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年光景,银行员的地位从天上坠落凡问,以前是人人称羡的金饭碗,如今沦落在街头发面纸;合併、金控潮流又当道,「我的工作还能再做几年?」找不到答案的焦虑,埋藏在惶惑的眼神中。
十四年前,一群银行员以集体的力量创建了一个「异想世界」他们即使在日益艰困的金融环境中,仍能保有起码的职业尊严,不用含垢忍辱工作,不会因为独裁式的管理而充满无力感。事实上,他们以团结着称,充满了力量。他们展现的动员实力曾经让行政院三易其政策,让政务官高挂乌纱帽下台求去,让两届台北市长不敢轻忽其诉求。
本书描述全国第一家银行业产业工会崛起、茁壮的历史;工会成员逃离卑微、挫折的个人世界,以行动体验追求理想的畅快,其中包含最深刻的人性试炼,也有最高贵的牺牲奉献。台北国际商银产业工会的传奇故事,不仅是了解十年金融沧桑的另类史观,也象征着白领阶级自主意识觉醒的先声,道出一般上班族的无奈与悲哀,以及在困境中的希望与救赎。
他们的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工会」的意涵,也紧密扣合着金融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值得细细推敲的管理课题:员工参与对于公司冶理及组织再造的重要性。尤其在今日全球化、弹性化的工作趋势之下,如何重建劳资关系,北商银工会走出了令人期待的方向。
台湾劳工阵线简介:
1984年,这是一个人人噤若寒蝉的戒严时代,我们成立了台湾第一个以法律服务协助劳工争取权益的工运组织「台湾劳工法律支援会」,这是台湾劳工阵线的前身。解严后,台湾压抑已久的社会力爆发,劳工阶级群起抗事,为协助自主性工会的组织、教育与串联,我们更名为「台湾劳工法律支援会」。而在国会全面改选之后,台湾的政治民主化已略具雏形。但是,随之而来的政商勾结、财团横行,使得台湾的金权政治更加猖獗。1992年劳支会正式更名「台湾劳工阵线」,积极团结劳工,站在社会立场发声,因为唯有集结劳工阵线,才能粉碎金权垄断。而我们的终极理想则是促进社会合理化,建立一个没有剥削、资源分享,人与人互相尊重与包容的新社会。
我一直对台湾的金融产业以及基层劳动者的生活状况抱有浓厚的兴趣,而《银行员的异想世界: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的传奇故事》这本书,恰恰触及了我最关注的几个点。这本书让我有机会一窥台北国商业银行这个庞大体系内部,那些隐藏在数字和报表背后的,鲜活的“人”的故事。我尤其好奇的是,在看似规矩严谨的银行工作环境下,那些“异想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形态?是员工们在午休时间迸发的创意火花,还是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用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去与客户建立更深层次的连接?而“产业工会”这个关键词,更是增加了这本书的现实意义。工会作为基层员工的代表,其运作本身就充满着博弈与合作,充满了为集体争取权益的斗争。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挖掘工会成员们如何通过集体的力量,去影响银行的政策、改善工作环境,甚至在更广阔的层面,去塑造台湾金融产业的未来。这本书,听起来像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团结、关于在现实世界中创造改变的励志篇章。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故事感,淡淡的复古色调,配上一个带着一丝神秘笑容的银行员剪影,让人立刻就对“异想世界”四个字产生了好奇。我一直对金融行业的工作环境有些刻板印象,总觉得是西装革履、数字报表、日复一日的枯燥,但“银行员的异想世界”这个标题却像一扇窗,悄悄地打开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维度。更何况,它还与“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紧密相连,这又多了一层现实的厚重感。工会的故事,往往是基层员工集体智慧和力量的体现,充满了人情味和奋斗的痕迹。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描绘出,在日复一日的柜台业务、数字化的操作背后,这些银行员们是如何在工作之余,或者甚至是工作中,将他们的奇思妙想、他们的独特视角融入到银行的日常,甚至影响到整个产业工会的运作。会是那些充满挑战的谈判技巧,还是在平凡岗位上迸发的创新灵感?我很好奇,他们是如何在体制的框架内,为自己、为同事争取权益,同时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这本书,或许不只是一本关于银行工会的流水账,更可能是一部展现台湾基层职场生态,以及普通人在时代洪流中寻找自我价值的温情写实。
评分当我看到《银行员的异想世界: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的传奇故事》这个书名时,脑海里立刻浮现出许多画面。在台湾,银行员几乎是每个家庭都可能接触到的职业,他们的工作内容看似稳定,但背后到底有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异想世界”这四个字,让我觉得这本书绝不是一本冷冰冰的行业报告,而更像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冒险。我特别好奇,这里的“异想”究竟是指员工们在工作之外的个人爱好和创造力,还是他们如何在工作中,突破常规,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而“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又为这个故事增添了一层现实的根基。工会的故事,往往是关于集体力量、关于争取权益、关于基层员工的集体智慧。这本书听起来,像是在探讨一个充满挑战的金融行业中,普通人如何通过想象力和团结,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传奇”。我很好奇,这本书会以一种怎样的叙事方式,把这些看似平凡的银行员,和他们充满奇思妙想的工会故事,娓娓道来,让我们看到台湾基层职场的另一种可能。
评分读完《银行员的异想世界: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的传奇故事》,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银行工会的故事,可以这么有血有肉,这么充满人情味!我一直觉得工会嘛,大概就是开开会、发发福利,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没有落入俗套地讲述那些枯燥的会议记录和规章制度,而是把镜头对准了“人”——那些在台北国商业银行辛勤付出的基层员工。从那些在柜台后面默默服务的行员,到在办公室里为工会事务奔走的工会干部,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我看到了他们在面对金融业的快速变革时,如何团结一致,如何发挥集体的智慧去争取更合理的劳动条件;我也看到了他们在平凡的工作生活中,如何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创造一些小小的惊喜,让枯燥的银行生活变得色彩斑斓。特别是书中关于工会如何克服困难、如何与管理层沟通协商的部分,写得特别真实,让我仿佛置身其中,能感受到那种坚持和不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银行工会的故事,它更像是一部台湾基层职场奋斗史,展现了普通人在时代变迁中,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公平、去实现价值。
评分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银行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神秘感的行业,而《银行员的异想世界: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的传奇故事》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银行业的工作应该是非常严谨和程式化的,但“异想世界”这个词,就好像给沉闷的日常注入了一剂兴奋剂。我很好奇,这些银行员的“异想”究竟是什么?是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有趣的人和事,还是他们如何在日复一日的枯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闪光点?更何况,它还聚焦在“台北国商业银行产业工会”,这又让我看到了故事背后隐藏的另一层意义——关于基层员工的团结、关于集体力量的展现。工会的故事,往往充满着人情味和奋斗的痕迹,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看到,一群普通人是如何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金融业这个看似冰冷的行业中,创造出属于他们的“传奇”。这不仅仅是一个工会的故事,更可能是一个关于台湾基层职场生态,关于普通人如何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位置的动人篇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