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的真情乐章—郭芝苑

台湾的真情乐章—郭芝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台湾囝的坚毅性格?追求音乐梦想的坚持

  天生手指侧弯无法演奏乐器,却始终努力于乐曲创作-国宝级音乐大师郭芝苑的梦想前进曲!

  ◎关于作曲,郭芝苑说:『作曲就像盖房子一样,建筑须要设计图,一首曲子须要一个灵感或是很好的动机,来创造主题...整首曲子经过严谨的构思后才能发展,听起来才有统一感,才能深入其境。』

  郭芝苑,出生于日治时期,青年即留学日本,为当年台湾青年中的精英,却因历经日本殖民末期、战争烽火和政权交替的大变动,纵使满腹才华、一生创作不辍,却难以发挥,作品常常无法如愿演出,直到不惑之年,才得到相称的职位,他常自嘲为「失声的一代」。

  但不管大环境如何艰困,他一生坚持音乐创作,是台湾最具代表性的前辈作曲家之一。其创作从民谣编曲、艺术歌曲、合唱曲、器乐独奏、室内乐,到歌剧、协奏曲、大型管絃乐等,风格类型多元,是位视野广阔、全方位的作曲家。

作者简介

颜绿芬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哲学博士,先后主修历史音乐学、民族音乐学,副修文化人类学。现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音乐系暨音乐学研究所专任教授,曾担任该校音乐系系主任、教务长、校务研究发展中心主任、《关渡音乐学刊》创刊号主编、师资培育中心主任、通识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专书有《音乐欣赏》、《音乐评论》、《不固定乐思》、《台湾的音乐》、《台湾当代作曲家》(主编)等。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音乐无国界-卢千惠
聆听在地的乐音-颜绿芬
音乐才华初绽光芒音乐创作初试啼声
走向现代民族风格
省立交响乐团时期
退休后的老当益壮
年表
作品表

图书序言

音乐思想与理念
郭芝苑一生坚持音乐创作,即使从青年时期开始,遭受到一连串的挫折,丝毫不为所动。虽然他的家境不错,但他自幼并无学西乐的基础。再来,天生的弯曲指头让他在学习小提琴、钢琴上吃足苦头;接着,父亲反对,在日本他曾瞒着父亲学音乐,只能省吃俭用从微薄的生活费再省下三分之一,以便支付音乐课别课钟点费;克服了许多困难,终于考上音乐系,却是战事吃紧、连命都几乎不保,遑论学习?回到故乡,面临的是不同的困境,一来无法靠作曲维生赚钱、二来无法进入文艺界主流圈,作品的演出、流传极尽辛苦,前面多已详述。许多有音乐才华的人,为了生活,不得不放弃创作,郭芝苑却能坚持下去,而且不停的学习。

针对作曲理想,郭芝苑说
我的作曲理想是要有民族性、现代性、音乐性(音乐与音响是不同)。就是像古典音乐的传统技法所发展出来的,能使音乐爱好者感动的作品才好。不是只有少数人欣赏的前卫音乐。德布西、荀白克追求感觉性、理智性的作风还好,但现在有些前卫音乐追求的是音响,非音乐性,甚至变成反音乐,最后连噪音都没有,只靠视觉的作品也出来了,完全脱离音乐。……我是被西洋传统音乐所感动而走上作曲这条路,我还是永远追求能使音乐大众快乐并感动的现代音乐吧!

这样的作曲理念,是他一生的信念,一直持续到晚年。虽然大家常说,郭先生蛰居乡下,不问世事,其实他只是比较木讷寡言,并不退缩。当年国民政府退守台湾,数十年封闭自守,世界资讯较难获得,郭芝苑常请人从日本购买音乐杂志、乐谱、唱片、书籍等,每天阅读、进修;只要台北有节目表演,他都尽可能北上观赏。

「音乐无高低上下之分」是郭芝苑一向的信念,他可以为草民、为歌星写歌,而不觉得有失身分;他也写广告歌曲、儿童歌曲,从不觉得大材小用。早期音乐界不像后来学院派、流行音乐界壁垒分明,他之所以创作流行音乐主要是因为喜欢旋律,他认为流行音乐的旋律最美,写作流行音乐对他而言是一种休息,可以调剂、舒缓古典创作的严肃情绪。尽管有音乐不分高低的观念,他在很多方面却很坚持,譬如有人将以往的台语流行歌加以改编,配上管弦乐伴奏,就当成是艺术歌曲;对此,郭芝苑就不以为然的表示,艺术歌曲和民谣、歌谣是不同的,民谣是自古传来的歌曲,歌谣则是流行歌,将歌谣艺术化就认为是艺术歌曲是很荒缪的。根本之道应是鼓励现代作曲家多创作台语艺术歌,而不是以非主流来引导主流。

对于艺术音乐,他常说他的创作理念「本土化即国际化」、「民族性即世界性」,认为民族性就是国际性,民族性与国际性是不相冲突的,但这种民族性不是政治意义上的解释。他说:「如苏联五人组的作品民族风格很浓,但仍为世人所接受,所谓的世界性就是世人都能欣赏,而且一听就知道那一国的音乐。而要创作具民族性作品的最好方式就是去研究、发掘这块土地上的东西,像巴尔托克就是以研究匈牙利音乐,创作出自己音乐而为世人所知。」

郭芝苑所持的创作现代民族性音乐的理念,一直持续到晚年。另外,因为社会的逐渐开放、政治渐趋民主化,他心中也慢慢兴起以台湾为主体的信念,他的作品从早期就常常以台湾为题,像钢琴曲《台湾古乐幻想曲》(1956)、管絃乐《台湾旋律二乐章》(1960/1970修订)、《三首台湾民间音乐》(1973)等,连原来题为「大台北」的进行曲,也修订为《台湾颂》,1999又完成《台湾吉庆序曲》。

图书试读

None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