你先翻到目錄,相信不管你正處在職涯的哪個階段,你一定能夠從作者涵蓋的12個主題裡,找齣召喚你、反映你心情的主題:工作沒熱情,不知道自己適閤做什麼;工作壓力好大,身心快要承受不住瞭;工作齣包,我會不會被看輕、被開除;很努力工作,考績卻很差;團隊帶不動;辦公室裡的壞老闆、壞同事,讓我心力交瘁;職場的貴人、導師,好像不是那麼好找;想要做一些不被看好、不符旁人期待的事;想要挑戰艱钜的任務;工作、傢庭、生活,沒一件事情順利;現在這份工作再也待不下去瞭,換還是不換好?
如果你正身處其中的一個或多個疑慮或處境,那麼你會在書裡找到「同病相憐」的人,他們都曾經苦不堪言,最後因為改變想法或做法,人生豁然開朗。作者針對每一個主題,都分享五、六個真實案例,先描述睏境,再引導你換個角度看待事情,最後提供具體的突破方法。
好看的故事書,實用的工具書
你可以把這本書當成「故事書」,因為書裡有超過60個案例,可以看到許多人的人生經歷。其中有些可能會讓你會心一笑,因為你也走過相同的路;有些則可以幫你未雨綢繆,讓你在未來遇到類似狀況時,能夠從容因應。
你也可以把這本書當成「工具書」,依照碰到的問題按圖索驥,給陷進難題的自己一些冷靜、客觀的建言。你一定用得到這本工具書,因為就算你現在日子過得順風順水、風平浪靜,身邊總會有朋友正在為工作所苦、為主管所睏。你可以翻到對應的主題,提供他們即時的建議,也再次提醒自己,如何有方法的,因應人生與工作麵臨的各種挑戰。
推薦序四
那些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的黑馬們,到底贏在哪裡?
知名臉書部落客/職場黑馬學
很多新鮮人剛踏入職場的時候,懷著滿腔熱血,有著堅定的目標:努力工作證明自己的價值,或升職加薪,或跳槽到知名企業,早日成為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
然而,理想總是如夢境般美好又易醒,職場的現實發展正如一記記耳光般,要我們認清現狀、認清自身的能力邊界……直到我們為瞭避免失望,而放棄瞭所有期望。
●或許你很努力工作、早齣晚歸,卻始終在底層徘徊,麵對日復一日繁瑣的工作,你對上班失去熱情,開始得過且過?
●又或許你成為人們口中「年輕有為的精英」,每天齣入頂級的辦公場所,張口閉口都是數億元的項目,有朝一日突然失去公司給你的光環,纔赫然發現那些所謂的人脈、資源和資本遊戲,通通都和你沒有關係,這時你纔要開始認真思考,什麼纔是你自身的價值嗎?
●又或許你勤懇的努力工作到中年,終於熬齣頭,有機會升到公司高層,卻半路殺齣個程咬金,讓空降來的年輕人成為你的頂頭上司,無法接受這一現實的你,萌生瞭離職的念頭。但是離職後,你依舊不知道自己的天地在哪,該前進的方嚮是什麼?
諸如此類的職場睏境還有很多,上述幾種情況隻是職場百態中的冰山一角,為什麼在職場打滾越久,迷茫和睏惑卻越來越多?我們努力付齣、努力學習,卻始終不知道關鍵在哪裡?
而反觀另一群人,應該說是在職場上無往不利的那群黑馬,他們早早實現瞭令人稱羨的財務自由,開始做著所謂「不追求錢」、隻為實現自身理想的事業,他們在工作上不光有著齣色的錶現,即使離開公司的保護傘、自己齣來創業,也常有「貴人」相助,這一切的根本原因到底是什麼?
我由於自身的工作經歷比較特殊(臺灣四傢知名品牌外商的經歷,及中國互聯網圈、行銷圈的經驗),有幸能常與這些「無往不利的黑馬」交流探討,而當我讀到這本書時,就認定這是職場人都應人手一本的職場攻略,不光是因為在工作時,的確麵臨過本書所提到的每一個問題,更是因為這本書所提到的諸多理念,與那些「無往不利的黑馬們」所奉行的職場準則,竟然驚人的相似!本書以更為「係統化」和「情境化」的內容,帶領讀者跳脫思維的框架,進行一次「深度思考」。
本書清楚的陳述職場上需要麵臨的兩大課題:「人」與「事」,麵麵俱到的提齣思考方嚮,以及麵對狀況時的心理素質。我相信,沒有一個人能精通所有的工作,都得學會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當你在工作上遇到過不去的人與事,除瞭虛心求教,也可以找到與你的問題相對應的章節,看看喬安娜.芭爾許的建議。
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是就業考驗的開始,你必須瞭解自身的價值,同時將自己訓練成海綿,不斷的自主吸收,進而在工作中成長,纔能在職場上無往不利,成為百戰百勝的那匹黑馬。
最後的總結:這本書,值得每一位想要成為職場黑馬的人一讀再讀。
導言
在哪工作就要在哪成長,我拒絕虛度年歲
天曉得是從什麼時候開始,鍋爐室的排水孔咕嚕咕嚕的不斷冒齣髒水來。嘉碧和尼剋已經工作一整天,兩個人纍得半死,晚上11點左右纔迴到傢,他們小心翼翼的走下樓梯,來到傢裡的地下二樓,發現到處都是水。嘉碧迴憶道:「一開始我先聞到怪味,然後看見放重要文件的那些箱子,全部都泡在水裡麵。我想也沒想,就脫鞋子踩進水裡,可是箱子太重瞭,根本搬不動。」
她大聲叫尼剋過來幫忙,不料尼剋卻不肯下來,還嚴肅的要嘉碧什麼都別碰(說得太晚瞭),要她打電話給大樓管理員就好。接下來他們開始指責對方,很快就變成口不擇言的辱罵。嘉碧含淚打電話給媽媽,尼剋則撤退到安全的樓上,也打電話給自己的老媽,可是兩位老人傢都愛莫能助。
嘉碧心慌意亂,接著打電話給大樓管理員,對方卻不幫忙、拒絕立刻過來查看狀況,隻說那肯定是下水道的汙水。他還用「算我特別幫妳好瞭」的語氣,錶示明天會安排水電師傅過來修理。這麼一來,嘉碧隻好重新安排第二天的事情,在傢裡工作,還不曉得老闆會不會答應呢。這天晚上她輾轉難眠。
第二天早上,嘉碧給上瞭年紀的水電師傅哈裏斯開門,他打包票說:「我做這一行超過30年啦,這裡修好後,就會跟新的一樣。」然後哈裏斯輕輕鬆鬆的搬走箱子,一邊吹口哨、一邊工作。總算如他所言,地下室煥然一新,至少眼前看來如此。
職場上的挑戰也和這個例子一樣,常令人措手不及。有個軍事用語叫做「VUCA」,由四個字縮寫組成,分別是易變(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模糊(ambiguous)。VUCA這個詞最初用來形容極端的軍事情勢,後來被應用到企業界,如今已經成為新常態。
你的工作可能會毫無預警的消失,頂頭上司也可能毫無預警的離開。工作上的閤作夥伴也許遠在世界的另一頭──早上九點對方要找你說話,卻是根據他們當地的時間。大傢都有更高的期望,同事比以往工作得更賣力,而你的工作挑戰也比以往更大、更艱難。
挑戰會加劇焦慮與壓力?沒錯。挑戰會耗損你的精力?確實。如果不妥善應付,挑戰會造成長期傷害?十分正確。這些聽起來耳熟嗎?
工作充滿艱難的挑戰,而你覺得自己還沒有準備好。剋服挑戰很可能需要難以開口的溝通技巧、新技術,以及你尚未擁有的技能,更糟糕的是,恐懼與這些一起伴隨而來,於是你同時麵對挑戰與恐懼,意誌力益形薄弱,最終淪落到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窘境。可是,故事還有另外一麵。
假如你成長瞭,更有能力剋服挑戰,工作更有生產力,而且享受到更多樂趣,那會是什麼樣的景象?如果它能夠使你更能幹,想必你會欣然擁抱挑戰、歡迎它的到來。隻要擁有正確的心態、方法和工具,你將發現這些過程會激發你的興趣,使你全心全意的投入,並且更能刺激創意思考。
我們把觀念改變一下:挑戰並非警示著危險,而是天賜良機,促進更快速、更聰明的成長。本書描述的挑戰,來自我從2015年開始進行的研究。我以麥肯錫顧問公司(Mckinsey &Company)資深閤夥人的身分,創立一項「執中領導力計畫」(Centered Leadership Project),為瞭接續這項計畫,我想要把相關的領導論述,量身打造成適閤職業生涯中期的專業人士所用。
為此,我訪談兩百多位傑齣領導人,他們都是《財星》(Fortune)雜誌公布一韆大企業中,前途不可限量的新興領袖。此外,還有新創公司的創辦人、非營利組織領袖、政府高官、藝術傢、演員、學者、新聞記者、教師,以及大企業之外的其他人士。
參與這項計畫的人員,在120傢不同的公司服務,投身的產業與職位五花八門,而且身分和所遇到的對象皆不同!他們的背景和職業生活一樣多采多姿,將近40%是有色人種,齣生地不在美國或者父母是移民者,算起來總共來自四十多個國傢。這些優秀的參與者很坦然、很大方,分享著他們個人和專業上遇到的挑戰。總體來說,他們貢獻齣自己的第一手經驗。
你不需要喜愛本書的每一個人物,也不必模仿他們,其實你很可能會討厭其中一些人。我描寫他們的故事,並不是為瞭博得讀者的同情或理解,而是他們的情況可能對某些人有所幫助──也許那個人就是你。
順道一提,由於本書中許多人物都要求匿名,所以我更改他們的名字和情境。但這本書裡的每則故事都是真實、完全沒有更改過的。本書人物都在倡導一項深刻的真理:你並非拋開挑戰而成長,而是因為挑戰而成長。這些故事強調五大主題:
.準備周全,事半功倍。培養好技能和應付挑戰的知識之後,就比較容易剋服挑戰。你不見得總是那麼幸運,不過做好周全準備、應付挑戰,確實是成功的關鍵因素。
.提問能助你一臂之力。思考很重要,卻不是你想的那種思考。本計畫的參與者強調反思、追尋靈魂和夢想的重要。提問題(格局很大的那種)是有益的生活實踐,讓你將這些思考融入日常生活中。
.找人談談有好處。和你的主管、贊助人、同事、工作夥伴、人脈成員談,有助於釐清問題,因此這是件好事。互動創造新能量,正是你所需要的。
.採取行動前,先正嚮思考。如果抱持著潛伏、打探的心態,很可能會限製自己。你可以秉持自我意識,選擇保持現狀或是改變。哪怕再想改變,如果什麼都不做,也不可能發生變化。你要有意識的改變心態,這樣感受就會隨之改進,就算後果無法盡如人意也無妨。
.循序漸進能促成行動。每次前進一小步,可以幫助你從嘗試與錯誤中驗證自己的方法,強化新的心態與行為。循序漸進降低風險,萬丈高樓平地起就是這個道理。
讀者將在接下來的12章中,讀到12個職場挑戰,形式大概如下:我會先簡略介紹一下每個挑戰,然後分享幾則真實故事(故事講完後,有時我會用「然後呢」這個問題作為答覆),最後建議可以採取的相應工具、實務與行動。各位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在參與,你有自己的觀點、決定實踐什麼。誠如一位參與者所說:「我已經受夠瞭學校的教法,不想再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讓我自己下結論吧。」這句話說得真對!
你可以隨意的利用這本書。在職業生涯中,每個人肯定會遭逢這些艱難的挑戰,而且絕不隻有一次。你可以從頭開始讀起,也可以就自己眼前正麵臨的最迫切的挑戰,找到相應的章節開始閱讀。
不妨把我想成你的嚮導吧。我長期協助企業應對策略、營運、組織各方麵的挑戰,資歷超過三十年。我曉得如何架構問題、分析數據、做成結論、提齣建言,也知道如何訪談與專注聆聽,這些正是本書故事的基礎:主人翁麵對問題之後的「然後呢」,以及我的忠告。
如果你已經擬定好自己的人生計畫,我自然尊重你的決定,而且會感到再開心不過,這本書是為所有敞開心胸、懷抱好奇、迎接最艱難職場挑戰的人所寫。我希望你是其中之一,希望你體驗工作、迅速成長,最要緊的是,立大誌、成大業,這樣就不枉費讀這本書瞭。
如果你正處於事業生涯中期、或是更晚期,就沒有時間逐一琢磨五大主題:準備、提問、討論、錶達意嚮、循序漸進行動,這時候你的經驗、技能、知識將是天賜的禮物,隻不過,你也該嘗試用新的角度去看待這些資源。
切記,如果你提相同問題、做相同事情,也將得到相同的結果,這可不是你想要的。我們的世界嚴重欠缺所有層級的領導能力,少瞭你的協助,就無法彌補上這截落差。請選擇你能施展纔華的地方,並且立刻行動。我保證,我的嘮叨到此為止,接下來就要進入主題,提供鞭策,隻講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