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人類文明的一個重要發祥地,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絢麗多彩的文化,自炎黃時期算起,至今已綿延五千多年,歷經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後,開始步入現代文明並不斷延續發展。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由華夏大地各個民族眾多文化分支組成,是中華民族集體智慧的結晶。在這個多民族的大家庭裡,每一個民族都有著自己燦爛的文化,猶如一顆顆璀璨的明珠而熠熠生輝,讓華夏文明流光溢彩。祖國西南地區的羌族文化,便是這些明珠中光彩奪目的一顆。據甲骨文記載,羌族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三四千年前的夏商時代,被譽為「民族活化石」,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民族文化。
相傳在公元前兩千多年的虞夏時期,有一部分羌人為了幫助大禹治理洪水而定居黃河以南,後被封為姜姓國。《後漢書·西羌傳》裡記載:「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別也。
其國近南嶽,及舜流四凶,徙之三危,河關之西南,羌地是也。」在中國古漢語的發音中,「姜」和「羌」一致,由此可推斷甲骨文中提到的「姜」即是「羌」。自先秦時期起,西北的羌人因各種原因而遷入中原,以狩獵為生,隨獵物的遷徙而動,過著居無定所的遊牧生活。《後漢書·西羌傳》裡載有:「(羌人)所居無常,依隨水草。地少五穀,以產牧為業……」隨著歷史的不斷向前發展,四川省成為羌族唯一的聚居區,羌族是四川省最具代表性的少數民族之一,因其居住地多分佈在海拔較高的山地而享有「雲朵中的民族」之美譽。目前,羌族主要分佈在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內的茂縣、汶川縣、理縣、松潘縣和綿陽市的北川縣、平武縣等地,尤以茂縣居住人口為最多。
羌族有本民族的語言,卻沒有本民族的文字,其古老的民族文化無法透過文字記錄來傳承。千百年來,其深厚的文化內涵主要是透過民族民間藝術、民族習俗和民族風情等形式而積澱下來並以豐富多樣的姿態加以展現的,如多聲部民歌、民族舞蹈、民族祭祀活動、民族服飾、飲食文化、民族建築等。
自羌人入蜀以後,所居之道地路不暢、交通閉塞,過著清貧而艱苦的生活,為躲避戰亂、保護族人,羌人在半山脊樑、交通要道、河谷臺地以及村寨附近,就地取材用石塊和黏性很好的黃泥土築起一座座石砌的碉樓,用以預警和抵禦外敵入侵。這些石砌建築雖然看似簡陋,卻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它結構勻稱、稜角分明、雄偉堅固、精巧別緻,既是羌族原始宗教、藝術、文化的綜合體現,又是古羌文化的重要載體。石材的厚重與美感,營造出了羌寨民居建築獨特的文化色彩,給中國建築史文化及世界建築史文化留下了厚重的一筆。
羌族人勤勞而善良,有著虔誠的宗教信仰,他們崇敬自然、熱愛生活,供奉自然諸神、勞動工藝之神、家宅之神和地方神靈等。他們會在各種節慶活動中對神靈加以供奉,並舉行相應的祭祀活動,而在每次祭祀活動中,都會有釋比帶領族人誦唸經文,載歌載舞祈求神靈的保佑。這種原始的祭祀活動以最淳樸、最自然、最真實的形式保留了羌族古老的文化,並傳承著這種古老的文化,成為羌族文化一個重要的傳承模式。
雖然羌人所居之地生活條件艱苦,但是這些困難並未使之失去對生活的熱愛,他們用歌聲描述自己的歷史,讚美自己的生活,歌唱甜蜜的愛情,憧憬美好的未來。千百年來,羌族人用歌聲來記錄勞動的過程和生活的狀態,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羌族古聲部民歌,亦稱羌族多聲部民歌。它是我國民族音樂歷史上最古老的唱腔之一,見證著羌族久遠且艱辛的歷史發展過程,凝聚著這個民族獨特的文化,是羌族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同時,也是羌族文化的重要載體和見證。
羌族的音樂和本民族的歷史、文化、地域地貌、藝術、風土人情、風俗習慣等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有著獨特的審美特徵和審美情趣。羌族人不論男女老幼,都會演唱本民族原生態的民歌,在世代相傳的過程中,人們透過口傳心授的形式,不斷地延續和豐富著本民族的音樂文化,用歌聲來記錄這個古老民族的歷史發展和燦爛文化。
舞蹈是羌族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娛樂形式,羌族民間舞蹈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在不同場合的禮俗活動中都有與之對應的相對固定的舞蹈及歌曲。這些舞蹈大多沒有樂器伴奏,跳舞者在舞蹈時以自唱自跳或以統一的呼喊聲和踏地聲作為節奏來使動作達到一致。他們以剛毅熱情的舞姿和甜美悠揚的歌聲彰顯著羌族人民長期以來,在與自然鬥爭的艱苦生活中所養成的頑強果敢、樂觀向上的民族性格以及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
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給羌族帶來了幾乎毀滅性的災難,羌族文化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給這個歷史上本就災難深重的民族和勤勞善良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搶救羌族文化成為當務之急,保護和傳承羌族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歷史任務。在地震之後的幾年裡,黨和政府以及全國人民給予羌族人民極大的關懷,使他們迅速從災難中走出來,人們更加關心、熱愛羌族文化,在進一步保護傳承羌族文化方面做了許多難能可貴的工作,為中華民族燦爛的文化添寫了新的厚重的一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