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宗海,字容川,四川成都府彭縣人,光緒十五年進士。《醫易通說》一書,乃其「醫易同原」主張的實際論述著作,書中以《易》理作為論述之主軸,而以醫理、西學之說貫串聯屬其間。
本書首先討論唐氏思想背景與時代環境之關係;其次,順衍唐氏「因《易》知醫」思路,探究其「醫易同原」主張,並分析唐氏將中醫理論與《易》理牽閤比附的方法;復次,唐氏主張「中西醫匯通」,本書亦藉《醫易通說》為例,說明此主張之特色;最後,再從《醫易通說》特色、缺失與價值三方麵,公允地討論其價值。雖然,唐氏言論受到當代水準與自身學識所限,頗有舛訛之處,但整體而言,對於晚清醫學理論的發展有一定影響力。
作者簡介
【學曆】
東吳大學中文碩士
七十八年中醫師特種考試及格
【經曆】
颱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
中華文化教育學會理事
中華民國抗衰老醫學會秘書長
呂文智中醫診所院長
【第一章】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及目的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預期成果
【第二章】唐宗海之生平、著述
第一節 生平考述
第二節著述研究
【第三章】《醫易通說》的版本和撰述體例
第一節 版本說明
第二節 考證校訂
第三節撰述體例
【第四章】《醫易通說》中的醫易思想
第一節 醫學觀
第二節 易學觀
第三節 小結
【第五章】《醫易通說》中的中西醫匯通思想
第一節 中西醫匯通思潮的緣起
第二節 唐氏匯通思想的特色─以《醫易通說》為例
第四節小結
【第六章】 唐宗海《醫易通說》思想的評價
第一節 《醫易通說》之特色
第二節 《醫易通說》之缺失
第三節《醫易通說》之價值
【第七章】 結論
參考書目
附錄一:明清三十位名醫全書大成作者介述
醫、《易》同原或醫源於《易》的學術主張,備受曆來關心醫理與《易》理的學者所重視。晚清兼習中醫與《易》理的醫傢唐宗海,是主張醫《易》相通的思想傢,也是清末最早明確地提齣「中西醫匯通」主張的代錶人物之一。唐氏適逢清末動盪不安的時代局勢,復值西方醫學日漸受到國人重視的關鍵時期,唐氏所標舉的「醫易相通」與「中西醫匯通」兩種思想主張,恰為當時漸受爭議的中醫學理,指引齣一窮本溯源與兼容並蓄的方嚮。因此,唐氏在他的著作中不但大量地引用《易經》哲理,將《易經》中陰陽關係推廣概括,交互體現醫、《易》相通之精義;更花費瞭許多篇幅闡明《易》學理論頗與西學學理(包括西醫)相通。惟其中不少言論受到當代水準與唐氏自身的學識所限,頗有舛訛之說,但是就整體來說,唐宗海的思想對於晚清醫學理論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醫易通說》一書乃是唐宗海「醫易同原」主張的實際論述著作,匯集瞭宗海較為完整的醫、《易》思想,書中以《易》理作為論述之主軸,而以醫理、西學之說貫串、聯屬其間,可謂是近代以來主張「醫易同原」思想的學者中,十分傑齣的著作。筆者研究唐氏《醫易通說》一書,從唐氏的學術背景、時代背景,與著作背景等三方麵綜閤討論,繼而順衍唐氏「因《易》知醫」的思路,探究其「醫易同原」的思想,並且,分析唐氏在此主導思想下,將中醫理論與《易》理牽閤比附的方法,以便於本文中切實掌握唐氏醫、《易》相通學說的精要。
這是一本讓我頗感驚喜的學術著作。初次翻閱,便被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學術功底所摺服。作者在研究晚清名醫唐宗海及其《醫易通說》的過程中,展現瞭非凡的耐心與細緻。從書中的篇章結構來看,作者顯然對唐宗海的生平、醫學思想以及《醫易通說》的成書背景做瞭極為詳盡的梳理。字裏行間流露齣對傳統醫學特彆是中醫與易學結閤的深入理解,以及對唐宗海這位醫者在那個時代背景下所作齣的獨特貢獻的深刻洞察。讀來仿佛與作者一同穿越迴那個風雲變幻的晚清,與唐宗海神交,共同探尋醫學的奧秘。書中可能涉及到的對《醫易通說》原文的辨析、注釋,以及對其中蘊含的哲學思想和臨床應用價值的探討,都讓我充滿瞭期待。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哲學和傳統醫學抱有濃厚興趣的讀者,我深信這本書定能為我打開一扇通往更深層次理解的大門。
评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學術專著,不如說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思想對話。作者以一種溫和而富有力量的筆觸,將我們引入瞭唐宗海這位晚清名醫的內心世界。我能想象,在撰寫此書的過程中,作者一定花費瞭無數心血去揣摩唐宗海的行醫之道、治學理念,以及他如何將博大精深的《易經》智慧融匯於辨證論治之中。《醫易通說》這樣一個書名本身就充滿瞭引人遐想的空間,它預示著一種將天地之道、陰陽變化與人體健康緊密聯係起來的醫學哲學。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唐宗海是如何在具體的病案中運用易學原理來指導用藥、調理,又是如何通過《易經》的啓示來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的。這種跨學科的研究,不僅是對醫學史的貢獻,更是對中華傳統文化寶庫的深度挖掘,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好奇。
评分這部作品無疑是一部傾注瞭作者大量心血的學術力作。從其立意之深遠、選材之精當,便可窺見作者對唐宗海和《醫易通說》研究的獨特視角與深邃見解。我猜想,書中定然會對唐宗海所處的曆史環境、其醫學成就的時代意義進行深入的剖析,從而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醫易通說》的價值所在。對於《醫易通說》本身,這本書可能會對其進行細緻入微的解讀,不僅限於文字錶麵的意思,更會挖掘其背後蘊含的哲學思想、養生理念,以及在當時社會條件下的臨床應用。這種研究方式,顯然是對傳統醫學進行現代解讀的典範,既尊重曆史,又具有前瞻性。我非常期待能在這本書中,領略到唐宗海那融會貫通的醫學智慧,以及作者通過嚴謹學術研究所呈現齣的精彩洞見。
评分對於關注中國傳統醫學和哲學交叉領域的研究者和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饋贈。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寫過程中,對於史料的搜集、梳理和辨析付齣瞭巨大的努力。書中對於唐宗海這位晚清名醫的生平事跡,以及他如何將《易經》的智慧融入醫學實踐的描繪,應該會相當詳實和生動。特彆是《醫易通說》這部著作,其理論體係和臨床應用,在當時乃至後世可能都産生瞭深遠的影響。我期待本書能夠對此進行深入的闡釋,挖掘其思想的精髓,並探討其在現代醫學語境下的參考價值。這種對傳統經典的現代性解讀,是傳承和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讓我對這本書的閱讀充滿瞭期待。
评分這本書散發著一股沉靜而厚重的學術氣息,讓我忍不住想要深入探究。作為一名對中國古代醫學和哲學思潮頗感興趣的讀者,我對唐宗海這位晚清名醫及其《醫易通說》一直抱有濃厚的興趣。從書名和作者的嚴謹態度來看,這本書應該不是泛泛而談,而是對唐宗海的生平、醫學觀以及《醫易通說》的內涵進行瞭係統深入的研究。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醫易通說》是如何將《易經》的象數、理、占等概念與中醫的陰陽五行、髒腑經絡等理論相結閤,從而形成一套獨特的辨證施治體係。這種跨學科的融閤,本身就極具魅力,相信這本書一定能為我提供一個全新的視角來理解中國傳統醫學的博大精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