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么神奇啊,你可以活着而有意识的离开自己的身体!
灵魂出体的经验,就是让我们能够在活着的时候,便有机会体验自己离开了那具皮囊后,依然活跃,意识清醒,依然知道自己的存在,进而减轻我们对死亡的恐惧感。让我们了解到,这个有形的世界,不过是我们存在路途中的一站罢了
作者以个人实例,加上有科学根据的讲解,帮助你克服恐惧和疑虑,让你以新的观点来看待这人类原本具有却被忽视的奇妙潜能,并进而实际亲自体验这门艺术的真正乐趣和价值。
运用书中的练习和技巧,你可以轻易地就获得出体经验。你将惊讶的发现,灵魂出体就如同郊游一样,处处都是机会教育。
比如说,你可以让自己去见一位教师,或是见到转世的自我,或是漫游到遥远的星球,或是穿越你卧室的墙壁,或是经验一次灵魂性爱,甚至试探时光旅行的可能性,亲身到各个世纪去看看。
准备好一颗赤子之心和一份兴奋的心情,让我们来共同探索这宇宙的另一层奥妙吧!
含框线的表格作者简介
瑞克˙史塔克(Rick Stack),作家及教育家。在美国及海外各地教授星球之旅和形而上学。是着名的赛斯资料作者──珍˙罗勃兹的朋友和学生。曾帮助过上百的人,让他们获得了首次的出体经验。
含框线的表格译者简介
林明秀,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赴美进修,毕业于奥克拉荷马州的中央州立大学。曾旅居新加坡三年。目前担任专职翻译,译作有《这样的男人教他滚蛋》《成交宝典─跃昇王牌行销员的实战策略》新强势管理术》《麻辣学生时代》《谁把女人踩在脚下》《女人要会敢做决定》《爱情显微镜─透视妳的男人》
我在十多岁的时候,曾十分汲汲于寻求存在的意义。在我的记忆中,我始终对于宇宙的奥秘深感好奇,这份好奇心竟成为我生命中无法割舍的渴望。在这份渴望的强烈驱策下,我自知唯有求取某种解答,才能让我安于过着所谓「正常」的生活。
最出我试着在科学的领域中寻求可能的解答,但没多久,我就死了这条心。我永远也忘不了高中时代上高级生物学这门课的那一天。当生物老师向我们解说大自然的某些奥妙时,我忍不住问他有关这一切自然现象背后的深意,老师却只是笑称我的问题属于目的论的层次,不宜在课堂上讨论。我搞不懂什么是目的论,不过老师那副认为我的问题无关紧要的神情,倒是叫我心里相当着慌。他接着继续上课;而我则在暗自盘算着下学期是否有续修这门课程的必要。(后来,我选修了雕塑课,这个班上男女学生的比率为二十比一──显然是学习生物学比较有趣的方式。)
直到我初入大学,好奇而无法得到满足的种子已经蓬膨胀得无以排解。我发现对于人类如何进化到这步田地的科学解释实在是到了荒谬的境界。简单地说:生命源起于远古时候的某处海洋中,由于正确的化学成分、因素、条件碰巧结合在一起,从此「噗」地一声——生命就出现了。即便是达尔文那套划时代的进化论,也是一笔抹煞了创造生命所需的较高指导能力存在的必要性,认为突变是纯粹靠运气而来,并且唯有适者才得以存活发展。
这种「纯粹靠运气」的说法真是离谱得可以。这些人是说真的吗?这真是我们这个时代中的伟大思想家脑中所想的吗?他们真的相信自然界里令人无法置信的奇景的形成,并没有任何宇宙神灵的导引?我知道多年来,人类塑造了一些相当幼稚的宗教观,但是这套说法,其愚鲁的程度较之毫不逊色。在科学的路途上,已经出现了太空船和烤箱等伟大的成就,但是若论及思想深层的议题,则就乏善可陈了。
于是,我开始了一段密集而混乱的求知过程,我得研究范围涵盖了心理学、神话学、宗教、通神论、灵和说(the gnosis)、埃及古物学,并探索流传在各个世代的玄妙传说。我对梦境产生了兴趣。我了解到梦境其实是知识和认知的奇妙来源,我了解到梦里的世界是通往另一种经验空间的门户,这种空间的正当性和重要的程度,与我们已知的世界等重。我开始练习在睡梦中保持神智清明,也就是因着在梦境中维持完全清醒的状态,然后便可有意识地操控梦境的情节变化。当时我并未能全然理解我的这种作法,正是按照个人的信念和期待,预作内在经验的累积。
一九七○年,我首次接触到有关赛斯(SETH)的书。赛斯是个不具实际形体的人物,透过当时仍然在世的作家珍˙罗伯兹(Jane Roberts)之口,传出许多醒世的教诲。到目前为止,赛斯所传递出来的讯息资料,已结集出版达十本之多。我对赛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九七二年年初,我和两名友人应珍˙罗伯兹之邀,驱车北上纽约州爱尔密拉市(Elmira),也参加她每週一次的超感知课程。虽然赛斯的书现在已经拥有相当广大的追随者,但是,当时对珍的课程感兴趣的人为数并不多,课堂上大约只有十二位左右的学生。珍在陷入恍惚之后,便「引出」了赛斯,而赛斯的名师之誉果然名不虚传。
接下来的几年内,我成了珍的课堂上的常客,几乎每週二我都会花上十个小时的时间,开车来回纽约市和爱尔密拉一趟。若只说我是受了珍和赛斯的影响,则是过于云淡风清的说;而是从这门课程中,我衷心地体会到每个人都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实相。同时,我也学会了倾听发自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从中便能寻得许多的解惑之道。
随着我对玄学的认识加深,我对于灵魂出体的经验就愈来愈好奇。我决心借着第一手经验的尝试来增进这一领域的知识。大约在一九七二年的夏天,我在无意间发现了一种能够轻易就促成灵魂出体的方法。(你会在第十二章里学到这个方法)我永远也忘不了我的这第一次经验。
我舒适地瘫坐在卧室里的一张椅子上,暗示自己即将会有灵魂出体的状况出现:接着,我发现自己来到了离我的寓所约二十里路远的一座公园里。小时候我常到这个公园来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身上充满着源源不断的能量。四周到处都是树木和绿地;此情此景较之我以前亲眼所见,还要来得鲜明、生动和亮丽。我好像步入了一片魔术林中,一切都如此的真实,真实得过了头了。我可以感觉到自己受到能量的震撼,整个人在欣喜若狂中,又有一些失落感。我知道自己置身何处,但是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到这里来。
我已经忘了自己刚刚正坐在家里练习让灵魂出体,只觉得神智十分恍惚,我终于认定是有人在我喝的饮料中,下了迷幻药或其他的药物。我低头看看自己,这才注意到我竟然是一丝不挂。我开始有点担心,心想:「这下子可好了。我在『巷塘公园』里,不知道吃了什么怪药,全身光熘熘的。我该怎么办才好?我要怎么回家?我连搭火车的铜板都没有。」我四处逛逛,只觉得全身震盪着,树木都发着光,但奇怪的是,我对自己所处的困境并没有感到太伤神。
太阳才刚露脸,公园里没半个人。当我路过一处游戏场时,看到一个小男孩。我觉得很奇怪,因为那个男孩年纪很小,却没有人陪着他。我走近围住游戏场的栅栏,看看他。这个孩子有点古怪。突然他直视我,:「这整个宇宙都是你的!」霎那间,我想起来我的身体还在二十里处之外。刚刚我正在试图练习灵魂出体,而我真的办到了。我已经脱离了驱体。我兴奋得不可自持,开心极了。二话不说,我抬高双手像火箭一样地飞将起来。以前,我曾经多次作过飞翔的梦,但是,这次的感觉不一样。这绝对不只是我的想像而已。我正在飞着、转弯、翻腾,从『巷塘公园』的树梢上唿啸而过。我的正常意识完全存在,此刻正体会着这次崭新的经历。
飞了一阵子以后,我终于降落在公园里的一座小丘上。我觉得该回去了,于是闭上眼睛,往后一靠,对自己说:「回到布朗克区,回到克朗克区。」我感到一股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并发现自己已经回到了我的身体里。这时,我的眼睛虽然还是闭着,可是我仍然能够透过眼皮视物达一秒左右,然后才睁开眼睛。有一会儿的功夫,周遭的事物看来是怪怪的──好像频道没调准一样。过了一两分钟,一切才回复正常。我终于安全的回来了!
对于这次的经验,我真是欣喜若狂,但是仍然感到不太满意,因为我并未能有意识地亲眼见到自己脱离形体的实际状况,我决心要做到这一点。我继续练习这个新发现的技术,有一段时间,大约每隔一天就能有一次出体的经验。两个星期左右,我就做到在整个出体期间,完全保持着神智清楚得状态。
我的身体呈现出好像要入睡的感觉。奇怪的是,我的神智却是完全清醒的。实际上,我等于是注视着我的身体入睡,清楚的感觉到自己一步步的进入睡梦中。这真是奇妙至极!我还在我的身体里,但是已经不是以寻常的方式结合在一起。我的肌肉无法动弹,双眼已闭上,但是我还是能够透过合上的眼皮,清楚地看见室内的一切。我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我要让自己向上升,恐惧地望着自己的灵体从腿部开始移出我的形体,接着是全身相继脱离。我站定在形体之前,移步走出房门,进入另一个房间。像以往一样,我觉得精力充沛、飘飘然。但突然我想起来,我其实不需要借着门来进出,于是我穿过墙壁来到客厅,在椅子上坐定,开怀地笑了起来。我真不敢相信这一切当真发生了。在那一刻,我直觉地感受到我的确是独立存在于我的形体之外。
从那时候起,我有过许多次灵魂出体的经历。随着我对于实相本质的认知逐渐加深,我出体云游的品质也日益改善。我开始在课堂上传授有关灵魂出体的经验、赛斯、梦境,以及玄学,直到现在已有十多年的光景。我所以会决定写这本书,是因为我所道有许多人认为引导灵魂出体是件难事,而我提供的方法,就连初入门者也能运用自如。
为了便于学得灵魂出体的技巧,认识玄学和了解自己的心态很重要。你对于宇宙运行的基本信念,会影响到你引导灵魂出体的能力,以及你将要面对经历的形态。因着上述的理由,请你务必依序阅读本书的各章节;切莫直接跳到练习出体的作法,除非你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信念建设阶段。
完成先期准备工作的时间长短因人而异。当你做好准备工作时,便可进行灵魂出体的引导作法。安排一个月的时间,每天练习。在这三十次的练习当中,能初次经历灵魂出体的可能性很大。事实上,这样的心理期待有助于让你达成首次的经验。不过,这其中含的变数仍很大。有些人只试几次就做到了,有些人则需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但只要你坚持不懈,你一定能办得到。
另有一项相关因素,是你的整体环境和心境。如果你所从事的工作,让你承受很大的压力,或你的生活方式令你易于焦躁不安,也会干扰练就灵魂出体的效果。如果你的状况正是如此的话,我建议你在度假期间再行练习,这样你就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下,得以每天拨空练习。另外一种变通的方法就是,工作繁忙的人可以趁着週末的时间,以十五个週末连续进行练习,这样也能达到练习三十次的要求。虽然这并不是最佳的办法,但是对于有需要的人而言,总算还有选择的机会。如果週末练习的作法仍然无法奏效的话,你或许需要每天刻意拨空练习一段时日,期能达到目的。一旦你真的开始进行,千万别半途而废──试着将灵魂出体的练习时间列入你的必要行事表中。
作为一名对身心健康和个人成长有着长期关注的读者,我一直都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深入了解自我、拓展意识边界的读物。这本《简易灵魂出体法》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从书名就能感受到它所传达的希望——一种“简易”的方式,去触碰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企及的体验。我猜想,这本书并非是教人去做一些惊世骇俗的“超能力”表演,而是引导读者去发掘自身内在的潜力,去理解并体验意识的非线性存在。或许书中会强调内观和专注力的重要性,会讲解如何通过调整心态、放松身体来为意识的“分离”创造条件。我更倾向于相信,书中会包含大量的心理学原理和实践技巧,例如如何克服恐惧、如何建立安全感,以及如何在意识的“出体”状态下保持清醒和控制。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指导,帮助我逐步探索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也许还能触及到梦境、预知能力等相关话题,最终实现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认知和精神解放。
评分这本《简易灵魂出体法》的书名真是充满了魔力,它似乎打开了一个通往神秘未知世界的大门,让我迫不及待地想一探究竟。我一直觉得,我们所能感知到的现实只是冰山一角,在物质世界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广阔、更深刻的生命体验。这本书的“简易”二字,让我觉得它并非是那种需要长期艰苦训练才能达到的高深境界,而是有方法、有技巧地引导普通人也能尝试的一种可能性。我猜想,书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于能量学、人体脉轮、或者潜意识的知识,来解释灵魂出体背后的原理。同时,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行的练习步骤,也许是特定的冥想姿势、意念引导,甚至是睡前的小技巧。如果能包含一些作者本人或者其他人的成功案例,配以详细的感受描述,那将是极大的鼓励。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打破我对于意识局限性的认知,尝试去体验一种超越身体束缚的自由,去探索那些关于生命、宇宙和自我的更深层次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吸引人,深邃的星空背景搭配着柔和的光晕,给人一种神秘又宁静的感觉,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探索未知的好奇心。我一直对精神领域和意识的边界充满了兴趣,常常在想,除了我们所熟知的物质世界,是否还有更广阔的空间等待我们去体验?这本书的标题《简易灵魂出体法》正中我的下怀,它承诺了一个“简易”的入门方式,这对于像我这样初次接触这类概念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吸引点。我猜想,书里应该会提供一套循序渐进、易于理解的练习方法,可能涉及到冥想、想象力训练、甚至是一些特殊的呼吸技巧。我特别期待书中能解释灵魂出体的科学(或者说,是精神学上)的理论基础,比如意识的独立性、能量体的存在等等,这样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整个过程,而不是把它仅仅当作一种玄幻的体验。同时,如果书中还能分享一些作者或其他人的真实经历,那会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让我觉得这并非遥不可及,而是可以尝试并且可能实现的。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探索内心宇宙的一扇窗户,开启一段令人振奋的旅程。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易灵魂出体法》在我眼中,就好比是一把钥匙,它承诺着能够开启我们潜藏已久的、通往更广阔意识世界的门。我一直以来都对“灵魂”、“意识”、“身体”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充满疑问,也在探索着关于它们之间界限的可能性。我猜想,这本书并非是要制造一些虚无缥缈的神秘感,而是提供一套相对“简易”的方法,让普通人也能有机会去尝试和体验一种不同寻常的意识状态。我期待书中能够清晰地解释,何为“灵魂出体”,它与梦境、幻觉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练习方法,比如如何通过放松、集中注意力、或者特定的想象来引导意识的“分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引导我,在保证自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的前提下,去探索那些我们日常生活中难以触及的意识维度,也许能从中获得对自我、对生命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我一直对人类意识的奥秘深感着迷,特别是那些关于非物质层面的探索,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的好奇。这本《简易灵魂出体法》的书名,恰恰触及了我一直以来思考的一个方向:意识是否可以独立于身体存在,并且在某些条件下实现“出体”的体验?我猜想,这本书并非仅仅是一本介绍灵异事件的书籍,而是更侧重于提供一套科学(或至少是基于经验和逻辑)的方法论,来引导读者进行这种特殊的意识体验。或许书中会涉及一些关于大脑科学、神经科学以及意识物理学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来为灵魂出体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支撑。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灵魂出体练习,例如在哪些条件下进行,需要注意哪些禁忌,以及如何在体验中保持清醒和不迷失。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关于如何解读和运用出体过程中获得的体验和信息的内容,那将是锦上添花,让我觉得这趟旅程不仅仅是为了体验,更是为了获得有价值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