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USB架构
从系统说明、介面到分割交易及各种传送的汇流排存取,共分21小节详细分述USB 2.0的架构和一些重要的概念。
第二章 电气
本章说明USB 2.0的电气规范,包括信号处理、电源分配以及实体层规格。使用了很多连串的J和K、以及1和0来说明,在这些说明中,资料传输的方式是串流的最左边先收发,串流的最右边后收发。
第三章 USB协定层
介绍USB封包的栏位及定义、各种不同交易型式的封包交易格式、链结层流控制和交易阶段的错误复原、同步作用的重试、微讯框中不正常的汇流排动作-“汇流排杂讯(Babble)”、汇流排动作失灵的复原以及高速PING协定。
第四章 USB装置架构
说明USB装置中间层的共同属性和运作,这些属性和运作是由装置的特定功能所使用,以便经由汇流排介面来与主机通讯。
第五章 USB主机之软体及硬体
USB之互连可支援USB主机与装置之间的资料流通。本章说明常驻主机的USB客户软体以及装置的功能二者之间的通讯所需的主机介面。
第六章 集线器规格
本章定义USB集线器的架构,其中包括三个主要的部份,分别是集线器中继器、集线器控制器、交易解译器。此外还会说明集线器错误复原、重置及悬置、复置的操作。
老實說,在閱讀「USB 2.0 理论与规范」之前,我對USB 2.0的理解僅停留在「一個傳輸資料和供電的接口」。看完之後,我只能說,我的世界觀被徹底刷新了。這本書讓我驚喜的地方在於,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像是一部USB 2.0的演化史和設計哲學的展現。書中對於USB 2.0標準的制定背景、制定的考量,以及為什麼會選擇這樣的架構,都有非常深入的探討。我對於「數據包的格式」、「握手協定」的細節,有了前所未有的了解。原來,每一次裝置的連接,都不是隨隨便便的,而是經過一連串精密的驗證和協商。書中對「端點」的概念,以及不同類型端點(控制、中斷、同步、批量)的功能劃分,也讓我對USB 2.0的靈活性有了更深的認識。此外,作者對於USB 2.0在實際應用中可能遇到的效能瓶頸,以及如何優化傳輸的建議,也都相當實用。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讓我對這個看似平凡的USB 2.0,有了全新的敬意。
评分老實說,我對「USB 2.0 理论与规范」這本書的看法,有點複雜。我平常的工作跟電腦硬體比較沾邊,所以對USB 2.0的一些基本概念,像是傳輸速率、接口定義,大概有個底。但是,這本書深入的程度,真的讓我驚豔。它不只講了「是什麼」,更講了「為什麼」。書裡對於物理層的電氣訊號是如何傳遞的,包括電壓、電流、訊號衰減的影響,都有非常詳細的描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訊號完整性」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圖示和案例來解釋,為什麼雜訊會影響傳輸品質,以及如何透過設計來減輕這些影響。這對於我們在做產品開發時,在PCB佈局、接地設計上,都有很大的啟發。此外,書中對USB 2.0的時序圖、資料封包結構的解析,也相當到位。你會了解,每一個資料傳輸的瞬間,背後都有一連串精密的協調和驗證。雖然有些內容可能對非技術人員來說會比較吃力,但如果你真的想把USB 2.0的技術原理吃透,這本書絕對是你的最佳選擇。它提供的知識,是讓你從「使用者」晉升為「理解者」的關鍵。
评分我必須說,「USB 2.0 理论与规范」這本書,對於我這個對電腦組裝和故障排除有點興趣的玩家來說,是一本非常寶貴的工具書。我之前總是遇到一些奇怪的USB問題,像是連接某些裝置時會斷線,或是速度不如預期。看了這本書之後,我才恍然大悟。書裡面有提到很多關於USB 2.0的電源供應規範,以及不同裝置對電源的需求。這讓我理解,為什麼有時候需要外接電源的USB Hub,或是為什麼有些充電器無法有效地為某些裝置充電。另外,書中對於USB 2.0的錯誤偵測與糾正機制,也有深入的探討。這讓我明白,雖然USB 2.0看起來很簡單,但在資料傳輸的背後,有許多精密的機制在確保資料的準確性。書中關於Cable品質、連接器接觸不良等實務問題的分析,也讓我受益匪淺。原來,一條看起來沒什麼差別的USB線,品質好壞真的會影響到傳輸的穩定性和速度。總體來說,這本書讓我對USB 2.0的理解,從「會用」提升到了「能判斷」和「能解決問題」的層次。
评分「USB 2.0 理论与规范」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说实话,心裡是很期待的。畢竟,現在隨身碟、硬碟、滑鼠、鍵盤,哪個不是USB接口?我一直覺得,這些小小的接口背後,一定藏著不少學問。翻開書,一開始就被那密密麻麻的圖表和公式給震撼住了。我不是本科系的,所以很多地方看得霧煞煞,像是傳輸協定、電氣特性,這些詞彙對我來說,就像外星語一樣。但為了搞懂我為什麼那個新買的SSD,讀寫速度好像沒有想像中那麼快,我還是硬著頭皮往下看。書裡面對於訊號完整性、阻抗匹配的講解,雖然艱澀,但也點出了一些實際應用中的眉角。例如,為什麼有時候USB線太長、品質不好,就容易出現連接不穩定的情況,或是速度下降。書中也提到了糾錯碼、封包結構等等,這些都是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被破壞的關鍵。總之,這本書雖然閱讀門檻有點高,但如果你對USB的技術細節有深入的好奇心,想了解它為何能穩定可靠地傳輸資料,那這本書絕對值得你花時間去鑽研。它就像一本教科書,把USB 2.0的世界,用最紮實的方式呈現在你眼前。
评分坦白講,當我拿起「USB 2.0 理论与规范」這本書時,並沒有預期它會帶給我這麼大的啟發。我一直以為,USB 2.0就是一個簡單的接口,插上就能用,速度能有多快就多快。然而,這本書徹底顛覆了我的認知。作者用非常系統化的方式,從最底層的物理層訊號傳輸,一路講到高層的協定與應用。我特別欣賞書中對於「平衡傳輸」、「差分訊號」的講解,這讓我明白了為什麼USB 2.0能夠在較長的傳輸距離上,維持不錯的訊號品質,並且抵抗外部的電磁干擾。書中也詳細闡述了USB 2.0的「分時多工」、「輪詢」等資料存取方式,這讓我對裝置如何協調共享USB頻寬有了更清晰的認識。而且,作者並沒有忽略實務上的考量,像是USB 2.0在不同作業系統下的驅動程式互動,以及常見的相容性問題。這些內容,對於任何想要深入了解USB 2.0底層運作原理的人來說,都是非常紮實且有用的。這本書就像一座知識的寶庫,讓你一窺USB 2.0不為人知的複雜與精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