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 (電子書)

Autodesk Inventor 2022特訓教材基礎篇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穎豐
圖書標籤: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2022
  • 機械設計
  • CAD
  • 3D建模
  • 電子書
  • 教程
  • 入門
  • 工業設計
  • 製造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之撰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如何以Autodesk Inventor設計建構簡易3D零件,本書著重於實務操作,透過書本中之操作範例,初學者即可輕輕鬆鬆快快樂樂的學會Autodesk Inventor,而不必閱讀繁雜的文字。本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該係統中示範全書之範例操作,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Autodesk 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讓您真正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本書特色
 
  1.本書著重於實務操作,透過書本中之操作範例,初學者即可輕鬆快樂的學會 Inventor。
 
  2.以實物做為範例講解,提供大量之零件範例,使讀者能有多樣化的練習,培養實務設計的能力。
 
  3.初學者及自學者最佳入門書:提供作者精心編製之動態影音教學係統,經由瀏覽影片的方式,來達到最快的學習效果,並藉由書籍與動態影音教學相互配閤使用,可讓讀者們不需經過老師教導,快速進入 Autodesk Inventor這套功能強大的軟體。
工業設計與數字化製造的基石:三維建模與工程實踐精要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麵嚮實戰的工業設計與數字化製造基礎知識體係,重點聚焦於現代工程設計流程中的核心技能——參數化三維建模、工程圖繪製規範以及麵嚮製造的初步設計考量。 隨著工業4.0時代的加速到來,産品開發周期不斷縮短,對設計人員的綜閤能力要求也日益提高。僅僅掌握單一軟件操作已不足以應對復雜的工程挑戰,真正需要的是對設計思想、標準規範以及下遊製造工藝的深刻理解。本書正是在這一背景下應運而生,它不側重於特定軟件的按鈕教學,而是緻力於構建起設計人員的“知識框架”和“思維導嚮”。 第一部分:現代産品開發流程與設計思維導論 本部分將帶領讀者跳齣單純的軟件操作層麵,從宏觀角度審視現代製造業的産品生命周期管理(PLM)。我們將深入探討概念設計、詳細設計、工程分析到最終製造準備的各個階段之間的銜接與數據流轉。 1.1 工業設計基礎與創新思維的培養: 功能驅動設計(FDD): 探討如何從産品的核心功能需求齣發,反嚮推導齣最佳的幾何結構和材料選擇。著重分析優秀工業設計案例中蘊含的結構邏輯與美學平衡。 人機工程學(Ergonomics)初探: 介紹人體尺寸標準、操作空間界定以及如何將這些標準融入到設計決策中,確保産品既高效又舒適。 設計約束與權衡: 深入剖析成本、性能、可製造性、裝配性等多個相互製約的設計要素,學習如何在復雜約束條件下做齣最優選擇。 1.2 工程標準與圖紙語言的掌握: 全球通用標準概述: 重點介紹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和ASME(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在幾何尺寸與公差(GD&T)、視圖投影及標注方麵的核心規範。理解這些標準是進行跨國協作和確保製造精度的前提。 工程圖的結構與信息傳遞: 詳細解析主視圖、俯視圖、側視圖、剖視圖、局部放大圖的繪製邏輯。強調標題欄、明細欄、基準符號、錶麵粗糙度符號等關鍵信息的準確錶達方式。 從草圖到規範圖: 實踐如何將初步的幾何構思,通過標準化的視圖布局和精確的尺寸標注,轉化為製造車間可以直接理解和執行的“指令書”。 第二部分:參數化三維建模的核心原理與實踐技巧 本部分將構建讀者對參數化和約束驅動建模範式的深刻理解,這是所有主流三維CAD軟件的底層邏輯。我們強調的不是軟件的特定命令,而是背後的數學關係和邏輯構建。 2.1 二維草圖的精確構建與約束管理: 幾何約束的哲學: 深入講解點、綫、圓弧之間的並行、垂直、相切、同心等幾何約束的意義。強調“過約束”與“欠約束”對模型穩定性的影響。 尺寸驅動與驅動鏈: 探討如何利用參數和驅動尺寸來控製草圖形狀,建立穩定、易於修改的二維基礎。學習如何利用錶達式(Equations)進行參數化關聯。 草圖修復與優化: 針對復雜的輪廓麯綫,介紹優化草圖結構、消除冗餘約束、確保幾何意圖清晰的方法。 2.2 三維特徵的創建與特徵化思維: 基本特徵的建立: 係統梳理拉伸(Extrude)、鏇轉(Revolve)、掃掠(Sweep)、棄選(Loft)等核心三維特徵的生成邏輯與應用場景。 特徵的非破壞性編輯: 強調利用父子關係和特徵曆史樹進行設計修改的策略。學習如何通過修改早期創建的特徵來影響後續的復雜結構,避免“推倒重來”。 特徵的組閤與應用: 詳細分析倒圓角(Fillet)、倒斜角(Chamfer)、孔(Hole Feature)等細節處理特徵的創建規範,以及它們對下遊分析和裝配的影響。 2.3 裝配體建模與乾涉管理: 自頂嚮下與自底嚮上的裝配策略: 比較兩種主要裝配方法各自的優缺點,並講解在大型項目中如何混閤使用以提高效率。 約束關係(Mates/Constraints)的運用: 深入講解貼閤、角度、穿插、接觸等裝配約束的定義和使用技巧,特彆是如何處理運動副和復雜機構的連接。 裝配體的性能優化: 介紹如何利用簡化錶示(Skeletons/Master Models)和零部件的輕量化處理來加速大型裝配體的加載和操作速度。 第三部分:麵嚮下遊工藝的設計優化(DFM/DFA初步) 優秀的設計不僅要滿足功能,更要易於製造和裝配。本部分將設計思維導嚮具體的製造環節,為讀者奠定可製造性設計(DFM)的基礎概念。 3.1 鑄造、鍛造與鈑金設計的結構考量: 拔模(Draft)的必要性: 詳細解釋拔模角度在鑄造和模具設計中的關鍵作用,並演示如何精確計算和應用最小允許拔模角。 壁厚均勻性: 分析壁厚變化對冷卻速率的影響,以及如何通過圓角過渡來避免應力集中和鑄件缺陷。 鈑金展開的基礎: 介紹鈑金件的摺彎迴彈、K因子、摺彎補償等基礎概念,理解這些參數如何影響最終加工的尺寸精度。 3.2 塑料件設計與注塑工藝的初步對接: 分模麵與拔模方嚮: 講解如何預先確定産品的分模方嚮,以及如何圍繞分模麵進行特徵的布置。 加強筋與散熱結構: 介紹加強筋的優化布局,避免産生縮水(Sink Mark)和縮孔(Knit Line)等常見注塑缺陷。 3.3 基礎裝配性檢查(DFA概念): 最小化零件數量: 探討如何通過功能集成來簡化物料清單(BOM)。 定位與防錯設計: 如何利用形狀設計(如鍵槽、定位銷)來確保零部件在裝配時隻能以正確的方式進行安裝,提高裝配效率並減少錯誤。 通過對上述三個核心部分的係統學習,讀者將能夠從“會用軟件”進階到“理解設計背後的工程原理”,從而能夠獨立完成復雜機械零部件的參數化建模,並産齣符閤行業標準和製造要求的工程數據包。本書強調的是工程邏輯的構建,為後續深入學習有限元分析(FEA)、高級數控編程(CNC)或專業機構仿真打下堅實的基礎。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1章 Inventor基本操作
1-1 開啟視窗介紹 
1-2 檔案新建、開啟、儲存 
1-2-1 新建檔案 
1-2-2 開啟舊檔 
1-2-3 檔案儲存、另存、匯齣 
1-3 鍵盤與滑鼠 
1-3-1 捷徑鍵介紹 
1-3-2 滑鼠的應用 
1-4 導覽工具 
1-4-1 ViewCube導覽工具 
1-4-2 Steering Wheels (操控盤) 
1-4-3 檢視工具 
1-4-4 繪圖環境設定 

第2章 草圖繪製與編輯
2-1 草圖的概念 
2-1-1 3D實體特徵建構過程 
2-2 進入與結束草圖繪製 
2-3 2D草圖工具
2-3-1 草圖工具介紹
2-3-2 草圖繪製時的抬頭顯示設定
2-3-3 草圖繪製工具介紹
2-4 草圖約束條件 
2-4-1 草圖約束條件介紹
2-4-2 草圖約束條件應用實例
2-5 2D草圖編輯工具
2-6 尺度標註
2-6-1 一般標註
2-6-2 自動標註
2-6-3 參數標註
2-7 綜閤應用實例
2-7-1 應用實例一
2-7-2 應用實例二
2-7-3 應用實例三

第3章 基礎特徵建立
3-1 擠齣 
3-2 圓角
3-3 倒角
3-4 迴轉

第4章 工作特徵
4-1 工作平麵
4-2 工作軸線 
4-3 工作點
4-4 使用者座標係統(UCS)

第5章 薄殼、補強肋、孔與螺紋
5-1 薄殼
5-2 肋
5-3 孔
5-4 螺紋

第6章 複製特徵
6-1 環形陣列
6-2 矩形陣列
6-3 鏡射特徵

第7章 斷麵混成
7-1 兩剖麵建立斷麵混成
7-2 加入軌跡建立斷麵混成
7-3 對應點建立斷麵混成
7-4 中心線建立斷麵混成
7-5 區域斷麵混成 

第8章 掃掠與螺鏇
8-1 掃掠
8-2 掃掠-3D草圖
8-3 螺鏇
8-4 螺栓

第9章 其他特徵建構
9-1 分割
9-2 麵拔模
9-3 浮雕
9-4 印花
9-5 插入AutoCAD檔案
9-6 摺彎零件
9-7 複閤實體

第10章 工程圖
10-1 開啟新工程圖檔
10-2 建立底圖
10-2-1 設定圖紙大小
10-2-2 建立新的圖框
10-2-3 建立標題欄
10-2-4 標題欄內容變更與樣闆檔儲存
10-2-5 角法設定
10-3 視圖建立與編輯
10-4 對齊視圖
10-5 圖麵註解與相關設定
10-5-1 新建標註型式
10-5-2 新建圖層(線型、顏色、線寬)
10-5-3 中心線繪製
10-5-4 尺度標註
10-5-5 加工註解
10-6 齣圖設定
10-6-1 列印設定
10-6-2 列印預覽
10-6-3 列印

第11章 組閤圖
11-1 新建組閤檔案
11-2 放置元件
11-3 自由移動與自由鏇轉元件
11-4 置入約束
11-5 環形與矩形陣列元件
11-6 鏡射元件
11-7 複製元件
11-8 取代元件
11-9 剖麵視圖
11-10 建立元件
11-11 資源中心之應用
11-12 綜閤範例應用

第12章 簡報與立體分解係統圖
12-1 新建簡報圖檔
12-2 簡報腳本及模型動畫件力與編輯
12-3 建立立體分解係統圖
12-3-1 選取樣版檔建立立體分解係統
12-3-2 自訂樣版檔建立立體分解係統
12-3-3 設計變更
12-3-4 件號與零件錶之建立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82438
  • EISBN:9786263285088
  • 規格:普通級 / 再版
  • 齣版地:颱灣
  • 檔案格式:EPUB固定版型
  • 建議閱讀裝置:平闆
  • TTS語音朗讀功能:無
  • 檔案大小:70.4MB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