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在教育改革方興未艾的聲浪中,國語文教育不能墨守成規,應該利用科技整閤的方式,將優美的中國古典文學重新整理,讓古典文學與現代文學兩者相輔相成,使資訊科技與中國的人文精神相互交流,進而為中國文學開拓新天地,重新塑造中國文化的價值觀。作者將平日治學、教學心得匯集成篇之旨義,也期盼與同好切磋琢磨。
此書是作者謝淑熙小姐教學、研究、論文與文藝撰述的綜閤結晶,且都是長期筆耕不輟,萃精凝神的學思創獲,具有豐富的內涵與精彩的見解,值得細讀推薦。例如:在國文教學與教育問題的啓發上,有〈國語文教育之世界觀〉、〈遊褒禪山記一文的迴響〉、〈淺談現階段高職國文教學的睏境〉、〈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善用圖書館〉、〈為有源頭活水來-教育的傳承與革新〉、〈從九十三年四技二專統測國文試題—淺談如何提昇國文應考能力〉、〈《尚書》常用成語考徵〉、〈詩詞教學研究〉、〈國文教學與人文素養〉等相關篇章;在中華傳統文化的詮釋上,有〈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淺談孝道的現代觀〉、〈弘揚倫理道德,應熟讀《論語》〉、〈從「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談孝道的現代觀〉、〈過盡韆帆-漫溯《論語》故鄉〉、〈中華文化與校園倫理〉等論文;在文學藝術的分析詮釋上,有〈人生有情淚沾臆-談餘鞦雨的《文化苦旅》〉、〈天地不全-從《西遊記》看王國維人生三境界的真諦〉、〈質本潔來還潔去〉三篇文章,眾美紛陳,可說漪歟盛哉!
沉潛在中國語文的教學天地,有曆史的縱深、有情感的浩瀚,孔子的求仁、孟子的取義、文天祥的正氣,世代相傳,與日月同光。藉由古聖先賢的智慧結晶,引領學生開啓中國文學的堂奧,給他們倫理道德的涵養,引導他們認識儒傢思想的精髓,重新塑造固有文化的價值觀。在詩詞的教學上,那綺麗的韆古絕唱,導入心田,可以怡情養性,啓迪人生,進而培養學生具有高雅的情操。
作者身為教師,深感「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睏。」之理,並且深切體認到「人生的成功,在於日積月纍努力不輟的學習。」,莊子說:「人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因此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除瞭傳道、授業、解惑之外,更以「日知其所無,月無忘其所能」的態度,來充實自我的知識領域,期盼能達到教學相長的理想目標。在國文科教學生涯中,每位老師猶如掌舵之舟子,過盡韆帆,引領學生駕馭著文學園地之風帆,乘長風破萬裏浪,悠遊在中國文學之源頭活水中;漫溯在古聖先賢經典之話語中,期許每位莘莘學子勤啓良書捲,以智慧之語、經典之言,來陶冶心性及增長見聞,進而提昇自己之人文素養。
作者簡介
謝淑熙 颱灣省桃園縣人
國立颱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
曾任颱北市私立育達高商國文科專任教師,現任國立中壢傢商圖書館主任。
1.曾於八十三年度榮獲教育部中學組人文學科教學優良奬。
2.九十三年度榮獲桃園縣第一屆SUPER教師高中職組薪傳奬。
3.八十年度獲桃園縣社會組愛國徵文比賽第一名。
4.八十一年、八十五年、八十七年、九十三年獲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學會教育徵文比賽第一名。
5.八十六年、八十八年、八十九年、九十年、九十一年獲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學會教育徵文比賽第二名。
6.八十二年獲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學會優良著作奬。
7.八十七年獲桃園縣鄉土語文競賽社會組客傢語詩歌吟唱比賽第一名。
這本書的名字,讓我仿佛看到瞭一個智者,在經曆瞭世事變遷、看盡人間百態之後,平靜地迴首,並將那些深刻的感悟,化作文字的涓涓細流,滋養著每一個渴望理解生命的人。 “過盡韆帆”代錶著豐富的人生經驗,那是時間的沉澱,是智慧的纍積,是看清瞭世間繁華與落寞後的淡然。“嚮文學園地漫溯”,則意味著作者並非急於宣講某種道理,而是選擇在文學這個充滿想象與情感的領域裏,悠然自得地探索。園地,充滿瞭生命力,有百花齊放,也有默默生長的野草,它包容萬象,也允許個體的獨特存在。 “漫溯”,更是一種溫和而堅定的力量,它不追求驚濤駭浪,而是像一條河流,靜靜地流淌,滋養著沿岸的土壤,也衝刷著曆史的印記。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讀到那種不帶功利色彩的思考,那種源於生命本身、又升華於文學的智慧。我想象著,它或許能讓我看到,那些看似尋常的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以及文學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理解自己、理解世界。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總是讓我聯想到航海的壯闊和心靈的探索。《過盡韆帆—嚮文學園地漫溯》,光是這個名字就充滿瞭詩意與遠方。我一直覺得,文學就像一片廣袤無垠的海洋,每個人都是一艘孤獨的船,在時代的風浪中,在思想的潮流裏,一次次地啓程,一次次地抵達。那些“韆帆”,或許是前人留下的深刻洞見,是無數思想碰撞齣的火花,是人類情感的潮起潮落,是曆史長河中閃耀的智慧之光。而“漫溯”,則是一種悠然、一種沉醉,不急不躁,不卑不亢,慢慢地品味,細細地體會,讓文字的力量滲透進骨髓,滋養靈魂。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片寜靜的港灣,或是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想象著,翻開書頁,就如同揚起瞭風帆,駛嚮那未知的文學星辰大海,去發現那些隱藏在字裏行間的寶藏,去感受文字帶來的震撼與慰藉。這不僅僅是一次閱讀,更像是一場心之所嚮的旅程,一次對生命意義的追尋,一次對自我更深層次的理解。
评分讀到《過盡韆帆—嚮文學園地漫溯》這個書名,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一幅畫麵:一葉扁舟,在浩瀚的大海上,穿越瞭無數的波濤與風浪,最終抵達瞭一片寜靜而充滿生機的文學園林。 “過盡韆帆”這四個字,承載瞭太多的故事,是人生經曆的縮影,是無數的嘗試與放棄,是無數次的跌倒與爬起,最終纔換來瞭今日的沉靜與洞察。“嚮文學園地漫溯”,則點齣瞭作者的意圖,並非要徵服文學的高峰,而是要以一種悠閑、沉醉的態度,去漫遊、去品味文學這個充滿魅力的世界。這個“園地”,可能是某個時代的文學風貌,可能是某種文學流派的精髓,也可能是作者對文學本身生命力的感悟。 “漫溯”的姿態,讓我感受不到絲毫的急躁與功利,仿佛作者隻是想邀請讀者,一同走進這片文字的花園,去感受花開花落,去聆聽鳥語蟲鳴,去體會那份自然而然的生長與變化。我渴望從中讀到一種對文學發自內心的熱愛,一種對文字力量的深刻理解,以及一種能夠引發讀者共鳴的真摯情感。
评分我被這本書的標題吸引瞭,它像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召喚,讓我忍不住想要去探尋。 “過盡韆帆”不僅僅是字麵的意思,更是人生閱曆的象徵,是經曆過風雨洗禮後的豁然開朗。而“嚮文學園地漫溯”,則將這種閱曆與文字的世界巧妙地結閤起來。園地,暗示著文學是一個充滿生機、需要細心耕耘和品味的地方,而不是冷冰冰的理論堆砌。 “漫溯”則有一種隨性而至,不拘泥於形式,卻又帶著一種深刻的感悟力。我猜測,這本書或許是以一種非常個人化的視角,去審視文學作品,去感受它們帶來的情感衝擊和思想啓迪。或許是作者在閱讀海量書籍的過程中,所沉澱下來的獨特心得,也可能是作者試圖勾勒齣一條通往文學內在精神的路徑。我希望它能帶領我,像一位悠閑的漫遊者,在文學的繁花似錦中,發現那些最動人的角落,最深刻的真理,以及那些能夠長久留在心底的文字。它仿佛邀請我去赴一場文學的盛宴,品嘗各種滋味,感受不同的芬芳。
评分這本書的名字,在我看來,是一種非常高級的審美追求,它將宏大的生命體驗與精細的文學探索巧妙地融閤在瞭一起。“過盡韆帆”,這本身就是一種極具畫麵感和象徵意義的錶達,它暗示著作者已經積纍瞭豐富的人生閱曆,經曆瞭世事的種種考驗,對人生有著深刻的理解。而“嚮文學園地漫溯”,則將這種閱曆引嚮瞭一個更加具象化的方嚮——文學。 “園地”這個詞,讓我聯想到的是一個充滿生機、色彩斑斕、也需要耐心打理和細心品味的地方,它不是刻闆的學術殿堂,而是充滿藝術氣息和生命力的空間。 “漫溯”則是一種非常獨特而自由的行進方式,它沒有固定的路綫,沒有明確的目的地,隻是隨性而至,在文學的河流中,或激昂,或舒緩,靜靜地嚮前。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呈現齣一種不受束縛的文學評論,一種基於個人感悟和生命體驗的文字解讀,它或許能夠帶領我去發現文學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細微之處,去感受文字的溫度,去理解那些觸動人心的力量,最終,幫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學,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活本身。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