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湯頭能決定料理的基本味道,下麵、煮粥、入菜都極方便, 
  依食材的健康屬性,喝湯還能達到養生美容的功效。 
  想知道鮮美香醇的煮湯訣竅?健康的燉補湯方? 
  高湯的黃金比例?絕佳湯料組閤? 
  各種快速、滋補、縴體的時尚靚湯,全部收錄, 
  一次學會湯的50種聰明喝法! 
SOUP美味方程式
◆自己作高湯! 
  本書示範6種應用廣泛的中西式高湯,以小傢庭適用的份量,教您輕鬆自製高湯,還有簡單的高湯料理。 
◆好湯秘辛! 
  煮湯有絕招,公開食材的處理替換、煮湯必學訣竅及應用方式, 讓高湯成為最好用的調味法寶。 
◆湯的百變風情! 
  善用罐頭、調味品及乾貨,增添湯頭鮮美, 無論電鍋快煮湯、健康燉補湯、清爽縴體湯…, 各種優美滋味輪番上桌。 
示範菜單
豚骨高湯 
  新鮮的大骨富含鈣質,經小火精燉後完全釋放至湯汁裏,細細品嘗湯頭滑順的口感之外,更可以補充您的戰鬥精力。 
 1.豬大骨洗淨外錶並用肉鎚將大骨敲破。 
 2.蔬菜洗淨,洋蔥去皮切為大塊備用,蘋果不去皮切成2半,白蘿蔔切大塊狀,西芹切成3段備用。 
 3.先將豬骨置於湯鍋中,並將所有材料全部放進鍋裏。 
 4.注入冷水5000cc,用大水煮至沸騰並撈去湯麵所有油沫後,加蓋以小火煮約2小時,再將湯鍋中所有材料撈棄。 
 5.最後用細網濾去湯中雜質即可。 
 1.製作豚骨高湯時,請加蓋慢煮,以保留醇厚的豚骨風味,亦可加入少許丁香粒增添香氣(在作法4撈去油沫後加入)。 
 2.大骨敲碎再熬煮,可加速骨髓在熬煮的過程中釋放齣來,即為濃醇風味之由來。 
 3.煮湯的過程中會産生浮沫,是由於食材中帶有血水,故撈去浮沫可避免腥味、防止湯汁混濁。 
 4.材料中特彆加入白米,是為瞭增加高湯的黏稠度,更加順口。 
 1.選購豬骨時宜購買大腿骨或肋骨,且色澤鮮紅者為佳。 
 2.在製作豚骨高湯時加入整顆蘋果一同熬煮,可增加湯頭的自然甘甜味。
作者簡介
好湯底的第一堂課-高湯篇 
 豚骨高湯→豚骨高湯烏龍麵 8 
 蔬菜高湯→白玉環鑲乾貝      10 
 素高湯→素湯煨時蔬    12 
 日式鰹魚高湯→和風茶碗蒸 14 
 西式雞高湯→奶油玉米濃湯 16 
 中式上湯→上湯蒜味蝦          18 
湯鮮味美有訣竅        20 
電鍋快煮湯  
 蔥頭刺蔘燉清湯  22 
 酸菜鴨肉湯          24 
 蔘須老薑羊腩湯  26 
 土豆精燉花蹄湯  28 
 枸杞腩排龍髓湯  30 
 烏魚清燉蓮子湯  32 
 蒜苗清燉牛肉湯  34 
 福州珍味八寶湯  36 
增鮮乾貨之濃縮美味 38 
滋補養生湯  
 龍骨牡蠣燉魚湯  40 
 黨參豆芽?骨湯  42 
 烏龍茶湯    44 
 當歸羊肉湯          46 
 海帶蛤蜊排骨湯  48 
 巴戟黑豆雞湯      50 
 敗毒排骨湯          52 
 青蒜魷魚湯          54 
 五子下水湯          56 
 山藥麻油雞          58 
輕盈蔬菜湯  
 山藥薺菜湯          60 
 香菇發菜羹          62 
 羅漢果洋菜湯      63 
 黃耆蔬菜湯          64 
 鮮茄蘿蔔洋菇湯  66 
 海帶花椰湯          68 
 降火翠玉蔬菜湯  70 
 一品蔬菜湯          72 
傢常鮮味湯 
 番茄豆腐排骨湯  74 
 鼕瓜桂筍素肉湯  76 
 竹笙蝦丸湯          78 
 牛肉羅宋湯          80 
 大蒜田雞湯          82 
 清肺甘蔗雞骨湯  84 
 味噌鮮魚湯          85 
 綠茶山藥豆腐丸湯        86 
 海瓜子蘿蔔湯      88 
市售快煮調味湯料    90 
異國風味湯 
 泰式酸辣鮮蝦湯  92 
 德式豆蓉肉腸湯  94 
 義式茄汁蔬菜湯  96 
 泡菜豆腐肉片湯  98 
 法式馬賽海鮮湯  100 
 西班牙鮮茄冷湯  102 
 法式雪莉牛尾湯  104 
 曼哈頓蛤蜊巧達湯        106 
作為一個常年在外工作的人,迴傢最渴望的就是一碗熱騰騰的湯。以前總覺得湯是媽媽的專屬,自己學不來。《湯的傢常百味》這本書,真的讓我這個廚房小白,看到瞭希望。它沒有故弄玄虛,而是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輩,手把手地教你。最讓我覺得貼心的是,書中很多配方都考慮到瞭不同人群的需求。比如,針對小朋友,有溫和的雞湯;針對需要滋補的,有藥材湯;針對需要清淡的,有蔬菜湯。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滋補烏雞湯”的部分,我一直以為烏雞湯很復雜,需要很多名貴的藥材,但書中介紹的版本,用料都很傢常,比如紅棗、枸杞、黃芪,還有一味非常意想不到的香料,讓我對滋補湯有瞭全新的認識。按照書裏說的,我第一次成功熬齣瞭一鍋顔色漂亮、味道醇厚的烏雞湯,喝下去感覺身體都輕鬆瞭不少。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是告訴“怎麼做”,更重要的是告訴你“為什麼這麼做”,讓你在製作過程中,能理解其中的道理,從而舉一反三,融會貫通。這本《湯的傢常百味》,與其說是一本食譜,不如說是一本關於如何用愛和智慧,為傢人烹飪幸福的指南。
评分初次翻閱《湯的傢常百味》,我便被它那樸實無華的封麵和書名所吸引。這年頭,追求極緻完美和新奇的食譜太多瞭,反而讓人有些望而卻步。而這本書,仿佛一股清流,讓我看到瞭傢常味道的溫度和力量。它沒有花哨的圖片,沒有噱頭十足的宣傳,隻有實實在在的內容。我尤其欣賞作者在講解食材特性時的專業性,比如如何挑選新鮮的菌菇,不同部位的豬骨適閤熬煮哪種湯,甚至連薑的用量對湯風味的影響都做瞭詳細闡述。這讓我在實際操作中少走瞭很多彎路。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雞湯”的章節,書中不僅僅是簡單的“扔進去煮”,而是分步驟介紹瞭如何讓雞湯更加清澈、鮮美,比如焯水、去沫的技巧,以及加入哪些香料能去除雞肉的腥味,同時又能增添風味。我按照書中教的方法,熬瞭一鍋“香菇黨參雞湯”,原本以為味道會比較單一,結果卻意外地鮮甜醇厚,帶著淡淡的藥材香氣,喝下去感覺全身都暖洋洋的。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是,烹飪並非是復雜的技藝,而是對食材的理解和對火候的把握,以及最重要的——對傢人的愛。它讓我重新認識到,最樸素的傢常湯,也能承載最深沉的情感。
评分我平時就是個喜歡搗鼓美食的人,雖然不算大師,但對食材和烹飪多少有些心得。偶然間在書店看到《湯的傢常百味》,立刻被它的標題吸引瞭。要知道,湯這東西,看似簡單,實則學問深厚。很多傢庭餐桌上常見的湯品,想要做到“味美”又“養人”,其實大有講究。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非常接地氣,不像有些食譜動輒就要進口食材或者需要復雜的預處理。它所介紹的湯品,幾乎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食材,但通過作者獨到的搭配和烹飪技巧,卻能煥發齣不一樣的光彩。我最想提的例子是書中關於“魚頭豆腐湯”的講解。我之前做這道湯,總覺得味道不夠鮮美,有時還會有腥味。但書中詳細解釋瞭如何挑選新鮮的魚頭,如何用薑蔥去腥,以及熬煮時火候的控製,特彆是關於什麼時候加入豆腐,以及豆腐的種類選擇,都給齣瞭非常實用的建議。按照書裏說的做瞭之後,那鍋湯果然鮮美無比,湯汁醇厚,豆腐嫩滑,魚頭的鮮味被完全激發齣來,一點腥味都沒有。這本書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隻要用心去烹飪,也能做齣讓人驚艷的味道,它真正體現瞭“傢常百味”的精髓。
评分這本《湯的傢常百味》真是打開瞭我烹飪新世界的大門!我一直覺得湯品製作挺神秘的,特彆是那些看起來復雜又營養豐富的,總覺得要很多特殊技巧。但這本書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它不是那種隻講究高大上食材的菜譜,而是真正從傢庭日常齣發,教你如何用最常見的食材,做齣令人驚喜的美味。書中對每一種湯品的講解都非常細緻,從食材的選擇、處理,到火候的掌握、調味的比例,都寫得清清楚楚,就連我這個廚房新手都能跟著做。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排骨玉米湯”的那一部分,我之前總覺得排骨湯油膩,玉米丟進去就隻剩甜味,但作者巧妙地通過增加一些香料和調整熬煮時間,讓湯頭既鮮美又不油膩,玉米的清甜和排骨的肉香完美融閤。還有那個“番茄土豆牛肉湯”,我之前嘗試過幾次,要麼牛肉燉不爛,要麼番茄味太酸,但按照書裏的方法,牛肉燉得入口即化,番茄的酸甜恰到好處,簡直是米飯的絕配。而且,這本書不光是教你做湯,更是在傳遞一種生活態度——用簡單的方式,為傢人烹飪齣充滿愛意的美味。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朋友聊天,她耐心解答你所有的疑問,並且告訴你,“其實做飯很簡單,隻要用心就好。”
评分我一直對中式燉湯情有獨鍾,但常常苦於自己技巧不足,難以做齣那種濃鬱醇厚、鮮美甘甜的味道。直到我遇見瞭《湯的傢常百味》,這本書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它沒有過於深奧的理論,而是將復雜的燉湯過程分解成一個個簡單易懂的步驟,而且對每一步的關鍵點都進行瞭詳細的說明。書中關於“豬肚湯”的那一章節,讓我印象尤為深刻。我之前做豬肚湯,總是覺得清理豬肚很麻煩,而且味道也不夠理想。但這本書不僅教瞭如何徹底清洗豬肚,還提供瞭幾種不同的燉煮方法,比如搭配白鬍椒的辛辣風味,以及搭配山藥的溫和滋補。我按照書中的方法,用白鬍椒燉瞭一鍋,結果味道真是驚艷!豬肚軟糯Q彈,湯汁辛辣開胃,喝下去胃裏暖暖的,非常舒服。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分享瞭一些關於湯品“增味添香”的小絕招,比如在某些湯品中加入少許陳皮,或者在收汁時點綴幾滴香油,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卻能讓湯的風味發生質的飛躍。這本書不僅教會瞭我如何做齣一碗好湯,更讓我體會到瞭傢常味道的無限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