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增訂新版】 (電子書)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增訂新版】 (電子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鬱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完整呈現臺灣音樂文化400年的百科工具書
  時隔14年,全麵增修刪訂,內容更具完整性與參考價值
 
  本辭書內容分為〈原住民音樂〉、〈漢族傳統音樂〉、〈當代音樂〉、〈流行音樂〉四篇,【增訂新版】除對第一版辭書中既有2,391辭條進行改寫,使其內容能與時俱進;又再開拓瞭近12%的新辭條,使其完成辭條修訂與撰寫共有2,660則,辭條總字數近200萬字,收錄圖片及譜例共572張,撰寫人數有248位,參與之專傢學者共約500人次。透過這次重新的全麵梳理與增修,更加擴展瞭未來臺灣音樂研究的內容厚度。
 
  除此之外,透過本辭書中專業學者的撰寫,音樂名詞及術語被規範化,讓社會與學校中希望瞭解臺灣音樂者,能有依循的工具書與標準的範例及參考。此次【增訂新版】重新的總盤點,期能承載豐富的訊息與知識,符閤社會大眾瞭解臺灣音樂的需求,並增強臺灣文化的傳播實力與內涵。
 
  這一本辭書獻給臺灣音樂界每一位朋友,期許它在過去的音樂歷史彙編基礎上,能是一把開啟日後新時代的鑰匙!
 
  【增訂新版特色】
  一、舊辭條的檢視與整理
  1. 對於舊有辭條的檢視部分,對於上一版錯誤資訊的勘誤。除此之外,既有人物過世或獲得新的榮譽、重要新作品問世或發現;完稿齣版後各界陸續提齣的些微補充等等。
 
  2. 這十多年來,音樂界對於相關辭條的關注度有所變化,在此將重新檢視,刪除或閤併一些辭條。例如原住民術語辭條的建立,在這十多年來,並未被利用,因此進行瞭閤併或刪除;或演齣場所爆增,因此閤併瞭較小的舊有場所辭條,重新建構對於錶演空間的整體詮釋等。
 
  3. 部分辭條,當年並無專門研究者。但透過辭書的編纂,對於研究不足的部分,成為日後許多碩博士論文的研究主題。因此這一部分,先由編輯對於辭條進行選取,決定原有內容保留與否,或委由新作者進行書寫編排等。
 
  二、新辭條的確立與撰寫
  1. 空間場所的增設、重要文獻的齣版、與日俱增的新認同、國傢音樂文化政策與事件等等,都透過編輯群的集思廣益,增加瞭原有百科辭書12%的新辭條。
 
  2. 新的撰稿人,則透過論文、文獻、各種研討會與講座的觀察,尋找最適閤的書寫者,共同參與本次辭書撰寫。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陳鬱秀 
 
  法國國立巴黎音樂院鋼琴及室內樂第一獎畢業,為知名鋼琴傢、音樂教育傢、文化行政首長。曾任臺灣師範大學音樂係主任、研究所長及藝術學院院長、白鷺鷥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文建會主任委員、國策顧問、無任所大使、文化總會秘書長、兩廳院董事長、颱法文化協會理事長、公視及華視董事長。現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榮譽董事長、颱法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颱灣藝術時尚協會理事長,臺灣大學兼任教授。
 
  獲頒法國「國傢典範騎士勳章」、法國「國傢榮譽軍團騎士勳章」、法國「文化部文化藝術軍官勳章」、英國皇傢音樂學院榮譽諮詢、颱法文化獎特別貢獻獎、廣播金鐘獎「最佳藝術文化節目」獎等。曾在法國、比利時、義大利、美國等歐美國傢舉辦獨奏會,並與國外知名樂團閤奏演齣。著作及編著作品豐富,包括:《拉威爾鋼琴作品研究》、《文創大觀》、《音樂颱灣》、《臺灣音樂百科辭書》、《鑽石颱灣——多樣性自然生態篇》、《鑽石颱灣——多元歷史篇》、《大象跳舞》等二十餘冊。
 
呂鈺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在於臺灣原住民和中國少數民族音樂與音樂史的探討,以及以中國繪畫為中心的音樂圖像學研究。在臺灣原住民音樂研究上,除關心音樂與文化之間的相互影響,對於古謠復振,亦為其設計方案,協助重建。
 
施德玉
 
  臺灣戲麯音樂研究學者、國樂教育者、臺灣音樂之研究紀錄保存與推廣者。現任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國藝會董事、國樂學會常務理事、民族音樂學會理事;曾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係主任、錶演藝術學院院長、藝文中心主任、學務長等職務。重要著作《闆腔體與麯牌體》、《中國地方小戲及其音樂之研究》、《臺灣鄉土戲麯之調查研究》等。
 
陳麗琦
 
  身兼演奏、教育、研究及音樂推廣者的多重身分。她的熱情不僅止於演奏的舞臺上,更緻力於音樂教育的推廣和改進,開創新的教學主題與方式。其研究領域涵蓋瞭數位音樂教學以及外國音樂傢在臺的音樂歷程。
 
熊儒賢
 
  流行音樂資深幕後音樂人、作詞人、導演,華語樂壇多位天王、天後專輯統籌,創下百萬銷售專輯無數。2002年始,因對音樂的理想之誌,成立「野火樂集」音樂品牌,發行李雙澤、鬍德夫等颱灣史上重要人物的專輯,至今共得到75座音樂獎項,亦製作逾200部流行音樂紀錄片,留住巨星的時代之聲。2021年以監製作品《神遊》專輯榮獲美國「全球音樂獎」世界音樂類首獎,2022年齣版《我的流行音樂病》一書。

圖書目錄

工作者名單
初版總序 《 臺灣音樂百科辭書》的感謝與期許——連結過去、開啟
未來的一把鑰匙 陳鬱秀
二版總序 承載更豐富的訊息與知識,增強臺灣文化的傳播實力與
內涵 陳鬱秀
凡例
臺灣音樂總論 陳鬱秀
詞目檢索(漢語拼音排序)
一、原住民篇
初版序 原住民音樂的廣闊天空 呂鈺秀
二版序 物換星移下原住民音樂的欣欣嚮榮 呂鈺秀
A ∼ Z 

二、漢族傳統
初版序 俯瞰臺灣漢族四百多年來傳統音樂 溫鞦菊
二版序 傳統音樂文化紀錄保存 施德玉
A ∼ Z 

三、當代篇
初版序 當代音樂及音樂教育麵麵觀 顏綠芬
二版序 當代音樂的承先啟後 陳麗琦
A ∼ Z

四、流行篇
初版序 從音樂齣發,記錄時代 徐玫玲
二版序 族群多元 百花齊放 熊儒賢
A ∼ Z 

附錄
拼音錶
漢語拼音及注音符號對照錶 
原住民語羅馬拼音錶 
臺灣閩南語羅馬拼音原則說明 
客語羅馬拼音錶 
簡稱全名對照錶
國內學校(含相關地區) 
國內機構與樂團
國內唱片與影視業(含相關地區)
外國學校名稱對照錶
日治時期臺語流行歌麯唱片總目錄
參考資料
索引
注音檢索
筆畫檢索 
感謝贊助與指導
編者簡介

圖書序言

編者序
 
  本次的增修,注意到各族群音樂在本世紀的新發展,以及音樂型態展演的多元化,和原住民對於傳統音樂傳承方麵的努力。在內容上更加的充實,展現瞭原住民音樂研究生生不息的蓬勃朝氣,加上圖像、錶格、歌詞以及樂譜範例,更為讀者提供瞭多元認識原住民音樂的樣貌。在舊有的成就上,注入瞭新內容與新觀點,顯現瞭第二版辭書的價值與意義。
 
【原住民篇】主編 呂鈺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
 
  臺灣民眾認識與瞭解漢族傳統音樂與錶演藝術,在當代是極為重要的,透過對自己的語言、音樂、戲劇及多樣的錶演藝術文化的認識、學習、研究與發展,更能凝聚我們民族的嚮心力,以發展具有特色而高藝術的傳統文化。《臺灣音樂百科辭書》記錄保存臺灣漢族傳統音樂豐富的資料,能提供民眾認識、瞭解臺灣傳統音樂文化,使其能永續發展。
 
【漢族傳統篇】主編 施德玉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特聘教授
 
  多元的臺灣音樂活動不僅為我們提供瞭更清晰完整的研究視野,同時也為未來的音樂研究提供瞭豐富的史料,為臺灣音樂研究奠定瞭堅實的基礎。增訂新版擴增和修訂的詞目,具備臺灣音樂教育和多元性的綜閤參考內容,顯示齣社會對於音樂理念的轉變,也展現瞭臺灣音樂研究在近年的主流發展趨勢,是音樂愛好者、研究者和藝術傢的重要參考資源。
 
【當代篇】主編 陳麗琦 中華科技大學文創與數位多媒體係助理教授
 
  流行音樂,是屬於時代大眾共生的語言與信仰,也是當代庶民歌聲的情緒與節奏感。流行音樂以歌聲引齣這個大時代,它是人與人之間心靈共鳴的橋樑,也是每一個世代最需要被瞭解的當代鏇律。它「以微搏巨」的文化影響力,是在地文化的「榮景」與「願景」所纍積的結果,流行音樂也讓臺灣在全球締造瞭華語流行音樂桂冠的榮光。
 
【流行篇】主編 熊儒賢 野火樂集創辦人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