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S320F240X 组合语言及C 语言多功能控制应用(附范例光碟片)

TMS320F240X 组合语言及C 语言多功能控制应用(附范例光碟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TMS320F240X
  • 组合语言
  • C语言
  • 嵌入式控制
  • 多功能控制
  • 电机控制
  • DSP
  • 范例光碟
  • 技术图书
  • 微控制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以SN-F2407M实验发展系统配合SN-DSP2407P弹性组构介面,以简易的C语言和快速的组合语言编写出20个以上的范例实验及多个专题制作,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介绍机电控制的结构及发展系统、第二章则介绍了机电控制的记忆体配置结构;第三章到第四章介绍CPU与机电控制结构及状态模组;第五章到第十章则说明在机电控制底下的各种不同模组型态;第十一章到第十四章则是专题制作实验,让读者借由实作的过程中,了解组合语言的应用。本书适合科大电机、电子工程之「DSP晶片入门实务」课程使用。

《TMS320F240X 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应用实践:深入解析与前沿案例》 (注:以下内容为基于您提供的书名信息,但不包含原书具体内容,而是构建一个专注于TMS320F240X系列DSP应用且侧重于更广泛、更深入主题的虚构图书简介,旨在详细介绍其可能涵盖的技术范畴与实践深度。) --- 图书定位与读者对象 本书籍旨在为广大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开发人员、自动化领域的技术人员以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一套全面且深入的TMS320F240X系列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软硬件协同设计指南。虽然TMS320F240X系列在电机控制领域享有盛誉,但本书将突破传统应用范畴,着重探讨该系列DSP架构的通用性、高级编程技巧及其在非传统控制系统中的潜力挖掘。 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严谨、详实,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避免浮泛的介绍,而是通过大量系统级的架构分析、复杂的算法实现路径以及面向未来挑战的工程案例,帮助读者实现从“会用”到“精通”的跨越。 第一部分:TMS320F240X 核心架构的深度剖析 本部分将对TMS320F240X系列DSP芯片的内部结构进行详尽的自底向上解析,超越标准数据手册的表面描述,深入到硬件加速器、存储器组织以及中断响应机制的底层逻辑。 1.1 存储器映射与访问优化: 详细阐述程序存储器(Flash/ROM)与数据存储器(RAM)的物理地址布局、零开销循环(Zero-Overhead Looping)的实现原理及其对实时性能的决定性影响。重点分析片上SRAM的分区管理策略,包括访问冲突的规避和共享数据区域的同步保护机制。讨论如何利用存储器保护单元(MPU/MPU-like features)来增强系统的鲁棒性。 1.2 CPU流水线与指令集深入研究: 不仅介绍标准指令集,更聚焦于TMS320F240X特有的MAC(乘积累加)单元操作的并行性。通过汇编层级的代码重构示例,演示如何手动优化关键算法(如PID运算或滤波器的系数乘法)的周期数,以榨干DSP的每一分性能。对比C语言编译器对特定函数的优化结果与手工汇编优化之间的性能差距分析。 1.3 定时器、事件捕获与PWM生成模块的精细控制: 本书将详细讲解Time-Base 模块(TBCTL/TBPRD)的复杂模式,如双死区生成(Dead-Band Generation)的软件实现与硬件协同,以及事件触发(Event Triggering)机制在高速数据采集与响应中的应用。深入探讨高分辨率脉冲宽度调制(HRPWM)的内部工作原理,并给出基于不同操作系统的调度策略下,如何保证PWM波形抖动(Jitter)最小化的实践方案。 第二部分:超越传统:高级控制算法在F240X上的高效移植 本部分将专注于如何将复杂、计算密集型的现代控制理论算法,高效地映射到F240X有限的资源环境中。 2.1 浮点运算的替代与定点数设计艺术: 鉴于F240X系列通常是定点DSP,本书将提供详尽的定点数(Fixed-Point Arithmetic)设计指南。包括Q格式的选择标准、溢出与截断误差的量化分析,以及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定点数学库,用于实现三角函数、平方根等复杂运算,同时确保精度和性能的平衡。 2.2 现代控制理论的加速实现: 重点讨论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鲁棒控制(如$H_infty$)和自适应控制(如LMS算法)在F240X上的实时实现挑战。通过将矩阵运算转化为DSP可高效处理的向量化操作序列,展示如何缩短控制周期,使其适用于更高带宽的系统。 2.3 软件架构与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应用探索: 本书将不局限于裸机编程,而是探讨如何将μC/OS-III或FreeRTOS等轻量级RTOS移植到F240X平台。重点分析资源竞争、上下文切换对中断响应时间的影响,并提供一套优化DSP任务调度的策略,以满足多任务、高优先级实时约束的要求。 第三部分:多传感器融合与高级通信接口实践 F240X系列拥有丰富的片上外设,本部分将探索这些外设在复杂系统集成中的高级应用。 3.1 CAN总线的高级诊断与时间同步: 不仅介绍基本的CAN消息收发,更深入到CAN FD(若相关衍生型号支持)的帧结构分析,以及在总线负载极高的情况下,如何使用DSP的定时器资源实现精确的报文时间戳(Timestamping)和故障诊断策略。探讨如何利用DSP的内存保护机制,隔离CAN通信任务与核心控制任务。 3.2 异步串行通信(SCI/UART)的高速数据链路构建: 针对需要通过高速串口传输大量调试数据或上位机监控数据的场景,本书将介绍如何配置SCI模块实现DMA(直接内存访问)传输,从而解放CPU资源,专注于控制计算,并分析DMA传输模式下的数据完整性校验方法。 3.3 模拟信号链的深度整合: 详细分析片上ADC的采样保持电路特性、多通道扫描的顺序优化,以及如何利用事件触发机制(如ePWM或定时器中断)来精确同步ADC采样时刻,以消除控制回路中的相位延迟误差,特别是在电流采样与电压采样的交叉耦合应用中。 第四部分:面向工业物联网(IIoT)的安全性与可维护性 随着工业控制系统对安全性的要求日益提高,本部分关注如何提升F240X应用的工程质量。 4.1 代码安全与知识产权保护: 详细介绍如何使用Texas Instruments提供的安全熔丝(Fuse)配置工具,对Flash代码进行加密和锁定,防止逆向工程。讨论在软件设计阶段如何实施内存保护和非法访问检测机制。 4.2 固件更新(FOTA/SBL)的鲁棒性设计: 构建一个安全、可靠的片上引导加载程序(SBL)。重点分析双备份(Dual Bank)Flash架构下的固件切换逻辑,确保在更新过程中,即使电源瞬时中断,系统也能回滚到上一个稳定版本,极大地提高现场维护的可靠性。 4.3 软件调试与性能度量: 介绍如何利用JTAG接口的高级调试功能,如实时数据观察(RTDX或类似的非侵入式跟踪技术)来监控程序执行中的关键变量和内部状态,而不影响实时性能。提供一套量化系统响应时间(Latency)和抖动(Jitter)的通用测试框架。 本书通过以上四个维度的深入探讨,旨在将TMS320F240X平台从一个单纯的“电机控制器”升级为一个强大的、多功能的、可定制的实时嵌入式计算核心,为读者构建下一代高性能嵌入式系统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可靠的工程实践指导。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第1章 机电控制TMS320F/C2407结构及发展系统 1-11-1 TMS320F2407特性简介 1-21-2 TMS320F2407架构 1-31-3 SN-DSP2407M主CPU发展系统 1-141-3-1 SN-F2407M记忆体配置架构 1-181-3-2 SNF2407M介面讯号配置 1-221-4 SN-DSP2407-MIO週边控制发展系统 1-301-5 SN-DSP2407-PLD扩充週边控制发展系统 1-341-6 SN-CPLD8/10介面电路 1-351-6-1 EPF8282ALC84-4介面电路 1-351-6-2 EPF10K10TC144及ACX1K100QC208介面电路 1-471-7 SN-DSP2407S发展系统实体结构 1-53

  第2章 TMS320F/C2407的记忆体配置结构 2-12-1 TMS320LF/C2407的记忆体和映射暂存器及I/O的配置 2-22-2 TMS320LF/C2407的外部记忆体及I/O的读写时序设定 2-14

  第3章 2407的CPU结构和定址模态及指令 3-13-1 LF2407的CPU架构 3-23-2 CPU的运算处理架构 3-53-2-1 CPU的乘法器运算处理架构 3-73-2-2 CALU的多工输入移位倍率器架构 3-93-2-3 中央算术逻辑单元CALU的架构 3-113-2-4 辅助暂存器的索引算术运作单元ARAU架构 3-153-3 记忆体的定址模态 3-183-3-1 立即定址模式 3-193-3-2 直接定址模式 3-193-3-3 间接定址模式 3-203-4 对应程式记忆体PM及I/O记忆体IM的读写指令 3-233-4-1 程式记忆体的读写 3-233-4-2 I/O记忆体的读写 3-243-5 对应程式记忆体PM及资料记忆体DM的交互读写指令 3-243-6 程式记忆体PM,资料记忆体DM及I/O记忆体读写及ALU运算指令 3-26

  第4章 TMS320F/C2407的程式分岔及控制 4-14-1 程式位址产生器 4-24-2 指令的管线结运作(PipelineOperation) 4-64-3 分岔指令的分岔,唿叫副程式及返回主程式运作 4-74-4 重复单一指令的执行运作 4-144-5 中断运作 4-154-6 週边中断暂存器 4-214-7 系统重设 4-254-8 非法的定址运作检测 4-264-9 外部中断控制暂存器 4-264-9-1 外部中断1控制暂存器(XINT1CR) 4-264-9-2 外部中断2控制暂存器(XINT2CR) 4-284-10 中断优先序及其向量表格 4-294-11 系统结构化控制及状态暂存器(SCSR1,SCSR2) 4-344-12 看门狗计时器(WatchdogTimer) 4-394-12-1 看门狗计时器模组的特性 4-404-12-2 看门狗计时器WDCNTR 4-414-12-3 看门狗重设锁控暂存器WDKEY 4-424-12-4 看门狗计时器的控制暂存器WDCR 4-42

  第5章 LF2407的CC/CCS运作及基本I/O测试实验 5-15-1 CC简介 5-25-2 CC的安装设定 5-25-3 LF2407系列的CCS/CC程式编辑和组译操作 5-55-4 一般I/O的输出入应用 5-95-5 基本週边联结测试及实验 5-14

  第6章 事件处理模组 6-16-1 事件处理模组概要 6-26-2 通用计时器GPT 6-106-3 通用计时器的比较器运作(Compare) 6-196-3-1 TxPWM的输出控制运作 6-206-3-2 TxPWM的输出控制逻辑电路 6-236-4 完全比较器单元 6-266-4-1 比较单元暂存器 6-286-5 PWM与比较器单元的结合电路 6-326-5-1 事件处理的PWM产生能力 6-336-5-2 可规划的死带单元 6-346-6 比较器单元的PWM波形产生及PWM电路 6-386-6-1 事件管理的PWM输出产生 6-396-6-2 PWM输出产生之暂存器设定 6-406-6-3 非对称PWM波形的产生 6-406-6-4 对称PWM波形的产生 6-416-7 向量空间PWM 6-516-7-1 三相电力换流器 6-526-7-2 以事件处理模组之空间向量PWM波形产生 6-546-8 捕捉(Capture)单元 6-626-8-1 捕抓单元的特性 6-636-8-2 捕抓单元的运作 6-656-8-3 捕抓单元之暂存器 6-666-8-4 捕抓单元的FIFO堆叠暂存器 6-706-8-5 捕抓中断 6-716-8-6 捕抓应用范例程式 6-726-9 四象限编码脉冲(QuadratureEncoderPulseQEP)电路 6-766-9-1 QEP接脚端 6-766-9-2 QEP电路的计数时基 6-766-9-3 QEP解码电路 6-776-9-4 QEP的通用计数器运作 6-786-9-5 通用计时器在QEP运作时的中断及相关比较输出 6-796-9-6 QEP电路中的暂存器设定 6-796-9-7 QEP电路应用范例说明 6-796-9-8 QEP电路应用范例说明 6-836-10 事件处理模组的中断 6-986-10-1 EV中断要求及其服务 6-996-10-2 EVA中断相关暂存器 6-1016-10-3 EVB中断相关暂存器 6-1086-10-4 捕抓器及事件中断的程式应用范例 6-1156-11 事件处理週边的简易C语言程式应用 6-1206-11 事件处理的使用暂存器及其各位元名称表 6-128

  第7章 类比/数位转换ADC模组 7-17-1 ADC模组特性 7-27-2 ADC转换概述 7-47-2-1 自动轮序:运作原理 7-47-2-2 基本运作 7-77-2-3 轮序器以多重的“时序触发”作“启动/停止”运作 7-87-2-4 输入触发说明 7-107-2-5 在轮序期间的中断运作 7-117-3 ADC模组的时脉预除器 7-147-4 ADC转换值的校准 7-157-5 ADC转换的自我测试 7-167-6 暂存器的位元功能描述 7-167-6-1 ADC控制暂存器1 7-167-6-2 ADC控制暂存器2 7-217-6-3 最大转换通道暂存器 7-267-6-4 自动轮序状态暂存器(AUTO_SEQ_SR) 7-277-6-5 ADC输入通道选择轮序控制暂存器(CHSELQn) 7-287-6-6 ADC转换结果值的缓冲暂存器(对应于双轮序模式) 7-297-7 ADC转换时脉週期 7-297-8 ADC转换模组的程式应用范例 7-317-9 ADC模组週边各控制及旗号暂存器名称及其位元表 7-40

  第8章 串列通讯介面SCI模组 8-18-1 与C240的SCI介面差别 8-28-1-1 SCI物理层的描述 8-28-1-2 SCI的架构 8-38-1-3 SCI模组暂存器 8-58-1-4 多处理器及非同步通讯模式 8-68-2 SCI可规划的资料格式 8-78-3 SCI多处理器通讯 8-88-3-1 闲置线多处理器模式 8-108-3-2 定址位元的多处理器模式 8-128-4 SCI通讯格式 8-148-4-1 通讯模式的接收讯号 8-158-4-2 通讯模式的传出讯号 8-168-5 SCI埠的中断 8-178-5-1 SCI包德率计算 8-188-6 SCI模组暂存器 8-198-6-1 SCI通讯控制(CommunicationControl)暂存器SCICCR 8-208-6-2 SCI控制(ConTroL)暂存器1SCICTL1 8-228-6-3 SCI的包德率选择设定暂存器(SCIHBAUD/SCILBAUD) 8-258-6-4 SCI控制(ConTroL)暂存器2SCICTL2 8-278-6-5 SCI接收器的状态暂存器SCIRXST 8-288-6-6 接收器的资料缓冲暂存器 8-318-6-7 SCITXBUF传出资料缓冲暂存器 8-328-6-8 SCI的中断优先序控制SCIPRI暂存器 8-338-7 SCI介面的应用程式范例 8-348-7-1 SCI程式实验范例 8-348-8 SCI週边各暂存器及对应位元名称表 8-57

  第9章 串列同步通讯介面SPI模组 9-19-1 SPI物性的描述 9-29-2 SPI控制暂存器 9-49-3 SPI的运作 9-59-3-1 SPI运作引言 9-69-3-2 SPI主控/次控连结 9-79-4 SPI的中断 9-89-4-1 SPI的中断致能位元SPI_INT_ENA(SPICTL.0); 9-99-4-2 SPI的中断旗号位元SPI_INT_FLAGE(SPISTS.6) 9-99-4-3 SPI的接收溢位中断致能位元OVERRUN_INT_ENA(SPICTL.4) 9-109-4-4 SPI接收溢位中断旗号位元RECEIVER_OVERRUN(SPISTS.7) 9-109-4-5 SPI中断优先序设定位元SPI_PRIORITY(SPIIPRI.6) 9-109-4-6 SPI的资料格式 9-119-4-7 SPI的包德率及时脉结构 9-119-4-8 SPI时脉结构 9-129-4-9 SPI处于重设时的启动 9-149-4-10适确的使用SPI的软体重设来启动SPI 9-159-4-11资料传输例 9-159-5 SPI控制暂存器 9-179-5-1 SPI结构化控制暂存器(SPICCR) 9-189-5-2 SPI运作控制暂存器(SPICTL) 9-209-5-3 SPI运作状态暂存器(SPISTS) 9-229-5-4 SPI包德率暂存器(SPIBRR) 9-249-5-5 SPI模拟缓冲暂存器(SPIRXEMU) 9-259-5-6 SPI串列接收缓冲暂存器(SPIRXBUF) 9-269-5-7 SPI串列传出缓冲暂存器(SPITXBUF) 9-269-5-8 SPI串列资料暂存器(SPIDAT) 9-279-5-9 SPI中断优先序控制暂存器(SPIPRI) 9-289-6 SPI的运作时序波形例 9-299-7 SPI的组合语言软体应用例 9-329-7-1 SPI的组合语言编写对应资料作SPI传输 9-389-8 SPI的C语言软体应用例 9-489-9 SPI週边各暂存器及对应位元名称表 9-70

  第10章 控制区域网路介面CAN模组 10-110-1 简 介 10-210-2 CAN模组的概观 10-410-2-1 CAN模组的协定概观 10-410-2-2 CAN模组传输格式 10-510-2-3 CAN控制器的结构 10-710-3 CAN邮递箱的佈局 10-1310-3-1 CAN讯息缓冲器 10-1610-3-2 写入到接收邮递箱RAM 10-1610-3-3 传送邮递箱(TransmitMailbox) 10-1710-3-4 接收邮递箱(ReceiveMailbox) 10-1710-3-5 遥控框(RemoteFrame)的处置 10-1810-3-6 接收泸除器(AccepctanceFilter) 10-2010-4 CAN控制暂存器(CANControlRegister) 10-2210-4-1 邮递箱方向及致能暂存器(MailboxDirection/EnableRegister) 10-2310-4-2 传送控制暂存器(TransmitControlRegisterTCR) 10-2410-4-3 接收控制暂存器(ReceiveControlRegisterRCR) 10-2610-4-4 主控制暂存器(MCR:MasterControlRegister)用来控制讯息的接收 10-2910-4-5 位元传输率的设定暂存器(BCRn:BitConfigurationRegisters) 10-3210-5 CAN的状态暂存器 10-3510-5-1 CAN的整体状态暂存器GSR(GlobalStatusRegister) 10-3610-5-2 CAN的错误状态暂存器ESR(ErrorStatusRegister) 10-3710-5-3 CAN的错误计数暂存器CEC(CanErrorCounterRegister) 10-3910-6 CAN的中断控制 10-4010-6-1 CAN的中断旗号暂存器(CanInterruptFlageRegister) 10-4110-6-2 CAN中断遮罩暂存器(CanInterruptMaskRegister) 10-4310-7 CAN的结构配置模式及其传输运作 10-4510-8 省电模式 10-5010-9 悬置模式 10-5110-10 CAN巴士的转换及仲裁和其他CAN装置晶片 10-5710-10-1 Microchip的CAN微控器 10-5710-10-2 ATMEL的CAN微控器 10-5810-10-3 CAN巴士的介面转换器 10-5910-10-3 CAN巴士的仲裁 10-6310-11 CAN模组的应用及其范例程式 10-65

  第11章 240X控制系统专题制作实验范例A 11-111-1 PLC的机电控制应用系统 11-211-1-1 介面原理说明 11-211-1-2 系统运作原理 11-511-1-3 规划简易PLC机电控制应用例 11-611-2 直流伺服马达PWM定位控制 11-2611-2-1 定速定位控制週边及硬体电路 11-26

  第12章 240X控制系统专题制作实验范例B 12-112-1 实验12-1PWM温度简易回授控制专题 12-212-1-1 介面原理说明 12-212-2 2407与MCU透过UART作RTC传输控制 12-2812-2-1 AVR的介面原理说明 12-2912-2-2 实验12-2将所设定RTC及资料透过SCI传输控制专题 12-34

  第13章 SPVC三相电力控制专题应用例 13-113-1 SPVC三相电力驱动电路简介 13-213-2 三相电力控制实验模组电路简介 13-413-3 三相PWM空间向量电力控制基本原理 13-713-4 三相PWM空间向量恆定V/HZ比率马达转速控制基本原理 13-1813-4-1 定点运算器的模数刻度运算 13-2113-5 实验13-1PWM正弦波进行恆定V/HZ三相感应马达速度控制专题 13-2213-5-1 实验程序 13-6713-5-2 讨 论 13-73

  第14章 CCS及F240X的FLASH程式资料ISP烧录 14-114-1 简 介 14-214-2 CCS的单步除错执行 14-214-3 F240X的Flash程式资料ISP烧录 14-514-3-1 Flash程式资料ISP烧录的F24XXFlashPluginV1.10.1安装 14-514-3-2 F240X系列的Flash程式资料ISP烧录 14-8附录A F2407组合语言指令表 A-1A-1 指令格式的一些符号标示及其相对的意义 A-1A-2 条件判别 A-3A-3 累积器的算术及逻辑运作指令表 A-4A-3-1 累积器的算术及逻辑运作指令表 A-5A-3-2 累积器的算术及逻辑运作指令表 A-6A-4 辅助暂存器的运作指令表 A-6A-5 TREG及PREG暂存器及对应的乘法运作指令表 A-7A-6 程式分岔的运作指令表 A-9A-7 控制运作指令表 A-10A-8 I/O及资料,程式记忆体的运作指令表 A-11A-9 辅助暂存器ARX的定址运作模式 A-12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TMS320F240X 組合語言及C 語言多功能控制應用》的封面,坦白說,很有「懷舊感」,但也正因為如此,反而讓我感到一股「真材實料」的氣息。在現在這個快速迭代的科技世界裡,很多東西都追求「新潮」,但往往忽略了基礎的重要性。TMS320F240X 系列晶片,雖然不是最新最炫的,但在很多工業應用場景裡,它的穩定性和成本效益依然有其獨特的優勢。我特別感興趣的是,書中如何闡述組合語言和C語言的「協同作用」。很多時候,我們會為了追求極致的效能,而不得不深入到組合語言的層級,但又希望用C語言來提高開發的便利性。書中能否提供一些「眉角」,像是如何巧妙地在高階C語言中嵌入組合語言指令,或者是在C語言層面如何為組合語言的效率打下良好基礎?「多功能控制應用」這個詞,也讓我充滿想像,我猜測裡面可能涵蓋了像是:感測器的訊號處理、運動控制的軌跡規劃、甚至是嵌入式GUI的簡單實現。如果書中能提供那種「從零開始」到「實現功能」的完整流程,並且在光碟片中提供可執行檔,甚至是一些硬體模組的測試範例,那對我來說,絕對是一份珍貴的學習資料。

评分

喔,這本《TMS320F240X 組合語言及C 語言多功能控制應用》的書名,聽起來就讓我想起當年為了參加學校的專題競賽,熬夜拼湊程式的日子。那時候,我們就是一堆人圍著電腦,討論著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指令去驅動那些微控制器,然後再用C語言來做更高層次的邏輯處理。這本書的「組合語言」和「C 語言」雙管齊下,完全就是針對我們那時候的痛點。我特別想知道,書中對於兩者之間的「銜接」處理得怎麼樣?是分開講解,還是有那種「C語言呼叫組合語言」的範例?在嵌入式開發裡面,這部分常常是效能的瓶頸,也最能考驗工程師的功力。還有,「多功能控制應用」這部分,我真的很好奇它涵蓋的範圍有多廣。如果它能涵蓋到像是步進馬達的精確定位、伺服馬達的平滑運動,甚至是閉迴路PID控制的實現,那就太棒了。因為這些都是工業自動化、機器人領域最基礎也最核心的技術。而且,附帶的光碟片,我預感裡面應該不只是一些程式碼片段,很可能還有完整的專案架構,甚至是一些模擬器或除錯工具的使用教學。這對我們這種邊做邊學的工程師來說,絕對是「神助攻」。

评分

挖!這本書的封面設計,老實說,一開始吸引我的不是那張照片,而是那個字體!TMS320F240X,光是這串數字和字母組合,就讓我覺得是「硬底子」的教科書,不是那種隨便搞搞的入門讀物。封面上那張光碟片的圖案,也讓我想到以前唸書的時候,這種附帶光碟片的書,通常都藏著不少「真功夫」。我對這種組合語言和C語言的結合寫法一直很有興趣,尤其是在嵌入式控制這個領域。畢竟,有些時候,你就是需要親手去操縱硬體,那種細膩的控制感,是高階語言比較難直接提供的。而且,書名裡「多功能控制應用」這幾個字,也讓我很期待,不知道裡面會有哪些實際的案例,像是馬達控制、電源管理,還是更進階的即時系統應用?我最怕的就是那種理論講得天花亂墜,但實際應用卻少得可憐的書。希望這本真的能讓我看到一些「有憑有據」的範例,而且是那種真的可以在實務上拿來改寫、參考的。畢竟,在台灣的科技業,尤其是在一些傳統產業轉型或是新創公司,這種底層的控制技術,往往是建立產品差異化的關鍵。我非常好奇,透過組合語言和C語言的配合,到底能達成多麼精準、多麼有效率的控制。

评分

打開這本書,第一印象就是「厚重」,感覺可以慢慢啃。TMS320F240X 這個名字,我大概知道,是德州儀器(TI)以前在DSP領域的一個代表作。雖然現在市場上有很多更強大的處理器,但在一些對即時性要求極高,或者對功耗有嚴格限制的應用中,像這種專用型的DSP,依然有其不可取代的地位。書名中的「組合語言」和「C 語言」,我認為這才是這本書的核心價值所在。學習如何在高階C語言的框架下,精準地調用組合語言指令,以達到最佳的效能和最低的資源消耗,這一直是嵌入式工程師的「終極目標」之一。我特別好奇,書中對於「多功能控制應用」的範例,會不會觸及到一些比較進階的主題,例如:數位訊號處理(DSP)在控制系統中的應用,像是濾波器的設計、傅立葉轉換的實現,或者是在通訊系統中的信號調變與解調。畢竟,TMS320 系列本身就是DSP晶片,如果能將DSP的技術與控制應用結合,那將會非常有深度。而且,書中附帶的光碟片,我非常期待裡面會有程式碼範例,以及對應的硬體平台說明,甚至是一些常見除錯技巧的演示,這樣才能真正將書本的知識轉化為實戰能力。

评分

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第一眼就被它的厚度嚇到了,看來內容肯定很紮實,不是那種三兩頁就能帶過的入門介紹。TMS320F240X 這個系列的晶片,在某些特定應用領域,像是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甚至是一些比較早期的儀器設備,都曾經是市場上的「主流」。雖然現在有更多新一代的晶片,但對於一些需要穩定、可靠,而且效能需求又很高的舊專案維護,或是為了降低成本而使用較成熟的平台,這種書的價值就顯現出來了。組合語言的精細操作,加上C語言的開發效率,完美結合了兩者的優點。我對書中「多功能控制應用」的部分非常有期待,因為我一直覺得,光是學會怎麼點亮LED、怎麼讀取按鈕,那樣太「小兒科」了。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如何運用這些低階的技巧,去實現一些複雜的演算法,例如:馬達的電流偵測與回授控制、通訊協定的實作(像CAN bus或LIN bus),甚至是低功耗模式的電源管理。如果書中的範例是那種可以實際跑在板子上,並且能觀察到實際效果的,那我就覺得這本書值回票價了。尤其是那個光碟片,如果裡面能有搭配硬體的程式碼,並且附上簡單的接線圖,那就真的是「救世主」級別的資源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