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享受Made in China的低价时,你的工作正被对岸的中国人所取代!
中国,正以全面前进的速度,吃掉全世界──
吃掉品牌利润、吃掉科技研发、吃掉雨林能源、吃掉工作机会!
作者詹姆士.肯吉,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中国部主编,除了亲身第一线採访中国各省分,更飞访全球重点城市,层层剖析中国撼动世界的真实力量!
◎第1009期商业週刊作者专访与书摘推荐。
◎2006金融时报与高盛集团年度商业书籍大奖。
◎英、美、日、德、韩、中国、荷兰、义大利、葡萄牙、泰国、印度,全球抢读!
观察家从目前的成长率皆推论,中国约莫会在二○四○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好评推荐
二十一世纪初,沉睡已久的中国,以廉价的劳工、庞大的市场崛起于世,震撼了全球经济。然而,中国在这几个世纪以来,经济扩张背后的唯一促因似乎只是人口的增加。而这点并未带给人民繁荣与活力,反正加重了彼此争夺有限资源的竞争。中国是个大型的经济体,且经常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其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仍在只求温饱的水准。
历史是否注定会重复,连中国是否曾经是个「超级经济强权」都尚待争论。
作者詹姆士.肯吉──担任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的中国部主编多年,冷眼观察这个国家的就业潮、原物料、能源、广大市场以及中国在劳工、产品、投资热钱等方面的输出,如何逐步鲸吞蚕食世界贸易与政治的版图。
在此同时,贪污腐败的中国官员、耗竭在即的自然资源、日渐沉重的环境污染,还有法治不彰、政治专制、新闻自由受到箝制等各项负面变因,又将如何影响中国巨龙的振翅高飞?
中国可能已经跟世界密不可分,深深陷入种种的组织及条约之中。
中国需要依赖他人,不可能去咬餵它吃东西的手。
透过作者的笔端,我们可以清楚的了解中国为何似弱实强,欲振又乏力的祕密,进而对「前进中国」有更深入、更有智慧的见地。
推荐人
作者简介
詹姆士.肯吉
从事记者二十年,前英国金融时报驻北京中国部主编。中文十分流利,拜访过中国所有省分。曾获多项新闻报导奖。他曾在世界经济论坛、美国国家美中关系委员会发表演说,并出现在CNN、BBC及国家公共广播电台等媒体。
译者简介
陈怡杰
国立暨南国际大学外文系毕业。现任竹科科技公司技术文件编辑、兼职中英文译者、兼职中英文作家。
蓝毓仁
国立清华大学外语系毕业,国际英文认证:TOEIC 980、IELTS 8.5,目前从事TOEIC及IELTS教学。投身翻译多年,译有:《企业概论》、《企业管理》(麦格罗希尔)、《一对一经理人》(远擎管理顾问公司)、《建筑LOOK—马德里》(猫头鹰),及五本食谱(德商Koenemann)、《夏之岛》等数本小说(高宝)、《狮子的骄傲》等十余本小说(林白)。
导读
推荐序一:萧万长(中华经济研究院董事长)
伦敦金融时报驻北京的记者詹姆士.肯吉(James Kynge)这本《中国撼动世界》是一本值得推荐给读者的好书。
「中国崛起」已经是「撼动」世界已久的议题。近十年来,介绍「中国崛起」的书籍相当丰富。其中大部份是谈中国内部经济、社会的变化。而肯吉这本书,更着重在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仅介绍中国内部快速的变化,也生动地描述了中国人、中国的企业、政府如何在全球各地「撼动」世界。从德国、义大利到非洲各地。
在中国快速变迁的过程中,西方媒体工作者扮演着很重要的见証者。他们的专业能力,以及较客观、抽离的立场,往往能提供读者不同于两岸观察者的角度。肯吉这位在中国近二十年的资深记者就是如此。在这本书中,作者往往从个别的人物、事件切入,用生动的笔法带领读者进入情境,接着一步一步走向结构面、给读者更全面的观照。他正确地指出中国进步的巨大力量,但也不为快速发展的表象给迷惑,他客观地点出各种阻碍中国进步的结构因素。
我常认为,二十一世纪初的两岸关系要放在全球化的架构下来理解,才能正确地了解彼此的定位。而像肯吉这位犀利、有国际观的观察者,正能提供给台湾读者更宽广的视野来理解「中国崛起」。
推荐序二:刘忆如(立法委员∕台大财务金融系兼任教授)
2007年2月27日,中国大陆股市大跌8.8%,全球股市旋即随之震盪,爆发全球股灾;欧美亚三大地区股市市值瞬间蒸发1兆2400亿美元。由最敏感、反应最为迅速的资本市场,见证中国大陆对世界经济影响力,而这也正是本书「中国撼动世界」的直接佐证。
从德国「凤凰钢铁」整厂拆迁东移至大陆的真实故事,本书以一个又一个生动亲身体验的经历,铺陈中国大陆「撼动世界」的史实及影响。因为作者资深新闻界与中国大陆丰厚的背景,因此书中的描述立基于深刻的观察,不但对于中国经济、科技与人文的过去对照于当时的其他世界各国有极为透彻的分析,更因此推展出对中国大陆未来角色的预测。书中说「中国与众不同的特质,我称之为发展时间的压缩。…这种时间弯曲效应应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关键驱动力。…有很多劳力人口愿意以全球工业化以前的薪水在工厂工作,而工厂的生产速率则又比二百三十年前英国工业革命的速度快上数千倍。从这个发展时间压缩所产生的生产力是极为惊人的。」
但这些发展也非全然正面。不论是对全球的未来或对中国大陆自己,都有其负面及瓶颈。世界各不同国家,不同行业所受到中国崛起的冲击,正如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一般,是极不平均的。两极化的影响极为明显,「社会结构上贫富两个极端都有增加,但中间开始被掏空」,另外,许多国家的失业问题也显然因为中国大陆的发展而造成。原因很明确,「虽然商品、服务以及资金可以跨越国界,但工作机会却不行」。因此,作者预言如果「中国撼动世界」持续目前的力道,则这趋势将引发未来的政治危机。最不幸的发展,将会因为代表西方民主世界大多数选民的中产阶级反对与中国进行自由贸易,因而可能对中国关起大门。虽然如果真的如此发展,不但对自由贸易不利,也对中产阶级弊多于利。但作者说:「就像干隆在十八世纪末的所作所为,国家领导人有可能与人民的经济利益背道而驰。这很有可能再发生。」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的崛起对中国自身也非全然正面,因而未必会走到上述最悲观的途径。也就是说,在中国对全球撼动的力量尚未大到足以走上与「全球经济利益背道而驰」之前,中国自己为了打造出「天下无敌」的制造业所做的牺牲,就已经须付出代价;而也可能正因如此,不致于走上对大家都不利的不归路。
书中尤其提醒我们,十八世纪经济学家大卫里嘉图(David Ricardo)的理论「没有国家可以享有全面竞争优势」,仍是不二法则。中国对全球出口各种制品,创造极不均衡的贸易出超;但能源、资源、教育、以及尊重他人等中国所欠缺的要素,仍须向地球上其他地方购买及学习。也因此,中国虽然撼动世界,却可能终其极,仍是一个全球经济均衡互动与互利,正面的未来。
推荐序三:黄智聪(国立政治大学财政系专任教授、两岸交流远景基金会副执行长)
作为一位长期在研究所教授「中国经济发展」,以及经常造访中国的我而言,阅读这一本书让我有很深的感受。不同于一些论述中国经济发展的书籍,作者利用他在中国停留时期所知道的人、事、物,以叙述性分析的方式对中国崛起的原因、现况、影响、以及未来的发展加以说明。作者用了相当多惊讶与赞叹的语气,来表达其对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感受。但对我来说,这些惊讶与赞叹却是很真切的描述。此外,他也借由对一些事件或故事的描述,引导出他对中国一些经济问题(例如,能源短缺、钢铁不足、盲流乱窜、人口老化、仿冒猖獗、环境破坏、贪腐严重、地下经济、政治干预等等)的看法。
一个国家的经济要成功发展,殷实、努力、勤奋、积极、机灵、以及善于洞察与顺应时事的企业家是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一点,在许多已开发国家的发展经验中已得到印证。中国的崛起,当然也参杂了此项因素。书中对中国企业家的特质,有着深刻的描述。这些特质,除了让外商难以在中国与中国企业竞争外,移民至国外所创造的中国企业也对当地企业造成了相当大的竞争压力。
看到这些对中国企业家的描述,让我想到了二、三十年前的台湾中小企业主筚路蓝缕转地战世界各地,为成功而打拼的精神。中国与台湾同文同种,一样也有着勤奋不懈的民族性,但却有着为数更为庞大人口,加上近年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有效的经济改革,除着眼于中国内部,更放眼于世界市场。以现在中国追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不亚于六、七十年代的台湾来看,中国将不只是未来的经济巨人,他的崛起将足以撼动整个世界。
当然,中国撼动世界将会是全面性的。快速增长的经济,使得中国对能源、原物料的需求遽增。这一年来的国际原油与钢材的价格大幅飙升,可以说是中国撼动世界最确切的例子。近日,中国计画课征证券交易所得税,而众多学者专家认为此举是导致全球股市延续数日惨绿下跌的元兇,亦可以一窥端倪。而在中国经济崛起后,其未来在国际政治上的影响力也势必会更加提高。
一位外国的新闻记者,以西方的角度深切地描述与剖析中国的崛起,足以显示中国崛起的热潮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然而,身在台湾的我们,面对海崃对岸的中国崛起,究竟做了多少的了解,却是一个相当讽刺性的课题。未来,不论台湾是与中国竞争或是合作、独立或是统一,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每一位台湾人应有的态度。而了解中国,并不是成天夸张地诉说着中国经济的成就,也不是不断诅咒地诉说着中国经济即将崩溃。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全世界都不应该等闲视之。否则一旦中国剧烈撼动世界之时,将使我们手足无措,不知所以,只能漠然感叹「怎么会一觉醒来,中国就变成了世界巨人了呢?」
阅读这一本书,相信你可以跟我一样,对中国经济的崛起有更深一层的认识。也让我们了解,一位长期关切中国经济发展的西方记者如何看待中国的崛起。以免因长期陷落在国内统独的意识型态环境中,而曲解我们原本对中国经济发展应有的看法与了解。在此,愿以此序向读者们推荐这一本好书《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的崛起》。
推荐序四:张文玲(高盛(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
近年中国已神速成为全球经济和国际资本市场中,一股不可漠视的巨轮,中国式的创业、经营、管理,是在不具常理常规的程式中演展出来的,虽然状似混沌、杂乱、困乏,可是它已理出了自己的脉络,这其中的历程是多元、多变、快速的,也因如此,不是每个人都可掌握所谓的「中国经验」。
相对,如果我们用狭隘的经验法则质疑、批判这巨轮的形成和崛起,而不积极正面的参予和分享,我们则会被摒弃在一个巨大市场和经济个体所带来的资源和效益之外。
当然,中国仍有相当多的问题和各种挑战,可是我相信只要中国持续开放,和外界广泛接轨,将来或有同轨并进的时代。
我一直觉得,要了解一个国家,光看新闻报道是不够的,得深入去读那些真正反映人民生活、历史变迁的书。这本《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的书名,就立刻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尤其是“饥饿之国”这四个字,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关于历史的记忆,也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想,这本书不会只停留在宏观的经济数字或者国际关系分析上,而是会更接地气,去讲述那些曾经经历过物质匮乏的时代,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是怎么样的。我会特别关注书中对于那个年代人们的心理状态、生活细节的描写,比如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如何在艰苦条件下维持生计,又是怀揣着怎样的希望去展望未来。我想,正是有了那段艰苦的历程,才有了后来的“崛起”。这本书的书名,很有画面感,也很能引起共鸣。我希望作者能够细致地描绘出这种“崛起”背后的艰辛与不易,让读者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种从谷底爬升的力量。我会很期待书中能够穿插一些当事人的访谈,或者是一些珍贵的历史照片,这样更能增加这本书的可信度和感染力。
评分《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这个书名,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充满力量,同时也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一直对中国大陆的发展史很感兴趣,特别是那些能够真正反映人民生活状态的书籍。“饥饿之国”这个词,让我联想到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而“崛起”则意味着一种从困境中奋起的力量。我想,这本书一定不只是在讲述经济奇迹,而是要深入挖掘那些支撑起“崛起”的内在动力,那些曾经在饥饿线上挣扎的人们,是如何通过他们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世界格局。我会特别关注书中对不同时期社会变迁的描述,以及这种变迁是如何影响到普通民众的生活。我猜测作者一定做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和资料搜集,才能将那个年代的艰辛和后来的辉煌如此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很有冲击力,我觉得它可能是在提醒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基础的艰辛和不断的奋斗。
评分说实话,看到《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这个书名,我第一反应是,这绝对是一本要“讲故事”的书。而且,不是那种轻松的小说故事,而是那种承载着历史分量,充满了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交织的故事。“饥饿之国”四个字,一下子就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那个充满艰辛的年代,我想象着书中会描绘出怎样的画面:广袤的土地上,人们是如何用双手耕耘,如何与贫瘠的土地抗争,如何克服食不果腹的困境。而“崛起”又代表着一种勃发的力量,一种从被忽视到被关注的转变。我特别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矛盾的词汇联系起来,又是如何勾勒出这种从“饥饿”走向“撼动世界”的宏大叙事。我猜这本书一定涉及了大量的历史研究和现实观察,它可能不像一些学术著作那样枯燥,而是用一种更具文学性和感染力的方式,去触动读者的内心。我会非常期待书中对于那些具体人物的刻画,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饥饿和贫困磨砺,却又迸发出惊人生命力的个体。
评分我第一眼看到《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的书名,就被深深吸引了。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书名,更像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引子,让我立刻想要翻开书页,一探究竟。“饥饿之国”这四个字,一下子就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挑战和艰难的历史画面,我相信书中一定会有对那个年代物质匮乏、生存艰辛的生动描绘。而“崛起”则预示着一种强烈的反差和进步,它暗示着从过去的困境中,迸发出了惊人的力量,最终“撼动世界”。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将这两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词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去构建一个关于中国发展的宏大叙事。我猜想,这本书不会只停留在经济数据或者政治事件的罗列,而是会深入到社会层面,去讲述那些曾经经历过饥饿的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他们的奋斗、他们的牺牲、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共同铸就了今天的中国。我会特别留意书中关于普通民众的叙事,因为我相信,正是这些个体的力量,构成了国家前进的基石。
评分这本《中国撼动世界:饥饿之国崛起》的书名,一拿在手里就觉得很有份量。我一直对中国大陆的发展变化非常好奇,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的经济起飞,那种速度和规模,说是“崛起”一点也不为过。但“饥饿之国”这个词,又带有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似乎在提醒我们,这一切的成就并非理所当然,背后一定有着无数的挣扎和故事。我猜想这本书会从一个更深层的视角去剖析,不仅仅是展示经济数据或者政治格局,而是要挖掘那些曾经饱受饥饿困扰的人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世界。我想,作者一定花费了大量的心思去搜集史料,采访亲历者,才能把这样宏大的叙事,落实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里。我会特别关注书中对于改革开放前后的对比,以及不同地区、不同阶层的人们在饥饿年代的生存状态,还有他们是如何适应和参与到后来的发展大潮中的。那种从一穷二白到世界舞台中央的转变,肯定充满了各种戏剧性的转折和令人拍案叫绝的决策。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不一样的视角,让我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这个庞然大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