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謎樣的實體,卻是心靈生活自然的一部分,更是臨床上很重要的輔助工具,可協助疾病的鑑彆診斷、預後的評估,並作為其他處置的參考。
因此,榮格要我們時時覺察夢的神祕本質,它存在於我們所理解的心與腦、意識與潛意識、個人生命與超乎個人生命的邊境上。
夢究竟為何物?本書根據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基本原理全方麵來說明。不但簡潔地敘述瞭榮格觀點下的心靈模式,更附上各種臨床上夢的案例,闡釋如何把這些夢放入夢者的生活脈絡來解讀。
其中特彆聚焦於,尋常而一再齣現的母題(墜落、追趕、房子、車子、居喪、世界末日、死亡、婚姻、性愛等)、創傷性的夢、具補償性和目的性功能的夢、夢作為疾病或身體變化的預後徵兆,以及夢之於夢者個人的生命階段和個體化曆程的關係如何。
作者簡介
詹姆斯.霍爾博士 (James A. Hall, M.D. )
在蘇黎世榮格分析學會、德州大學接受過專業訓練。目前是達拉斯西南醫學院精神醫學係的臨床助理教授,並在當地以精神科醫師與榮格學派分析師的身份執業。另著有《夢的臨床運用》以及《臨床上的催眠:原理與應用》。
譯者簡介
廖婉如
看榮格說夢,令人安心,夢再怎麼詭怪,都嚇唬不瞭他。他悠哉地說,夢守護著我們。從此我隻管呼嚕睡去。
紐約大學教育心理學碩士畢,現為自由譯者。
前言 榮格解夢的吸引力
詹姆斯霍爾
在精神科實習的前兩年,我試著以中立的立場,客觀地衡量解夢的各種理論,希望藉由臨床觀察來區分齣每項理論的優缺點,最後能理性地為自己找到用起來最得心應手的解夢理論。
解夢的諸多理論當中,尤以佛洛伊德(Freud)學派和榮格(Jung)學派之間的競爭最為激烈。我在醫科和精神科受訓時,一提到夢──如果真有提到的話──指的一定是佛洛伊德的理論。在杜剋大學醫學中心(Duke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精神科當駐院醫師時,我接受戴賓翰醫生(Dr. Bingham Dai)的分析,他是位蘇利文派(Sullivanian)學者,看重的是夢的內容與早期傢庭模式之間的關係,以及在這個關係裏建立起來的自我認同。
我還記得,接受戴醫師七十五個小時的分析後,我很不耐煩地說:「我知道自己有母親情結(mother complex),我們不必老往夢裏去挖!」他溫和地笑瞭,懂得(我後來纔體會到)腦子裏知道是一迴事,在生活中體察又是另一迴事。當我要離開杜剋大學迴德州時,戴醫師給我的最後忠告是:「彆一下子在榮格理論裏陷得太深,要慢慢來。」看來,他早就察覺到我之後會被榮格觀點所深深吸引。
最後,我變得非從榮格的觀點來理解夢不可瞭。其他的夢理論似乎都是榮格觀點的特例,而且,我也沒辦法將榮格寬闊的視野加以壓縮,把它變成容易上手的理論。我變成榮格的忠實信徒。
我接受的榮格式個人分析,是帶領我認識夢的意義的啓濛導師,接受個人分析期間,我很感謝幾位分析師,他們是:瑞夫卡.剋魯格(Rivkah Scharf Kluger)、戴特.包曼(Dieter Baumann)、瑪莉-露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以及愛德華.惠特濛(Edward Whitmont),和接受我分析的很多病人一起工作多年下來,我纍積瞭很多的臨床實務心得。一九七七年我齣版瞭一本以解夢為主的書,名為《夢的臨床運用:榮格學派的解釋與原則》(Clinical Uses of Dreams:Jungian Interpretations and Enactments),書裏我把榮格的夢理論和其他重要的相關理論逐一比較,指齣它們彼此的異同之處;其中包括瞭我的一項小小嘗試,把榮格的夢理論和睡眠與夢的相關實驗研究對照比較。
這本書的主旨不在迴顧之前所做的比較,而是想對以榮格心理學為基本原則的解夢工作給一些中肯而切實的建議。書中,我指齣臨床上常會碰到的問題,並舉例探討為何某些詮釋就是那麼貼切,並且,在大多數的例子裏說明這些詮釋如何導緻臨床上的改變。我也列齣一些實用的參考資料,但無意再次綜覽解夢理論的最新文獻。
對解夢工作給個概略性的指南不難,不過,要把它的步驟钜細靡遺列齣來就不可能瞭。在經驗豐富的專業督導之下進行個人分析和臨床實務是無可取代的,不管哪個派彆的精神分析訓練,這兩者都是核心要素。
這裏所舉的夢例,沒有呈現齣它們在真正的分析時段裏所得到的全盤解析,大半的例子裏,我也無意呈現分析時夢背後的個人意義的豐富母質(matrix)。為求簡明扼要,這些省略是必要的,好讓焦點集中在所討論的臨床問題上。
所有的夢都是經過夢者的同意纔被引用,同樣的母題和型態經常在不同人的夢中齣現。因此,接受我分析的人不能說某個夢是他做的,也無需認為書中的解說是針對他的某個夢而來的。這些夢是從榮格式臨床分析這個豐富的母質當中挑選齣來,?瞭說明某些特定的概念而呈現的。
一直以來,我對人類意識的深層運作方式都充滿瞭探究的欲望,而榮格的理論,尤其是在夢境解析方麵的貢獻,總是讓我覺得他觸及瞭事物的本質。我設想,這本書應該不僅僅是一本介紹榮格解夢方法的書籍,更像是一個深入探討夢境心理學奧秘的窗口。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盡地闡述榮格關於“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等概念,並說明這些原型意象如何在夢境中以各種形式呈現,以及它們所代錶的心理功能。我特彆想瞭解,榮格是如何將夢境與我們的個體成長和心理整閤聯係起來的。書中有可能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案例,通過對這些案例的解讀,讓我們看到理論是如何落地,從而幫助我們理解自身夢境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引導我超越那些膚淺的、對夢境的字麵理解,而是能夠更深入地去挖掘夢境背後所潛藏的更深層次的心理動力和未竟事宜。這不僅僅是為瞭“解開”某個具體的夢,更是為瞭通過夢境,更好地理解我們自己的心靈地圖,發現那些隱藏在意識之下的重要信息,並最終促成個體的心理成熟與完整。
评分我一直相信,夢境是通往潛意識的皇傢大道,而榮格,在我看來,無疑是這條大道上最傑齣的嚮導之一。因此,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這扇通往內心宇宙的大門。我設想,這本書不會僅僅停留在對夢境符號的機械解讀,而是會深入到榮格的心理學體係,解釋諸如“情結”、“原型”、“集體無意識”等核心概念,並清晰地闡述它們是如何在我們的夢境中投射並發揮作用的。我特彆希望書中能詳細講解榮格獨特的夢境分析方法,例如“意象鏈”或者“重復意象”的分析,以及如何理解夢境中的“補償性”功能。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被運用到實際的心理谘詢或自我探索中,從而揭示夢境所蘊含的個體心理信息,甚至是一些更深層次的、與人類共同經驗相關的普遍意義?我相信,通過這本書,我不僅能學會如何“解夢”,更能學會如何通過夢境,更深刻地理解我自身的心理結構、潛在需求,甚至是我生命中正在發生的、但未被意識到的重要課題。這是一種更為宏觀、更具啓發性的自我認知方式。
评分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體驗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一本!雖然我並沒有直接閱讀它,但通過朋友的強烈推薦以及之前對榮格心理學理論的一些初步瞭解,我已經能感受到這本書所蘊含的深度和廣度。我一直對人類潛意識的神秘領域充滿好奇,而榮格的理論,尤其是他在夢境解析方麵的貢獻,總是能引發我深入的思考。我設想,這本書一定能夠提供一個係統性的框架,來幫助我理解那些常常在睡夢中悄然浮現,又在醒來後轉瞬即逝的意象。它可能不像一些市麵上流傳的“解夢手冊”那樣,提供一些簡單粗暴的符號對應,而是會引導我從更深層次,也就是榮格所說的“集體無意識”和“原型”的角度去審視夢境。我特彆期待書中對於夢境象徵的闡釋,它們是如何連接我們個體經驗與更普遍的人類心理模式的?這些象徵背後隱藏著怎樣的原始衝動、情感衝突,甚至是未竟的心理發展任務?我想,這本書一定能給我帶來一些顛覆性的認知,讓我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世界,或許還能從中找到一些解決現實生活中睏擾的綫索。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解夢”的書,更可能是一本關於“認識自己”的指南,幫助我在夢的迷宮中找到通往更完整自我的道路。
评分我必須承認,當我從朋友那裏聽說這本書的存在時,我內心是既期待又有些許的忐忑。榮格的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深刻而復雜的學術色彩,我擔心這本書會過於晦澀難懂,成為一本隻適閤心理學專業人士的理論著作。然而,朋友信誓旦旦地說,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既有嚴謹的理論支撐,又能以一種相對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這讓我燃起瞭希望,覺得也許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從中獲得寶貴的啓發。我設想,書中一定會對榮格的心理動力學理論做詳細的介紹,比如“情結”的概念,以及它如何在夢境中顯現。同時,我更關注的是書中如何將這些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對具體夢境的解析。它會不會提供一些經典的案例分析,讓我們看到這些理論是如何被運用到實際中,從而揭示夢者的潛意識信息?我尤其好奇,書中會不會講解一些常見的夢境主題,比如飛行、墜落、被追趕等等,並從榮格的視角齣發,給它們賦予更深層次的心理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幫助我建立一種新的觀察夢境的視角,不再將它們僅僅視為無意義的神經活動,而是將其視為通往內心深處的寶貴信息源。
评分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解夢”本身,它更像是打開瞭一扇通往人類精神世界的大門。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超越我們日常經驗的、更深層次的心理現象感到著迷。榮格的理論,特彆是他對於象徵、原型以及集體無意識的探索,恰恰觸及瞭這些最古老、最普遍的人類經驗。我期望這本書能夠詳細闡釋榮格的這一整套理論體係,比如他如何理解“自性化”的過程,以及夢境在這個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我設想,書中應該會深入探討各種象徵的原型意義,它們是如何在不同文化、不同時代的人類意識中反復齣現,並承載著深刻的心理能量。我尤其好奇,書中是否會提供一些方法論,指導我們如何去捕捉和分析自己的夢境,不僅僅是錶麵的情節,更重要的是那些隱藏在情節之下的情感、衝動和未被意識到的衝突。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本關於如何傾聽我們內心深處的聲音的書,而夢境,就是這種聲音最直接、最原始的錶達方式。它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我們並非孤立的個體,而是與整個人類經驗緊密相連,那些看似個人化的夢境,可能蘊含著更為普遍的心理真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