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

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台湾
  • 媳妇
  • 家庭生活
  • 文化观察
  • 女性视角
  • 社会变迁
  • 两岸关系
  • 乡土台湾
  • 生活随笔
  • 婚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巧早的人拢是「赚食人」,生活较艰苦,固仔又生得多,饲昧活,只好把查某子给人作「媳妇仔」....。 每一个查某子要给人,作老母的,心里总是真不甘,但是也没法度,一双手在赚,那么多个要吃,给人,若有惜,总比留在身躯边饿死巧好....。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一、探寻媳妇仔的生命历程

  二、清代台湾汉人养媳习俗的形成与盛行

      1汉人养媳之风与清代台湾养媳习俗的形成

      2清代台湾移民社会特质与养媳之风的盛行

  三、南崁地区的媳妇仔风俗

      1南崁地区的历史发展及人文环境

       2媳妇仔习俗盛行的原因

      3南崁地区的媳妇仔习俗

  四、媳妇仔的生活血境遇

      1婚前的生活与境遇

      2媳妇仔的婚姻

  五、媳妇仔习俗的消失

      1户籍资料的分析

      2媳妇仔习俗消失的社经背景

      3媳妇仔习俗消失原因之分析

  六、开启台湾妇女生命史

图书序言

  疼惜女权,关怀人权

  吕秀莲

      「活在台湾,做你自己」。「活出女性的自信,做自己的主人。」这是最近常看到、听到的流行广告标语,显示出二十一世纪前夕的台湾人,尤其是台湾女性,终于告别上一代「媳妇仔命」的悲情年代。笔者身为台湾女权与人权的拓荒者,颇感欣慰。

      台湾近代史,确实有充满悲情、哀怨的﹁媳妇仔﹂宿命。不祇是政治上,台湾长年受到外来者统治,台湾人渴望出头天,自己当家做主。在庶民社会里,更有许多佃农、长工、养女、童养媳盼望出人头地,做自己的主人。

      不少人知道我是台湾新女性运动与人权运动的创始者,但是很少人知道,我曾差一点当别人家的「媳妇仔」,而教养我、影响我最大的家母,更是童养媳出身。

      二岁那年,台北一对开裁缝店的夫妇,希望家有三个女儿的双亲,能将我这个么女儿送他们当养女。父母起先不忍心,后来认为将我送到经济情况较好的家庭生活,末尝不是福气,于是答应这门亲事,但是我约三位兄姊,却完全不能认同双亲的决定。

       当对方带着一大包爆米香的见面礼,准备领走我的当天,一大早我就被哥哥吕传胜偷偷揹到乡下姑妈家去,大人们遍寻不到我,祇好放弃领养的约定。

      家母黄勤是地方汉医的童养媳,因对头尚未成年就过世,她才有机会嫁给原本也被家人找好童养媳的家父吕石生。我的双亲分别挣脱各自的﹁媳妇仔﹂婚配束缚,自由恋爱而结婚成家。没唸过书的家母勤俭持家,与家父共同白手创业。家母经常一则以怨,一则以傲地说:「咱家的查某人,没有一个不在做查甫人的工作。」二、三十年来,我一方面唿吁女人们,要「左手拿锅铲,右手拿笔桿」,另一方面更自己练就成了「左手新女性,右手民主人」,这一切岂非传承自双亲,挑战「媳妇仔」宿命?

      我桃园出身的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曹秋美小姐,也是差一点成为「媳妇仔」的年轻历史学者。曾小姐独钟台湾女性生命史书写与田野调查,在参与「台湾阿妈」的採访之后,她又完成《台湾媳妇仔的生活世界》一书,透过三十四位当事人的口述记录,探索台湾社会底层妇女的心声与习俗由来。

      「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掌握自己的未。」「要走出历史悲情,必须先走进悲情的历史。」基于对台湾女权与人权的疼惜与关怀,我乐于荐并肯定曹秋美小姐的大作。


  冷静与热情交织出的心灵世界

  张炎宪

  一本书的完成,作者总扮演极重要的关键性角色,作者的风格反应在作品上,成为书籍的特色。

      认识秋美,是她在研一时候。印象中的她,在课堂上讨论认真、思路清晰,处事果决明快,常能带动同学集体工作的情绪。研二时,她来找我当指导教授,我欣然同意。当她告知要研究有关媳妇仔的论文时,我感到诧异,为什么选择这样的题目?听完牠的叙述,才知道她打算由己身週遭出发,凭靠血缘、地缘关系,实地进行口述历史访问调查,记录媳妇仔的心路历程,描绘出社会变迁和时代变局中的妇女心声。

      之后,随着讨论次数的增加,对她越来越熟悉,也发觉她思维的温婉与细腻。为了理解与呈现女性真实的心路历程,她透过实地的口述访谈结果,细致地刻画出媳妇仔的成长经历与生活遭遇,也描绘了她们的心声告白。感情世界原本难以捉摸与处理,而披露自己家族、亲戚朋友的内心世界,去探索心灵深处的隐晦面,则已非单纯的知识理念追求,更需以勇气去面对。口述访谈时,往往会勾起受访者不愿诉说的伤心往事,牵扯出内心纠葛的错综矛盾情绪,这必然也处处可见于媳妇仔身上。我虽然未曾同她前往调查访问,但能猜想到当她访问这些人物时,定亦身同感受,心绪随着受访对象的谈话内容而起伏波动。如此这般地探索与描绘妇女心思,作者非得具备丰沛的情感与细腻的感受力不可,必然亦经历了几番的心思转折。

       另一方面,为了得到数据实证,约半年时间,她到户政事务所抄阅资料,作成表格,以实际数据分析比对出南崁地区媳妇仔的人口成长与衰退时序,配合文献资料,逐步论证分析媳妇仔风俗的形成及消退背景的原因,以及媳妇仔习俗的内涵。这些因素的探讨和论证过程,则又请将感情放置一边,冷静地思辨分析,作者需跳脱口述採访所营造出的情绪氛围,利用冷血的数字资料,建立解释架构。这虽然是撰写论文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但她以週遭环境所熟悉的人物作为探讨主题,感情与实质论证之间的分际,更是煞费心思折磨。由此,也更体认到她明理与冷静的一面。

      媳妇仔的风俗基于台湾社会的实际需求,又因传统社会重男轻女观念的影响而盛行一时,之后又在时代变迁与思想观念冲击下逐渐消失,表象背后有其复杂与多面的因素,而探寻描绘妇女内心思维与情感的生活世界,亦非属易事。况且媳妇仔已不只是台湾社会事实存在的现象,同时也被抽象化成台湾人面对强权、任人宰制而无法当家作主的悲台消媳妇仔的生活世界运象征。研究探讨这样复杂而深刻的问题,作者需要具备纤细的感情、多层的思考方式,才能呈现媳妇仔习俗的原貌,描绘出妇女深奥的心灵世界。秋美以其冷静理智与细腻感性的双面性格,交织出这样一本书,故此书之公诸于世,不仅丰富了女性生活史的面相,亦将激起女性史研究的新课题。


  献给你我週边的媳妇仔姊妹

  戴宝村

 

     台湾史的研究在回归本土的趋势下,由「媳妇仔」的地位渐渐成长「站起」,研究的课题由平埔族至当代台湾,有将全台湾作大历史的论述,也有小至村落的调查研究,可探讨政经变迁,也可书写庶民生活,累积了不少各领域的研究业绩。女性人口在每个国家社会都占着一半的比例,但在历史文本当中,妇女似乎部隐而不显,难怪西方女权运动者要把「History」改为「Herstory」:同样的,在台湾汉人社会长期男性优势宰制下,妇女始终是「油麻菜籽命」,女性史研究也是寥寥可数,秋美这本有关桃园县南崁地区媳妇仔的书,不单只是一本女性史研究的学术着作,让无数的媳妇仔重温她们的悲欢岁月,也可让读者阅读此书而看到台湾类似媳妇仔似的宿命。

      这本媳妇仔册虽然只是以一个乡的数个村为研究范围,可是借着文献史料、户籍资料和口述访谈等材料,整合分析后撰写养媳习俗的形成背景、南崁地区的媳妇仔习俗、媳妇仔的生活与婚姻、媳妇仔习俗的消失,探讨媳妇仔的身体、身分、心理等不同面相的种种样态。本书运用相当多的口述访谈资料是一大特色,有别于传统仰赖文本史料的研究方式,这种研究取径使她和被研究对象建立特别的联结,进出历史之际形塑她的史观与深层的历史蕴涵。

      秋美是南崁在地人,有个姊姊是媳妇仔,连她自己都差点成为「末代媳妇仔」,这种生命史的背景引发她对此课题的高度关怀,两地出编撰《消失中的台湾阿妈》等书,进而撰写媳妇仔的专书,也算是阶段性的成果,期待这本书的问世能引起更多妇女史的研究,包括妇女史、女史家所写的妇女史、有女性观点的妇女史等。

      作为秋美的指导老师,陪着她由学术研究养成教育过程一路是来,作出一些成绩也培养出一份自信,见她处事待人认真用心,实在颇觉欣慰。联带地想到二姊(名招治)就是给人家作媳妇仔,因养家没有女儿而颇受疼爱,三姊虽育有数女,也收养一名媳妇仔,后来让她自由婚嫁,这都算是很好的情况。不过昔时乡间邻居人家「苦毒」媳妇仔而传出的哭叫声也犹然萦绕耳际,因此这篇序不只为秋美的书而写,也要送给你我週边的媳妇仔姊妹,并共同怀想那个世代的历史记忆。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