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这句话是《安娜卡列尼娜》一书的开场白,也是作者托尔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 ,1828~1910)对婚姻及家庭的悟道之言。
继《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1867)之后,托翁再推出《安娜卡列尼娜》,此书有几层意涵:这是一部爱情小说,描绘年轻貌美且气质高雅的贵妇安娜,为追求爱情甘愿出轨,复因浪漫憧憬的落空而自尽。
这是一部心理小说,不同阶层的多方人士,作者一一揣测他们的繁复心理,笔触细腻。
同时,这也是一部社会改革小说,书名虽冠上「安娜」,书中主要角色却以安娜和列文为双主轴;列文(托尔斯泰的化身)扮演着俄国1860、70年代社会转型时改革思想的催生者。《安娜卡列尼娜》出版于1877年,迄今130余年,已有5次拍成电影,不同世代的明星,如美国的费雯丽、瑞典的葛丽泰嘉宝、法国的苏菲玛索,分别诠释艳光四射的安娜,让俄国文学稀世珍宝的《安娜卡列尼娜》,跨足文学与电影,成为更璀璨夺目的明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