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叫<漫舞在风中>,而书中也正是以舞蹈作为隐喻象征,贯串了故事的起承转合。并包容有许多通俗小说的动人元素:青春、友谊、情窦初开的恋情、舞蹈、情歌(而且还是我最爱的动画<雪人>音乐呢)。让我在每一次的阅读中,都享受了无限的快乐。
它同时也是一本成长小说、一本描绘时下台湾年轻人世界的缩影。在四、五万字的篇幅中,蕴含各种多元的主题以及多线的情节发展,读来却始终流畅分明,作者驾驭情节与人物的功力,令人激赏。
作者简介
赵映雪
喜欢
1.读书,自己读,和大家一起读,所以在阳光普照的圣地牙哥海边成立了一个读书会。 2.打网球,单打,双打,天天在网球场上奔跑。
3.旅行,每年总要这走走,那晃晃,心情就很愉快。
4.音乐,虽然有点年纪了,还自己在学钢琴、二胡,当然最容易的就是一直听音乐。
5.电脑,没电脑无法写作,无法收集资料,无法与外界沟通。没电脑的日子实在太孤独了。
6.台湾,老是在跟身边的外国朋友推销台湾有多好,要他们学中文、去台湾玩。希望台湾也别让他们失望。
7.朋友,其实住在哪里不重要,有家人、有朋友的地方就是好地方
8.写作,尤其是让大家读了后心情会变好的书。
不喜欢
1.做菜,因为很没这方面的慧根
2.坐飞机,美国台湾这段飞行实在太长太无聊了
还好喜欢的事比不喜欢的多
推荐序
青春呵,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小说/周惠玲
这本书,我反覆看了四遍──白天看,雨天看,睡前看,坐在咖啡厅里也看。每次都读出相同的心得:这是一本好小说。
如果你问我,什么是「好小说」?几年前我可能会说,「艺术手法杰出、主题思想深刻,是一本好小说的主要条件,」但现在的我觉得,「好看」、「让人产生共鸣」更重要。或者说,让读者享受阅读的快乐,是所有好小说更基本的要求。毋庸置疑,这本<漫舞在风中>让我在每一次的阅读中,都享受了无限的快乐。
也许,我的快乐来自于这本小说包容了许多通俗小说的动人元素:青春、友谊、情窦初开的恋情、舞蹈、情歌(而且还是我最爱的动画<雪人>音乐呢)。但这本小说不仅如此,它同时也是一本成长小说、一本描绘时下台湾年轻人世界的缩影。作者在四、五万字的篇幅中,竟然能蕴含了各种多元的主题以及多线的情节发展,企图心不可说不大,而她驾驭情节与人物的功力,也是令人激赏的。书中包含的情节与人物虽然繁杂,但读来始终流畅分明,丝毫不乱。
书名叫<漫舞在风中>,而书中也正是以舞蹈作为隐喻象征,贯串了故事的起承转合。一开场,是几个国一女生一同庆祝好朋友初次的月经来潮,以及终于和暗恋许久的男生约会。她们在欢乐气氛中与对未来的期望中,听着雨滴「宛如跳着芭蕾舞」般地敲打在天井的玻璃板上。作者明快地交代四个同班好友:一个是有个霸道外省爷爷的爱湾(本书主述者)、一个是家里重男轻女的阿四,一个是长相甜美但功课不好的酒涡、以及父母比较开明的乌龟。然后,故事很快地绕着学校生活而推展,包括他们对于未来生涯规画、升学与考试压力、人际关系、身材发育、对异性的好奇、两性情感的朦胧初懂等等,作者借着这群好友一同准备校庆比赛(男女共舞的「风中恋歌」)来铺陈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和青春期的种种烦恼。而在这条主线之外,作者透过四位女主角的家庭背景,旁触及现今台湾社会的各种面相,像是族群对立、教育政策摇摆不定、重男轻女现象、两岸婚姻、大陆新娘、全民学英语、小留学生……等等,甚至连诈骗集团也被写了进来。在故事的最后,当他们升上二年级时,阿四必须陪家族唯一的男生出国当小留学生,而其他三位好友也不再同班,做为主叙述者的爱湾,从担忧不安到终于坦然面对,并对未来怀抱起希望。
这本小说让人想起美国作家茱蒂.布伦的<神啊,?在吗?>以及国内作家张友渔的<喂,穿裙子的!>。这两本书同样也是以国一女生面对青春期而产生的困惑与成长为主题。不同的是,<神啊,?在吗?>更凸显出少女对于自己身体的探索,而在人际关系上,也并不完全光明或友谊万岁,反而更着重于人性的复杂面一点,而<喂,穿裙子的!>,则绕着传统重男轻女社会与女性自我意识为主。至于<漫舞在风中>涵盖的主题层面比较广,或许受限于篇幅的关系,它对于这些主题多半点到为止,并没有作太深入的探讨。
话说回来,也许作者本来的用意就不在探讨问题,而是在于纪述这一段青春岁月。从作者的献词,不难意会到,这本小说既是为新一代青春少女所写,但同时也是为了纪念作者自己的年少岁月。事实上,敏感的读者,确实会隐约感觉到两个世代的少女在小说中对话。也因此,书中虽然透过爱湾的眼光看一切发生的事情,但又隐约可见一个年长世代的女性声音,带领着新一代的少女朝着理想的成长轨迹前进。
较年长世代的少女的声音,当然就是作者赵映雪自己。坦白说,我很惊讶长年定居美国的她竟然能如此生动地描绘出台北青少年的生活圈,丝毫没有地域隔阂,她所使用的语言尤其让人惊艳,完全是时下少年的流行用语。由此可见作者平时对于台湾青少年文化的关心与了解。
不过,这里不免要提出一个小疑问:故事中提到四位女主角庆祝月经来潮的仪式是花冠、友情还有麻油鸡,但就中医的观点,月经期间是不宜吃麻油鸡的。呵呵,这个问题或许无关文学,但既然茱蒂?布伦可以在<神啊,?在吗?>小说末尾,认真地教读者怎么使用卫生棉,那我当然也可以理直气壮地相信,月经期间的饮食对所有读这本书的读者是重要的,不是吗?
无忧的青春/赵映雪
我和精中同学酒涡一直就是一个住路口,一个住巷底。从国一到现在,三十年过去了,我们也都结了婚,但她租了娘家开店,所以我每次回台湾,依然可以在她娘家找到她。那天我踏进她店里,一进去,哇,以为是走进了时光隧道,我竟然看到了三十年前的她,一模一样,短短的头发、浅浅的酒涡、翘翘的嘴角、健美的肤色,笑容盈盈。岁月在她脸上都不留痕迹吗?还是时光隧道把我也变年轻了呢?我赶紧努力在玻璃橱窗中寻找少女的自己,哎,可惜镜中回瞪着我看的,明显还是一个「上了年纪的朋友」。还好这时酒涡本尊从楼上下来了,原来那个长得和她一模一样的少女,是她女儿,正是国中一年级,就是我认识酒涡的年纪。
我们就那样掉入了时间的漩涡,聊起了在精中的老师、同学。我想起那时一方面是为了装酷,一方面真的怕麻烦,宁愿淋下不完的梅雨也不愿穿雨衣的决心;也记得我们几个好朋友总是无所事事的聚在酒涡家,有人弹琴、有人看雨,真的太无聊了,就跑去吃一杯南风雪泥。我的学校在那年代,就有难得一见的男女合班制。家长担心的「谈恋爱」在那年头并不多见,顶多就是有人被配对,或是这个女生对那个男生有意思,或是那个男孩在单恋这个女孩。青春年少,光讲着这些,大家心中有甜甜酸酸的滋味的够了,行动派的究竟少数。倒是男女合班,彼此不愿输给对方,所以读起书来分外有目的,办起活动也特别热烈。学校太了解我们,一直用这种方法让我们志愿用功。
对精中三年的记忆,真是几箩筐都装不完。国一的校庆,因为班导是体育老师,我们这些孩子当然要在田径场上为导师争光,所以就拚了命的跑啊,跳啊。还有当初年轻逗趣、却不只有点凶(是很凶!)的数学老师,每到了发月考考卷,就把竹子拿去泡水来打我们。国一的女孩都疯长高,因为当时琼瑶小说里面的女主角都高佻又不食人间烟火,我们无法做到后者,只会抱颗篮球直往球场跑。那时女篮亚东五虎红得不得了,对我和酒涡,亚东五虎的吸引力比琼瑶的女主角大得多,所以放任自己变黑也要长很高把球打好。还有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精中一次又一次的送旧与迎新,那是每年的重头戏,我们中午可以不用睡午觉,放着音乐在怡心池旁边练舞。但到了真正粉墨登场时,又很别扭,那年头的女孩不太习惯化妆,一脸彩?,大家就一直笑。
一眨眼,我们的孩子竟也到这年龄了。当初我们实在没什么忧愁,除了强说愁的以外。现在他们,却好像真正的烦恼很多。在家,会接到诈欺电话;上网,有多少陷阱等在那里;打开电视,排山倒海而来的是这个政客骂那个政客;走到街上,永远得担心绑架危险。学校里,一下推甄、一下学测、一下联考,忙得团团转;同学间,有人穷得付不起午餐费,却也有人跟个外劳专门帮忙背书包。他们的喜怒哀乐都不像我们从前那么单纯。现在,他们同学真的在谈恋爱,讲分手,要怕有人拿出真刀子来;以前我们去冰果店吃剉冰毫无顾忌,现在他们随时得提防饮料被下药。我们都希望社会进步,但都不懂进步的社会为什么变得如此不安,让他们得操心很多我们以前不需去操心的事。
我跟酒涡说真希望在高中前,他们还能像我们从前一样,只需要强说愁就好,那表示社会安定,他们不需要识得真正愁滋味。回美国后,我就把<漫舞在风中>写出来了。这本书记录一段无忧的青春,书中四个挚友的情谊,也是我希望每个少男少女在成长过程中都能享受到的。读书成绩的好坏、暂时的挫折都会过去,但整个用心经历过的日子,才是最教人记在心里的。
对了,如果读者有兴趣知道,虽然书中四个角色都在真假之间,但真要追踪的话,酒涡后来真的当了护士,然后开了家租片子的店;阿四成绩一路的好,当了医生;乌龟成了专科学校的音乐老师;至于爱湾呢,这个角色是虚构,可能就是你,就是她,你要她成为什么都可以。
我很少会写书评,但《漫舞在风中》这本书真的让我有感而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让我产生共鸣的作品,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仿佛有魔力一般,能够轻易地将我带入故事的氛围中。我尤其喜欢书里对情感的描写,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爱情,也不是那种歇斯底里的亲情,而是那种细水长流、点滴汇聚的情感,它可能很微弱,却能穿透一切,直抵人心。书中的人物并没有惊人的才能,他们只是普通人,有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有着普通人的烦恼和憧憬。正是这种普通,让他们显得如此真实,如此 relatable。我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将自己代入其中,想象着如果是我,会如何面对这一切。书中的一些对话,更是精辟入里,寥寥数语,便能点破人生的玄机。它让我反思了很多,也让我对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了新的看法。
评分我是一个非常注重阅读体验的人,对书的整体感觉要求很高。《漫舞在风中》给了我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从书本的装帧设计,到文字的排版,都透着一股用心。而内容上,更是让我惊喜连连。作者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她并不急于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将笔触伸向人物内心最细腻的情感世界。我常常会在阅读时停下来,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这样写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书中的人物并非简单的善恶二元对立,他们有着多面性,有着自己的挣扎和困惑,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我喜欢作者对那些微妙情感的捕捉,比如一个眼神的闪烁,一次呼吸的停顿,都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这本书不像那种会让你一口气读完的“消遣性”读物,它更像是一杯陈年的美酒,需要慢慢品味,才能体会到其中醇厚的味道。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故事,更多的是一种思考,一种对人性和情感的深刻洞察。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封面和书名并不能完全概括它的精髓。当我翻开第一页时,我被一种陌生的、但又充满吸引力的语言风格所吸引。它不是那种直白的比喻,而是更倾向于一种意境的营造,通过文字的组合,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独特的画面感。我花了一些时间来适应这种表达方式,但一旦我融入其中,便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书中的人物仿佛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于某个时空,有着自己的呼吸和温度。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却又有着一种宿命般的联系。我喜欢作者对这些关系的描绘,没有刻意去煽情,也没有刻意去制造矛盾,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而然,却又触动人心。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一些关于成长和失去的描写,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只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释然,仿佛是时间的沉淀,是生命的必然。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对“故事”的定义,它不一定需要跌宕起伏的情节,也可以是关于心灵的旅程,关于情感的流转。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开始阅读《漫舞在风中》之前,我对这类题材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我通常更偏爱一些节奏明快、情节跌宕起伏的作品,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则是一种舒缓而悠长的韵味。然而,正是这种“慢”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它没有冗长的铺垫,而是将那种缓缓展开的叙事方式运用到了极致。作者通过一种近乎于白描的手法,将一个个场景、一段段对话勾勒出来,但就是在这些看似平淡的描绘中,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和哲思。我惊叹于作者捕捉生活细节的能力,那些在日常生活中可能被忽略的瞬间,在作者的笔下却闪烁着独特的光芒。人物的内心世界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他们的矛盾、他们的选择,都充满了人性的复杂与真实。我不再是那个旁观者,而是深深地被拉进了他们的情感漩涡。这本书没有惊心动魄的冲突,更多的是内心的波澜和对人生意义的探讨。读完之后,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经历了一场洗礼,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它不像快餐一样一扫而过,而是会沉淀在心底,慢慢发酵。
评分这本书真的让我爱不释手!我平常阅读的口味比较挑剔,尤其不喜欢那种情节老套、人物脸谱化的作品。但《漫舞在风中》完全打破了我的固有印象。一开始吸引我的是它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总觉得里面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是对的。作者的文字功底深厚,描写细腻入微,读着读着,仿佛自己就置身于那个世界,能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轻柔,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花香,甚至能听到远处传来的若有若无的音乐。故事的推进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有起承转合,但又不会显得突兀,每一步都仿佛是自然而然的发生。人物的塑造更是出彩,他们不是完美无瑕的英雄,也不是处处碰壁的倒霉蛋,而是有着各自的优点和缺点,有自己的挣扎和成长。他们的情感变化真实而动人,让我感同身受,甚至会为他们的喜悦而欣喜,为他们的痛苦而揪心。我特别喜欢书里对细节的刻画,比如一个眼神,一个微小的动作,都能传递出丰富的情感信息,这让整个故事更加立体生动,充满了生命力。总之,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书,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