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报、民视异言堂、公视…媒体专题报导
当一位艺术家遇见忧郁症,又幸运遇见一群热心的精神科医师和艺术治疗师,以绘画治疗、写作治疗、音乐治疗并用,三管齐下,将共同激盪出怎样的生命火花?
本书作者盛正德是苗栗南庄的在地知名画家,当他到了知天命之年,却遭逢21世纪最流行的疾病「忧郁症」,让他无法继续作画。他去接受心理治疗,遇见了一群热心的精神科医师,转介他去参加艺术治疗团体,他开始以写作抒发忧郁的心情,以涂鸦描绘心中的蓝色影像,在音乐冥想中回看久远的童年。一年多的治疗过程宛若穿越心灵隧道,现实与梦境交错,遗忘的回忆片段不时乍然浮现,撞击毫无防备的脆弱心灵。
本书即是这段治疗过程的真实记录。盛正德本来不是作家,随手写来的散文却细腻感人,他原来是画山画景的高手,这次却以朴素的画笔对准自己,画出心灵的忧伤和回忆的力量。全书彩色印刷,近百幅的心灵绘画,搭配生活散文,让读者在字里行间、素朴笔画中,可以感受作者细腻呈现的忧郁心情以及逐渐开朗的心路历程。
表达性艺术治疗,在国内正逐渐受到重视,本书可说是一份深刻的个案呈现。正因为作者是资深艺术家,而让这场忧郁症与艺术治疗的相遇,在他的身上开出丰富动人的花朵。
作者简介
盛正德
1945年出生,是苗栗县南庄的在地艺术家,从事绘画至今三十多年,曾入选交通部美展优选、台湾省全省美展,并举办多次个展;1999年在苗栗县文化中心赞助下展出中港溪画记,并出版《有一条河名叫中港溪──中港溪画记》。2000年获台北市公车暨捷运诗文征选新诗优选。现为苗栗县「南庄人」社区刊物主编。
盛正德于2001年罹患忧郁症之后,在治疗期间即以文字、绘画方式记录自己接受精神科治疗、艺术治疗等心理过程,努力用创作进行自我疗癒,是国内第一本由画家用创作方式完整记录忧郁症疗癒进程的书。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有吸引力,淡雅的色彩搭配,以及一幅充满故事感的插画,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目光。作为一名对艺术疗愈一直抱有好感的人,看到“以画疗伤”这几个字,内心就涌现出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我一直相信,艺术不仅仅是技巧的展现,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和心灵的慰藉。尤其是当它与“忧郁”这个沉重但又普遍的情绪连接起来时,更是让人好奇。这本书似乎在邀请我们跟随一位艺术家的视角,一同踏上探索内心世界的旅程。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书中感受到艺术如何成为一种疗愈的力量,如何在画布上、在色彩的交织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疗愈。这本书的题目也带着一种诗意,仿佛是一场与自我的对话,一次与忧郁的和解。我曾有过一段低潮的时期,那时候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来调整自己的状态,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也许,这本书能给我一些新的启发,让我发现艺术在这条治愈之路上扮演的角色。我很好奇,这位艺术家会如何运用她的画笔,来描绘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又会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走出阴霾。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像一首安静的诗,充满了疗愈的张力,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
评分这本《以画疗伤:一位艺术家的忧郁之旅》的标题,就像是一扇缓缓打开的窗,让我窥见了艺术家内心深处的世界。我常常觉得,艺术是人类最直接、最纯粹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尤其是在我们这个社会,有时候我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愿承认自己的脆弱。而这本书,似乎鼓励我们正视“忧郁”,并将其视为一段可以被艺术所疗愈的旅程。我很好奇,这位艺术家会选择什么样的画风来呈现她的“忧郁之旅”?是写实的描绘,将内心的风景一一呈现?还是抽象的表达,用色彩和笔触来传递那些无法用言语形容的情感?我期待在书中,能够看到她如何通过画面,来记录下那些挣扎、那些痛苦,也看到她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找到力量,找到希望。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感受到一种勇敢面对真实的自我,以及通过艺术来寻找内心平静的力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共鸣,让我知道,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艺术也能成为一盏指引方向的灯。
评分我一直认为,艺术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极具力量的自我表达,尤其是在面对人生中的低谷时期。这本书的名字——《以画疗伤:一位艺术家的忧郁之旅》,立刻勾起了我浓厚的兴趣。在台湾,我们常常能在生活中感受到浓厚的艺术氛围,许多艺术家也乐于将自己的创作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分享他们独特的视角。我很好奇,这位艺术家究竟是怎样将“忧郁”这个主题,通过绘画来诠释,又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疗愈出口?“忧郁”并非全然是负面的,它有时也象征着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情感。我想象着,在她的画作中,或许有浓墨重彩的宣泄,或许有细腻淡雅的抒情,又或许是抽象符号的拼凑,共同构建起一段关于情感起伏与自我探索的心路历程。我尤其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具体的绘画技巧,或者是在创作过程中,她是如何克服内心的阻碍,如何与负面情绪共处,并最终将它们转化为艺术的语言。这本书的标题,让我感觉到一种真诚与勇敢,它没有回避“忧郁”的沉重,反而将其视为一段旅程,一段用艺术来治愈的旅程,这非常打动我。
评分在台湾,我们对艺术的接触其实相当普遍,大大小小的画廊、艺文空间随处可见,许多人也将艺术视为一种生活品味和情感寄托。这本书的标题——《以画疗伤:一位艺术家的忧郁之旅》,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艺术与疗愈之间联系的好奇。忧郁,这个词语本身就带着一种沉重感,但当它与“以画疗伤”联系在一起时,就仿佛为这份沉重注入了一丝光亮和希望。我很好奇,这位艺术家是如何将抽象的情绪转化为具象的画面?她的画作是否会有强烈的个人风格,能够让人感受到她独特的心路历程?在她的“忧郁之旅”中,是否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通过观察、如何通过色彩搭配、如何通过笔触来表达内心感受的技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能提供一种启发,让读者也能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疗愈之道。书名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深刻的共情,它让我们知道,即使是艺术家,也会有低落和迷茫的时候,而艺术,正是他们走出阴霾的一条独特道路。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对“艺术疗愈”这个概念抱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绘画不仅仅是技巧,更是一种与内心对话的方式。当我在书店看到《以画疗伤:一位艺术家的忧郁之旅》这本书时,它立刻吸引住了我的目光。书名本身就充满了故事感,让人联想到艺术家如何通过色彩和线条来梳理内心的波澜,又如何在创作的过程中,与那些阴郁的情绪达成和解。在台湾,我们有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总是能将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融入创作,赋予作品深刻的内涵。我特别好奇,这位艺术家在她的“忧郁之旅”中,会展现出怎样的情感光谱?她是如何运用画笔来描绘那些难以言说的感受?是否会有一些创作心得或感悟,能够启发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以画疗伤”的方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来一种温暖的慰藉,一种关于如何通过艺术来认识和接纳自己,并最终实现内心平衡的智慧。书名中的“之旅”,让我觉得这是一场充满探索和成长的过程,让人充满期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