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权力、性,瞄准掌权者必将腐化的铁律,石油、超贷、政变,锁定剥削未完成的国度,居间穿针引线的双面使者,便是像我这样的人物--经济杀手。
「表面上,我是一位高薪的经济顾问,实则身负经济杀手的任务,向世界各国诈骗难以计数的钱财。我们以不实的经济预测、选举舞弊、收买、勒索、性招待为手段,怂恿各国领袖加入促进美国利益的大集团。万一无功而返,更邪恶的中情局随即上场;如果这些豺狼也告失败,那就只能祭出真枪实弹,以军事行动收场。」
标榜自由平等的美国,是如何演变成世人眼中的环境公敌,血汗工厂推手,「资本帝国主义」的代名词?
揭开全球化时代由跨国企业、国际银行、政府构成的三大金权支柱纽约时报、亚马逊网路书店畅销书 一枚震撼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亲身经历,一位深陷政府∕企业帝国权威架构下的人,起而揭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内幕与手段。深具洞察力与道德勇气的作品。
书评
纽约时报、亚马逊网路书店畅销书
一枚震撼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亲身经历,一位深陷政府∕企业帝国权威架构下的人,起而揭发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内幕与手段。深具洞察力与道德勇气的作品。
强.E.麦克(John E. Mack),哈佛大学教授,普立兹奖得主。
令人震撼与不安。这是一记警钟,让人很难不去反省个人所扮演的角色,进而激发改变的动力。
R.保罗.萧(R. Paul Shaw),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
精采的内幕观察,且看私人跨国企业如何循合法管道,一再掠夺第三世界的贫困弱势者。
贾煦.梅尔门(Josh Mailman),临界基金会(The Threshold Foundation)、社会投资事业网路(Social Venture
作者简介
约翰.柏金斯(John Perkins)
长达十年时间(1971-81),柏金斯任职于一家顾问公司,顶着首席经济学家的头衔,实则从事经济杀手的工作。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让他痛下决心,向世人披露生涯当中不为人知的一面。
书稿完成后,由于内容敏感,遭到二十九家背后有财团支持的出版公司拒绝,直到二○○四年旧金山一家独立出版社慨然接手,才让柏金斯的故事公诸于世。这本书对于美国为了维系一国利益的权力运作,以及一般人习以为常的经济体制,投下一枚震撼弹。书中所引爆的「经济杀手」话题,持续在全美和世界各地发酵。
柏金斯目前专事写作,并致力于推动非营利组织工作,提倡个人意识觉醒,进而改变资本主义在全球各地造成的失衡现象。着作包括《改变现状》(Shapeshifting)、《世界正如你的梦想》(The World Is As You Dream It)、《精神航行》(Psychonavigation)等。个人网站www.JohnPerkins.org
译者简介
戴绮薇
辅仁大学法文系学士,美国加州圣荷西州立大学电脑工程硕士。曾任职美国IBM等电脑公司多年,返台后曾任电脑系统分析师、国立空中大学讲师等职,业余从事翻译工作十余年,获梁实秋翻译奖。素食主义者,热爱园艺、音乐、艺术、阅读。现旅居香港、美国,专事笔译与口译。译有《硅眼》。
推荐序 震撼的告白 朱敬一 004
前言 007
序曲 017
第一部 1963-1971
1一名经济杀手的诞生 026
2踏上不归路 038
3印尼:经济杀手的一课 049
4免于沦陷共产统治 053
5出卖灵魂 059
第二部 1971-1975
6我是审问者 068
7审判文明 073
8异样的救世主耶稣 080
9千载难逢的良机 085
10巴拿马总统与英雄 093
11巴拿马运河区的海盗 099
12大兵与妓女 104
13听将军一席话 110
14迈入经济史上的新邪恶时代 117
15沙乌地阿拉伯洗钱案 122
16援交、金援、宾拉登 137
第三部 1975-1981
17巴拿马运河谈判与葛林 146
18伊朗王者之王 156
19被凌迟者的告白 162
20国王垮台 168
21哥伦比亚:拉丁美洲的基石 172
22美利坚共和国vs.全球帝国 177
23故弄玄虚的履历 186
24厄瓜多尔总统奋战石油大鲸 198
25辞职不干 205
第四部 1981 迄今
26厄瓜多尔总统之死 214
27巴拿马:又一位总统身亡 220
28我的能源公司、安隆、小布希 225
29收贿 232
30美国入侵巴拿马 240
31 EHM在伊朗挫败 251
32九一一事件的觉醒 259
33委内瑞拉:被海珊拯救的国家 270
34重返厄瓜多尔 278
35揭穿虚伪 288
终曲 300
柏金斯生平记事 306
作者介绍 310
注释 314
〔推荐序〕
古今中外历史的重大事件,多数是由帝王将相所主宰。如果从这个角度切入观察,当然就会以「本纪」、「列传」等大人物的故事作历史主轴。数百年前,若干欧洲的史学家开始从平民的角度看历史变迁;有些人着眼于民间文化与民俗演进,更有人专注研究人民与帝王将相之间的对立与矛盾。
这样的矛盾可能存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也可能在殖民帝国主义者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综合而言,我们可以用「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去描述此类对立矛盾。 在资本主义发达、全球化逐渐蔚为风潮之后,前述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似乎又有了崭新的面向。在二十世纪下半,「武力」已经不是剥削者常用的工具;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的资讯与专业优势。要在印尼设发电厂、要在沙乌地阿拉伯处理垃圾,不谘询发电厂与垃圾处理的先进国家,要谘询谁呢?于是,这些具资讯优势的先进国,乃得以经济顾问的名义,进驻落后国家,美其名为解救当地居民,实则嘉惠欧美母国。而实际推动这样经济谘询的专家顾问,其实正扮演「经济杀手」的角色。他们为欧美的大公司寻找对象、进驻评估、大力游说,最后当然是完成一笔笔交易。而真正从这些交易受惠的,正是这些经济先进国。相反的,落后国家的经济,却因为此类高度倚赖的「开发计画」,而受到狙杀。
作者柏金斯是极少数(可能是唯一) 对这样的「资本帝国主义」实际参与,事后却感到懊悔的人。他细腻而赤裸的描述,正如国外书评所述,令人读来「震撼而不安」。读者会感到不安,因为我们都有恻隐之心,都不愿见「每一百元厄瓜多尔的销货收入只有两块五毛用于投入当地卫生、教育」,其余都落入少数美国商人或当地政要的口袋。这样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让所有具同情心、同理心的人感到难过。难道人类文明的发展,竟不能自数千年来「剥削与被剥削」的历史纠结中脱离?难道二十世纪民族主义所带给各殖民地的国家主权,竟也不敌全球化资本主义的变相剥削?
作为经济学家,我们客观地分析人类基于自利私心的市场运作,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柏金斯所描述的景象,确实是全球资本主义自由运作的可能均衡。一个经济均衡竟然如此丑陋,虽说是客观的分析,却也难掩经济学家主观的失望。从历史的总体面来看,我很难期待在可见的未来,人类能超越统治∕被统治、剥削∕被剥削的矛盾。这不是悲观的历史决定论,而是人类自私本性的延伸推论。但是从个体面来看,每一个人仍然不应放弃「致良知」的努力,寻觅自己本然即具的人文关怀,对于世间的不公不义提出批判、检讨。虽然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但是人类历史不也经常因为我们的执着、努力,而有向上向善的些许动力吗?柏金斯坦荡深刻的告白,不但展现作者的良知,也是对读者的召唤。如果你我读完之后,也感到如书评所说的震撼与不安,那么作者良知的召唤,也就不是空谷之音了。
“经济杀手”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性,也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色彩。它让我想起了一些关于全球经济格局背后那些看不见的推手的故事。而《经济杀手的告白》这个书名,更是直接点燃了我对未知的好奇。我一直觉得,在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很多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往往有着精密的布局和长远的考量。如果这本书能让我们深入了解一个“经济杀手”的真实生活和工作,他们是如何被训练、如何执行任务,以及在这一切的背后,是否有着更深层的动机和价值观的冲突,那将是一次非常震撼的阅读体验。尤其是在台湾,我们身处一个充满变数的区域,对经济的敏感度很高,了解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是如何运作的,对我们来说非常有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看到那些在幕后操纵经济巨轮的人物,他们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的,他们是否也会感到挣扎和迷茫。这本书或许不仅仅是一次“告白”,更可能是一次关于权力、金钱、道德和人性的深刻探讨。
评分哇,看到《经济杀手的告白》这个书名,就觉得非常有力量,光是书名就勾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对国际政治经济的运作有种莫名的关注,总觉得背后一定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经济杀手”这个具有冲击性的身份,再加上“告白”,立刻就让人联想到一位身处风暴中心的人物,在卸下防备后,将那些惊心动魄、见不得光的内幕和盘托出。我一直觉得,很多宏大的国际事件,其实都是由一些不那么宏大的,甚至是个人化的原因推动的。所以,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们窥见一位“经济杀手”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如何一步步走向这样的角色,又为何选择“告白”,那绝对是一场思想的盛宴。尤其是在台湾,我们身处的地缘政治位置,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总是格外敏感。这本书如果能揭示一些我们可能不曾深入了解的运作模式,那对我们理解整个国际局势,甚至是台湾自身的处境,都会有非常大的启发。我非常期待能从作者的视角,看到那些新闻报道背后隐藏的更深层的原因,以及其中可能涉及到的权力、利益、道德等复杂交织的议题。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们能透过它,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世界。
评分《经济杀手的告白》这个书名,让我想起了一些关于阴谋论和幕后操控的故事。当然,我不会轻易相信所有阴谋论,但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现实比小说还要离奇。当一个曾经是“经济杀手”的人选择“告白”,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可能想要讲述的故事,其冲击力是巨大的。我想象中的“经济杀手”,一定是在国际金融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他们的决策可能影响着一个国家的经济走向,甚至可能引发社会动荡。而“告白”这个词,又暗示着一种忏悔、反思,或者是一种对真相的渴望。这本书如果能让我们了解,这样一位身居幕后、掌握着巨大能量的人物,他当初是如何被卷入这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在这个体系中生存的,最终又为何选择将这些秘密公之于众,这绝对是一次非常难得的“内部视角”。对我来说,阅读这样的书籍,就像是在解开一个复杂的谜团,一层层地剥开表象,去探寻事物最真实的根源。尤其是在台湾,我们经历过许多经济上的挑战和转型,理解国际经济运作的深层逻辑,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洞见,让我对这个世界有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拿到《经济杀手的告白》这本书时,我最先想到的就是“揭秘”两个字。现在这个时代,信息爆炸,但真正有料、能触及核心的深度内容却越来越少。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国际新闻,都是经过层层包装和筛选的,很难了解事件的真相。而“经济杀手”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和一些负面的联想,它似乎代表着一种不择手段、冷酷无情的操作。如果这本书真的能让我们看到,一个曾经扮演过这样角色的人,他的真实想法是什么,他对自己的行为是如何评价的,他又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来“告白”的,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非同寻常了。我猜想,这其中一定有许多我们平时难以想象的策略、博弈,甚至可能触及到一些国家的经济命脉。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国际动态的台湾读者,我尤其关心这些经济活动会对世界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又会如何间接或直接地触碰到我们。这本书就像一部关于现代经济战争的悬疑小说,但它却是基于真实的经历,这才是最引人入胜的地方。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些看似遥不可及的国际金融操作,以及它们背后的人性挣扎和道德困境。
评分《经济杀手的告白》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那些关于全球资本运作和地缘政治博弈的深刻分析。我一直觉得,我们看到的国际新闻,往往只是冰山一角,真正的决策和影响,可能发生在更隐秘的角落。而“经济杀手”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令人遐想的空间,它暗示着一种不为人知的、可能带有毁灭性的力量。当这位“经济杀手”选择“告白”,这意味着他可能要揭露一些我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内幕。我猜想,这本书的内容一定会非常引人入胜,可能会让我们看到,那些改变国家命运的经济决策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被执行的。对于一个来自台湾的读者来说,理解国际经济的复杂性,尤其重要,因为我们的经济发展与全球紧密相连。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从一个亲历者的角度,去理解那些宏大的经济事件背后的人性、动机和道德抉择。这不仅仅是对“经济杀手”这个身份的解读,更可能是一次对现代世界运作模式的深刻反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