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和身体是互动的,两者相辅相成。
你相信吗?适当的运动,不但可以治疗身体上的病痛,还可以重朔你的行为模式,增益你的心理健康。
本书两位作者集数十年心力,结合各种临床实验结果,发展出一套革命性的心灵运。这套方法不但可以改变我们的身体,使身体免于紧张和压力,保持愉悦的心理状态,更可以增进身体运作的效率,提高心灵的敏锐度。
书中清楚的解说,由浅而深、循序渐进,会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读完全书。而且借由一些简单的训练,就能够唤醒你对自身的知觉,感知身体的每一个部分,从而获得心灵的解放,开发从所未见的潜能。
我们一起来倾听的乐章,让自己真正的声音,引领我们的心灵迈向自由之路,共同开发丰饶的人生。
前言
第一部◆倾听你的身体身心疗法/自我的运用/人类的塑造与重建/心灵、大脑与身体/认识你自己/如何练习
第二部◆心灵体操改善头部、颈部和眼睛的运动/增加肩膀的灵活度/提高手部的灵活度/改变一边,得以改善全身/消除舌头的紧张/主观现实中的客观动作/老人疾病上的应用/左脑与右脑/刺激神经系统的运动/体内音波的振动(Ⅰ)/体内音波的振动(Ⅱ)/用语言和像改变身体/用情绪改变身体/进阶与应用/动作、音乐与冥想
结语
教育的功能,应在于教导我们如何妥善运用身体与心灵,但实际上并非如此。我们没有学到行动、感觉、思想与情感之间的互动,也不知道身体与心理是如何互相协调,以决定我们的人格及行。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何有效地发挥身体功能,让自己免于受伤,更不用说了解自己的潜能在哪里,以及进一步地开发了。
由于压抑了许多潜能,所以我们的人格必然相当不平衡(当大脑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必须唤醒身体的意识,并了解身体与心理之间的互动。教育的方法除非是已经做到了这几点,否则都算是彻底失败的。
忽略了自我意识,我们的学习就会受到限制,不能收到最佳的学习成效。以下会一再证明这种论点的重要性。当然,除非我们能够找到解决的方法,否则怎样也无法证明这个论点。
接着我们做个简单的说明:请你先读完这一段文字,只要读这一段就好。读完后,再从头读一次。请你务必专心地阅读,确认你读过的每一个字,了解段文章的内容。请你现在就这么做,做完后再看下一段。
假使你试过以上的步骤,注意看一下:当你集中精神时,身体有何变化。绝大多数的人都会有肌肉紧绷、唿吸中断的现象。不然再把这一段专心地读一次,看看你会有什么反应。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重读上面那段文字时,确实会有肌肉紧绷及唿吸被干扰的现象。如果你是坐着看书,你可能会发现双肩微微靠拢,或许还有其他的变化。最常见的有皱眉头或脸部肌肉紧张,而且眼神呆滞。
这些肌肉的姿势和唿吸的改变,就是最典型被我们忽略的动作。但是这些变化都非常重要,至少那阻碍了我们精神的集中。
也许更糟的是,这些错误的习惯动作会逐渐侵蚀我们的身体和心智。这一切都证明了我们更要自我觉醒,才能除去这些坏习惯。
这本书不只是供作阅读,更希望你能应用书中所提的内容。书中详细提到许多运动经验,都可以让你独自练习,并从练习中了解自己、善用自己,使你活得更健康、更有效率。
每套方法都有它的名称,我们称这套方法为「身心疗法的再训练」。人类的动作中,心思与行为是不可分离的,採身心这个名词,就是避免有人认为心理和身体两者是分别运作的。
至于再训练这个词的意思是:要你抛弃过去错误的施力习惯,重新找出以前曾拥有过的好习惯。这种方法不但可以让我们发挥潜力,还可以发展我们新的能力。
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採用默许.菲尔顿克雷斯(Moshe Feldenkrais)博士匠心独具的教学法。他的卓见与发现多半为我们所採用。当然,在动作与文字部分,更是集合了其他作者多年来企图突破传统身心疗法的研究心得。
在研究意识、潜能、创作的过程与意象的感知等方面的结论,以及对精神力学、人类经验与运作等实验的结果,自然都会影响到我们的认知、看问题的角度及写作本书的方式。
在本书中我们用到的心理学技巧就比其他人多。我们希望借此能够直接地思考、感觉,并以不同的方式来运用脑部和神经系统。
身心疗法的效之广,使得任何从心智到身体的活动过程,几乎都可以加以训练并作改善。
事实上,书中的大前提是:人的潜力是无限的──所有人均是如此。而且,许多类似非自发性的动作,常常是可以由意识来决定的,只是要找出适当的方法而已。实际上,神经少统要改心智与动作的联系,甚至改变系统的运作方式,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限制。这点已在成千上万的人身上得到证实。一般而言,在某个人身上所显现出的能力,常常就是人人都具备的潜力。
以下的练习,并不能帮你突破潜能的极限。专家们尚在探索这个未知的领域。我们只是教你按图索骥,把我们见过多次的体验,重现在你眼前,让你见识这些令人惊讶的结果。
本书所设计的运动,比其他的运动都更为安全,更不易造成紧张。如果没有,那表示你没有按照书中的指示来做。只要你完成一个练习,你就会发现某些进步。而且,这些结果可以一直累积,一段时间后就可以看出成效。它的效果远比传统上单用身体精神运动的方式来得显着。
我们邀你一起来发掘探索自己。这些发现不但相当有益,也使你有机会拥有曾经梦想过的,甚至格外丰富的人生。
我最近尝试阅读了《心灵体操》这本书,起初是被书名所吸引,觉得它充满了趣味性和可能性。在阅读过程中,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所提供的方法论非常实用,而且易于上手。书中的一些小练习,比如“假设性情境分析”,要求读者在面对一个问题时,先跳出当下的局限,去设想最坏的可能性,然后以此为基础来思考应对策略。这个练习听起来有些消极,但实际上它能够帮助我们提前预见到潜在的风险,从而在实际操作中更加稳健。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视角转换”的练习,它鼓励我们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件。我尝试将这个练习应用到工作中的人际沟通上,发现效果出奇地好。原来很多误解和摩擦,仅仅是因为我们没有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对方的想法。通过这种刻意的练习,我发现自己能够更有效地与同事交流,也更能理解他人的行为动机。这本书并没有给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套“工具箱”,让我们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问题。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循循善诱地引导你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佳解决方案。
评分《心灵体操》这本书,我读完后感觉像是做了一次彻底的“头脑SPA”。我一直以来都觉得自己思考问题不够深入,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这次偶然的机会看到这本书,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它里面的内容,与其说是“体操”,不如说是一种“探索”,引导你去发掘那些隐藏在日常思维背后的深层逻辑。书中有一个关于“反证法”的练习,让我大开眼界。它教你如何通过寻找反例来检验一个结论的有效性,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找到支持结论的证据。这个方法对我启发很大,我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陷入“确认偏误”,只关注那些符合我们预期的信息。通过练习反证法,我学会了更客观地审视问题,并且能够发现一些之前被我忽略的盲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具有感染力,作者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和鲜活的例子,将抽象的思维概念变得具体可感。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参与到思考的过程中,并且从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它让我明白,思考本身就是一种美妙的旅程,而这本书,正是这场旅程的最佳向导。
评分这次入手《心灵体操》这本书,纯粹是出于一种好奇,听朋友提起过,说能让人“脑子活络起来”。拿到手的时候,我还在想,这名字听起来有点像是健身房里的特定训练项目,不知道书里到底会讲些什么“体操动作”。翻开来,首先吸引我的是那种简洁却又充满力量感的封面设计,让人忍不住想探究其背后的意义。读了两章后,我发现它并非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简单、实则蕴含深意的思考练习,引导读者去审视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例如,书中提到一个“反向思考”的练习,要求读者针对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去寻找其潜在的弊端和质疑之处。一开始我觉得这有点“找茬”,但深入实践后,我才体会到这种训练的价值。它逼迫你跳出舒适区,不再被动接受信息,而是主动地去分析、去判断,从而形成更独立、更批判性的思维。更让我惊喜的是,这种练习并没有明显的“对错”之分,更像是一种探索和体验,每次尝试都能带来新的启发。我感觉自己好像在给大脑做一次“拉伸”,打破了那些僵化的思维定势,让思路变得更加灵活自如。这本书的语言也很舒服,不会用过于专业的术语,而是用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将复杂的概念娓娓道来。
评分买《心灵体操》这本书,完全是因为我近期感觉自己的思维有些僵化,好像陷入了一个思维的“瓶颈期”。网上看到有人推荐,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的。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巧妙,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给你灌输大量理论的类型,而是通过一系列引人入胜的案例和故事,来引入核心的思维训练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发散性思维”的章节,它通过一些趣味性的谜题和挑战,来激发读者想象力的边界。例如,书中有一个问题是“一个没有开关的灯泡,如何才能在不破坏的情况下打开?”,我花了很长时间去思考,最后发现答案竟然如此简单却又出乎意料。这种体验让我觉得非常有成就感,也让我意识到,很多时候我们是被自己的固有认知所限制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吸引人,有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读起来不会觉得有压力。它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分享自己的智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被吸引进去,并且开始主动地去思考。我感觉通过这本书,我好像打开了一个新的思维维度,看待问题的方式也变得更加多元和开放了。
评分说实话,《心灵体操》这本书我一开始拿到手里的时候,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总觉得书名有些“玄乎”。但是,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并且尝试书中的一些练习时,我才意识到自己错了。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没有去教你“应该怎么想”,而是教你“如何思考”。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的、可视化的思考框架,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自己思维的运作过程,并且找出其中的“卡顿”之处。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逻辑链条构建”的练习,它要求我们把一个复杂的问题分解成一系列更小的、可控的步骤,然后逐一去分析和解决。这个练习对我来说非常有帮助,我之前总是习惯性地想把所有事情一次性解决,结果往往是效率不高,而且容易感到焦虑。通过这本书,我学会了如何更有条理地去处理问题,并且能够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路。它就像是在我大脑里安装了一个“思维导航仪”,让我不再迷失在复杂的思考过程中。而且,这本书的案例都非常贴近生活,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人能够很快地将书中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