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唱的训练在声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它是一种有别于独唱的表演艺术。以二重唱来讲,无论同声部或不同声部的两位歌者,如何在音量控制、音色协调、速度弹性及曲趣拿捏上取得共识并互相配合,在在需要歌者敏锐的音乐性,才能显现重唱之美。独唱的功力经过重唱的历练,必然炉火纯青,更上层楼。
《二重唱精选集》收录的歌曲,音域都非常适中;声部方面,由于音域适中,除非特别注明,任何声部组合都可以演唱。最重要的是选曲时,特别注意到「两个声部个别表现的机会」,因此这些二重唱都具有强烈的抒情或戏剧性,也给予歌者相当大的诠释空间。
编者简介
席慕德 Phyllis Gomda Hsi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暨研究所教授。生于北京,长于香港,后移居台北。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获德国奖学金前往慕尼黑音乐学院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旅居欧美近二十年,演唱足迹遍及欧美与东南亚;她在比利时、瑞士、卢森堡、荷兰、德国各大城市均有多次极成功的独唱会,并经常受邀于德国和比利时的广播、电视节目介绍中国民谣。
席教授在德文艺术歌曲演唱方面的成就卓越,曾两度由德国文化机构──歌德学院(Goethe Institute)慕尼黑总部──选派巡回东南亚各国,演唱德文艺术歌曲共廿三场,成为第一位参与此项文化交流工作的非德籍艺术家,遍获各大报章乐评赞誉。
1985年重返母校师范大学任教,担任声乐、德文艺术歌曲诠释及歌唱语音等课程;1994年荣获「中奥学术交换奖学金」赴维也纳作专题研究一年。1999?2006年担任「中华民国声乐家协会」理事长,任职期间规划「声乐分级鑑定制度及办法」,并于2001年策划「2001台北德文艺术歌曲大赛」,参赛者百余人,获得了热烈的回响和肯定。
前言(申学庸)
编者的话(席慕德)
歌词对译(席慕德)
尚–巴蒂斯特?卢利
Jean-Baptiste Lully (1632-1687)
01. 甜美时光
Bel tempo che vola [voice I & II]
亨利?普赛尔
Henry Purcell (1659-1695)
02. 不再宁静
Lost is my quiet [voice I & II]
03. 转移你的眼光
Turn then thine eyes [voice I & II]
04. 响起号角
Sound the trumpet [voice I & II]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05. 我欢唿雀跃
Ich jauchze mit Schall [voice I & II]
乔瓦尼?卡洛?马里亚?克拉里
Giovanni Carlo Maria Clari (1677-1754)
06. 何等美妙
Che bella cosa [voice I & II]
07. 有一天在喷泉旁
Cantando un d? [voice I & II]
焦阿基诺?罗西尼
Gioacchino Rossini (1792-1868)
08. 猫的诙谐二重唱
Duetto buffo di due gatti [voice I & II]
弗朗茨?舒伯特
Franz Schubert (1797-1828)
09. 唯有知道何谓渴望的人
Nur wer die Sehnsucht kennt [soprano & tenor]
10. 光与爱
Licht und Liebe [soprano & tenor]
费利克斯?孟德尔颂
Felix Mendelssohn (1809-1847)
11. 问候
Gru? [soprano I & II]
12. 秋之歌
Herbstlied [soprano I & II]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久违的惊喜。作者的笔触如同流淌的溪水,自然而然地将我带入了他/她构建的世界。故事的开端可能有些平淡,但请不要因此错过了后续的精彩。随着情节的展开,人物的命运开始交织,情感的羁绊逐渐显现,让人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坚持”的描写,那种面对困难时不屈不挠的精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力量,给人以极大的鼓舞。作者对环境的描写也十分生动,仿佛能闻到空气中的味道,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书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插曲,却在不经意间为整个故事增添了色彩,展现了作者的高超叙事技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次都能从中发现新的感悟。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位久违的老友,带来了温暖的慰藉和深刻的启迪。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既有诗意的韵味,又不失朴实的真诚。他/她擅长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出人物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理解”的探讨,那种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视角,让人在阅读中能够更加包容和体谅。故事的结构安排得很巧妙,几个看似独立的故事线,最终却能汇聚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书中出现的许多观点,都引发了我强烈的共鸣,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一些固有想法。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平和,也对生活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一本能让你瞬间获得答案的书,而是能让你在静静思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起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待,想着可能就是一本普通的读物。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渐渐被书中独特的魅力所吸引。作者的叙事方式很特别,不是那种直白的陈述,而是更像一种旁观者的视角,静静地讲述着故事,却能在不经意间触动你的心弦。书中的人物都不是完美无缺的,他们有着自己的缺点和迷茫,这反而让他们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成长”的解读,那种在经历中逐渐成熟的过程,没有大张旗鼓的宣扬,却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得以体现。书中的对话也很有意思,有时看似平淡无奇,有时却暗藏玄机,需要读者去细细揣摩。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思考书中传递的某种观念,它让我重新审视了生活中一些被忽略的角落。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杯陈年的老酒,初尝时可能觉得有些醇厚,但细细品味,便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丰富层次和悠长余味。作者的文字功底可见一斑,遣词造句间都透露着一种成熟的韵味。他/她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并将之放大,赋予深刻的意义。比如描述一个普通的清晨,在作者笔下,太阳升起的光影变化,鸟儿清脆的叫声,都仿佛有了生命,承载着某种情感的寄托。故事的主线虽然不算跌宕起伏,但其中的情感暗流却汹涌澎湃,让人在平静的叙述中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激荡。我特别欣赏作者对“回忆”的处理,那些零散的片段,在作者的巧妙编织下,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人物的过去,也影响着他们的现在。整本书的氛围营造得非常成功,既有淡淡的忧伤,又不乏温情的慰藉,读完后,心中会升起一种莫名的宁静感。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仿佛置身于一个精心布置的音乐厅。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静而优雅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读完第一篇,我被作者细腻的情感描写深深打动了。他/她笔下的主人公,在生活中遭遇的种种波折,那种内心的挣扎与坚持,仿佛就在耳边低语,字字句句都触碰到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尤其是关于“选择”的那段描写,没有激烈的冲突,却充满了力量,让人在安静的阅读中,思考自己的人生轨迹。故事的推进节奏恰到好处,既有引人入胜的情节,又不失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书中出现的某些场景,比如雨中的告别,黄昏下的独白,都带着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一幅幅淡淡的水墨画,意境悠远。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人物关系时的手法,那种不动声色的默契,那种欲语还休的深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不落俗套。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故事的乐趣,更是一种心灵的洗涤和共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