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音乐的历史,从早期旅人笔下的点滴记载,至今日学者的录音研究,资料不可说不丰沛。本书则从两大面向整合这些史料,第一部份为时间长流下的音乐生活,主要介绍漫长历史中所出现的重要音乐人物以及所发生的重要音乐事蹟;而第二部分音乐特色的发展与变化,则从声音的角度,探讨历史长河中,台湾音乐声响的变化情形。因此本书可说是同时兼顾了对于台湾音乐文化现象的认识了解,以及对于其曲调声响的想像空间。
作者简介
吕钰秀
现职:东吴大学音乐学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学士、维也纳大学音乐学硕士、博士
编者简介
黄秀政
现职:国立中兴大学历史系所教授
学历: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文学博士
上篇 时间长流下的音乐生活
第一章 史前时期
第二章 荷西时期(1624-1662)
第三章 明郑及清领时期(1662-1895)
第四章 日据时期(1895-1945)
第五章 二次大战后(1945-1987)
第六章 解严后的音乐生活(1987- )
下篇 音乐特色的发展与变化
第七章 原住民音乐
第八章 汉族传统音乐
第九章 西式音乐
坦白说,我之前对台湾的音乐了解仅限于一些耳熟能详的歌手和歌曲,以为它只是港台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但《台湾音乐史》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所展现的台湾音乐,远比我之前想象的要丰富、多元和复杂得多。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引人入胜,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堆砌,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感染力。我读到那些早期民谣歌手如何在街头巷尾演唱,如何用歌声记录时代的变迁;我也了解到,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音乐是如何成为连接人们情感、传递社会信息的重要媒介。书中对不同时代流行音乐风格演变的梳理,从早期抒情歌曲的盛行,到民歌运动的兴起,再到后来摇滚、嘻哈等元素的引入,每一步都充满了创新和挑战。作者对这些变化背后的社会原因和文化动因都有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理解为何某种音乐风格会突然流行起来,又为何会在某个时期逐渐式微。这本书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台湾音乐的奇妙世界。
评分对于任何对台湾音乐怀有好奇心的人来说,《台湾音乐史》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佳作。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音乐的书,更是一部关于台湾社会、文化和身份认同的书。作者的论述严谨而不失趣味,他将复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台湾音乐的演进过程。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校园民歌”运动的章节,作者详细分析了这一运动的社会背景、音乐特点以及它对台湾流行音乐产生的深远影响。我曾经以为校园民歌只是一些简单的情歌,但读完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它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人文关怀。此外,书中对台湾独立音乐的介绍,也让我看到了这个领域蓬勃发展的活力和创新精神。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宏观的历史视野,又不乏对微观细节的关注,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台湾音乐的魅力。它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是一次关于台湾音乐的深度对话。
评分这本《台湾音乐史》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绝对是一部值得反复研读的学术力作。我一直认为,要真正理解一个地方的音乐,就必须深入探究其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作者不仅仅罗列了音乐作品和音乐人,更重要的是,他将音乐置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探讨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潮等多种因素对音乐创作和传播产生的深远影响。我记得书中对戒严时期流行音乐审查制度的剖析,以及音乐人如何在夹缝中寻求表达,这部分内容让我深感震撼,也对当时的创作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外,书中对原住民音乐、客家音乐的独立章节,也展现了作者对台湾多元文化的高度重视和尊重。这些被边缘化或被忽视的音乐传统,在本书中得到了应有的关注和梳理,让我看到了台湾音乐的另一面,丰富了我对台湾音乐的认知。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思考作者提出的观点,并尝试将其与我所听过的音乐联系起来。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台湾音乐深层理解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一直对台湾的流行音乐情有独钟,但从来没有系统地了解过它的源头和发展脉络。拿到《台湾音乐史》这本书,一开始只是抱着随便翻翻的心态,没想到它就像一本陈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作者的笔触细腻而生动,从日据时期那些带着浓厚时代烙印的歌谣开始,一步步梳理了台湾音乐如何吸收外来养分,又如何在本土生根发芽,最终绽放出璀璨的光芒。读到那些早期的歌仔戏、北管、南管的介绍时,我仿佛穿越了时空,听到了祖辈们吟唱的旋律,感受到了那个年代独有的韵味。书里对每个时代代表性的音乐类型和重要人物都有详尽的描述,配上精美的插图,让人对当时的音乐场景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不同音乐风格之间相互影响的分析,那些看似独立的流派,在书中却能找到千丝万缕的联系,这让我对台湾音乐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不仅仅是一部音乐史,更像是一部台湾社会变迁和文化融合的缩影,充满了人文关怀和历史厚度。
评分我最近刚读完《台湾音乐史》,感觉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身临其境的音乐文化体验。它没有给我灌输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音乐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台湾音乐的生命力。从书中所述的日据时期,日本殖民者带来的音乐影响,到战后国民政府迁台后,国语歌曲的流行,再到后来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台湾音乐的每一次蜕变都充满了戏剧性。我被书中对早期金曲奖的介绍所吸引,了解到当时音乐界的盛况和竞争的激烈。书中也详细介绍了许多重要的音乐人,他们的创作理念、人生经历,以及他们如何为台湾音乐的发展贡献力量。我尤其对书中提及的一些冷门但极具影响力的音乐类型和创作人感到好奇,这促使我回去查找相关的音乐作品来聆听,让书中的文字变得更加立体和鲜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梳理了历史,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台湾音乐更深层次探索的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